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零八分,明泽医院的朝阳穿透云层,在75栋科室楼的玻璃幕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中枢指挥中心的50米巨幕准时亮起,超特级量子计算机的冰蓝色接入信号如晨光般流转,顶端“10亿量子比特\/秒”的算力标识醒目矗立,下方“核心算力10%、储备算力90%”的字样与“运行状态:完美”的绿色提示稳稳定格,量子网络速率实时显示“1.27x10? s?1”,远超最低标准。
沈知行身着深灰色西装站在主控制台前,指尖轻触屏幕调出临床一期监测面板,5位入组孕妇的生命体征数据正实时跳动。苏晴的米白色职业套装衬得干练从容,正与林薇核对夜班交接记录。五位助手已各就各位:周明紧盯临床试验资金与医保双监控屏,赵磊调试诊疗物资与后勤保障双链路,程昱检查专用供电站负载曲线,江晓监控数据传输安全与网络防御状态。
“启动白班全域管控模式,重点强化临床一期基因监测模块。”沈知行的声音沉稳有力,“明泽,将临床专项算力提升至6%,确保胎儿基因表达数据采集间隔缩短至5分钟一次。”
“收到,白班模式已启动。无脑症临床一期进入第2天,5位孕妇生命体征平稳,胎儿心率均值142次\/分钟;330个科室温场偏差均<0.2c。”明泽的电子音落下,巨幕左侧自动分割出试验中心画面:医护人员正用专用设备采集胎儿基因样本,工作手机同步上传数据至加密云端。
七点三十分,沈景初兄妹的视频通话接入侧屏。沈景初坐在大学课堂的第一排,面前摊开《临床药理学》课本:“爸,妈,上午有新药研发专题课,老师正好讲到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我记了好多笔记,中午下课就去试验中心。”沈景行则在实验室里,手里拿着显微镜切片:“我的病理切片观察课要到十一点结束,结束后直接去科研中心,李教授说有新的数据比对任务。”
苏晴笑着叮嘱:“靶向药物的代谢机制重点听,和咱们的临床试验直接相关;到医院先交接工作手机,试验中心的数据不准私存。”沈知行补充:“明泽,给景初推送咱们试验药物的基础代谢数据,让她结合课堂内容理解。”
八点整,周明率先汇报:“临床试验专项资金已支出420万元,主要用于基因检测试剂与监护设备耗材,明泽用0.2%核心算力完成了费用核销,资金池余额6.16亿元。住院中心1千万张床位占用率71%,一级床剩余243万张、二级床242万张、三级床240万张、四级床238万张,供需平衡。”
程昱同步跟进:“专用供电站负载37%,试验中心独立回路电压稳定在380V±0.1%,因科研中心新增设备运行,能耗较昨日增长5%,但仍在安全区间。”江晓补充:“网络中心拦截4次外部数据探测,均针对临床试验加密链路,已用0.3%算力加固防御,未出现数据泄露风险。”
八点四十五分,临床试验中心传来首份早间监测报告,主治医生的声音通过通讯器响起:“5位孕妇的靶向药物血药浓度均达有效治疗窗,其中3位胎儿的基因纠正率升至92%,2位维持在90%,明泽模拟的脑部发育曲线较昨日更趋规整。”巨幕上随即弹出胎儿脑部三维影像,神经管闭合进度符合预期,与实验阶段的标准影像偏差<1%。
“继续密切监测血药浓度,避免出现蓄积反应。”苏晴指令道,“明泽,用1%核心算力分析血药浓度与基因纠正率的相关性,优化明日给药剂量。”“收到,相关性分析中,预计15分钟内生成优化方案。”
此时,江晓的监控屏突然弹出加密提示:“科研中心耳鼻咽喉科专项团队发起算力申请,需调用3%储备算力进行数据处理,标注‘最高加密等级’。”她立刻上报:“是张教授的团队,他们一直在攻坚耳毒性耳聋的基因治疗难题,之前申请过两次算力。”
沈知行点头:“批准调用,开辟独立加密算力通道,与临床试验数据链路物理隔离。明泽,用0.1%核心算力生成专属加密密钥,仅限张教授团队3人可见。”“收到,加密通道已搭建,密钥已发送至指定终端。”这一幕被巨幕角落的“科研专项”隐藏模块记录,未在公共显示区呈现。
九点三十分,沈景行抵达科研中心,李教授正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谱。“景行,帮我核对临床试验数据与活体实验数据的偏差值。”李教授递过平板,“明泽刚用4%储备算力完成比对,你看看有没有异常点。”沈景行仔细翻看,指尖划过屏幕:“这里有个数据点偏差3%,是不是采集时间差导致的?”李教授眼前一亮:“没错!是基因样本采集与检测的时间间隔不一致,明泽已经自动校准了。”
