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宫束班接活
**
时间:上午
地点:工艺门宫束班工坊
人物:宫束班众人、委托太监
【宽敞明亮的工坊内,摆放着各种绘画工具和未完成的画作。宫束班的成员们正在各自忙碌,有的在调色,有的在整理画纸。这时,一名太监迈着小碎步走进工坊,手中拿着一个卷轴。】
太监(尖着嗓子):哪位是宫束班的负责人啊?
李师傅(连忙迎上去):公公,我是这宫束班的李师傅,不知公公前来,有何贵干?
太监(展开卷轴,露出一幅简单的草图):咱家奉了皇上的旨意,要你们宫束班绘制一幅《李白行吟图》,这可是给皇上的贡品,你们可得用心画,画好了重重有赏,要是画砸了,哼,你们的脑袋可都得搬家!
王二(在一旁小声嘀咕):不就是画个李白嘛,有啥难的,咱宫束班还能怕这个?
赵四(捅了捅王二):别乱说话,这可是皇上交代的任务。
李师傅(恭敬地接过草图):公公放心,我们宫束班一定竭尽全力,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太监(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咱家过些日子再来验收,可别让咱家失望。(说完,转身离开工坊)
【等太监走后,宫束班的成员们围了过来。】
张五(兴奋地):大伙快看看,这李白到底该咋画啊?听说李白是个大诗人,爱喝酒,还特别潇洒。
孙七(摸着下巴):我看啊,就画他拿着酒壶,一边走一边吟诗的样子,肯定传神。
李师傅(皱着眉头):大家别光说,都想想怎么把李白的神韵画出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咱们可不能丢了宫束班的名声。
众人(齐声):是,师傅!
第二幕:准备作画
时间:中午
地点:工坊、集市
人物:宫束班众人
【工坊内,众人围坐在桌前,桌上堆满了各种典籍。】
李师傅(拿起一本《李太白文集》):大家都多看看这些典籍,了解一下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他的诗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他的神韵。
赵四(一边翻书一边说):我看李白写了好多关于酒的诗,什么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肯定是个大酒鬼。
王二(反驳道):你懂什么,这叫豪放,李白那是洒脱,不拘小节。
张五(眼睛一亮):要不咱们去集市上看看,说不定能遇到一些文人墨客,找找灵感。
众人(纷纷点头):这个主意好,走,去集市。
【众人来到集市,热闹非凡,人来人往。】
孙七(指着一个穿着长袍,拿着扇子的人):快看,那个人看起来挺像文人的,咱们跟上去看看。
众人(悄悄跟在后面):……
【结果那人走着走着,突然在一个包子摊前停下,大口吃起包子来,模样十分狼狈。】
王二(忍不住笑出声):哈哈,这哪是什么文人雅士,分明就是个贪吃鬼。
【这时,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路过,摇头晃脑地吟诵着诗句。】
张五(兴奋地):这个肯定是了,快,咱们模仿一下他的神态动作。
【于是,众人开始模仿起来,有的摇头晃脑,有的手舞足蹈,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还以为他们是一群疯子。】
路人甲(指着他们,对旁边的人说):看,那边那几个人,莫不是从疯人院跑出来的吧,在这瞎折腾啥呢。
路人乙(捂着嘴笑):谁知道呢,这年头,什么样的人都有。
【宫束班众人却浑然不觉,还在兴致勃勃地模仿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第三幕:初次尝试
时间:下午
地点:工坊
人物:宫束班众人
【众人回到工坊,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
李师傅(拿起画笔,蘸了蘸墨汁):大家都开始吧,记住,要用心去画,把我们今天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融入到画里。
【画师们纷纷回到自己的画案前,铺开画纸,开始作画。一时间,工坊里安静下来,只有画笔在纸上摩挲的声音。】
王二(一边画一边嘴里嘟囔着):这李白到底该咋画呢,我这画出来怎么看着像个村夫啊。(不一会儿,他完成了画作,举起画来给大家看)
张五(忍不住笑出声):哈哈,王二,你这画的哪是李白啊,这分明就是村口的张老汉嘛,这神态、这动作,简直一模一样。
赵四(也跟着笑起来):就是就是,王二,你这差距也太大了,李白的那种潇洒劲儿一点都没画出来。
王二(不服气地):那你们画得有多好啊,拿出来看看。
【这时,孙七也完成了画作,他自信满满地把画展示给大家。】
孙七(得意地):你们看看我画的,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李白的神韵?
