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年九月初四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渤海海面。五艘苍山船列着整齐的纵队,在海面上平稳航行,船帆被海风鼓得满满当当,船首劈开浪花,留下一道道白色的航迹。郑海站在旗舰“靖海号”的甲板上,手中握着单筒望远镜,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前方海域。
自昨日午时从登莱水师大营出发,船队已航行近十个时辰。按照郑海的计划,他们先沿胶州湾外围海域巡逻,收集海盗的踪迹线索,再根据情报判断海盗老巢的位置。此刻,“靖海号”的船舷两侧,二十门弗朗机炮已装填完毕,炮口微微上扬,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五十名水师士兵分散在甲板各处,有的擦拭着手中的燧发枪,有的检查着腰间的腰刀,眼神中没有丝毫懈怠——他们都清楚,此次任务不仅是清剿海盗,更是为了守护登莱沿海百姓的安宁。
“统领,前方发现三艘渔船,正向咱们这边驶来!”了望哨的士兵高声喊道,手指向东北方向的海面。
郑海立刻举起望远镜,只见三艘小型渔船正慢悠悠地航行,船身上挂着渔网,看起来像是刚结束夜间捕鱼的渔民。他沉吟片刻,对身旁的副将李忠说道:“李忠,你带一艘小艇过去,询问一下渔民,看看他们近日是否在附近海域见过海盗船的踪迹。记住,态度要和善,不要惊扰了他们。”
“末将明白!”李忠抱拳应道,转身快步走向船尾,指挥士兵放下小艇,带着两名士兵跳上小艇,朝着渔船划去。
小艇很快靠近渔船,李忠对着渔船上的渔民拱手喊道:“老乡,我们是登莱水师,正在追查近日袭击胶州湾的海盗,想向你们打听些情况,不知你们近日是否见过可疑的船只?”
渔船上的渔民们听到“登莱水师”四个字,脸上露出了放松的神色。为首的渔民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名叫王老汉,他放下手中的渔网,对着李忠喊道:“官爷!我们昨日傍晚在灵山岛附近海域捕鱼时,见过五艘速度很快的黑船,船身上没有渔网,也没有任何标识,看起来不像是商船,倒像是传闻中的海盗船!那些船朝着灵山岛的方向去了,我们怕被他们发现,赶紧就离开了!”
李忠心中一喜,连忙追问道:“王老汉,你能确定那些船是朝着灵山岛去的吗?灵山岛附近有没有什么地方适合船只藏匿?”
王老汉点点头,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灵山岛轮廓说道:“错不了!那些船的方向就是灵山岛!灵山岛周围有很多小岛和礁石,其中有个叫‘黑风口’的海湾,那里三面环山,只有一个狭窄的出口,平时很少有船只去,很适合海盗藏匿!我们以前捕鱼时偶然去过一次,看到过几艘可疑的小船停在那里!”
李忠连忙将王老汉的话记在心里,又询问了一些细节,比如海盗船的大小、船帆的颜色等,随后对王老汉拱手说道:“多谢老乡提供的情报!若我们能顺利清剿海盗,定有重谢!你们近日捕鱼时也要多加小心,尽量避开灵山岛附近海域。”
“多谢官爷关心!”王老汉感激地说道。
李忠带着情报返回“靖海号”,将王老汉的话一五一十地汇报给郑海。郑海听完,立刻走到海图前,手指在灵山岛附近的海域滑动,找到“黑风口”的位置——那里果然如王老汉所说,三面环山,出口狭窄,是个天然的藏匿点。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对众将士说道:“看来海盗的老巢很可能就在灵山岛的黑风口!咱们即刻改变航向,前往灵山岛海域,务必在海盗察觉之前,将他们一网打尽!”
