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无声的呐喊
单元剧:第38任机主 - “996.IcU” 抗议者 (时代背景:约2018-2019年)
林夏点开“还愿系统”的界面,代表第38任机主的光标正在闪烁。背景资料简洁而沉重:“‘996IcU’抗议者:在社交媒体公开发布抗议内容后,被公司‘谈话’。”
“‘谈话’……”林夏轻声咀嚼着这个词,它能承载的压力,从轻描淡写的警告到彻底摧毁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威胁,范围太广了。她需要知道,这位机主到底经历了什么。
她深吸一口气,将意识沉入那串数字的过往之中。
---
2019年春,中国某一线城市。
张哲(第38任机主)感觉自己的眼皮像挂了铅块,电脑屏幕上的代码模糊成一片蠕动的光斑。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键盘的敲击声、偶尔响起的电话铃声,以及同事们压抑的咳嗽声,构成了这曲名为“奋斗”的夜之交响乐。空气里弥漫着外卖餐盒冷却后的油腻味和浓咖啡的焦苦气。
他的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女友小雅发来的信息:“还在公司?明天能请到假吗?我爸妈想再见你一次。”
张哲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无法落下。请假?在这个项目上线的关键节点,请假无异于自毁前程。他脑海里闪过项目经理李总那张永远写着“不够快、不够好”的脸,以及上次绩效评估时,李总“推心置腹”的话:“小张啊,年轻人,要有拼搏精神。你看王哥,孩子发烧四十度都没请假,这才是我们需要的骨干。”
他最终只回了三个字:“对不起。”
一股无力感攫住了他。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三年前,他怀揣着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加入这家明星互联网公司,如今,他感觉自己只是一块持续燃烧、即将报废的电池。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所谓的“弹性工作制”变成了只弹下班、不弹上班,所谓的“福报”就是用高薪买断你的全部时间和健康。
他习惯性地打开了那个名为“996.IcU”的匿名Github页面。页面上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案例,猝死、过劳肥、抑郁、家庭关系破裂……每一个都像是他未来的预演。这里是他和无数同类唯一的喘息之地,一个用代码搭建起来的数字避难所,无声地控诉着这种畸形的加班文化。
一种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他受够了沉默。
他拿起那部绑定着这个命运号码的手机,登录了自己的私人微博小号——一个只有极少数现实好友知道的账号。他手指翻飞,写下了一段压抑已久的话:
“‘奋斗’不该是透支生命的代名词。连续三周‘996’,今天体检报告显示心律不齐,脂肪肝。我才二十八岁。@公司官方微博,请问我们依法享有的休息权在哪里?‘996.IcU’不是玩笑,是无数打工者用健康敲响的警钟。”#职场冷暖##996工作制#
他没有配图,只是纯文字。但在点击“发送”的那一刻,他感觉心脏剧烈地跳动了一下,仿佛某种枷锁被打破了。他关掉屏幕,将手机塞回口袋,继续面对那一片模糊的代码,心里却升起一丝微弱的、近乎悲壮的希望。
二十四小时后。
李总亲自来到了张哲的工位,脸上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和蔼的笑容。
“小张,来我办公室一下。”
办公室里,除了李总,还坐着人力资源部的总监,一位永远妆容精致、笑容标准的女士。
“小张,最近工作挺辛苦的吧?”李总开场,语气关切。
张哲心里咯噔一下,有了不祥的预感。“还好,李总。”
“我们注意到你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些……嗯,关于公司工作文化的言论。”hR总监接过话,声音平滑得像涂了油的机器,“公司非常关心每一位员工的身心健康,也理解大家在高强度工作下的压力。但是……”
这个“但是”之后,才是真正的风暴。
