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束班闲趣记:憨货闹场传盘鼓舞
人物表
- 老木:宫束班掌事,五十余岁,手艺精湛但脾气略急,总为徒弟们的“憨事”头疼
- 阿石:二十岁,力气大但脑子转得慢,常把工具认错,干活总出小岔子
- 阿禾:十九岁,心思活泛却爱偷懒,喜欢琢磨新鲜玩意儿,嘴甜但行动力差
- 阿竹:十八岁,性格腼腆,手艺学得最认真,却容易被师兄弟带偏,爱脸红
- 王屠户:镇上屠户,嗓门大,爱凑热闹,是宫束班的老主顾
- 李婶:隔壁绣坊老板娘,心细,常来宫束班串门,喜欢看年轻人热闹
- 几个街坊:路人,负责凑数、搭话,推动剧情
第一幕:宫束班的“闲麻烦”
【时间】三国时期,曹魏某年夏,午后
【地点】许昌城外,宫束班的作坊。作坊里堆着木料、刨子、凿子,墙角放着刚做好的半扇雕花木门,门口晒着草药。老木坐在门槛上磨刨刀,阿石蹲在地上拼木料,阿禾靠在门框上打盹,阿竹在给木门刷清漆。
老木:(磨着刨刀,抬头瞪阿禾)阿禾!日头都快偏西了,你还打盹?上午让你给那扇“松鹤门”刻花纹,你刻的鹤嘴都歪成鸡嘴了,还好意思睡!
阿禾:(猛地惊醒,揉眼睛)师父,我没睡!我是在琢磨事儿呢——你说咱们天天做门,除了刨木头就是刻花纹,也太闷了。前几天我去城里赶集,看见酒楼里有人跳舞,那袖子甩得,比咱们刨木花还好看!
阿石:(手里的木料“哗啦”掉在地上,挠头)跳舞?是不是那种踩着盘子转的?上次我去给张员外家送门,看见他家小妾在院子里跳,脚下摆了好几个鼓,踩上去“咚咚”响,吓得我差点把门框摔了。
阿竹:(手一抖,漆刷子掉在木门上,赶紧用布擦,脸瞬间红了)师、师兄,你别乱说,那叫……叫什么舞来着?上次李婶说过,好像是从宫里传出来的。
老木:(把刨刀往地上一磕,站起来)你们仨就不能干点正经事?阿石,你把木料捡起来,再拼错一次,今晚别吃饭;阿竹,把漆擦干净,擦花了这扇门,你这个月的月钱就没了;阿禾,别琢磨跳舞了,把上午刻坏的花纹补好,补不好,你也跟着阿石饿肚子!
【李婶提着一篮绣线,从门口走进来,听见这话笑出声】
李婶:老木啊,你也别对孩子们这么凶。年轻人嘛,爱新鲜是常事。阿禾说的那舞,我知道,叫《盘鼓舞》,原是宫里的玩意儿,听说当年铜雀台还演过,后来慢慢传到民间了。我侄女在城里大户人家当丫鬟,说那舞得踩着盘和鼓跳,又要好看又要踩准鼓点,难着呢!
阿禾:(眼睛一亮,凑到李婶身边)李婶,那你会跳吗?要不你教教我们?咱们作坊这么大,正好能摆盘子鼓!
老木:(瞪阿禾)胡闹!咱们是做工艺门的,不是卖艺的!学什么跳舞?赶紧干活!
阿石:(捡起木料,小声嘀咕)可是师父,干活累了跳跳舞,说不定还能有力气做门呢……上次我扛木料,扛不动了,哼了段小曲,就扛起来了!
老木:(被气笑)你哼小曲能扛木料,那你跳跳舞是不是能把木门飞起来?别废话,干活!
【王屠户扛着一挂猪肉,从门口经过,听见里面热闹,探头进来】
王屠户:老木,你们这儿吵什么呢?我在街对面都听见了。是不是阿石又把工具弄坏了?
阿禾:王屠户!我们在说《盘鼓舞》呢,你见过吗?
