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白的问题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实验室里漾开一圈涟漪。她放下手中的画笔,眼中带着艺术家特有的、混合着好奇与狡黠的光芒,望向刚从数据流中抬起头的诺亚:“对了,诺亚,你上次‘看’司马光,有没有顺便看到那个——司马光砸缸?”
一瞬间,实验室里其他几位成员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砸缸?”元宝第一个竖起耳朵,放弃了啃到一半的虚拟骨头,“是吃的缸吗?里面腌了咸菜还是藏着肉?”
陆研新无奈地瞥了元宝一眼,但嘴角也微微勾起,显然对这个着名典故的“量子版本”也产生了兴趣。金一诺端起茶杯,仙姿娴静,目光却同样投向诺亚,带着一丝探寻。何静停下了手中的报告审阅,刘知非更是直接凑到了主控台旁边,一脸“快讲讲有没有什么秘闻”的表情。
诺亚被大家的目光聚焦,有些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镜:“呃……关于‘司马光砸缸’这个具体事件……根据模型之前的扫描,其能量印记在漫长的历史中非常微弱,而且,这类带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其‘真实’的时空坐标往往比正史记载更模糊、更分散……”
“那就是没看到咯?”守白有点小失望,但眼神里的光并没熄灭,“能不能……再试试?专门定位一下?我很好奇,那口缸里,除了一个惊慌失措的小孩,到底还有什么?会不会有什么被历史忽略的细节?”
这个提议点燃了大家的兴致。
“对啊!”刘知非一拍大腿,“说不定缸里不是水,是酒!那小孩是偷酒喝掉进去的!”
何静扶额:“……你的想象力可以不用这么丰富。”
陆研新思考着可行性:“如果集中模型能量,专门搜索与‘司马光童年’、‘砸缸救援’强相关的意识印记或时空涟漪,理论上可以尝试。但风险在于,这种定位可能不够精确,容易捕捉到后世基于这个故事衍生的无数传说和艺术创作的‘杂波’。”
“试试嘛!”元宝用脑袋蹭诺亚的腿,“万一缸里真有咸菜呢?说不定是古代秘方!”
在众人的怂恿和好奇心驱使下,诺亚再次启动了量子平行时空模型。这一次,参数设定得更加精细,目标锁定在北宋,搜索与“司马光”、“幼年”、“缸”、“溺水”、“急智”等概念强关联的、能量相对凝聚的时空节点。
模型启动,流光再现。主屏幕上的景象比上次观测司马光着书时更加跳跃和模糊,充满了各种重叠的光影和扭曲的声音片段,仿佛在无数个关于“砸缸”的口耳相传和艺术再现的版本中穿梭。
他们看到了:
· 一个版本里,缸很大,水很浑,小孩在里面扑腾。
· 另一个版本里,围观的人很多,七嘴八舌,场面混乱。
· 还有一个类似皮影戏风格的片段,司马光举起的石头闪烁着夸张的光芒。
“杂波太多了!”诺亚努力维持着模型的稳定,“这些大多是后世演绎的能量残留!”
就在他准备放弃这次不靠谱的观测时,模型突然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弱、但异常“纯净”的时空信号。这个信号似乎并非直接来自北宋,而是……来自一个被“封装”的、漂流在时空缝隙中的信息片段!
“这是什么?”陆研新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异常信号。
诺亚迅速调整参数,尝试解析。信号很奇特,结构简单,却带着一种跨越时空的古老韵味。
“像是一个……时空漂流瓶?”金一诺感知着那信号中蕴含的微弱灵韵,判断道。
诺亚尝试与这个“漂流瓶”建立稳定连接。几经调试,一段模糊的、非视觉的信息流被解析出来,仿佛一段直接注入意识的声音和感受:
【……好黑……水好冷……扑腾不动了……听到外面乱糟糟的……光哥儿……光哥儿在喊……还有……石头撞上来的声音……闷闷的……然后……亮了……咳咳咳……】
这段信息极其短暂,充满了溺水者的恐惧、窒息感,以及最后获救瞬间的混乱与解脱。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
“这……”守白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震惊与一丝不忍,“这难道是……那个掉进缸里的孩子的……瞬间感受?”
“信息源的能量特征非常古老且纯粹,”诺亚确认道,“排除了后世伪造的可能。这很可能是在那个极端危急的时刻,那个无名孩子的强烈情绪和感知,意外地形成了一缕微弱的时空印记,就像一个‘记忆碎片’,偶然地被封装并漂流至今。”
元宝也安静了,耳朵耷拉下来:“嗷……听起来一点也不好玩,有点难受。”
刘知非收起了玩笑的表情,咂咂嘴:“好家伙,这下真听到‘当事人’心声了。看来历史书上一个简单的‘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背后是这么真实的恐惧啊。”
何静若有所思:“这个发现……虽然意外,但意义非凡。它让我们触及到了历史宏大叙事背后,鲜活的、个体的、瞬间的真实体验。这比知道缸里有没有咸菜重要得多。”
陆研新看向诺亚和金一诺:“这个‘时空漂流瓶’的发现,说明历史中那些极度强烈的个体瞬间,有可能以某种未知方式形成信息奇点,甚至可能在时空结构薄弱处漂流。这为我们研究历史,甚至研究意识与时空的关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金一诺轻轻点头,她的灵韵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那段信息中蕴含的、跨越千年的恐惧与希望交织的情感:“历史的重量,正是由无数这样的个体瞬间堆砌而成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守白走到诺亚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虽然没看到砸缸的壮观场面,但……我们听到了历史中一个微弱却真实的心跳。这比任何传奇故事都更动人。”
诺亚反手握紧她,看向大家,蓝色的眼眸里闪烁着兴奋与敬畏:“是的。这次观测偏离了初始目标,但收获远超预期。我们证明了,量子平行时空模型不仅能观测‘大历史’,也能捕捉到被遗忘的‘微历史’。或许,在时空的长河中,还漂浮着无数这样的‘记忆碎片’,等待着被合适的‘频率’接收。”
这次围绕“司马光砸缸”的观测,最终以发现一个来自溺水儿童的“时空漂流瓶”而告终。它没有提供传奇故事的新版本,却让实验室的每一位成员,对历史、对生命、对时空的奇妙,有了更深一层的、带着温度的认知。
元宝最后总结道:“所以,历史不能乱看,万一捞上来一个吓哭的小朋友就不好玩了。还是研究吃的比较安全。” 它的话冲淡了略显沉重的气氛,大家都笑了起来。
而那个来自千年前的、短暂的恐惧与解脱的瞬间,则被诺亚小心翼翼地存档,标记为「历史微声-001:缸中的心跳」。这或许,是他们探索之路上一个全新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