张五(仔细看了看,摇摇头):孙七,你这画的李白看起来呆呆的,一点诗人的气质都没有,倒像是个木头人。
李师傅(走过来,看了看孙七的画,皱了皱眉头):孙七,你这画的线条太僵硬了,没有体现出李白的灵动和飘逸,而且这表情也不够生动,再重新琢磨琢磨。
【接着,张五、赵四等人也陆续完成了画作,大家互相传阅,结果没有一幅让大家满意的,不是把李白画得奇形怪状,就是毫无神韵可言,众人开始互相指责和嘲笑,场面十分混乱。】
赵四(指着张五的画说):张五,你这画的什么呀,李白的身子都歪成什么样了,比例严重失调,这要是让皇上看到,不得龙颜大怒啊。
张五(红着脸反驳道):你还说我呢,你自己画的也好不到哪儿去,李白的脸都被你画成大饼了,一点美感都没有。
李师傅(大声喊道):都别吵了!大家都冷静一下,这才是第一次尝试,画得不好很正常,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下一次画得更好。大家都好好想想,我们到底哪里画得不对,该怎么改进。
【众人听了李师傅的话,都安静了下来,开始反思自己的画作。工坊里弥漫着一股沮丧的气氛,但同时也能感受到大家内心的不甘和对下一次尝试的期待。 】
第四幕:陷入僵局
时间:傍晚
地点:工坊
人物:宫束班众人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工坊里的光线变得昏暗起来。众人还在对着自己的画作发愁,尝试了多次,却依然没有画出满意的作品。】
李师傅(看着大家疲惫的样子,叹了口气):天色不早了,大家都休息一下吧,今天实在画不出来,咱们明天再接着画。
王二(沮丧地把画笔一扔):画了这么久,还是不行,这李白到底要怎么画啊,我看咱们这次是要搞砸了,皇上要是怪罪下来,可怎么办啊。
张五(也垂头丧气地):是啊,我都快没信心了,怎么画都觉得不对。
赵四(开始抱怨起来):都怪王二,一开始就起了个坏头,把我们的思路都带偏了,现在可好,大家都画不好。
王二(一听这话,火冒三丈):你别把责任都推到我身上,你自己不也画得一塌糊涂吗?你还有脸说我。
孙七(也跟着加入争吵):你们俩都别吵了,大家都有责任,现在不是互相指责的时候,得想办法解决问题。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得越来越激烈,谁也不让谁,工坊里乱成一团。】
李师傅(大声怒吼):都给我住嘴!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样子,我们是一个团队,现在任务还没完成,就开始内讧,像话吗?大家都冷静冷静,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众人被李师傅的怒吼镇住了,都闭上了嘴,低着头,一脸沮丧。工坊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窗外的风声呼呼作响,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困境而叹息。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知道明天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
第五幕:转机出现
时间:晚上
地点:酒馆
人物:宫束班众人、醉汉
【为了缓解心情,众人来到了酒馆。酒馆里热闹非凡,灯火通明,人们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
王二(找了个桌子坐下,大声招呼店小二):小二,上酒,要最好的酒!
【不一会儿,店小二端着几壶酒和几个酒杯匆匆走来,将酒和杯子放在桌上。】
店小二:客官,您的酒来了,慢用。
【众人纷纷给自己倒上酒,一饮而尽。几杯酒下肚,大家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一些。】
张五(叹了口气):唉,这一天可真是折腾,画又没画好,还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呢。
孙七(喝了口酒,摇摇头):别想那么多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先喝着吧。
【就在这时,酒馆的角落里传来一阵吟诗声。】
醉汉(站起身来,手里拿着酒壶,摇摇晃晃地,大声吟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破旧长袍的醉汉,满脸通红,眼神中却透露出一股豪放之气。他一边吟诗,一边将酒壶里的酒往嘴里倒,那模样颇有几分李白的神韵。】
李师傅(眼睛一亮):大家快看,那个醉汉的神态和气质,像不像我们要画的李白?