“遵命!”将士们齐声应道,声音在海面上回荡。
郑海下令调整船帆方向,五艘苍山船调转船头,朝着灵山岛的方向疾驰而去。海风越来越大,海浪也渐渐汹涌起来,战船在海面上上下颠簸,但将士们却丝毫不受影响,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检查武器、擦拭火炮,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准备。
接下来的两日,船队沿着灵山岛外围海域缓慢巡逻,仔细排查每一个可能藏匿海盗的海湾和礁石区。期间,他们又遇到了几批渔民,从他们口中进一步确认了海盗的踪迹——有渔民在黑风口附近看到过海盗船进出,还听到过海盗的吆喝声,甚至有渔民被海盗抢走了刚捕到的鱼,幸好没有人员伤亡。
九月初六午后,船队终于抵达灵山岛附近的海域。郑海下令将战船停在距离黑风口约三里远的地方,派出两艘小艇,让士兵伪装成渔民,悄悄靠近黑风口侦查。小艇上的士兵穿着渔民的衣服,带着渔网,划着小艇慢慢靠近黑风口,目光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统领,侦查士兵传回消息!黑风口内停着八艘海盗船,还有几十名海盗在岸边活动,看起来像是在分赃!”负责传递消息的士兵快步跑到郑海面前,兴奋地汇报道。
郑海猛地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好!终于找到他们了!李忠,你立刻传令下去,所有战船做好战斗准备,朝着黑风口的出口方向航行,堵住海盗的退路!待战船进入火炮射程后,立刻开火,先击沉他们几艘船,打乱他们的阵脚!”
“末将遵命!”李忠高声应道,转身快步传达命令。
五艘苍山船缓缓朝着黑风口的出口驶去,船帆渐渐降下一半,保持着平稳的速度。甲板上的士兵们纷纷各就各位,炮手们蹲在弗朗机炮旁,双手握着炮柄,目光紧紧盯着黑风口的出口;手持燧发枪的士兵们则趴在船舷边,手指扣在扳机上,随时准备射击。
随着战船不断靠近,黑风口内的景象越来越清晰——八艘海盗船杂乱地停在海湾内,船身上堆满了劫掠来的丝绸、瓷器等货物,几十名海盗光着膀子,在岸边的空地上喝酒、打闹,有的还在争抢着金银珠宝,完全没有察觉到危险的降临。
“统领,战船已进入火炮射程!是否开火?”李忠走到郑海身边,低声问道。
郑海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开火!给我狠狠地打!”
“开火!”李忠高声喊道。
“轰!轰!轰!”
二十门弗朗机炮同时发出震天动地的怒吼,炮弹如同流星般朝着黑风口内的海盗船飞去。黑风口内的海盗们听到炮声,顿时惊慌失措,纷纷抬头朝着出口的方向望去,当看到五艘气势汹汹的水师战船时,脸上瞬间布满了恐惧。
“是水师!水师来了!快!快上船!”海盗头目,也就是那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惊慌地大喊着,扔掉手中的酒坛,快步朝着自己的海盗船跑去。其他海盗也纷纷反应过来,四处逃窜,有的朝着海盗船跑去,有的则躲到礁石后面,试图躲避炮弹。
然而,水师的火炮早已锁定了他们的目标。第一波炮弹落在海盗船中间,瞬间将一艘海盗船的船尾炸出一个大洞,海水疯狂地涌入船舱,船身迅速倾斜,船上的海盗们尖叫着跳入海中;另一枚炮弹则直接命中了一艘堆满丝绸的海盗船,丝绸被火焰点燃,迅速蔓延开来,整个船身很快变成了一团火球,海盗们在火海中挣扎着,发出凄厉的惨叫。
“继续开火!不要给海盗喘息的机会!”郑海高声下令。
“轰!轰!轰!”
第二波炮弹再次袭来,又一艘海盗船被击中,船帆被炸毁,船身失去控制,朝着礁石撞去,“砰”的一声巨响,船身瞬间碎裂,货物和海盗的尸体随着海浪漂浮在海面上。短短半个时辰,八艘海盗船中已有两艘被击沉,三艘被击伤,剩下的三艘海盗船则在海盗头目的指挥下,试图冲出黑风口的出口,逃离水师的包围。
“统领,海盗想逃跑!”李忠指着正在朝着出口驶来的三艘海盗船,大声说道。
郑海冷笑一声,说道:“想跑?没那么容易!李忠,你带两艘战船去堵住出口左侧,我带三艘战船堵住右侧,绝不能让他们跑掉!”
