第40章:万脉长青·
晨光漫过灵脉湖的湖面时,林羽正蹲在岸边,将拌有灵脉精华的鱼食轻轻撒向水中。淡蓝色的湖水泛起细碎的涟漪,一群白色的候鸟扑棱着翅膀围过来,争抢着水面上的鱼食,偶尔有几尾灵脉鱼从水下跃出,银白的鱼鳞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撒在湖面的碎钻。
“小心别靠太近,这些候鸟刚过来,还不太怕人,但也别惊着它们。”苏瑶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水脉近期的生态数据,“监测站说,今年来灵脉湖的候鸟比去年多了三十多种,其中还有两种是之前被认定为‘近危’的鸟类,说明水脉的生态真的在变好。”
林羽站起身,看着远处嬉戏的候鸟,嘴角扬起笑意。这五年里,他们的足迹遍布十条灵脉的每一个角落:在光脉的极光谷搭建了“灵脉生态观测站”,实时记录极光与光脉能量的关联;在暗脉的永夜洞周边种植了“暗脉长青林”,让曾经寸草不生的土地如今郁郁葱葱;在魂脉的忘川泽修建了“灵脉守护者纪念碑”,刻下所有为守护灵脉付出过的人的名字。而眼前的灵脉湖,更是从五年前的“污染重灾区”,变成了如今的“候鸟天堂”。
“对了,水脉科普基地的孩子们说今天要在这里举办‘灵脉小卫士’宣誓活动,”苏瑶翻着笔记本,“我们刚好赶上,可以去看看。”
两人沿着湖边的木栈道往前走,不一会儿就看到了科普基地的方向——一群穿着蓝色马甲的孩子正围着一个小小的祭台,祭台上摆放着水脉的灵脉晶石和新鲜的灵脉水草。科普基地的老师看到林羽和苏瑶,立刻笑着迎了上来:“林老师、苏老师,你们可来了!孩子们早就盼着你们呢。”
“林叔叔!苏阿姨!”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跑过来,她是去年“灵脉小卫士”的代表,名叫乐乐,手里举着一幅画,“你们看,这是我画的灵脉湖,有候鸟、灵脉鱼,还有我们在湖边种树的样子!”
林羽接过画,画面上的灵脉湖一片湛蓝,岸边种满了绿色的树木,孩子们举着“保护灵脉”的牌子,脸上满是笑容。“画得真好,”他摸了摸乐乐的头,“以后灵脉湖会变得更漂亮,就像你画里一样。”
宣誓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排成整齐的队伍,举起小小的拳头,跟着老师念出誓词:“我自愿成为灵脉小卫士,爱护灵脉植物,保护灵脉动物,不破坏灵脉环境,用行动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稚嫩的声音在湖边回荡,像一阵温暖的风,吹过每个人的心田。
宣誓结束后,孩子们拉着林羽和苏瑶一起在湖边种植共生草。乐乐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在土里挖了一个坑,苏瑶帮她把共生草的幼苗放进去,林羽则给幼苗浇上稀释的水脉精华。“苏阿姨,共生草真的能净化空气吗?”乐乐仰起头问。
“当然能,”苏瑶笑着说,“等它长大,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开出淡蓝色的小花,特别好看。到时候,候鸟会更喜欢来这里,灵脉湖也会变得更干净。”
乐乐用力点头,眼神坚定:“那我以后每天都来给它浇水,让它快点长大!”
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林羽心里满是欣慰。这五年里,像乐乐这样的“灵脉小卫士”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个灵脉区域,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灵脉——在雾隐林清理垃圾,在雷脉劝阻非法采摘,在火脉宣传防火知识。他们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在灵脉的滋养下,长成了守护家园的小树苗。
下午,林羽和苏瑶接到了苏教授的电话,说万脉山灵脉中枢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他们商量。两人立刻乘坐直升机前往万脉山,刚到中枢山谷,就看到陈峰、陆晴、赵磊等老伙伴都在,还有几位来自国际灵脉保护组织的专家。
“你们来了,”苏教授笑着迎上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今天找大家来,是有两件大事要宣布。第一件事,经过五年的努力,我们十条灵脉的灵气纯度全部稳定在95%以上,生态指标达到了‘优级’,国际灵脉保护组织决定将我们的灵脉守护模式作为‘全球灵脉保护范本’,在全世界推广。”
众人欢呼起来,国际灵脉保护组织的专家马克先生走上前,握住林羽的手:“林先生,你们的工作太出色了!之前我们去考察过光脉、水脉和木脉,看到那里的生态恢复情况,真的很震撼。现在,很多国家都希望能学习你们的经验,共同保护全球的灵脉资源。”
“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林羽说,“灵脉不分国界,保护灵脉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很乐意分享经验,和全世界的灵脉守护者一起努力。”
苏教授接着说:“第二件事,我们计划在万脉山建立‘全球灵脉保护中心’,邀请各国的灵脉保护专家来这里交流学习,同时建立‘灵脉基因库’,保存十条灵脉的植物、动物基因,为未来的灵脉保护研究提供支持。总部已经批准了这个计划,下个月就开始动工。”
“太好了!”陈峰兴奋地说,“以后我们不仅能守护国内的灵脉,还能为全球的灵脉保护做贡献,这才是真正的‘万脉共护’!”