十点整,330个科室的日常诊疗预警陆续传来。呼吸科总主任呼叫:“四级监护床新增15位重症肺炎患者,需紧急调配2台呼吸机。”赵磊立刻响应:“明泽用0.2%储备算力定位就近闲置设备,后勤机器人已出发,5分钟内送达。”儿科副主任同步上报:“婴儿中心有3个保温箱湿度波动,已用0.1%算力调整加湿器参数,恢复正常。”
十点半,张教授团队的加密算力使用记录更新,江晓悄悄提醒沈知行:“他们在用算力分析耳毒性耳聋的致病基因调控网络,已锁定2个候选靶点,数据加密等级符合要求。”沈知行微微点头,目光重回临床监测屏:“密切关注,确保加密链路绝对安全,不影响临床算力分配。”
十一点十五分,沈景初抵达试验中心,穿上防护服后立刻加入数据记录工作。“景初,你试试用明泽调取胎儿的基因表达热图。”主治医生指导道。她操作工作手机,屏幕瞬间弹出色彩分明的热图:“红色区域是未纠正的片段,蓝色是已纠正的?”明泽同步语音解释:“正确,当前蓝色区域占比91.2%,较昨日扩大1.3个百分点。”
十二点整,中枢生成午间运行报告:门诊接诊量7.2万人次,医保报销3.7亿元;临床一期第2天无不良事件,胎儿基因纠正率均值91.5%;330个科室运行零差错,核心算力最高占用9.5%,储备算力剩余83.8%。林薇补充:“耳鼻咽喉科门诊量较昨日增长12%,主要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已协调增加2个接诊窗口。”
午后一点,张教授团队的加密申请再次传来,需追加2%储备算力进行靶点验证。江晓核查后汇报:“当前临床算力占用稳定,储备池剩余充足,可批准。”沈知行指令:“同意,明泽做好算力动态分配,确保两边互不干扰。”此时巨幕公共区域毫无异常,只有江晓的操作屏上显示着“耳鼻咽喉科专项算力已追加”的隐秘提示。
两点三十分,临床试验中心出现小插曲:1位孕妇因情绪紧张导致血压轻度升高,胎儿心率随之波动至150次\/分钟。沈景初立刻协助护士安抚孕妇,同时通过工作手机呼叫明泽:“调取该孕妇的心理应激干预方案。”明泽瞬间推送:“建议播放舒缓音乐,同步调整病房温度至25c,已用0.1%算力模拟干预效果,预计15分钟内血压回落。”按方案操作后,孕妇血压果然逐渐恢复正常,胎儿心率回归平稳。
三点整,李教授的全息投影接入:“明泽用5%储备算力完成了临床数据与耳鼻咽喉科专项数据的算力分配模拟,即使专项算力提升至8%,仍能保障临床一期需求。”他同时展示无脑症研究进展:“胎儿脑部发育的关键指标已达标,明泽预测第3天基因纠正率可突破92%。”
三点半,赵磊汇报后勤保障:“试验中心急需的200份基因检测试纸已送达,明泽用0.2%储备算力规划的路线避开了物流高峰,比预计早到30分钟;餐厅中心为孕妇准备的营养餐已通过营养师审核,正按时配送。”
四点十五分,沈景初兄妹在科研中心汇合,沈景行正帮张教授团队整理实验器材(未接触核心数据)。“今天的临床试验数据太震撼了,”沈景初感慨,“靶向药物真的能精准纠正基因缺陷。”沈景行点头:“科研中心好多团队都在攻坚难题,感觉在这里能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五点整,中枢生成白班运行总结与临床一期日报:门诊接诊量12.5万人次,医保报销6.6亿元;临床一期第2天基因纠正率均值92%,无任何不良事件;330个科室运行零差错,核心算力日均占用9.0%,储备算力剩余82.5%。江晓在总结末尾附上隐秘备注:“耳鼻咽喉科专项研究锁定2个候选靶点,算力使用合规,数据加密完整。”
五点半,沈景初兄妹交接工作手机后离开医院,沈景初还在翻看临床试验数据笔记,沈景行则在查耳毒性耳聋的基础资料。中枢指挥中心内,林薇整理好330个科室的明日排班表,周明核算完当日资金流水,赵磊确认了后勤物资储备。
六点整,中枢切换至夜班模式,核心算力维持10%,储备算力回升至89.7%。夜班医护已到岗交接,试验中心的夜间监测团队开始工作。沈知行与苏晴并肩望着巨幕,5位孕妇已安然入睡,胎儿的基因表达曲线在夜色中平稳延伸,科研中心张教授团队的办公室依旧亮着灯。
“临床二期的基础越来越稳了,”苏晴轻声说,“没想到耳鼻咽喉科的研究也有了眉目。”沈知行点头,目光扫过巨幕角落的隐藏模块:“每个攻坚团队都在努力,算力就是给他们最坚实的支撑。明天要重点关注基因纠正率的稳定性,不能有丝毫松懈。”
夜色渐深,75栋科室楼的灯光与星光交相辉映。巨幕顶端的“运行状态:完美”在夜色中格外清晰,量子网络的数据流如脉搏般跳动,一条关乎生命希望的临床主线与一条暗藏突破的科研暗线,在算力的守护下同步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