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点,明泽医院的轮廓在月光下渐趋沉静。中枢指挥中心的50米巨幕亮度调至最低,淡蓝色的数据流如细流般在界面上无声流淌,顶端的算力标识稳稳停留在“10%”,与右侧“运行状态:完美”的字样相互映照。沈知行刚结束与夜班总值班的交接,指尖划过主控制台的微光按键:“明泽,确认夜班模式核心算力锁死10%,储备算力保持90%静默待命。”
“收到,算力分配已锁定。当前各系统负载均低于阈值,10%算力可覆盖全部夜间监护需求。”明泽的电子音平稳无波,巨幕自动切换至夜间监测视图,十二块功能区域浓缩为四个核心板块:住院监护、设备运维、应急响应与科研续算。苏晴将一杯温热的咖啡放在控制台旁,目光扫过住院监护区的实时数据:“70万在院患者中,三级以上监护对象共1.2万人,比日间减少40%,10%算力绰绰有余。”
夜班护士长江若曦的全息投影突然接入应急板块,白大褂上别着的夜班标识格外醒目:“中枢,婴儿中心3区12号保温箱出现轻微震动报警,数值在安全范围内,但家长情绪较为紧张。”巨幕瞬间放大该保温箱的运行界面,温度25.0c、湿度55%、氧浓度21%,各项参数均呈绿色稳定状态,唯有震动传感器显示“0.3hz轻微波动”。
江晓正调试夜间数据归档系统,见状立刻操作:“明泽,用0.1%算力回溯保温箱1小时内运行数据。”不到两秒,界面弹出分析结果:“震动源于隔壁保温箱护士操作时的地面传导,非设备故障。已同步推送振动源说明至护士站终端,并生成安抚话术供医护参考。”江若曦的声音随即放松:“收到,已向家长解释清楚,情绪已平复。这10%算力的反应速度比白天还灵敏。”
凌晨零点三十分,周明的身影出现在指挥中心门口,手里抱着厚厚的《夜间医保结算核对表》。他将表格放在副控制台,指尖点向医保监控屏:“明泽,用0.2%算力完成今日11.2万人次的医保数据二次校验,重点核对罕见病报销分项。”屏幕上的数字开始快速跳动,红色的异常标记一闪而过便自动修正,“校验完成,共修正37处录入偏差,均为日间高峰时段的手误,已同步至医保局系统,资金池余额6.2亿元,无异常支出。”
“夜间结算压力小,0.2%算力都算富余。”程昱从设备运维区转过身,面前的屏幕上正显示着330个科室的设备自检结果,绿色的对勾铺满界面,“量子网络负载降至18%,主供线路负载22%,备用变电站施工区域的临时供电系统更稳定,沉降数据保持在0.08cm,明泽每小时自动巡检一次,每次仅占用0.05%算力。”他顿了顿,指向超特级量子计算机的监测界面,“运行温度19c,比日间还低2度,10%算力下的能耗也降了30%。”
凌晨两点,科研中心的夜间续算任务进入关键阶段。李教授的预录影像突然弹出科研续算板块:“明泽,多靶点干细胞分化的第51组模拟麻烦优先推进,用2%储备算力即可。”沈知行刚要确认,明泽已自动响应:“储备算力暂不启用,当前10%核心算力剩余8.6%,可划拨1.5%支撑模拟任务,不影响监护主功能。”巨幕上的科研进度条瞬间提速,5个靶点的调控曲线如精准绘制的弧线般延伸,成功率始终稳定在99%。
“没想到10%算力还能兼顾科研。”苏晴翻看《夜间资源调度日志》,上面清晰记录着每一次算力分配:监护占比5.2%、设备运维0.8%、医保核对0.2%、应急响应预留2%、科研占用1.5%,剩余0.3%处于动态待命状态。她刚在日志上签字,应急板块突然亮起黄色预警:“住院中心12栋9楼呼吸科,患者张某血氧饱和度降至92%,触发二级预警。”
江晓立刻调取患者病历,明泽已同步完成初步分析:“患者68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血氧下降系翻身时氧气管轻微移位所致。已推送‘调整氧气管位置+实时监测血氧’方案至责任护士终端,预计3分钟内可恢复正常。”屏幕上的血氧数值开始缓慢回升,93%、94%、95%,不到两分钟便稳定在96%,预警自动解除。周明松了口气:“从预警到解决全程只用了1分47秒,10%算力的响应效率完全够用。”
凌晨四点,窗外泛起鱼肚白,超市与餐厅的后勤系统开始自动启动筹备工作。巨幕上的后勤板块弹出库存预警:“早餐食材区鸡蛋库存剩余8000枚,按日间8万人次就餐量测算,缺口约2000枚。”管理中心后勤夜班主管的全息投影立刻接入:“已联系供应商,货车预计清晨五点抵达。需要明泽规划卸货路线吗?”
“用0.1%算力即可。”沈知行话音刚落,明泽已生成最优路线图:“避开住院部早间查房通道,从西门卸货口进入,直接对接餐厅食材处理区,全程耗时12分钟,不影响患者通行。”后勤主管点头确认:“收到,已按路线预留通道。没想到夜间调度也这么丝滑,10%算力是真够用。”
清晨五点半,科研中心传来好消息:“第51组干细胞分化模拟完成,成功率99.1%,活性指标较上一组提升0.2%。数据已同步至国家临床研究网络,10%算力支撑的续算结果与日间3%算力的精度完全一致。”李教授的实时影像带着笑意:“这下可以确定,后续夜间续算都不用动用储备算力了。”
程昱此时正在核查设备整夜运行数据,330个科室的诊疗设备均显示“运行正常”,量子网络的安全日志里,“天网”防御系统成功拦截2次外部试探性攻击,仅占用0.03%算力。他将数据汇总表推至主控制台:“一整夜下来,10%算力最高占用率才7.8%,最低仅5.1%,别说过载,连紧张都算不上。”
六点整,中枢自动切换至早间准备模式,算力标识从10%缓慢攀升至12%。各科室的晨会汇总开始陆续上传,巨幕重新分割为十二块功能区域,330位专科副主任的到岗提醒依次弹出。赵磊打着哈欠走进指挥中心,手里拿着刚买的早餐:“昨晚值岗的同事说,整个后半夜都没怎么忙,10%算力镇得住场面啊。”
沈知行望着巨幕上重新亮起的科室标识,指尖轻触算力调节键:“明泽,7点准时切换至日常模式,核心算力提升至15%。”他转头看向苏晴,后者正整理夜间运行报告,首页用红字标注着关键数据:夜间算力最高占用7.8%、应急响应平均耗时1.5分钟、设备零故障、患者满意度95%。“所谓精准守护,就是用刚好的算力,守好每一个细微的需求。”沈知行拿起报告,“这份10%算力的夜间答卷,很完美。”
巨幕顶端的“运行状态:完美”在晨光中愈发清晰,10%算力的暗夜守护已悄然落幕,15%算力的日常保障即将开启。那些在深夜里无声流淌的数据,如同不知疲倦的守护者,用恰到好处的力量,托举起明泽医院新一天的朝阳与希望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