王屠户:(把猪肉往门槛上一放,嗓门更大了)《盘鼓舞》?见过!去年太守过生日,我去送猪肉,看见戏班子跳了,那姑娘们踩着鼓,又蹦又转,脚下的鼓响得比我杀猪的刀还脆!就是有个姑娘没踩稳,摔了个屁股墩,引得太守哈哈大笑!
阿石:(拍大腿)哈哈!摔屁股墩?那肯定疼!要是我跳,说不定能把鼓踩破!
老木:(没好气地)王屠户,你别跟着他们起哄!你是来送猪肉的,还是来凑热闹的?赶紧把猪肉给我,我还等着晚上炖肉呢!
王屠户:哎哎,这就给你!(把猪肉递给老木,又转向三个徒弟)你们要是想学跳舞,我明天去城里给你们问问,看看哪个戏班子愿意教——不过你们可别把干活的力气都用在跳舞上,我还等着你们给我家做新门呢!
【王屠户走了,李婶也笑着告辞。老木拿着猪肉进了里屋,阿禾、阿石、阿竹对视一眼,偷偷笑了】
阿禾:你们听见没?王屠户都见过!咱们不如偷偷试试,就用作坊里的东西当盘子鼓!
阿石:好啊好啊!我去找盘子——上次师父买的那几个陶盘,放在灶房里,正好能用!
阿竹:可是师父不让……要是被师父发现了,咱们会被骂的。
阿禾:怕什么?师父去里屋收拾猪肉了,咱们就试一会儿,快试快停,师父不会发现的!
【阿石立马跑去找陶盘,阿禾从墙角拖出几个装工具的木鼓(平时用来装凿子、刨子的空心木盒,敲起来有响声),阿竹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下漆刷,帮着摆盘子】
第二幕:憨货们的“瞎折腾”
【时间】同一时刻,片刻后
【地点】还是宫束班作坊。阿禾把木鼓摆成一排,阿石把四个陶盘放在木鼓旁边,摆得歪歪扭扭。阿禾先站到旁边,学着记忆里的样子甩袖子,阿石蹲在地上扶着陶盘,阿竹站在一边,紧张地盯着里屋的门。
阿禾:(甩了甩袖子,试着踩了一下木鼓,木鼓“咚”的一声,他差点摔了个趔趄)哎?怎么这么滑?是不是我站的姿势不对?
阿石:(扶着陶盘,抬头看)师兄,你得像踩木头一样稳!上次我踩高凳修房梁,站得可稳了,你试试把脚分开点!
阿禾:(照着阿石说的,把脚分开,再踩木鼓,这次没摔,却把木鼓踢到了一边)哎哟!这鼓怎么还会跑?
阿竹:(赶紧跑过去捡木鼓,小声说)师、师兄,你轻点,这木鼓是师父用来装工具的,踢坏了师父要骂的!
阿石:(突然拍脑袋)对了!上次我看张员外家的小妾跳舞,脚下的鼓是固定的!咱们这鼓没固定,肯定会跑!要不咱们用钉子把鼓钉在地上?
老木:(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菜刀,正好听见这话,气得脸都白了)钉子钉地上?阿石!你敢钉,我就把你的手钉在木头上!这作坊的地是我去年刚铺的青砖,你敢钉钉子,我让你把青砖都给我撬起来重铺!
【阿石吓得赶紧缩回手,阿禾也赶紧把甩着的袖子放下来,阿竹抱着木鼓,脸更红了,头都快低到胸口了】
老木:(走到阿禾面前,指着地上的陶盘和木鼓)阿禾!这陶盘是我用来装调料的,你拿过来当跳舞的盘子?还有这木鼓,里面还装着我的凿子呢,你倒好,拿出来当鼓踩!你们仨是不是疯了?
阿禾:(挠头,陪笑)师父,我们就是觉得干活累了,想活动活动,没真想破坏东西……再说了,那《盘鼓舞》不是挺有名的吗?咱们学会了,以后给主顾做门的时候,要是主顾高兴,咱们还能跳一段,说不定还能多赚点钱呢!
