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门铸鼎记:中山王厝鼎的爆笑诞生》
场景:工艺门铸鼎工坊
时间:东周,中山国某夏日午后
人物:
- 门主(工艺门掌门,严肃刻板,爱捋山羊胡)
- 宫束班(工艺门铸器班底,五人,以憨直贪吃闻名:老宫(班头,总忘事)、大束(力大无穷,爱吃肉)、小束(大束弟,爱偷藏零食)、胖墩(负责纹饰,总把模具啃出牙印)、瘦猴(负责铭文,写字总手抖)
第一幕:门主的“千斤重担”
【工坊内炉火熊熊,铜汁在坩埚里咕嘟冒泡。门主背着手踱步,山羊胡翘得老高,身后跟着缩头缩脑的宫束班五人。】
门主:(突然转身,声音洪亮)诸位!中山王有令,要铸一尊铁足铜鼎,铭文四百六十九字,记我中山国威!此鼎关乎宗门声誉,你们……(扫过五人)尤其是宫束班,万不可懈怠!
老宫:(猛点头,手里还攥着半块麦饼)门主放心!俺们宫束班,那是……(突然噎住,捶着胸口)嗝,那是拿过“国中最佳铸器班”锦旗的!
大束:(摸着肚子,眼睛瞟向墙角的肉干)门主,铸鼎费力气,中午能加两斤酱牛肉不?
门主:(吹胡子瞪眼)胡闹!此鼎需用百炼精铜,掺锡十二斤,纹饰要刻蟠虺纹,铭文要笔笔工整——胖墩!你手里那模具怎么缺了个角?
胖墩:(慌忙把青铜模具藏到身后,嘴角还沾着铜绿)回、回门主,它自己啃的!
门主:(扶额)瘦猴,铭文草稿拟好了?四百六十九字,一个不能少,王上要亲自验看!
瘦猴:(手抖着递过竹简,纸上字歪得像蚯蚓)门、门主,您看……“中山王厝,威震四方”这句,我写成“中山王厝,爱吃麦糠”了……
【门主接过竹简,气得山羊胡直抖,突然瞥见小束正往炉子里扔枣核,火苗“轰”地窜起三尺高。】
门主:(怒喝)小束!你往铜汁里扔什么?!
小束:(吐吐舌头)刚吃剩的枣核,给铜汁“添点甜”……
门主:(深吸一口气,对老宫)今日务必开模铸鼎身,铭文刻完我来验!若出岔子,你们宫束班这个月的肉脯全扣!
【门主甩袖离去,五人对视一眼,瞬间松了劲。】
老宫:(拍大腿)怕啥!先解决午饭——大束,你藏的酱肘子呢?
第二幕:鼎身里的“肉香危机”
【众人围坐炉边,大束从怀里掏出用油纸包的肘子,油汁顺着指缝往下滴。胖墩捧着半块麦饼,边啃边给鼎范刷脱模剂。】
大束:(咬得满嘴流油)这鼎要铸千斤重,得用十坩埚铜汁吧?我昨天扛铜矿石,路上捡了串野葡萄,甜得很!
小束:(突然指向鼎范)哥,你看这范模内侧,是不是有点黏?
【众人凑近,见范模底部沾着几片肉渣——是大束刚才擦手蹭上去的。】
老宫:(拍脑袋)坏了!这肉渣烧化了,鼎底不就多了几个“肉坑”?
胖墩:(指着范模上的蟠虺纹)那我把纹饰刻深点,就说这是“贪吃龙”,王上肯定喜欢!
【正说着,瘦猴举着刻刀过来,往范模内壁刻铭文。大束凑过去,一肘子撞在他胳膊上。】
瘦猴:(手一抖,刻刀滑出个圈)完了!“王命伐燕”刻成“王命吃宴”了!
