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唐宫木作闲谭:宫束班造箜篌记

人物表

- 老墨:宫束班掌作,年近五十,手稳心细,总揣着半块啃剩的胡饼,看似严肃实则护短。

- 阿拙:二十出头,力气大却常磕坏木料,爱蹲在墙角琢磨新鲜玩意儿,手上总沾着木屑。

- 小茶:十六七岁,原是乐坊学徒,因误闯宫束班被老墨留下打杂,识乐谱,会哼几句曲子。

- 瘦猴:二十岁,手脚麻利,嘴也快,爱捉弄阿拙,却总在关键时刻帮他圆场。

- 李三郎:路过的民间乐师,背着旧琵琶,头发花白,眼神亮得像浸了月光。

第一幕:木屑堆里的“怪念头”

场景

长安城西市宫束班作坊,正午。

作坊里堆满松木、桐木,阳光从天窗漏下来,照得木屑像金粉似的飘。老墨坐在案前刨一块梨木,刀刃划过木料的声音“沙沙”响;瘦猴蹲在门槛上编竹篾,时不时瞟一眼蹲在角落的阿拙。阿拙手里攥着半截断弦,正对着一块掏空的桐木鼓捣,嘴里还念念有词。

瘦猴:(扔了片竹屑砸阿拙)阿拙!你跟那破木头嘀咕啥呢?老墨让你劈的檀木,你劈了三根就蹲这儿装神仙,小心他那把刨子飞你后脑勺上!

阿拙:(没回头,手指敲了敲桐木腔)你听,这木头敲着响,跟乐坊里的琴似的。要是能绷上弦,说不定能出声儿。

老墨:(停下刨子,吹了吹木头上的灰)阿拙,咱们是做工艺门的,不是造乐器的。这桐木是给吏部尚书家做门簪的,你再凿,小心我让你赔。

小茶:(端着一碗凉茶过来,递给老墨)墨师傅,阿拙说得也不是没道理。我以前在乐坊,见乐师们调琴,也是靠木头的共鸣。这桐木轻,声音肯定脆。

阿拙:(眼睛一亮,蹦起来凑到老墨跟前)就是就是!小茶也这么说!你看咱们做门用的榫卯,能把木头拼得严丝合缝;要是做个架子,把弦绷在上面,再用木楔子调松紧,说不定比琵琶还好听!

老墨:(瞪了阿拙一眼,却没真生气,咬了口胡饼)你小子,脑子里净是些不着边际的想法。罢了,反正今日天热,尚书家的门簪也不急着交。你要折腾,就用角落里那堆废木料,别糟践好木头。

瘦猴:(拍着大腿笑)哈哈!老墨这是默许了?阿拙,你要是做不出来,晚上就给咱们洗三天脚!

阿拙:(撸起袖子,抓起锯子)要是做出来了,你给我洗!小茶,你帮我看看,弦该绷几根?

小茶:(蹲下来,在地上画了个琴的样子)琵琶是四根弦,箜篌……我听乐师说过,以前宫里有竖箜篌,像半截大树,弦能有二十多根呢!

阿拙:(眼睛瞪得溜圆)二十多根?那得找根粗点的木头当柱子!瘦猴,帮我把那根断了的枣木柱子扛过来!

瘦猴:(嘴上嘟囔,却还是起身去扛木头)真是憨货,二十多根弦,你安得过来吗?