老木:(被气笑,举起菜刀又放下)多赚点钱?就你们这水平,跳起来不把主顾吓走就不错了!阿石连木料都拼不明白,还想踩鼓;阿竹连漆都刷不稳,还想甩袖子;你阿禾,连花纹都刻歪了,还想转圈子?别做梦了!
【这时,几个街坊从门口经过,听见里面的动静,都凑过来看】
街坊甲:老木,这是怎么了?孩子们又惹你生气了?
街坊乙:是不是在学跳舞啊?刚才听见里面“咚咚”响,我还以为是谁在敲木头呢!
阿禾:(赶紧对街坊说)是啊是啊!我们在学《盘鼓舞》,就是还没学会。要不你们给我们当当观众,提提意见?
老木:(瞪阿禾一眼,转向街坊)别听他瞎扯,就是几个孩子胡闹。各位要是没事,就别在这儿站着了,影响我们干活。
李婶:(又折回来,手里多了个绣帕)老木,你也别这么死板。孩子们想学跳舞,也是好事,既能活动筋骨,又能添点乐子。我刚才回家想了想,我侄女给我讲过《盘鼓舞》的步子,我大概能记一点,要不我教教他们?
老木:(犹豫了一下,看着三个徒弟期待的眼神,叹了口气)行吧!就教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必须把东西收拾好,好好干活!
阿禾、阿石、阿竹:(齐声)谢谢师父!谢谢李婶!
第三幕:笨手笨脚的“盘鼓舞”
【时间】半个时辰后
【地点】还是宫束班作坊。李婶站在中间,阿禾、阿石、阿竹排成一排,跟着李婶学动作。老木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刨刀,嘴上不说,眼睛却时不时往这边瞟。街坊们也没走,围在门口看。
李婶:(拿着绣帕当舞袖,边做动作边说)你们看好了,《盘鼓舞》讲究“轻蹑”,就是脚步要轻,踩鼓的时候要准,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先抬左脚,踩中间的鼓,再抬右脚,踩旁边的盘,然后甩袖子,转身……
阿禾:(跟着做,左脚踩鼓,右脚却踩空了,差点摔了,赶紧扶住阿石)哎哟!这盘子太滑了!
阿石:(被阿禾一扶,脚踩在了陶盘上,“咔嚓”一声,陶盘碎了)哎呀!盘、盘子碎了!
老木:(猛地站起来)阿石!你踩碎的是我最爱的那只青釉盘!那是我托人从洛阳买回来的,你赔!
阿石:(吓得脸发白,挠头)师父,我不是故意的……要不我用我这个月的月钱赔?
阿竹:(赶紧捡起碎盘子,小声说)师、师父,我帮师兄一起赔,我这个月的月钱也拿出来。
李婶:(赶紧打圆场)老木,别生气,碎了就碎了,孩子们也不是故意的。咱们换个东西当盘子,比如用木碟,不容易碎。阿禾,你去把作坊里的木碟拿出来,就是装刨花的那些。
【阿禾赶紧跑去拿木碟,阿石蹲在地上捡碎瓷片,阿竹帮着收拾。老木叹了口气,又坐回门槛上,继续磨刨刀,只是磨得慢了些】
【阿禾拿了几个木碟回来,李婶重新摆好,继续教】
李婶:这次你们慢点,先别甩袖子,先练脚步。阿竹,你学得最认真,你先试试。
阿竹:(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抬左脚踩鼓,右脚踩木碟,脚步很轻,居然没出错。她试着甩了甩袖子,虽然动作有点僵硬,但比阿禾和阿石强多了)师、李婶,我、我做到了!
街坊们:(鼓掌)好!阿竹跳得好!
