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秦篇》
第一幕:山门惊变
场景:工艺门主峰·天工台
时间:晨曦微露
【天工台云雾缭绕,青铜巨钟悬于九丈高的梁柱上,钟体刻满齿轮纹路。门主玄渊负手而立,玄色工袍上用金线绣着榫卯纹样,背后是三百级白玉台阶,每级都刻着不同的工具图腾】
玄渊(声音低沉如锻造中的玄铁):三日前观星台测到紫微星偏移,伴生的……是农具星格外明亮。(缓缓转身,目光扫过台下)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台阶下站着宫束班的八个精英弟子,此刻却没个正形——铁匠阿铁正用小锤敲着木匠老木的墨斗,绣娘苏绣把线头缠在石雕匠石敢当的发辫上,厨师胖厨举着个刚捏的面人,是风水先生风算子的模样,修复师老修蹲在地上,正给戏曲演员小彩的靴子钉掌】
石敢当(摸着后脑勺的线头,瓮声瓮气):意味着……胖厨该给我们做早饭了?(被胖厨一肘子怼在腰上)
风算子(掐着手指装模作样):依贫道看,是门主又要派活儿了。上次让咱们去给赵国修长城,愣是把烽火台改成了烤肉炉……(被玄渊瞪得缩了脖子)
玄渊(从袖中取出一卷兽皮图纸,“啪”地展开):大秦要一统六国了。但始皇帝传信来说,打仗靠兵器,治国靠粮食。(指向图纸上的曲辕犁)这是墨家新改良的耕具,却有三处缺陷——犁头易损、犁杆易折、入土角度不对。
老木(眼睛一亮,抢过图纸用指甲划出线条):犁杆用枣木混桑木就行,我能让它弯而不折!
阿铁(拍着胸脯,铁甲发出哐当声):犁头交给我!加三分锡,再锻打七十二次,保准比匈奴的弯刀还硬!
苏绣(突然举手,手里还攥着绣花针):那……我能在犁套上绣点五谷图案不?看着喜庆!(被众人哄笑,脸涨得通红)
玄渊(嘴角难得勾起一丝弧度):不止耕具。关中平原要修水渠,需要你们算坡度、雕水闸;南方稻种要改良,胖厨得去教农户发豆芽、酿农家肥;就连军粮的储存,也得靠老修修复那些破旧的粮仓。(声音陡然提高)记住,你们手里的刻刀、锤子、绣针,不是用来打闹的——是用来让田里长出庄稼,让百姓能吃饱饭,让……(顿了顿,目光如炬)人族能在这片土地上站得更稳!
小彩(突然亮开嗓子,唱的是《考工记》里的调子,却跑了八个音):“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被老修捂住嘴,含糊不清地嘟囔)我这是提前练着去教秦人唱农歌呢!
【胖厨突然“哎哟”一声,原来他手里的面人掉在地上,正好砸在风算子的罗盘上】
胖厨(手忙脚乱去捡):对不住对不住!我这就再捏一个……(突然盯着罗盘底座,眼睛瞪得溜圆)哎?这罗盘的指针咋总往东南偏?
风算子(正想发作,闻言猛地蹲下身):不对!这是……(从怀里掏出自己的风水盘,两盘指针竟同时指向东南)那边是……蜀地!
玄渊(眼神一凛):,但去年地震后堤坝有裂隙。(看向老修)你带图纸去,用糯米灰浆补漏,再让石敢当雕些镇水神兽,镇住汛情。
老修(摸着山羊胡,慢悠悠道):补堤坝容易,但得让胖厨多带点豆瓣酱,蜀地的菜太淡了。
【众人轰然大笑,连玄渊也转过身去,肩膀微微颤抖——谁都没看见,他袍角的金线在晨光里闪了闪,像极了即将破土而出的新芽】
玄渊(再次转身时已恢复严肃,却带着笑意):三日后出发。记住,你们是工艺门的弟子,要让大秦的土地上,长出能撑破天的庄稼。(挥了挥手)散了吧,让胖厨赶紧做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弟子们一哄而散,胖厨跑得最快,边跑边喊“今天做肉夹馍,每人两个”,阿铁和老木追着他讨蒜,苏绣拉着小彩去挑布料,要给农具做布套,风算子拽着石敢当,说要去测测厨房的灶台风水】
【玄渊望着他们的背影,抬手敲响了青铜巨钟。钟声穿过云雾,落在远处的农田里,惊起一群白鹭——它们掠过刚翻好的土地,翅尖扫过的地方,似乎已有新绿在悄悄萌发】
玄渊(轻声自语):千年之后,总会有人记得,人族的基业,是从一口饱饭、一把好犁开始的。
【幕布缓缓降下,隐约能听见后台传来胖厨的吆喝:“谁把我的擀面杖拿去当标尺了?那是我祖传的枣木家伙!”】
《天工助秦》
工艺门 无名
玄门钟震破云涛,
八匠嬉声动九皋。
锤锻犁尖吞晓露,
刀裁木骨接春潮。
绣针暗缀仓盈兆,
罗盘轻指堰安牢。
笑里深耕三万里,
炊烟直上接天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