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有震惊,有同情,但更多的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来在课本和试卷之外还存在着这样具体而又尖锐的生活难题。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因为贫穷只能任由病痛一年年地消磨生命。
“到底……到底要多少钱?”
一个怯怯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是班里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女生问的。
这个问题瞬间打开了所有人的话匣子。
“对啊,去镇上看病,检查一下,再开点药,得多少钱?”
“我上次感冒去医院,又是挂号又是拿药,就花了一百多……”
赵敏皱着眉,根据她在市医院当志愿者的见闻快速估算着:“只是去镇上的卫生所做初步检查和开药,控制住急症,我估计至少要三五百块。如果要长期治疗,那……那就不好说了,可能得几千,甚至更多。”
“三五百?”
“几千?!”
这两个数字对他们而言不啻于一个天文数字。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好一点的也就两三百块。
宿舍里再次陷入了安静。
“啪!”
王昊猛地一拍旁边室友的大腿,从自己的铺位上站了起来。他二话不说直接从自己那身名牌运动裤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厚厚的钱包,从里面抽出五张红色的“老人头”拍在桌上。
“五百块,我出了!现在就拿去给那小女孩!”王昊的声音里带着霸气,“不够我再想办法!不就是钱吗?多大点事儿!”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五百块钱上,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就连赵敏看着那笔钱也出现了一丝松动。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冷静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不同意。”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竟然是坐在角落里一直没吭声的林天。
王昊顿时就不乐意了:“林天你什么意思?我出钱救人你不同意?你小子是不是游戏打多了,现实和虚拟分不清了?”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林天站起身,走到桌边,却没有看那笔钱,而是看着王昊认真地说道,“王昊,我承认你的解决方案是最快的。但是,这件事的核心不是‘钱’,而是‘我们’。”
“我们?”王昊愣住了,没太明白林天在说什么胡话。
“对,我们。”林天伸出手指在空中画了一个圈,把所有人都圈了进去,“如果只是你一个人把钱掏了,那这件事就变成了‘富二代王昊同学的一次个人慈善行为’,了不起,值得表扬,然后呢?就结束了。这对我们其他人来说,除了当个旁观者鼓鼓掌,没有任何意义。”
他顿了顿:“但杨老师带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我们所有人都上一堂课。兰兰和她奶奶的困境是这堂课最重要的一道考题。这道题应该由我们全班一起来解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最终得到的那个结果才属于我们整个14班。”
林天的这番理论虽然听得大部分人云里雾里,但核心意思谁都听懂了。
是啊,如果就这么简单地让王昊把钱付了,那他们这些人和在电视机前看感人故事流眼泪的观众又有什么区别?
陈静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林天:“林天说得对。这不是王昊一个人的事,这是我们大家的事。赵敏刚才在山路上也说了,我们是战友。没有战友看着一个人上战场的道理。”
“没错!”张伟也一拍胸脯“要干就大家一起干!钱我虽然不多,但我有力气啊!要不……咱们去镇上表演胸口碎大石?我感觉我能行!”
他这句话,瞬间把屋里沉重的气氛给逗乐了。
“你可拉倒吧,就你那两下子,别把石头砸脚上了!”
“就是,咱们能不能想点靠谱的?”
王昊站在那里,看看林天,又看看陈静和张伟,脸上的霸气渐渐褪去。他挠了挠头,自己引以为傲的“钞能力”在某些时候似乎也挺苍白的。他把桌上的钱收了回来重新塞进钱包说道:“那……那你们说,咋办?总不能干看着吧?”
再次把皮球踢给了所有人。
“要不,我们把自己的零花钱都凑一凑?”
“对!我还有五十多块压岁钱!”
“我这儿还有我妈给我买零食的二十块!”
一时间群情激昂,大家纷纷表示要倾囊相助。
赵敏说道:“除了凑钱我们还能干点别的吗?我们不能只解决这一次的问题,得想想有没有更长远的办法。”
“对对对,得有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王昊现学现卖,蹦出了一个新词。
“我们可以帮山里的孩子补课,然后跟他们的家长收点费?”一个同学弱弱地提议,但马上就被自己否决了,“不行不行,这不成趁火打劫了吗?”
