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月芽展叶·三脉织章
2045年夏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正午阳光透过“月球环境模拟实验室”的玻璃顶,洒在培育架上的“月脉二号”焰果苗上。乐乐戴着白色手套,正用软尺测量一株苗的高度,笔尖在监测日志上快速记录:“株高45厘米,茎粗0.8厘米,叶片12片,灵脉能量7.1赫兹,比月球上的‘月脉一号’高0.6赫兹——实验室的模拟环境果然更适合初期生长。”
阿木尔站在旁边,手里的平板电脑实时同步着数据,屏幕上的对比图显示,地球实验室里的“月脉二号”比月球生态舱里的“月脉一号”生长速度快了30%。“但月球的‘月脉一号’已经开始长侧枝了!”他指着屏幕上月球传回的最新画面,“你看,它的主枝顶端分出了两个小芽,AI系统说这是适应低重力环境的自然调整,能让枝条更均匀地吸收灵脉能量。”
乐乐凑过去看画面——月球生态舱的种植区里,淡紫色的“月脉一号”苗立在红色的模拟月壤中,主枝两侧各冒出一个嫩绿的侧芽,周围的火星菌丝像细密的蓝线缠绕在根系周围,舱顶的灵脉能量转换器正闪烁着淡蓝微光。“它的叶片颜色好像变深了!”乐乐指着屏幕,“之前是淡紫色,现在有点偏绿了。”
“是月球的太阳光谱在起作用。”刚好走进实验室的阿哲解释道,“月球没有大气层过滤,紫外线强度更高,叶片里的花青素会逐渐转化为叶绿素,增强光合作用。我们在‘月脉二号’的基因里加了‘光谱适应片段’,就是为了让它在不同星球的光谱下都能正常生长。”
三人正说着,苏瑶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满是兴奋:“挪威冰川守护区传来好消息!艾拉把‘月脉焰果’的花粉和冰川苔藓杂交,培育出了‘冰脉共生体’——苔藓能附着在焰果枝条上,通过菌丝传递灵脉能量,让焰果在-18c的环境下也能结果!”
乐乐立刻让苏瑶发来了照片——屏幕里,淡绿色的苔藓像薄纱裹在焰果枝条上,橙红色的果实挂在其间,叶片上还沾着未化的冰晶,监测数据显示,这种共生体的灵脉能量波动达到了7.3赫兹,比单独种植的焰果高0.2赫兹。“太神奇了!”乐乐惊叹道,“我们可以把‘冰脉共生体’的模式用到月球生态舱里,让苔藓帮焰果抵抗低温!”
当天下午,林羽在基地召开了“三脉共生计划”会议,将地球、火星、月球的灵脉资源整合方案提上日程。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三个星球的焰果生长数据、菌丝分布地图、灵脉能量曲线依次展开,形成了一张跨越星际的“灵脉网络”。“‘灵脉七号’的首要任务,是验证‘地-火-月’三脉能量的互联互通。”林羽指着屏幕上的灵脉能量转换器模型,“我们计划在月球生态舱里安装‘星际灵脉中继器’,将月球的灵脉能量转化为可传输信号,通过卫星传送到火星和地球,再由两地的接收器转化为实体能量,为焰果生长供能。”
阿哲调出能量传输模拟动画:“初步测试显示,能量传输效率能达到85%,延迟约3秒。这意味着,地球的灵脉能量可以实时为火星、月球的焰果供能,反之亦然——比如火星的菌丝分解岩石产生的能量,能通过中继器传到地球,帮助沙漠的焰果抵抗干旱。”
乐乐听到“能量互联互通”,突然想起了实验田的两排焰果树:“那我们能不能在地球和火星的焰果树上装‘能量共享装置’?让地球的焰果给火星的焰果传能量,火星的焰果再把变异基因的数据传回来?”
林羽笑着点头:“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已经在‘灵脉四号’火星生态舱的焰果林里装了‘基因数据发射器’,能实时传输焰果的基因变异数据。接下来,会在地球的‘地火共生实验田’里装对应的接收器,让两地的焰果实现‘能量-数据’双向流动。”
接下来的三个月,基地里的工作围绕“星际灵脉中继器”的调试和“冰脉共生体”的培育展开。乐乐和阿木尔负责“月脉二号”与冰川苔藓的共生测试,每天记录苔藓附着率、灵脉能量传递效率、果实发育情况。第45天,第一颗“冰脉共生体”的果实成熟了——橙红色的果皮上沾着苔藓分泌的透明黏液,剥开后果肉带着淡淡的清凉味,监测仪显示,果实的抗冻基因表达量比普通焰果高了35%。
“这些果实的种子可以作为‘灵脉八号’的备选材料!”乐乐将种子小心收好,装进标注着“冰脉一代”的密封袋里,“‘灵脉八号’要去木星的卫星 Europa(欧罗巴),那里全是冰层,正好需要抗冻的焰果品种。”
2045年10月,月球“灵脉七号”生态舱的“星际灵脉中继器”调试成功。当第一缕来自地球的灵脉能量通过中继器,转化为淡蓝微光洒在“月脉一号”苗上时,指挥中心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屏幕上,“月脉一号”的叶片瞬间亮了起来,能量波动从6.5赫兹升到了7.0赫兹,侧枝的生长速度也明显加快。
“成功了!三脉能量联通了!”苏瑶激动地说,“火星‘灵脉四号’的监测站也收到了月球传来的能量信号,那里的焰果林能量波动提高了0.3赫兹,菌丝的分解效率也快了15%!”