第二幕:榫卯里的“笨功夫”

场景

三日后,同一作坊,傍晚。

作坊里飘着桐油的味道,阿拙做的“箜篌”已经有了雏形:枣木做的竖柱立在地上,顶端雕了个简单的凤凰头(其实更像只歪脖子鸡),柱身上钻了二十四个小孔;横木架在柱顶,用榫卯扣得牢牢的,上面绷了十二根弦——有从旧琵琶上拆的,有小茶从乐坊借来的,还有两根是阿拙用麻线搓的。

阿拙正蹲在地上,用小刨子修柱底的木墩,额头上全是汗;小茶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张旧乐谱,时不时哼一句,让阿拙调弦。老墨背着手,在箜篌跟前转了两圈,眉头皱着,却没说话;瘦猴靠在门框上,手里把玩着一个木簪,眼神里带着点期待。

阿拙:(擦了把汗,拨了下弦)小茶,你再听听,这根弦是不是太松了?我总觉得跟你哼的调对不上。

小茶:(凑过去,手指轻轻按在弦上)再紧一点,往右边拧木楔子。对,就是这样……哎,成了!这声音,比我以前听的竖箜篌还亮!

瘦猴:(走过来,用手指弹了下弦,弦“铮”的一声响,他吓了一跳,又赶紧装作镇定)哼,也就那样,跟敲锅似的。

老墨:(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枣木柱,又摸了摸横木的榫卯)柱身太粗,拿着沉;弦孔钻得歪了,有两根弦离得太近,容易碰着。还有这凤凰头,你确定不是只鸡?

阿拙:(挠挠头,嘿嘿笑)我没见过真凤凰,就照着画本上的样子刻的。柱身粗点稳当,拿着沉不怕,咱们可以做个架子,让它立在地上。

老墨:(从案上拿起一把小刻刀,蹲下来,在柱身上刻了几道纹路)你小子,倒也不算全憨。这榫卯做得还行,没松垮。我帮你把柱身修修,再刻点云纹,遮遮你那歪脖子鸡的丑。

小茶:(眼睛亮起来)墨师傅也会做乐器?

老墨:(手上没停,声音低了点)年轻时跟过一个老木匠,他给宫里做过乐器架子。竖箜篌这东西,讲究“木要轻,榫要密,弦要匀”,你这木头选得还行,就是细活差了点。

瘦猴:(凑过来,帮阿拙递木楔子)老墨,你早说啊!要是早知道你懂这个,咱们三天前就能动工了。对了,阿拙,你这东西叫啥名?总不能叫“歪脖子鸡琴”吧?

小茶:(笑着说)应该叫箜篌。以前宫里的竖箜篌,就是这样竖起来的,只是比这个精致些。

阿拙:(拍了下手)就叫箜篌!等咱们做好了,拿到西市去,让大伙儿听听!

老墨:(刻完最后一道云纹,站起身)急什么?弦还没上全呢,还有十二根弦没绷。今晚把剩下的弦绷好,明天我再给它刷层桐油,防蛀。

第三幕:西市街头的“脆鸣声”

场景

次日午后,长安西市街头,箜篌摊前。

阿拙把箜篌放在一个木架上,箜篌刷了桐油,枣木柱上的云纹泛着光,歪脖子凤凰头倒显得有点可爱;小茶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乐谱,深吸一口气,手指轻轻拨向琴弦。

周围围了不少人,有买菜的妇人,有闲逛的书生,还有几个穿短打的工匠。瘦猴站在摊前,大声吆喝:“都来看啊!宫束班做的新乐器,比琵琶还好听!”老墨则背着手,站在人群后面,嘴上没说什么,眼神却一直盯着箜篌。

小茶:(手指拨动琴弦,第一声“铮”响起来,清亮得像泉水滴在石头上)

(她慢慢弹奏起来,是一首民间的《折杨柳》,琴弦的声音比琵琶柔和,又比古筝清脆,带着点空灵感。周围的人瞬间安静下来,连卖糖葫芦的都停了吆喝。)

妇人:(拉着身边的孩子,小声说)这声音真好听,比乐坊里的琴还顺耳。

书生:(点点头,手里摇着扇子)这乐器看着像竖箜篌,却比史书里写的小巧。宫束班不是做门的吗?怎么还会做乐器?

阿拙:(听见这话,赶紧凑过去)这是我做的!用咱们做门的榫卯拼的架子,木头是挑的轻的桐木和枣木,弦是小茶帮忙找的!

