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门憨歌:漠北箭锋
第一场:甘泉宫工坊·日·内
【工坊弥漫着青铜与炭火的灼热气息,二十余张铁匠炉分列两侧,火星随锻锤起落溅成细碎金雨。角落堆着半人高的青铜料,墙上挂着各式凿、锉、钳,最显眼处悬着块木牌,刻着“宫束班”三字,边缘已被烟火熏得发黑】
老鲁(五十岁上下,络腮胡沾着铜屑,抡着八斤重的锻锤砸向红热铜坯):夯!再沉点!这箭镞要破匈奴的皮甲,就得跟夯土似的,把劲都砸进铜里!
小石头(十六岁,满脸炭灰只剩俩眼睛亮着,攥着细铁棍撬铜坯,突然被火星烫了手,慌忙甩着蹦起来):哎哟!老鲁头,这铜疙瘩跟要咬我似的!
【周围工匠哄堂大笑,有人把湿布丢过去,小石头接住胡乱擦了擦手,又凑回炉边。老鲁放下锤,用铁钳夹起铜坯翻了翻,铜坯已初具箭镞形状,尖端泛着暗红】
老鲁(瞪了眼小石头,嘴角却勾着笑):憨货!匈奴人的弯刀才真咬肉,你这会怕烫,等霍将军的兵拿着咱们造的箭,保准让匈奴人连哭都来不及!
大春(二十岁,膀大腰圆,正往炉里添木炭,嗓门比锤声还响):老鲁头说得对!上次送箭去军营,我瞅见霍将军的校尉试箭,三十步外穿透三层皮甲,跟扎豆腐似的!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老鲁却突然收了笑,走到工坊中央的木架前。木架上摆着十几支成品箭镞,每支都磨得锃亮,箭锋斜削出三道血槽,尾端钻着小孔】
老鲁(手指划过箭锋,声音沉了些):别光顾着乐。陛下让咱们宫束班跟霍将军出征,是要咱们造最利的箭,杀最狠的敌。漠北那地方,风比刀子利,雪能埋活人,咱们的箭要是差了分毫,丢的不是咱们的脸,是大汉的命!
【工坊里瞬间静了,只有炭火噼啪声。小石头攥紧了手里的铁棍,偷偷把刚被烫红的手指往身后藏】
第二场:漠北军营外围·夜·外
【朔风卷着雪粒,砸在临时搭建的帆布工坊上,发出呼呼的声响。工坊里点着三盏油灯,昏黄的光映着工匠们满是疲惫却亮着光的脸。地上铺着稻草,角落里堆着几袋干粮,铜料在油灯下泛着冷光】
老鲁(裹着件破旧的羊皮袄,正用锉刀打磨箭镞,眉毛上结着白霜):再加把劲!霍将军传令,明日拂晓要拔营追击左贤王,咱们得赶在天亮前造出两百支箭镞!
大春(正往炉里添干牛粪,呛得直咳嗽):老鲁头,这干牛粪烧得火太弱,铜料半天烧不红,要不咱们去军营里借点木炭?
老鲁(头也不抬):军营的木炭要给士兵烤火取暖,咱们不能借。你再往炉里塞两把干草,火能旺点。小石头,你去把那堆铜屑拢一拢,熔了还能再铸两支箭镞。
【小石头应了声,蹲在地上用手扒拉铜屑,雪粒从帆布缝隙飘进来,落在他手背上,他却没察觉。突然,工坊的布帘被掀开,一股寒风裹着雪灌进来,油灯的火苗猛地晃了晃】
霍去病(身着玄色铠甲,肩甲上沾着雪,身后跟着两个校尉,声音清冽如冰):宫束班的工匠们,辛苦了。
【工匠们都愣了,慌忙起身要行礼,霍去病却抬手拦住。他走到炉边,看着红热的铜坯被老鲁夹起来,锻锤落下,火星溅到他的铠甲上,又迅速熄灭】
老鲁(手里的锤顿了顿,声音有些发紧):霍将军,您怎么来了?天这么冷,您该在帐里歇息。
霍去病(目光落在桌上的箭镞上,伸手拿起一支,指尖触到箭锋,微微点头):本将过来看看箭镞的进度。方才探马来报,左贤王的部落在三十里外扎营,明日一战,全靠诸位的箭锋破敌。
小石头(突然开口,声音细弱却清晰):将军放心!我们造的箭,肯定能穿透匈奴人的甲!
【霍去病看向小石头,见他满脸炭灰,手冻得通红,却挺着胸脯,眼里满是认真。霍去病忍不住笑了,把箭镞放回桌上】
霍去病(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好小子,有骨气。大汉的工匠,就该有这股劲。本将在帐里备了热汤,让校尉给你们送来,暖暖身子再干活。
【说完,霍去病转身走出工坊,布帘落下,寒风被挡在外面。工匠们看着彼此,都咧开嘴笑了,老鲁拿起锻锤,砸在铜坯上,声音比刚才更响】
第三场:漠北战场边缘·日·外
【喊杀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尘土与雪雾混在半空,遮天蔽日。临时工坊设在战场外围的土坡后,工匠们趴在土坡上,扒着枯草往战场里看】
大春(指着远处一队冲锋的汉军骑兵,声音发颤):看!是霍将军的亲卫!他们手里的箭,是咱们昨天造的!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汉军骑兵手持长弓,箭雨如飞,每一支箭都精准地射向匈奴骑兵。有个匈奴兵举着盾牌格挡,箭却穿透盾牌,钉进他的肩胛,他惨叫着从马上摔下来】
小石头(激动得跳起来,又被老鲁按住):中了!中了!咱们的箭真中了!