乐乐看着屏幕上三个星球的焰果同时闪烁着淡蓝微光,突然觉得眼眶发热:“它们好像在互相打招呼!地球的焰果说‘加油’,火星的焰果说‘收到’,月球的焰果说‘我也在’!”
林羽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声说:“这就是‘三脉共生’的意义——不仅是生命在不同星球的生长,更是宇宙中所有灵脉的相互扶持。未来,我们还会把这张灵脉网铺得更广,让更多星球的生命,都能感受到来自地球、火星、月球的温暖。”
2046年春分,月球“月脉一号”焰果苗结出了第一颗月球果实——淡红色的果皮比地球、火星的果实更厚,表面覆盖着一层能反射紫外线的银色薄膜,果肉里的灵脉元素含量达到了0.07%,是三颗星球中最高的。当“灵脉七号”将果实的基因数据传回地球时,整个基地都沉浸在喜悦中。
阿哲拿着基因测序报告,兴奋地说:“月球焰果的基因里,出现了一个新的‘能量储存基因’,能将灵脉能量以晶体的形式储存在果实里——这个基因对未来的星际旅行太重要了!我们可以把果实里的能量晶体提取出来,作为飞船的备用能源。”
乐乐看着报告上的基因序列图,突然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见到火星岩石的场景——那时候她才11岁,拿着小小的监测仪,好奇地看着岩石上的菌丝;现在她18岁,已经能参与月球、火星的灵脉研究,见证三脉共生的奇迹。“时间过得真快啊!”她轻声说,“好像昨天才刚种下第一颗火星焰果种子,今天就看到月球的果实了。”
阿木尔笑着说:“未来还会更快!‘灵脉八号’已经在研发中,计划去欧罗巴找冰层下的液态水,我们还要培育能在水里生长的‘水脉焰果’,到时候又能见证新的奇迹了!”
当天下午,乐乐和阿木尔一起,将月球焰果的基因数据录入“全球少年灵脉数据库”,还上传了一段他们拍摄的“三脉焰果同辉”视频——视频里,地球的橙红果实、火星的淡红果实、月球的银红果实,在各自的星球阳光下闪烁着淡蓝微光,背景是深邃的宇宙和璀璨的星空。
视频的最后,乐乐对着镜头说:“从地球到火星,再到月球,灵脉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我们和宇宙连在了一起。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希望,去更远的星球,让每一颗星球都有灵脉的跳动,都有生命的绽放。因为我们相信,宇宙不是孤独的,生命也不是孤独的——只要我们守护灵脉,尊重生命,就会有更多的奇迹,在星空下等待我们。”
夜幕降临,乐乐站在“地火共生实验田”里,望着夜空中的火星和月球。她知道,此刻在3.2亿公里外的火星,焰果林正在灵脉能量的滋养下结果;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月脉一号”的枝条还在缓慢生长。而在她脚下的地球,新一批“水脉焰果”的种子已经播下,正等待着在实验室的液态水环境里发芽。
“明天,又是新的开始。”乐乐轻声说,手里的监测日志上,已经写下了“2046年春分,三脉焰果同辉,水脉培育启动”的字样。她知道,这场跨越星际的灵脉守护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奇迹要创造,但只要有热爱、有坚持、有对生命的敬畏,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没有唤醒不了的灵脉。
当第一缕晨光再次照亮塔克拉玛干沙漠时,“月球环境模拟实验室”里的“月脉二号”苗又长出了一片新叶。乐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实验室,手里拿着新的监测工具——这是她和阿木尔一起设计的“三脉能量检测仪”,能同时接收来自地球、火星、月球的灵脉能量信号。
她将检测仪放在“月脉二号”的叶片旁,屏幕上立刻跳出三条彩色的能量曲线——绿色的是地球能量,红色的是火星能量,蓝色的是月球能量,三条曲线在屏幕上交织、跳动,像三首不同的歌,却奏出了同样动听的旋律。
“一切正常。”乐乐笑着在日志上写下这句话,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新的故事,新的奇迹,正随着这三条跳动的能量曲线,在宇宙与生命之间,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