瘦猴:(抢着说)还有我!我帮他扛木头、钻弦孔,这箜篌里也有我的功劳!

就在这时,一个背着旧琵琶的老人挤了进来,正是李三郎。他走到箜篌跟前,眼睛盯着琴弦,又摸了摸柱身的榫卯,手指轻轻拨了下弦,眉头慢慢舒展开。

李三郎:(看向阿拙,声音有点激动)小伙子,这箜篌是你做的?

阿拙:(点点头)是我,还有墨师傅和小茶、瘦猴帮忙。

李三郎:(又拨了几下弦,弹出一段急促的调子,箜篌的声音依旧清亮,没有杂音)好!好木头,好榫卯!我年轻时在宫里见过竖箜篌,可惜后来战乱,宫里的箜篌越来越少,民间更是见不到了。你这箜篌,虽然简单,却有老箜篌的韵味,而且轻便,老百姓也能搬得动。

老墨:(从人群后走过来,抱了抱拳道)老丈是懂乐器的?

李三郎:(笑了笑,露出一口豁牙)以前是乐坊的乐师,后来年纪大了,就背着琵琶走街串巷。小伙子,你这箜篌能不能让我弹一曲?

小茶:(赶紧起身,把位置让给李三郎)当然可以,老丈请。

李三郎坐下,手指在琴弦上一顿,一段《高山流水》缓缓流淌出来。箜篌的声音像是从山谷里飘出来的,时而轻快,时而浑厚,周围的人都看呆了,有人甚至掏出铜钱,放在摊前的木盘里。

瘦猴:(眼睛瞪得溜圆,拉着阿拙的胳膊)阿拙!有人给钱了!咱们这箜篌,能卖钱!

阿拙:(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就是想做个能出声的玩意儿,没想卖钱。

李三郎:(弹完最后一个音,站起身,把琵琶放在一边)小伙子,你这箜篌做得好!要是能多做几具,教老百姓怎么弹,说不定能在民间传下去。我这里有本旧的箜篌乐谱,送给你,你要是想改进,也可以来找我。

老墨:(接过乐谱,拱手道)多谢老丈。我们宫束班虽然是做工艺门的,但也想做点让老百姓喜欢的东西。这箜篌,我们以后可以多做几具,卖得便宜些,让大家都能玩得起。

小茶:(笑着说)我可以教大家弹琴!以后西市街头,就能常听到箜篌声了。

周围的人都鼓起掌来,阿拙看着自己做的箜篌,又看了看老墨、瘦猴和小茶,笑得一脸憨相,手上的木屑还没洗干净,却比谁都开心。阳光照在箜篌的枣木柱上,云纹泛着暖光,琴弦轻轻颤动,还留着刚才弹奏的余韵。

第四幕:木作里的“新规矩”

场景

一月后,宫束班作坊,清晨。

作坊里多了几个新做的箜篌,有的柱身雕了莲花,有的刻了竹子,都比第一具精致;阿拙正蹲在案前,教一个来学做箜篌的少年锯木头;小茶坐在旁边,给几个妇人教弹箜篌,琴弦声“叮叮咚咚”的,和刨木头的声音混在一起,倒也和谐。

老墨坐在案前,一边刨门簪,一边听着箜篌声,嘴角带着点笑;瘦猴则在旁边,给新做的箜篌刷桐油,嘴里还哼着小茶教的曲子。

少年:(拿着锯子,有点紧张)阿拙哥,这枣木太硬了,我锯歪了怎么办?

阿拙:(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没事,我第一次锯木头,把尚书家的门枋锯成了斜的,老墨也没骂我。慢慢来,锯歪了就修,咱们做木活,最不怕的就是改。

瘦猴:(插了句嘴)就是!阿拙以前劈檀木,把斧子劈进地里,拔都拔不出来,现在不也能做箜篌了?

阿拙:(瞪了瘦猴一眼)你还好意思说!上次你帮我钻弦孔,钻错了三个,还不是我用木塞堵上,重新钻的?

