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目光如同一束强光,不仅照亮了前路,也无可避免地映出了前行者脚下并非坦途,以及同行者之间潜藏的不同步调。关于融资的议题,从一次非正式的团队讨论,迅速升级为核心决策层必须直面的一次战略碰撞。
林砚将这次会议安排在了云南大本营那间最大的会议室,周锐和沈砚心分别从杭州和临时住所赶来,赵小满也列席记录。长方形的会议桌,仿佛成了一条无形的分界线。
周锐是有备而来的。他面前摊开着一份精心准备的ppt,首页标题赫然是《“非遗纪元”全国扩张战略与资本路径规划》。他没有绕弯子,直接切入主题。
“林总,砚心,小满,数据大家都看到了,市场的热情和资本的关注度,都验证了我们模式的巨大潜力。但这也意味着,窗口期正在缩窄。”周锐的语速很快,带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如果我们满足于现在两地运营、精耕细作的节奏,我敢预言,最多半年,市场上就会出现模仿者,他们会用更激进的打法、更便宜的定价,迅速蚕食我们辛苦培育的市场。”
他切换幻灯片,展示出一张标注了十几个城市的地图。
“我们必须快!趁着品牌势能最高、口碑效应最强的时候,一举完成在成都、西安、南京、北京、广州等核心城市的布局,形成全国性的网络效应。这需要钱,需要大量的钱!用于场地预付、团队组建、市场轰炸、供应链整合。”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林砚,“靠我们自身的现金流滚动发展,太慢了!我们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完成一次战略级的飞跃。”
他随即抛出了几家接触过的投资机构初步给出的估值区间,那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初创团队心跳加速。他甚至提到了对赌协议的常见条款,语气中带着一种“敢闯敢拼”的决绝:“必要的风险承担,是换取超常规发展的代价!”
周锐的陈述,充满了数据和逻辑的力量,描绘了一幅资本加持下急速扩张的宏伟蓝图,极具煽动性。
然而,他话音刚落,沈砚心便开了口。他的面前没有ppt,只有一本摊开的笔记本和一支笔。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却像一块投入激流的巨石,瞬间改变了会议的流向。
“我反对为了速度而引入资本,尤其是在我们自身模式尚未完全稳固的时候。”沈砚心的话语清晰而坚定,“周锐描绘的蓝图很美好,但我想问几个问题。”
他的目光转向周锐,带着审视:
“第一,品质如何保障?急速扩张意味着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并培训大量合格的助教,与数十位陌生的传承人建立深度信任。张清远师傅这样的合作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我们为了数量,降低对合作传承人技艺水准和理念契合度的要求,我们的课程品质靠什么保证?用户体验下滑,口碑崩塌,规模再大又有何用?”
“第二,文化内核如何坚守? 资本要求回报,要求数据增长。当KpI压下来,我们是否还能坚持花三个月去打磨一门新课?是否还能拒绝那些看似诱人、实则会拉低品牌调性的跨界联名?当‘坪效’、‘人效’成为最高准则时,我们那些需要静心体会的、看似‘低效’的文化沉浸感,还能保留多少?”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轻轻点了点,语气沉重: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我们会不会最终变成自己曾经反对的样子?我们创业的初衷,是让非遗‘活’下来,活得好,而不是把它变成资本故事里的一个噱头,一个快速变现的工具。我担心,一旦踏上资本驱动的战车,我们就很难再下来。节奏会越来越快,动作会越来越变形,直到某一天,我们回头再看,发现‘非遗纪元’已经成了一个挂着非遗名头的、标准的商业机器,失去了它最珍贵的‘灵魂’。”
沈砚心的质疑,句句诛心,直指商业模式与文化初心的根本矛盾。他没有否定扩张,但他要的是“有质量的、可控的、不背离初心的扩张”。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周锐的脸色有些难看,他试图反驳:“砚心,你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可以建立更严格的品控体系,可以筛选价值观一致的投资人…”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周锐!”沈砚心难得地提高了音量,打断了他,“再严格的条款,在增长压力和退出要求面前,都可能被扭曲。我不想用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这一切,去赌投资人的‘善意’和‘耐心’!”
争论的焦点,已经从“要不要融资”,升级到了“公司发展的根本路径选择”上。周锐代表着效率、规模和抓住风口的机会主义;沈砚心则代表着品质、内核和长期主义的文化坚守。
赵小满低头快速记录,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她能感受到两位大佬之间那无声的、激烈的理念冲撞。
林砚始终沉默地听着,目光在周锐和沈砚心之间移动。她没有急于表态,也没有试图调和。她深知,这种层面的分歧,不是简单的折中就能解决的。它关乎公司的基因和未来的命运。
“今天的会,先到这里。”林砚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清晰,“周锐,把你的方案发给大家。砚心,把你的担忧整理成要点。我们需要时间消化和思考。在达成基本共识之前,融资事宜暂缓推进。”
她站起身,目光扫过两人:“记住,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让‘非遗纪元’走得更远。只是对于‘如何走’、‘以什么样的速度走’,我们需要找到那个最合适的平衡点。”
会议在一种略显沉闷和紧张的气氛中结束。周锐合上电脑,面色凝重地率先离开。沈砚心则默默收起笔记本,眉宇间锁着深深的忧虑。
内部分歧,如同一条刚刚裂开的地缝,虽然细微,却深不见底。如何弥合这道裂痕,找到前行的共同支点,考验着每一位掌舵者的智慧与格局。
第70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