老鲁(眼睛盯着战场,手却在发抖,声音带着哽咽):憨货,别喊,小心被流箭打着。你看,霍将军在那儿!
【众人望去,只见霍去病手持长枪,策马冲在最前面,他的铠甲上沾着血迹,却依旧挺拔如松。突然,一支匈奴人的冷箭射向他,他身边的校尉迅速举盾格挡,箭杆断成两截,箭头落在地上】
老鲁(猛地站起来,抓起身边的箭镞):快!咱们再铸十支箭,送过去!万一他们箭不够了怎么办!
【工匠们也慌了,纷纷跑回工坊。小石头跑得最快,他往炉里添了大把干草,火瞬间旺了起来,映得他脸上满是通红。老鲁夹起烧红的铜坯,锻锤落下,每一下都用尽全力,仿佛要把所有的劲都砸进箭镞里】
第四场:漠北草原·日·外
【战争已经结束,草原上散落着匈奴人的尸体和马匹,汉军士兵正在清理战场。霍去病站在一座土丘上,手里拿着一支箭镞,正是宫束班造的】
校尉(走到霍去病身边,抱拳道):将军,左贤王的主力已被歼灭,此战共斩杀匈奴兵三万余人,俘虏五千余人。宫束班的工匠们送来的箭镞,在战场上立了大功!
霍去病(点点头,看向不远处的工坊。工匠们正坐在地上,围着一口大锅喝热汤,小石头正给老鲁递馒头,大春在一旁比划着什么,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宫束班的这群憨货,看着嘻嘻哈哈,手里的活却一点不含糊。有他们在,大汉的箭锋,永远不会钝。
【这时,小石头突然看到霍去病,他举起手里的汤碗挥了挥,老鲁赶紧拉了他一把,却也朝着霍去病的方向笑了笑。霍去病也笑了,他举起手里的箭镞,朝着工匠们的方向晃了晃】
霍去病(对校尉说):此战结束后,回长安,本将要向陛下请旨,赏赐宫束班的工匠们。他们造的不是箭镞,是大汉的底气。
【风拂过草原,带着淡淡的血腥气,却也带着一丝暖意。工匠们的笑声在草原上回荡,与汉军士兵的欢呼交织在一起,远远望去,像是一首最朴实也最雄壮的歌】
第五场:长安宫束班工坊·日·内
【半年后,长安的工坊里,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墙上新挂的牌匾上,上面写着“大汉匠魂”四个金字。工匠们围在一起,看着老鲁手里的圣旨】
老鲁(念着圣旨,声音洪亮):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宫束班工匠随霍去病将军出征漠北,造箭镞利可破甲,助汉军大破匈奴,特赏赐黄金百两,绸缎五十匹,赐“大汉匠魂”牌匾,钦此!
【众人欢呼起来,小石头蹦得最高,他手里拿着一支新铸的箭镞,箭镞上刻着“漠北”二字】
小石头(举着箭镞喊):老鲁头,咱们再铸一批箭镞,刻上“大汉”二字,送到军营去!让他们知道,咱们宫束班的箭,永远跟着大汉的兵!
老鲁(笑着点头,眼里却闪着泪光):好!咱们就铸一批“大汉箭”!让匈奴人永远记得,大汉的工匠,能造出最利的箭;大汉的兵,能守住最稳的土!
【工坊里的锻锤声再次响起,比以往更响,更有力。阳光落在箭镞上,折射出耀眼的光,仿佛能穿透时光,照亮千年后的岁月。工匠们的笑声与锤声交织在一起,成了长安城里最动人的声音】
大汉箭魂
主歌1:
甘泉工坊烟火浓
宫束憨货乐无穷
老鲁抡锤似夯土
火星飞溅映笑容
小石头 怕烫又英勇
大春添炭声如洪
青铜坯 化作箭镞梦
一心只为大汉功
主歌2:
漠北朔风卷雪重
帆布工坊夜长浓
牛粪干草烧铜料
霜结眉梢眼通红
霍将军 亲临暖寒冬
工匠齐心劲更雄
为破敌 箭箭铸利锋
热血满腔战鼓隆
副歌:
嘿哟嘿哟 嘿哟嘿哟
我们是宫束班的一伙
嘻嘻哈哈 从不停辍
大汉箭魂 心中铭刻
嘿哟嘿哟 嘿哟嘿哟
手中锻锤 从不停落
漠北战场 箭雨如泼
杀敌报国 气势磅礴
主歌3:
战场边缘心紧绷
遥看厮杀胆气冲
汉军骑兵箭飞驰
匈奴落马血染红
咱的箭 穿透敌甲凶
守护大汉立奇功
小石头 激动跳如疯
老鲁眼中泪光涌
主歌4:
得胜回朝乐无穷
长安工坊暖日融
圣旨高悬金光耀
牌匾新挂意万重
黄金赏 绸缎表恩隆
荣耀满身记心中
铸新箭 刻上大汉雄
千秋万载留英踪
副歌:
嘿哟嘿哟 嘿哟嘿哟
我们是宫束班的一伙
嘻嘻哈哈 从不停辍
大汉箭魂 心中铭刻
嘿哟嘿哟 嘿哟嘿哟
手中锻锤 从不停落
漠北战场 箭雨如泼
杀敌报国 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