“但是,你要明白,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同事的奉献和拼搏。你所处的岗位,更是核心中的核心。你那条微博,虽然是在私人账号发布,但其内容与公司倡导的‘奋斗者文化’相悖,客观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可能被竞争对手利用,损害公司形象。”
李总的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沉重:“小张,我一直很看好你。你是技术骨干,前途无量。公司正准备启动一个新的重点项目,我本来打算让你牵头。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发出这样的声音,让管理层很为难啊。”
他们的话像软刀子,一刀一刀地割过来。没有咆哮,没有威胁,但每一句都指向同一个意思:你错了,你辜负了公司的期望,你的前途掌握在我们手里。
“公司给你两个选择。”hR总监微笑着说,“第一,立刻删除那条微博,并在你的账号上发布一份澄清声明,表示之前的言论是由于个人压力过大产生的误解,你热爱公司文化,并为自己不成熟的言论道歉。”
张哲感到胃里一阵翻搅。
“第二,”李总接口,声音冷了下来,“如果你坚持你的‘观点’,那么,公司可能不得不重新评估你是否适合继续留在现在的团队。当然,我们尊重你的任何选择,也会按照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相关手续”,指的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张哲听懂了。他还有房贷要还,有和他一起熬了多年、期待一场婚礼的女友,有远在老家的父母……他的“前途无量”,在现实的引力下,脆弱得不堪一击。
他看着眼前两张看似关切、实则冰冷的脸,发现自己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剩下一种彻骨的寒冷和荒谬感。他以为能发出一点声音,却发现那声音刚离开喉咙,就被无形的力量扼住了。
他沉默了足足一分钟。
“我……删。”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那天晚上,他删除了微博,并按照要求发布了那份言不由衷的“澄清声明”。评论区里,几个知道他真实处境的朋友发来私信询问,他只回:“没事,压力大,乱说的。”
从公司出来,已是深夜。他独自走在空旷的街道上,拿出那部手机。就是它,承载了他那短暂而无力的呐喊。他看着屏幕上那个熟悉的号码,突然觉得无比刺眼。这个号码,连同它背后的身份——那个曾经试图反抗的张哲,都成了一个需要被抹去的错误。
他走进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通讯公司营业厅。
“先生,请问办理什么业务?”
“注销这个号码。”他平静地说,将身份证和SIm卡推过去。
他没有犹豫,没有不舍。当客服确认号码即将被回收时,他感到的是一种解脱。他亲手掐断了与过去那个天真、冲动、还试图讲道理的自己的联系。走出营业厅,他将废弃的SIm卡掰成两半,扔进了路边的垃圾桶。城市依旧霓虹闪烁,但他的世界里,有一部分光,彻底熄灭了。
---
林夏的意识回归,胸口堵得发慌。她“看”到了张哲在hR办公室里的苍白脸色,感受到了他删除微博时指尖的颤抖,以及他掰断SIm卡时那决绝的绝望。这不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英雄故事,这是一个普通人在庞大体系面前的沉默溃败。
他的愿望是什么?系统界面浮现出一行小字,那是张哲在注销号码前,潜意识里最深的执念:
【愿望】:希望有人能听到,那声我没能喊出来的呐喊。
林夏沉默了。这个愿望无法用常规的方式“归还”。她思索片刻,打开了电脑,连接上一个特殊的加密网络节点。她找到了当年那个“996.IcU”的页面存档,在无数匿名的故事中,她以“一个见证者”的名义,写下了张哲的故事——隐去了所有真实姓名和公司信息,只保留那份被压抑的愤怒、无奈的妥协和最终的沉默。
她写道:“……他最终选择沉默,但他并非无声。他的选择本身,就是最沉重的控诉。谨以此文,记录一个曾经试图发声的普通人。愿每一个努力的灵魂,都能被温柔以待,都能享有理所当然的休息与尊严。”
点击发布。她知道,这篇文字可能石沉大海,也可能在某个角落被另一个“张哲”看到,获得一丝微不足道的慰藉。
她完成了这次“还愿”。不是替他去抗争,而是替他完成了那声未尽的呐喊,哪怕声音微弱,终是发出了。
【本单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