“遵命!”李忠立刻带领两艘战船朝着出口左侧驶去,郑海则指挥剩下的三艘战船朝着右侧驶去,形成了一个扇形包围圈,将黑风口的出口牢牢堵住。
试图逃跑的三艘海盗船看到水师战船形成了包围圈,心中更加恐慌。海盗头目站在船头,挥舞着鬼头刀,对着海盗们大喊:“兄弟们!跟他们拼了!只要冲出去,咱们就有活路!”
海盗们在头目的煽动下,鼓起勇气,驾驶着海盗船朝着水师战船冲来。他们手中拿着弓箭、弯刀,试图靠近水师战船,进行登船作战——海盗船大多是由渔船改造而成,速度快但防御力弱,无法与水师的苍山船正面抗衡,只能依靠登船作战来寻找一线生机。
“准备燧发枪!待海盗船靠近后,密集射击!”郑海下令道。
水师士兵们纷纷举起燧发枪,瞄准朝着战船冲来的海盗。当海盗船距离水师战船还有五十步远时,郑海高声喊道:“射击!”
“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海盗纷纷中弹倒地,尸体从船上坠入海中。海盗们被水师的火力压制住,根本无法靠近战船,只能在原地打转,寻找躲避射击的地方。
“统领,剩下的三艘海盗船虽然没被击沉,但他们的船员死伤惨重,已经没有战斗力了,是否要继续攻击,将他们全部击沉?”李忠问道。
郑海摇摇头,说道:“不用了。留着他们,看看能不能从他们口中问出更多关于海盗的情报,比如他们是否还有其他同伙,是否与倭寇有勾结。另外,派人去打捞那些被击沉的海盗船上的货物,尽量将被劫掠的财物回收,以便日后归还商人。”
“末将明白!”李忠应道,转身下令士兵停止射击,同时安排士兵乘坐小艇,前往黑风口内打捞货物、抓捕幸存的海盗。
小艇很快靠近幸存的海盗船,水师士兵们手持燧发枪,登上海盗船,将幸存的海盗们一一制服。海盗头目试图反抗,被一名士兵用枪托击中头部,当场昏了过去,随后被士兵们绑了起来。
与此同时,打捞货物的士兵们也有了收获——他们从被击沉的海盗船上打捞起了大量的丝绸、瓷器等货物,虽然有些货物已经损坏,但大部分都完好无损。士兵们将这些货物小心翼翼地搬运到水师战船上,登记造册,以便日后统计。
郑海站在“靖海号”的甲板上,看着黑风口内一片狼藉的景象,心中松了一口气。此次遭遇战,水师凭借着强大的火力优势,轻松击败了海盗,击沉两艘海盗船,击伤三艘,抓捕幸存海盗三十余人,还回收了大部分被劫掠的货物,算是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他知道,这还不是结束——他们还需要彻底清理黑风口内的海盗残余势力,确认是否还有其他海盗藏匿在灵山岛附近的海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登莱沿海的安全。
“李忠,安排士兵在黑风口内驻守,仔细搜查周围的小岛和礁石,确保没有漏网的海盗。另外,将抓捕的海盗押到‘靖海号’上,我要亲自审问他们,看看能不能问出更多的情报。”郑海对李忠说道。
“末将遵命!”李忠应道,转身开始安排各项任务。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海面上,将水师战船和黑风口内的景象染上了一层金色。水师士兵们忙碌着,有的在搜查海盗残余势力,有的在打捞货物,有的在看守俘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郑海走到船尾,望着远处的灵山岛,心中思绪万千。此次清剿海盗的初步胜利,不仅为遇害的船员报了仇,也为登莱水师树立了威信。但他也清楚,沿海的海盗和倭寇隐患并未彻底消除,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他握紧手中的长枪,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定会带领登莱水师,守护好登莱的每一寸海域,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让商人们能够安心进行海贸,不辜负王巢的信任和期望。
夜色渐渐降临,海面上的风也变得凉爽起来。水师战船的灯火在黑风口外亮起,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亮了这片刚刚经历过战斗的海域。一场关乎登莱海防安全的清剿之战,才刚刚拉开序幕,而郑海和他的水师将士们,早已做好了迎接更多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