小茶:(笑着说)你们别吵了,来,我教你们弹《茉莉花》,这曲子简单,你们学会了,下次去西市就能弹给大家听。

老墨放下刨子,走到一个新做的箜篌跟前,轻轻拨了下弦,声音比第一具更清亮。他看向阿拙,眼神里满是欣慰。

老墨:(对大家说)从今天起,咱们宫束班多一条规矩:做完手里的活,要是有闲工夫,就做箜篌。木料用废的,弦咱们跟乐坊商量,批量买些便宜的。卖箜篌的钱,一半留着买木料,一半给大家分了,算是闲时的补贴。

阿拙:(高兴得跳起来)太好了!以后咱们既能做门,又能做箜篌,还能教大家弹琴!

瘦猴:(搓着手)那我以后再也不用跟阿拙赌洗脚了,直接分银子多好!

小茶:(笑着说)等咱们做的箜篌多了,说不定长安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能有一具箜篌呢!

阳光从天窗漏下来,照在作坊里的箜篌上,琴弦泛着光。阿拙蹲下来,继续教少年锯木头;小茶拿起乐谱,开始教大家弹《茉莉花》;瘦猴哼着曲子,给箜篌刷桐油;老墨背着手,看着这一切,又咬了口胡饼,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远处的西市街头,隐约传来李三郎弹琵琶的声音,和作坊里的箜篌声混在一起,飘得很远,很远。渐渐地,长安城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说起宫束班的憨货们,说起他们做的箜篌——那用木作榫卯拼成的乐器,带着木头的温度,和老百姓的笑声,慢慢在民间传了开来。

第五幕:城郊破庙里的“木作课堂”

场景

长安城郊,废弃土地庙,清晨。

土地庙的破门板斜靠在墙边,被改成了临时案板;供桌上摆着五六个半成品箜篌,有的刚钉好竖柱,有的正钻弦孔;庙院里的老槐树下,阿拙蹲在石头上,手里拿着一根枣木,给围坐的七八个村民演示锯木头的手法——有扛着锄头的农户王二,有做木勺的小匠人马六,还有两个扎着羊角辫的半大孩子。

小茶抱着一摞旧乐谱,坐在门槛上整理;瘦猴扛着一捆从作坊运过来的废木料,呼哧呼哧地进门,额头上全是汗;老墨则背着手,在村民的半成品箜篌前转悠,时不时停下来,用手指敲敲木缝。

瘦猴:(把木料扔在地上,抹了把汗)这破庙离城也太远了,扛着木料走了三里地,我这胳膊都快断了。阿拙,你说这些村民能学会吗?王二大哥连锯子都没拿过。

王二:(摸着后脑勺,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俺以前就会劈柴,这细活还真没干过。不过阿拙兄弟教得细,俺觉得能学个七八成——俺家娃子爱听箜篌声,要是能亲手做一具,娃子肯定高兴。

阿拙:(放下锯子,拿起一块钻好孔的桐木)王二大哥别着急,锯木头讲究“稳腕子、慢下刀”,跟你劈柴不一样,劈柴要猛,这锯木头得匀。你看,像这样,顺着线走,别偏。

(阿拙说着,又给王二演示了一遍,王二跟着学,虽然锯得歪歪扭扭,但比刚才好了不少。两个孩子凑在旁边,拿着小刻刀,在木头上刻着歪歪扭扭的花纹。)

小茶:(拿着乐谱走过来,对孩子们说)你们刻的花纹真好看,等箜篌做好了,姐姐教你们弹《拔萝卜》,好不好?

孩子甲:(眼睛亮起来)好!俺要弹给俺娘听!阿拙哥,俺这花纹刻在竖柱上,会不会影响声音啊?

