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工作室的玻璃门刚推开,前台小姑娘就捧着一束向日葵迎上来,花瓣上还沾着水珠,旁边堆着玩家寄来的信件和周边礼盒——但林曦只是笑着接过花,随手放在办公区的公共花架上,便径直走向了顶层的会议室。此刻的会议室里,百叶窗半掩着,阳光透过缝隙在长条会议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桌上摊着“方舟”平台的迭代草案,秦涯画的多语言适配流程图旁,还留着半杯没喝完的冷咖啡,杯壁凝着的水珠晕开了纸上的墨迹。
管理层都已坐定,林曦拉开主位的椅子,指尖在会议桌的木纹上轻轻划了一圈,目光扫过众人:“这次去硅谷,不是去领掌声的。”她抬手将笔记本电脑连上台式屏幕,调出一张对比图——左侧是全球顶尖公司的技术迭代速度表,右侧是织梦目前的进度,红色的差距线格外醒目。“我们在国内靠‘情感映射’站稳了脚,但放眼全球,meta在VR社交上的投入、创世在神经融合上的突破,都是看得见的威胁。”她的声音比平时沉了几分,手指在屏幕上点出“多语言适配”和“国际发行网络”两个关键词,“‘方舟’必须加快迭代,下周起,秦涯的团队要优先攻克小语种的文化语境转化——比如阿拉伯语的叙事逻辑、非洲部落的符号体系,不能只做字面翻译。”
秦涯立刻点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手里的钢笔在草稿纸上快速记下“小语种文化调研”几个字,笔尖顿了顿:“我之前联系了北大的语言人类学教授,刚好可以合作做本土化测试。”林曦颔首,又转向负责发行的总监:“不能再依赖代理商分走三成利润,下个月起,先在东南亚和欧洲成立两个小型发行站,从《镜界迷城》的海外玩家社群入手,自己做运营和推广。”
待战略部署完,林曦从包里拿出那张金属质感的“创世”名片,放在会议桌中央,银灰色的卡片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在硅谷的酒会上,遇到了创世的埃利斯博士,他们想和我们合作,把‘情感AI’和他们的神经VR结合。”她顿了顿,复述了埃利斯“终极叙事体验”的构想,话音刚落,秦涯的眼睛瞬间亮了,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前倾,手里的钢笔“啪”地掉在桌上:“这和我去年写的‘元宇宙叙事’草案几乎一样!只是他们更激进,直接触及了神经同步——如果能拿到他们的VR技术参数,我们的‘情感映射’能再上一个台阶!”他说着,立刻从抽屉里翻出一叠泛黄的草稿纸,上面画满了神经信号与情感反馈的对应图谱。
坐在角落的沈哲却一直没说话,他靠在椅背上,指尖转着那支银色钢笔,目光落在“创世”的名片上,眉头微蹙。直到秦涯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查清背景,谨慎接触。”钢笔在他指间停住,笔尖指向名片上的加密邮箱,“没人知道创世的资金来源,也没人见过他们的核心技术原型——埃利斯画的饼越大,越要先弄清楚,他们想要的是我们的‘情感AI’,还是别的东西。”
林曦捡起桌上的金属名片,指尖摩挲着背面的神经网络纹路,心里清楚沈哲的顾虑并非多余。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百叶窗的缝隙落在卡片上,映出细小的反光——她知道,织梦接下来要走的路,既要朝着“科技赋能人文”的目标加速,也要在未知的机遇面前踩稳每一步,就像“方舟”平台的迭代一样,既要突破技术边界,也要守住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