王二(仔细看了看,兴奋地拍了下桌子):还真像啊,这就是我心中李白的样子,洒脱、豪放,不拘小节。
【众人都被醉汉的举动吸引住了,纷纷放下手中的酒杯,目不转睛地看着他。醉汉似乎也注意到了众人的目光,更加来了兴致,开始手舞足蹈地表演起来。】
醉汉(挥舞着手臂,大声唱道):“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他的声音高亢激昂,在酒馆里回荡,引得周围的人纷纷鼓掌叫好。宫束班众人更是被他的表演深深打动,仿佛看到了李白本人站在面前。】
赵四(激动地对大家说):我明白了,我们之前画不好李白,就是因为没有抓住他的这种豪放和洒脱的气质,只注重了外表的形似,而忽略了内在的神韵。
张五(点头表示赞同):对,我们要把醉汉身上的这种感觉融入到画里,一定能画出让皇上满意的《李白行吟图》。
【众人受到醉汉的启发,顿时茅塞顿开,心中充满了信心。他们一边欣赏着醉汉的表演,一边在脑海中构思着画作的画面,酒馆里的气氛也变得热烈起来 。】
第六幕:完成画作
时间:第二天上午
地点:工坊
人物:宫束班众人
【第二天一大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工坊,众人早早地就来到了工坊,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李师傅(兴奋地):大家昨晚都休息好了吧,今天咱们就按照昨晚在酒馆里想到的思路,重新画《李白行吟图》,我相信这次一定能成功。
众人(齐声):好!
【画师们迅速回到自己的画案前,铺开画纸,拿起画笔,开始全神贯注地作画。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专注,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王二(一边画一边嘴里念叨着):一定要把醉汉的那种豪放和洒脱画出来,李白啊李白,你可一定要保佑我这次画好。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众人陆续完成了画作。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画拿到一起,放在工坊中央的桌子上。】
李师傅(激动地):大家都画完了,快来看看,这次画得怎么样?
【众人围拢过来,仔细欣赏着每一幅画。只见画中的李白,有的手持酒壶,仰头畅饮,脸上洋溢着豪迈的笑容;有的在月光下漫步,衣袂飘飘,仿佛在吟诗抒情;有的则站在高山之巅,眺望远方,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洒脱。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将李白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五(忍不住赞叹道):哇,这次画得也太好了吧,每一幅都堪称精妙绝伦,这才是真正的李白行吟图啊。
赵四(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这次大家都抓住了李白的精髓,看来昨晚的启发真的很有用。
孙七(笑着说):哈哈,这下我们不用担心脑袋搬家了,皇上看了肯定会龙颜大悦的。
【众人听了,都开心地笑了起来,工坊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无比自豪,也为宫束班的荣誉而感到骄傲。】
李师傅(欣慰地):大家都辛苦了,这次我们能成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宫束班的能力,这是我们共同的荣誉。接下来,我们把这些画整理好,准备呈献给皇上。
众人(齐声):是,师傅!
第七幕:交差
时间:下午
地点:皇宫
人物:宫束班众人、太监、皇帝
【宫束班众人小心翼翼地捧着画作,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皇宫大殿。大殿内庄严肃穆,皇帝坐在龙椅上,威严十足。】
太监(尖着嗓子):宫束班众人到 ——
【宫束班众人连忙跪地叩拜。】
众人(齐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微微颔首):平身吧,你们的画作可完成了?
李师傅(恭敬地呈上画作):启禀皇上,我宫束班已完成《李白行吟图》的绘制,请皇上御览。
【皇帝身边的太监接过画作,缓缓展开。皇帝仔细地欣赏着每一幅画,脸上的表情从严肃逐渐变得温和,最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皇帝(笑着说):好,好啊!这一幅幅画,将李白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见你们用心了。你们宫束班果然名不虚传,为朕呈上如此精妙绝伦的画作。
李师傅(连忙谢恩):皇上过奖了,这都是我宫束班全体成员的努力,能得到皇上的认可,是我们的荣幸。
皇帝(点点头):不错,此次你们完成任务出色,朕要重重赏赐你们。来人啊,赏宫束班黄金百两,绸缎千匹,李师傅晋升一级,其余众人也各有赏赐。
众人(再次跪地叩拜):谢皇上隆恩!
【太监(高声宣布):退朝 ——】
【宫束班众人满心欢喜地退出大殿。】
王二(兴奋地小声说):哈哈,这下我们可发了,黄金百两,绸缎千匹,这下可真是赚大发了。
张五(也笑着说):是啊,这可多亏了大家的努力,还有那个醉汉给我们的启发,不然我们哪能画出这么好的画。
赵四(得意地):那当然,我们宫束班可是最厉害的,这次画好了《李白行吟图》,以后我们的名声肯定更响亮了。
【众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出皇宫,他们的笑声在皇宫外回荡,仿佛在宣告着宫束班的成功 。从此,宫束班因为这幅《李白行吟图》名声大噪,成为了当时工艺门中最受瞩目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