“我们可以去山里采草药,拿去镇上卖!我认识好几种!”一个来自农村的同学兴奋地说。
“这个靠谱!”
“对!还能发动山里的孩子们一起干!”
学生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各种各样的点子,靠谱的不靠谱的都冒了出来。小小的宿舍变的热火朝天。
他们讨论得太过投入,以至于谁都没有发现宿舍的门不知何时已经悄悄地开了一道缝。
杨明宇就站在门外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听着学生们从最开始的慌乱无措,到王昊的个人英雄主义,再到林天的集体主义,最后到这场全民参与的头脑风暴。
眼看讨论渐渐偏向“如何带领全村人民发家致富”的宏大叙事,杨明宇觉得是时候进行一点宏观调控了。
他推门走了进去。
“哟,聊着呢?这么热闹。”
“杨老师!”
学生们看到杨明宇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安静了下来,纷纷给他让开位置。
杨明宇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不用拘束。他走到桌边拉过一张小板凳坐下,笑着问:“怎么样?专题研讨会进行到哪一步了?”
王昊有些不好意思地把刚才的讨论说了一遍。
杨明宇听完赞许地点了点头:“非常好。你们的想法,尤其是林天同学提出的‘集体参与’和赵敏同学提出的‘长远考虑’,都让我很惊喜。这证明,你们已经不再是只会做题的学生,而是一个懂得思考,有担当的团队了。”
“不过呢,”杨明宇话锋一转,“想法很好,但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分工。否则,一腔热血最终只会变成一团乱麻。”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圈。
“我们现在,就来开一次正式的。确定我们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财务总管,和各个执行小组。把这件事当成你们人生中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来做。”
“创业项目?”学生们面面相觑,眼神里充满了新奇和兴奋。
“对。”杨明宇的目光扫过全场,“我们的启动资金,就是你们每个人的爱心。我们的项目目标,就是帮助兰兰的奶奶渡过难关。现在,我提议由我们班最有商业头脑和组织能力的王昊同学担任这个项目的总指挥,大家同意吗?”
王昊没想到杨老师会把这个重任交给自己,他愣了一下,随即胸膛一挺,大声说:“同意!保证完成任务!”
同学们也纷纷鼓掌。
“好。”杨明宇又看向陈静,“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提议,由我们班最细心、最严谨的陈静同学担任财务官,负责所有资金的记录和管理,大家同意吗?”
她看着大家信任的目光,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赵敏同学,作为我们项目的医疗顾问,负责与兰兰家人沟通,并向我们随时同步病情进展。”
“林天同学,担任技术总监,你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表格,让我们的每一笔捐款和支出都透明化。”
“张伟你和几个体育好的同学,组成后勤保障与执行部,负责明天陪同兰兰家人去镇上,以及后续所有需要跑腿和出力的活儿。”
“其余同学,组成宣传与募捐部,我们不仅要在班级内部募捐,更要想办法,向全校,甚至向社会讲述兰兰的故事,争取更多的帮助。”
杨明宇三言两语之间就搭建起了一个清晰、高效的组织架构。学生们各司其职。
“好了。现在王总指挥你可以下达你的第一道指令了。”杨明宇笑着退到一旁。
王昊深吸一口气,他看着眼前的同学们,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如此的沉重。
他清了清嗓子,学着父亲开会时的样子沉声说道:
“我宣布,14班助兰基金项目正式启动!第一项任务:全体成员,自愿捐款!陈静,拿本子,准备记账!”
“是!”
一场爱心行动正式拉开了序幕。学生们排着队将自己口袋里的钱郑重地放进一个临时的“捐款箱”里。
陈静拿着一个崭新的笔记本,一笔一划认真地记录下每一个名字和金额。
本子上不断增加的数字和窗外呼啸的寒风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
它仿佛在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比寒冷更顽固,比黑暗更有力量。
那就是一颗被唤醒的滚烫的少年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