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二十分,明泽医院中枢指挥中心的30米巨幕已在白班模式下亮起,资金主管周明、行政+人事主管林薇等五位主管早早在临时工位列队待命。沈知行与苏晴步入指挥厅时,巨幕左侧正实时跳动管理中心1320人的在岗数据,右侧则悬浮着“患者就诊全流程巡查路线”——从门诊挂号到康复出院,途经超市、餐厅、住院、康复四大中心,每个节点都标注了体验重点。
“今天中枢就拜托各位主管亲自坐镇,我们夫妻俩去当一天‘体验员’,从患者和医护的双重视角找问题。”沈知行指向巨幕顶端的核心数据,当日接诊量(实时):8900人次 | 当日医保报销(实时):3050万元,“有任何异常,明泽一号同步推送消息,我们随时远程响应。”
林薇立刻上前:“已给两位开通‘全域体验权限’,可查看各科室实时数据,医护终端能接收你们的咨询。”电力主管程昱补充:“重点区域的电力负载已设为最高优先级,明泽一号预测10点接诊量达峰值,已备好应急供电预案。”周明点头:“医保资金池备足5亿元,超市、餐厅的消费系统与医保联动测试完毕,支付绝对顺畅。”
七点整,沈知行与苏晴换上便装,从门诊楼入口开始了体验之旅。挂号窗口前,几位老人正对着自助机发愁,苏晴立刻上前帮忙:“阿姨,点这个‘老年挂号通道’,输入身份证号就行,明泽一号会自动调取您的既往就诊记录。”旁边的导诊护士见状快步走来:“我们早上刚接到林主管通知,说有体验员来巡查,没想到是您二位。”
沈知行则站在自助报告打印机旁,观察患者操作流程。一位大叔打印ct报告时机器突然卡纸,他按下呼叫按钮后,维修人员5分钟才赶到。“这响应速度太慢了。”沈知行拿出手机记录,同步发送给中枢的江晓,“让网络中心给自助设备加设‘故障预警’,明泽一号检测到异常立刻推送维修单,要求3分钟内到场。”江晓的回复即刻传来:“已设置,现在系统正自动排查全院设备。”
八点十五分,两人来到313专科中心的内科诊室,假装成候诊患者坐下。医生正通过终端调取患者病历,明泽一号自动弹出用药提醒:“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避免使用头孢类药物”。“这功能太关键了,能减少多少医疗风险。”苏晴轻声对沈知行说。轮到他们“就诊”时,医生笑着认出了他们:“沈院、苏主任,明泽一号刚给我推送了‘体验员提示’,您二位有什么建议尽管提。”
“问诊时间能不能再灵活些?刚才那位阿姨没说完病情就被打断了。”沈知行建议道。医生立刻回应:“我们正按管理中心要求调整,明泽一号给每位患者预留了8分钟基础问诊时间,复杂病例自动延长,系统会提醒我们控制节奏。”此时,中枢传来周明的消息:“医保报销系统出现瞬时高峰,明泽一号已扩容算力,运行正常。”
九点半,两人抵达住院中心。护士站里,医护正围着终端核对输液单,明泽一号自动标记出3份存在剂量疑问的单据。“以前全靠人工核对,一天要错好几次,现在系统提前预警,准确率几乎100%。”护士长介绍道,领着他们走进病房。一位大爷正对着床头的呼叫器说话:“我想喝水。”不到1分钟,护士便端着温水进来了,“明泽一号会按紧急程度排序呼叫需求,效率比以前高太多。”
沈知行注意到病房的空调温度偏低,立刻联系中枢的赵磊:“住院中心3楼病房温度调至24c,明泽一号把各楼层的温度监控数据同步到护士站终端,让医护能随时调整。”赵磊的回应带着效率:“收到!系统已下发指令,1分钟内完成调整。”
上午十一点,两人来到超市中心。货架上的应急物资摆放整齐,口罩、消毒液等商品旁都贴着“医保报销比例”标签。“您好,这瓶降压药能刷医保吗?”苏晴拿起一瓶药询问收银员,对方熟练操作:“可以的,明泽一号已经同步了您的医保信息,直接刷码就行。”支付成功的提示音响起,小票上清晰标注着“医保报销18.5元,自付7.2元”。
沈知行走到母婴用品区,发现部分奶粉缺货,立刻拍照发给林薇:“让后勤中心下午补货,明泽一号算下近期销量,按1.5倍储备,别再断货。”林薇的回复很快:“已通知赵主管,补货车辆正在调配,预计2点前送达。”
中午十二点,两人在餐厅中心体验就餐。老年就餐区的队伍井然有序,志愿者正协助老人打餐。“你们的软食窗口太贴心了,我牙不好,吃这个正合适。”一位老奶奶对打餐员说。沈知行与苏晴各点了一份套餐,发现餐具都是温热的,“明泽一号算准了就餐高峰,提前把餐具放进保温柜,细节做得很到位。”苏晴轻声感慨。
餐后,他们在餐厅角落的中枢分屏上看到,接诊量已攀升至4.7万人次,医保报销突破1.2亿元,五位主管正轮流用餐,中枢系统运行平稳。“有他们在,咱们才能安心体验。”沈知行笑着说,起身前往下一站——康复中心。
下午一点半,康复中心的训练区里一片忙碌。景行正协助医生指导患者做步态训练,智能设备根据患者实时数据自动调整阻力。“爸、妈,你们怎么来了?”景行惊讶地问道。沈知行摆摆手示意他继续,自己则站在一旁观察。一位患者训练结束后笑着说:“这机器比以前的好用多了,小伙子调的参数特别舒服,明泽一号真是个好帮手。”
苏晴走到儿童康复区,看到护士正用互动游戏引导孩子做训练,终端上明泽一号自动生成训练报告:“今日完成度90%,肌力提升0.5级”。“以前带孩子做康复特别费劲,现在有游戏和系统辅助,孩子愿意配合了。”一位家长感慨道,苏晴忍不住点头:“这就是科技和人文结合的意义。”
下午三点,两人返回中枢指挥中心。五位主管立刻围拢过来,周明递上财务数据:“超市、餐厅的消费额已达86万元,医保联动零差错,补货的奶粉刚上架。”江晓补充:“自助设备的故障响应已优化,刚才有2台打印机卡纸,维修人员2分钟就到了。”
沈知行看着巨幕上的巡查记录,满意地点头:“今天的体验很真实,既看到了明泽一号和医护团队的亮点,也发现了细节漏洞。”他看向众人,“接下来重点优化三项:一是自助设备故障响应,二是住院中心温度调控,三是超市物资储备,明泽一号把这些纳入整改清单,明天晨会通报进度。”
傍晚六点,巨幕核心数据定格:当日接诊量(最终):8.8万人次 | 当日医保报销(最终):1.94亿元。沈知行与苏晴脱下便装,换回工作装。“今天走了两万多步,比在中枢盯屏累,但看到患者的笑脸、医护的坚守,心里更踏实了。”苏晴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夕阳,“这才是医院最真实的样子,有科技的精准,更有人间的温度。”
沈知行点头,指尖划过巨幕上“体验整改清单”的提示,明泽一号已自动分配责任人与完成时限。在中枢的精准掌舵与躬身体验的细致打磨中,这家医院正变得愈发温暖与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