老墨:(走过来,蹲下身,摸了摸孩子刻的花纹)刻得浅点就不影响。木头这东西,跟人一样,得顺着它的性子来——你刻得太深,伤了木骨,声音就闷了;刻得浅,又好看又不碍事儿。马六,你那榫卯拼得太松,得再敲紧点,不然箜篌立不住。

马六:(赶紧拿起锤子,轻轻敲着榫头)墨师傅说得是!俺以前做木勺,榫卯松点也不碍事,没想到这箜篌这么讲究。

正说着,庙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穿着青色襦衫的小吏勒住马,探头往里看:“请问,这里是宫束班开的箜篌课堂吗?坊正让俺来问问,能不能多教几天?俺家娘子也想学着做,说要给俺弹曲子听。”

瘦猴:(凑过去,笑着说)怎么不能?只要有人想学,咱们就教!不过你得帮着扛木料,下次从城里运木料,你得来搭把手。

小吏:(赶紧点头)没问题!别说扛木料,俺还能找几个人,把这破庙修修,换块新门板当案板!

老墨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微微上扬,从怀里掏出半块胡饼,掰了一半递给阿拙:“你小子,倒真把箜篌的事办起来了。中午让瘦猴去村里买几个胡饼,再熬点小米粥,别让大家饿着。”

第六幕:梨树林里的“木料新解”

场景

三日后,土地庙后山,梨树林,午后。

连着教了三天,作坊里的废木料快用完了,阿拙和瘦猴带着王二、马六上山找木料。梨树林里落着一层枯叶,阳光透过枝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王二拿着斧头,在一棵枯死的梨树下停下,指着树干说:“阿拙兄弟,这枯梨树倒是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箜篌?”

阿拙:(走过去,用手指敲了敲树干,听了听声音)这声音脆,应该能行。老墨说过,做箜篌的木头要“轻而韧”,枯木晒干了,重量轻,还不容易变形。不过得先看看,里面有没有虫蛀。

瘦猴从怀里掏出一把小刻刀,在树干上挖了一小块木茬,仔细看了看:“没虫蛀,这木头好得很!就是梨木做箜篌,以前没听说过,会不会影响声音?”

马六:(凑过来,闻了闻木茬)梨木还有股清香味呢!要是做成箜篌,弹的时候说不定还能飘出香味,多好!

(几人说着,就动手砍树——王二力气大,负责劈树干;马六会修枝,把多余的枝丫砍掉;阿拙和瘦猴则把劈好的木段搬到树荫下,用布擦去上面的泥土。)

正忙得热火朝天,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者扛着锄头走来,看到他们砍枯梨树,赶紧上前拦住:“你们怎么砍这棵树啊?这梨树林是村里的,虽然这树枯了,但老人们说,枯树能护着林子,不能砍!”

王二:(赶紧放下斧头,解释道)张老爹,俺们是宫束班的,来教大家做箜篌。这枯木正好能当木料,不砍活树,您放心。

张老爹:(皱着眉头,打量着阿拙几人)箜篌?就是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那个乐器?俺倒是听村里的娃子说过,声音好听得很。可这枯树……俺们村以前砍过枯树,后来林子就闹虫灾,老人们说,是动了“树神”。

阿拙:(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个刚做好的小箜篌模型——是用废木料做的,只有巴掌大,绷了三根弦)张老爹,您看,这就是箜篌。俺们用枯木做箜篌,不是糟蹋树,是让枯树“活”过来——您想啊,枯树砍了,做成箜篌,能弹出好听的曲子,让全村人都听,这不比烂在林子里强?而且俺们只砍枯死的,活树一棵不碰,还会在砍树的地方种上小树苗,护着林子。

张老爹接过小箜篌模型,用手指轻轻拨了下弦,“叮”的一声,声音清亮。他愣了愣,又拨了几下,嘴角慢慢露出笑:“这小东西还真能出声儿。要是真能让枯树‘活’过来,那砍就砍吧——不过你们得说话算话,种上小树苗,别让林子遭了灾。”

瘦猴:(赶紧点头)您放心!明天俺就从城里买树苗来,找几个有力气的,一起种树!