老木:(嘴角偷偷翘了一下,又赶紧绷住,假装磨刨刀)一般般,也就没踩碎东西而已。
阿禾:(不服气)我也能行!(学着阿竹的样子,左脚踩鼓,右脚踩木碟,这次没踩空,却把木鼓踢到了阿石脚边)
阿石:(没注意,一脚踩在木鼓上,木鼓翻了,里面的凿子“哗啦”掉出来,砸在地上,正好砸中他的脚)哎哟!我的脚!
老木:(又站起来,这次没生气,反而笑了)阿石,你这是跳舞还是耍杂技呢?凿子砸脚了吧?让你慢点,你偏不听!
阿石:(揉着脚,咧嘴笑)师父,不疼!我还能跳!
【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一个穿着官服的人骑着马过来,后面跟着两个随从。官服人看见作坊门口热闹,勒住马】
官服人:(大声问)你们这儿在做什么?这么热闹?
老木:(赶紧站起来,拱手)回大人,小的们是做工艺门的,孩子们闲得没事,在学跳舞玩。
官服人:(眼睛一亮)跳舞?是不是《盘鼓舞》?我最近正想找会跳《盘鼓舞》的人,给我家老夫人祝寿。你们跳得怎么样?给我看看。
老木:(赶紧摆手)大人,孩子们瞎闹的,跳得不好,别污了大人的眼。
阿禾:(赶紧上前)大人!我们跳得好!您要是喜欢,我们现在就跳给您看!说不定还能给老夫人祝寿呢!
官服人:(笑着点头)好啊!那我就看看。要是跳得好,我给你们赏钱,还让你们给我家做门,工钱加倍!
老木:(瞪阿禾一眼,没办法,只好对三个徒弟说)那你们就跳吧,慢点,别出洋相!
【李婶赶紧帮他们摆好木鼓和木碟,阿禾、阿石、阿竹站好,深吸一口气,开始跳。阿禾还是有点慌,甩袖子的时候差点打到阿竹;阿石脚还疼,踩鼓的时候有点瘸;只有阿竹,虽然紧张,但动作还算稳。三个笨手笨脚的人跳着《盘鼓舞》,样子滑稽又好笑,官服人和随从都笑了,街坊们也跟着笑】
官服人:(笑着拍手)好!跳得好!虽然有点笨,但有股子热闹劲儿,老夫人肯定喜欢!这样,后天你们到我府上来,给老夫人祝寿,跳这段《盘鼓舞》,我给你们五十文赏钱,另外,我家要做两扇大门,也交给你们宫束班来做,工钱加倍!
老木:(又惊又喜,赶紧拱手)谢大人!谢大人!我们一定好好准备,不让大人失望!
官服人:(点头)好,那我先走了,后天我派人来接你们。(说完,骑着马走了)
【官服人走后,作坊里一片欢呼】
阿禾:(跳起来)太好了!咱们不仅能赚赏钱,还能接大活!
阿石:(揉着脚,也笑)就是我的脚有点疼,不过值了!
阿竹:(脸红扑扑的,小声说)刚才跳的时候,我好紧张,还好没出错。
李婶:(笑着说)你们看,我就说学跳舞是好事吧!不仅添了乐子,还能帮作坊拉生意。
老木:(看着三个徒弟,笑着摇摇头)你们这三个憨货,平时净惹麻烦,没想到这次还真闯出点好事来。不过别高兴太早,后天去官老爷家跳舞,要是出了洋相,看我怎么收拾你们!现在,先把东西收拾好,然后把那扇“松鹤门”的花纹补好,补不好,还是别吃饭!
阿禾、阿石、阿竹:(齐声)好嘞!师父!
【三个徒弟赶紧收拾木鼓、木碟,阿石捡碎瓷片,阿禾补花纹,阿竹继续刷漆,作坊里又恢复了忙碌,但这次的忙碌里,多了几分笑声。老木坐在门槛上,看着徒弟们的背影,嘴角忍不住又翘了起来】
老木:(小声嘀咕)这群憨货,倒还真把《盘鼓舞》从宫里的玩意儿,闹到咱们民间的作坊里来了……
【街坊们笑着散去,李婶也提着绣篮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