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小时。这是周锐给自己和团队定下的死线。超过这个时间,无论找到什么样的场地,后续的物料转运、布置调试、通知学员的时间都将被压缩到极限,失败的风险将呈指数级上升。
办公区俨然成了一个临时作战指挥部。泡面盒、咖啡杯堆在角落,白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场地信息、联系人电话和不断被划掉又补充的备注。电话铃声、激烈的讨论声、键盘敲击声几乎未曾停歇。
孙磊动用了他在本地积累的所有资源,电话打得发烫。他联系了商业地产中介,对方提供的几个备选要么面积太小,要么位置偏远,要么租金高昂到难以承受。他托关系找到了区文旅局的一位科长,对方倒是很热心,提供了几个区属文化场馆的信息,但要么档期排满,要么设施老旧,不符合“非遗纪元”要求的调性和体验感。
“周总,西湖文化广场的侧厅下周末倒是空着,但那边同时段有个少儿艺术节,太吵了,肯定不行。”
“黄龙饭店的宴会厅b区可以分割出来,但面积只有我们需要的一半…”
一个个希望升起,又迅速破灭。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焦虑如同浓雾,弥漫在每个人心头。
周锐没有坐等。他几乎翻遍了通讯录里所有在杭州可能帮上忙的人。他甚至给之前竞争过同一个场地、但最终失败的另一家文创公司老板打了电话,放下身段询问对方是否有其他场地资源可以共享或转租。对方在惊讶之余,也表示爱莫能助。
就在孙磊那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不容乐观,团队士气开始肉眼可见地滑落时,周锐盯着杭州地图的目光,猛地停留在城西的一个点上。那是一个由老厂房改造的文创园,之前他们也考虑过,但因为距离西湖核心区稍远,交通相对不便,在第一轮筛选中被排除了。
绝境之中,任何一根稻草都必须抓住。
周锐想起,这个文创园的运营总监,是他多年前在一次行业峰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的校友,虽然之后联系不多。他立刻翻出那个几乎被遗忘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喂,哪位?”对方的声音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耐。
“马总监吗?您好,冒昧打扰。我是周锐,‘非遗纪元’的联合创始人,多年前在上海的文创峰会上我们见过,我是浙大04级经管的…”周锐语速平稳,迅速拉近关系,并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当前遇到的极端困境。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忆,也似乎在权衡。“周总是吧…有点印象。你们这个事情我听说了点,网上动静不小。不过,下周末…我们园区的A1展厅确实空着,面积也够,但是…”对方拖长了语调,“之前已经有好几拨人来问过了,包括一个品牌发布会和一个艺术展,都在谈。而且,你们这时间太紧了,按正常流程走合同、付款、报备根本来不及。”
周锐的心沉了一下,但他敏锐地抓住了对方语气中的松动——他没有直接拒绝!
“马总监,流程问题我们可以特事特办!我可以现在就带公章和定金过去面谈,所有责任我们承担!至于其他意向方…”周锐顿了一下,抛出了杀手锏,“我相信,‘非遗纪元’目前在全网的热度和我们项目本身的的文化调性,能给园区带来的品牌曝光度和长期的文化价值,绝非一场普通的商业活动可比。我们可以承诺,在后续的所有宣传中,突出贵园区作为联合主办方或战略合作伙伴的地位,并且,张清远师傅等几位国家级大师的首次线下公开课放在贵园区,这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他这是在用平台的潜在价值和无形资产,去冲击对方的决策天平。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只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几秒钟后,马总监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明显郑重了许多:“周总,你这话倒是实在。这样,你现在方便的话,直接来我办公室一趟,带上你们的详细方案和那个…苏绣大师的资料。我们当面聊。”
“半小时后到!”周锐没有丝毫犹豫。
挂掉电话,周锐猛地站起身,抓起外套和早已准备好的文件袋:“吴薇,跟我走!孙磊,继续跟进其他线索,不要停!陈芳,准备一旦场地确定,立刻启动物料转运预案!”
他几乎是冲出办公室的,吴薇小跑着跟上。车子在杭州傍晚的车流中穿梭,周锐紧握着方向盘,眼神专注。他知道,这只是拿到了一个谈判的机会,远未成功。
在马总监的办公室里,谈判进行得异常激烈。马总监对“非遗纪元”的项目表现出了兴趣,但也指出了园区的实际困难:短期内的安保、保洁、电力增容等都需要额外协调和成本。
周锐展现出了他狼性的一面,既寸土必争,又懂得适时让步。他在租金上没有过多纠缠,但坚决要求在合同中加入优先续约权和排他性合作条款(针对同类非遗体验项目)。对于园区提出的额外费用,他同意承担大部分,但要求园区必须在宣传上给予最大程度的资源倾斜。
“马总监,我们是来做长期事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希望把这里打造成杭州非遗文化的一个地标性据点。今天的雪中送炭,我们‘非遗纪元’和所有受益的传承人,都会铭记在心。”周锐最后的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
看着周锐布满血丝却依然锐利的眼睛,以及他带来的、关于张清远师傅和线上预热火爆数据的详实材料,马总监终于点了点头,伸出手:“周总,预祝我们合作愉快。我马上让人走绿色通道,今晚就把合同定下来!”
当周锐和吴薇走出文创园时,杭州已是华灯初上。连续几十个小时的高度紧张和奔波,让周锐感觉脚步有些虚浮,但胸腔里却燃烧着一团火。
他立刻在核心团队群里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场地已定,城西‘东篱文创园’,A1展厅。危机解除。”
几乎是在信息发出的瞬间,林砚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她的声音里带着如释重负的欣慰:“辛苦了,周锐!”
沈砚心也发来消息:“太好了!我立刻通知几位老师。”
云南办公室那边,似乎能听到隐约的欢呼声。
回到临时办公点,团队成员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兴奋和喜悦。周锐看着他们,沉声道:“别高兴太早,硬仗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三天,我们要把这个新场地,布置得比原计划更出彩!要让所有来的学员觉得,因祸得福!”
极限救援,成功了。但战斗,远未结束。
第6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