张老爹放下小箜篌,扛起锄头:“那俺帮你们看着,别让村里人误会。对了,你们做箜篌的时候,能不能也教俺?俺年轻时也会点木工活,想给俺老婆子做一具,她一辈子没听过啥好曲子。”

阿拙:(高兴地拍了拍张老爹的肩膀)当然能!明天您就去土地庙,俺教您做最简单的,保证您能学会!

第七幕:月光下的“满村箜篌声”

场景

七日后,城郊村落,夜晚。

村里的晒谷场上,点着十几盏油灯,照亮了场中央的空地。村民们拿着自家做好的箜篌,围坐成一圈——王二的箜篌竖柱上刻着麦穗,马六的刻着木勺,张老爹的最朴素,只刷了层桐油,却做得最结实;两个孩子的小箜篌摆在旁边,绷着三根弦,像两个小摆件。

阿拙坐在中间,手里拿着自己做的第一具箜篌;小茶抱着乐谱,教大家弹《静夜思》;瘦猴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个木鱼,跟着节奏敲;老墨则背着手,站在晒谷场的边缘,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带着笑。

小茶:(手指在琴弦上比划着)大家别急,《静夜思》就四句,不难。“床前明月光”这一句,弹这三根弦,节奏慢一点,像月光洒下来一样。

(村民们跟着学,有的弹得磕磕绊绊,有的走了调,但没人气馁,互相帮着纠正——王二帮马六调弦,张老爹教孩子们握弦的手势,场面热热闹闹。)

王二:(弹对了一句,高兴地喊)俺弹对了!俺家娃子,你听,爹弹得好不好!

(王二的儿子跑过来,趴在他腿上,跟着曲子哼起来,引得大家都笑了。)

这时,晒谷场的入口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之前来的那个小吏,带着坊里的十几个村民,手里也拿着箜篌,笑着走进来:“俺们听说这里热闹,也来凑凑!俺家娘子也做了一具,还说要跟小茶姑娘比一比!”

瘦猴:(站起来,大声说)好啊!咱们今晚就办个“箜篌会”,谁弹得好,俺请他吃城里最好的胡饼!

(大家都笑起来,小茶拿起乐谱,说:“那咱们一起弹《茉莉花》吧,人多热闹!”)

月光洒在晒谷场上,油灯的光摇曳着,十几具箜篌一起弹奏,声音虽然不算整齐,却充满了烟火气——有的清亮,有的浑厚,有的带着点木头发出来的温润,混在一起,飘在村落的上空,飘向远处的树林,飘向城里的宫束班作坊。

老墨看着眼前的景象,从怀里掏出半块胡饼,慢慢嚼着。他想起阿拙第一次拿着断弦蹲在作坊角落的样子,想起几人在破庙里教村民做箜篌的日子,突然觉得,这比给尚书家做门簪,更让人心里踏实。

阿拙弹着箜篌,看着身边的村民,看着小茶、瘦猴和老墨,笑得一脸憨相——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一时兴起的“怪念头”,能让这么多人喜欢上箜篌,能让城郊的村落,也有了这么好听的声音。