大束:(挠头)吃宴也挺好啊,王上说不定爱吃燕国的狗肉……
【突然,工坊外传来门主的咳嗽声。众人慌作一团:大束把肘子塞进鼎范夹层,小束把葡萄皮扔进炭堆,胖墩用袖子擦范模上的饼渣,瘦猴往错字上糊泥。】
门主:(掀帘进来,扫视一周)进度如何?
老宫:(挺胸)回门主,鼎范已备好,就等浇铜汁了!
【门主盯着范模上可疑的油光,伸手一抹,凑到鼻尖闻了闻——一股酱肉香。】
门主:(眯眼)你们……在范模上炖肉了?
【五人集体低头,胖墩的肚子“咕噜”叫了一声,格外响亮。】
第三幕:铭文里的“零食大战”
【铜汁浇入鼎范,众人蹲在旁边等冷却,眼睛却瞟向瘦猴怀里的蜜饯。】
小束:(戳瘦猴)分颗蜜枣呗,刻字费嗓子。
瘦猴:(护着蜜饯罐)门主说刻错一个字打十板子,我得攒着力气呢!
【胖墩突然指着鼎范缝隙:“有东西流出来了!”众人看去,是大束藏在夹层的肘子油,正顺着范模往下滴,在地上积成一小滩。】
老宫:(急得跳脚)这油渗进铜里,鼎壁不就有洞了?
大束:(突然拍腿)我有办法!把小束的野葡萄汁倒进去,说不定能堵上!
【小束慌忙倒葡萄汁,紫红色的汁水流进缝隙,与铜汁里的锡反应,竟在鼎壁上晕出几片紫斑。】
胖墩:(拍手)好看!就叫“紫霞纹”,比蟠虺纹洋气!
【三日后,鼎范拆开,青铜鼎赫然成型,却见底部有三个圆坑(肉渣烧的),壁上嵌着紫斑(葡萄汁),纹饰里还卡着半片枣核(小束忘拿出来的)。门主绕着鼎转圈,脸色由青转黑。】
门主:(指着铭文)瘦猴!你自己念!
瘦猴:(哆嗦着读)“中山王厝……自作用鼎……”(顿住)这“威加海内”怎么成了“威加肉内”?还有这句,“伐敌千里”写成“吃敌千里”?
大束:(小声)敌国的肉说不定好吃……
门主:(怒吼)四百六十九字!你们错了五十八字,还在铭文间隙刻了个肉骨头图案!胖墩,是不是你干的?
胖墩:(低头抠手指)那模具太像肉干了,我就……轻轻啃了一口……
【突然,小束从鼎耳后摸出块烤饼,已经被鼎的余温烘得酥脆。】
小束:门主,您尝尝?这鼎保温效果绝了!
【门主看着鼎上歪歪扭扭的铭文,再看看五人嘴角的饼渣,突然“噗嗤”笑了——铭文最后一句,瘦猴手抖着刻成“宫束班铸此鼎,饿三顿”,倒把实情写了进去。】
门主:(无奈摇头)罢了!王上若问起铭文,就说这是“新工艺体”。不过——
【五人立刻立正,以为要受罚。】
门主:(捋着胡子)那烤饼……分我半块。铸鼎确实费力气。
【众人欢呼,围着鼎分饼吃,饼渣掉了一鼎底。后来这鼎送进王宫,中山王看着469字里夹杂的“肉”“吃”“饿”,再看看鼎底的圆坑,竟大笑三声:“工艺门性情中人,留着吧!”】
尾声:
【多年后,中山王厝鼎成了国宝,考古学家对着铭文中的“错字”百思不解,唯有工艺门的后人知道,那是宫束班一群吃货,用肘子、葡萄和烤饼,在青铜上刻下的爆笑印记。】
《戏题宫束班铸鼎》
工艺门 无名
炉火吞金焰未休,憨徒围鼎各筹谋。
铜汁混进葡萄酿,范底偷藏酱肘油。
瘦笔歪题\"王爱肉\",肥刀错刻\"龙吞馐\"。
四百六十九言里,半是饥肠半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