接下来的几天,林羽和苏瑶忙着和国际专家交流灵脉守护经验,从灵脉监测技术到生态恢复方法,从科普教育模式到志愿者管理体系,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马克先生在考察完灵脉中枢后,忍不住感叹:“万脉水晶球的技术太先进了,能实时监测十条灵脉的状态,还能调节灵脉能量,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希望能和你们合作,在其他国家的灵脉区域也建立类似的监测系统。”
林羽点头同意:“合作当然可以,但每个国家的灵脉情况不同,监测系统需要根据当地的灵脉特征进行调整。我们可以派技术人员过去,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的监测体系。”
在交流的间隙,林羽和苏瑶还带着国际专家去了雾隐林、雷脉和火脉。在雾隐林,专家们看到灵脉树已经长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树下的灵脉果挂满了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灵脉果,制作灵脉果酱和灵脉果干;在雷脉,专家们亲眼看到了绚烂的虹电,还体验了“虹电观测路线”,了解了雷灵草的保护情况;在火脉,专家们参观了熔焰洞,看到了熔焰草和熔焰鱼,还品尝了周老煮的熔焰鱼汤,对火脉的生态恢复赞不绝口。
“以前我们总觉得灵脉保护是一件很难的事,”马克先生在离开前说,“但看到你们的成果,我们有了信心。回去后,我们会立刻向总部汇报,尽快启动和你们的合作项目,让全球的灵脉都能像你们这里一样,恢复生机。”
送走国际专家后,林羽和苏瑶回到了灵脉中枢。万脉水晶球的光芒依旧璀璨,虚拟屏幕上显示着全球灵脉的分布地图,其中有十几个国家的灵脉区域已经标注了“合作意向”。苏教授走过来,递给他们一本厚厚的相册:“这是这五年里灵脉变化的照片,你们看看,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林羽翻开相册,第一张照片是五年前的永夜洞,黑色的岩石裸露在外,没有一丝绿色;而最后一张照片是现在的永夜洞,岩石上长满了绿色的植被,几只小鹿在草地上奔跑。中间的照片记录着灵脉湖从浑浊到清澈,灵脉树从幼苗到成林,孩子们从“灵脉小卫士”到“灵脉志愿者”……每一张照片,都是他们五年奋斗的见证。
“时间过得真快,”苏瑶看着照片,眼里有些湿润,“还记得五年前我们第一次来灵脉中枢,那时还担心能不能开启中枢,能不能守护好灵脉。现在看来,我们做到了。”
林羽握住苏瑶的手,指尖传来万脉水晶球的温暖:“我们不仅做到了,还做得更好。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我们还要培养更多的灵脉守护者,还要和更多国家合作,让全球的灵脉都能长青,让这个世界永远充满生机。”
这天晚上,中枢山谷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庆祝活动。老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灵脉果干,喝着灵脉花茶,聊着这五年的点点滴滴。周老带来了自己煮的熔焰鱼汤,陆晴带来了雷脉的虹电照片,赵磊带来了雾隐林的灵脉果酱……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五年的成果。
“以后,我打算把灵脉监测站交给年轻人,自己去灵脉科普基地当老师,”周老喝了一口鱼汤,笑着说,“把火脉的故事讲给更多孩子听,让他们也爱上灵脉,守护灵脉。”
“我也打算申请去全球灵脉保护中心工作,”陆晴说,“帮助其他国家建立灵脉监测系统,把雷脉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林羽看着大家,心里满是感动。这五年里,他们不仅守护了灵脉,还收获了最珍贵的友谊。这些老伙伴,就像十条灵脉一样,彼此支撑,彼此陪伴,共同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也共同迎来了最美好的时光。
活动结束后,林羽和苏瑶站在中枢石台前,看着夜空中的星星。万脉水晶球的光芒在他们周围流转,连接着十条灵脉,也连接着全世界的灵脉守护者。苏瑶靠在林羽肩头,轻声说:“你说,十年后的灵脉会是什么样子?”
林羽望着远处的星空,眼神坚定:“十年后的灵脉,会有更多的植物,更多的动物,更多的人加入守护队伍。全球的灵脉会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巨大的‘灵脉网络’,守护着整个地球。而我们,会继续在这里,看着灵脉长青,看着世界美好。”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万脉水晶球的光芒与星光交织在一起,像一条通往未来的光带。他们知道,灵脉守护的旅程没有终点,只要还有灵脉需要守护,还有生命需要保护,他们就会一直走下去——带着初心,带着信仰,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守护万脉长青,共赴美好未来。
这,就是灵脉守护者的故事,也是属于每一个热爱生命、热爱家园的人的故事。它会像十条灵脉的光带一样,永远流转,永远传承,照亮每一个向往美好的心灵,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