夜渐渐深了,箜篌声却没停——有人开始弹自己编的曲子,唱村里的歌谣;孩子们拿着小箜篌,在晒谷场上追着跑,琴弦的声音跟着他们的笑声,飘得很远,很远。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火影:我春野樱会算命!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法医毒妃凤爷,您家小龙鲛又带崽出逃了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维京:北欧悍妇猎户家的神医小娘子病态!疯批!s级们都爱观察员青丘天狐执念之权谋与邪炁星穹铁道,开局直砸饮月君双绝皇后清妍传寻仙长春宫她总调戏我一些关于渡魂的诡异传说穿越符文之地找老婆从回94年代黑化鸣人的演技派人生四季无常偷窥发现高冷校草的另一面恶魂觉醒后,全宗门哭着求我原谅锦上添香撞鬼实录之灵异科穿书七十年代之我以我手绣我心快穿之我的复仇计划在惊悚世界努力还贷款原神:吹回起点的风林海边和陈心的爱情故事斗极品,勇摘金,重生八零不做娇妻规则怪谈:我本疯批,何惧诡异清纯男朋友,婚后竟然成了魅龙云海修仙家族传你们现代人精神还好吗?替身后她成了霸总白月光重生在末世堡垒里吃香喝辣盗墓之欠债还钱转生约:修仙徒弟家的神女师尊机械战士惜花芷护夏一世穿越之逆袭侯门千金快穿反派辅助系统竟然是恋爱番?打倒系统!亲吻我的小怪物奥特之星我欲修仙,奈何无灵根,点背!神医娇妻:摄政王的心尖宠快穿:抱歉男主,你老婆是我的了转生到仙界后,我创飞了大宗门细腰美人重生后,被禁欲太子狂宠重生后我靠创业征服校霸
天才小说搜藏榜:情陷女上司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末法我混成了茅山老祖黑化鸣人的演技派人生我竟是异界的大反派?征服王:塔尔塔洛斯嫡姐逼我做侧房,重生二嫁上龙床穿书七零,小作精嫁给男主他叔啦中元纪一个逗逼的成长历程贵族学院,少爷们吻了上来元素光魔法师重生末日后小撩精每天都在要贴贴重生之双面厨娘遇冷面秦王魔头郡主的摆烂日常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血色京都坠入仙道从乱葬岗爬出,我嘎嘎杀疯了美强惨上神:娇妻大我两万岁B城爱情霸总前妻带球跑失败了梵极魔尊乱刀砍死!重生回宫嫁首辅,夫家悔哭了综影视景甜甜的穿越之旅侠岚:开局废物的我居然是双属性诸天抽奖:从一人开始光之国盘点之你那眼泪算什么1995,我终结乔丹兽世豆芽菜又强抢兽夫啦!天才的吃瓜修仙日常半个纸人也能干翻全场星辰之约:时光之舟的冒险糖炒年糕大叔溺宠小可怜妃来居上七零,我在城里吃瓜看戏一家三口带厨房穿越六零年代杂言诗集疯批霸总读我心后,被他按墙索吻苍碧大陆诡秘怪谈帝姬她又要暴走了第一邪师归港有雨八零沪市:和冷面军爷的风月官司神秘总裁的心尖宠末世何惧,看我浪翻全球娘要摆烂,娃却要改命精灵世界的德鲁伊一个书名咱这么难搞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鸿蒙动乾坤剑神叶枫快穿之和男神生宝宝夜半鬼语录护花仙尊:系统助我踏碎九天觉醒异能,众天骄被我折服!随机传送门:万界美人图鉴又更新两娃嗷嗷哭?随军!抱去找首长爸奥特:你说我哥怎么了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五姓嫡脉:躺赢大唐烬穹天灯塔求生:我的岛屿不是女儿岛!在暮色中停笔资本家媳妇儿凝脂明艳,首长心痒万古第一鼎爱你,原来不止今生欢不择陆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我靠天雷在诡异世界开宗立派高武:开局黑虎拳,砍翻乱世!亮剑:我打鬼子就有用不完的弹药官梯:从基层公务员到权势滔天小区公约第13条书穿76年成了被送回的胖假千金麋鹿领主重生仙帝只是我的小弟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民国,从军阀到横扫亚洲我,历史唯一仙!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穿越到五代十国当女帝绝命一枪:抗日风云录丛林本秩青灯照剑影全球岛主:开局抽到多子多福神雕:开局令东来,领悟浩然剑气综影视:小可怜我来宠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娱乐: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序列劫:洪荒碎星录平凡青云路僵约:开局编辑盘古基因娱乐:杨老板说我肾功能不错陨星武脉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大明:剩30天亡我靠纳妾救天下我的女友是个狐狸精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