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落槌,如同给紧绷的弓弦确定了拉力。接下来的几天,“非遗纪元”的小小隔间里,气氛凝重而专注,仿佛战前最后的寂静。沈砚心带着赵小满,将课程所需的每一样物料——从特定克重的预脱浆棉布,到李阿婆亲自确认过的植物染料配方,再到用于扎结的每一根棉绳和木夹——都反复清点、测试,确保万无一失。周锐则与“栖心”园区敲定了最后的后勤细节,并压力测试了官网和小程序的支付接口,他的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系统负载的曲线图,眼神如同鹰隼。
林砚审核了赵小满修改后的全部宣传物料。去掉了“魔法”和刻意的网感,新的宣传片聚焦于李阿婆双手的特写、染料在布纤维中渗透的细微变化,以及她讲述扎染时眼中自然流露的光。文案也变得沉静而有力量,强调“与时间对话”、“亲手唤醒千年蓝白”。沈砚心最终点了头。
报名开启时间,定在周五晚上八点。这个时间点,是周锐基于用户活跃数据精心选择的。
七点五十分。
共享办公空间里大部分团队已经下班,只剩下他们这一隅还亮着灯。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空调系统低沉的运行声和周锐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的轻响。四台电脑的屏幕都停留在课程报名页面,那“立即报名”的按钮,此刻在众人眼中,重若千钧。
赵小满紧张地啃着指甲,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动。沈砚心看似平静地翻看着他的皮质笔记本,但许久都没有翻过一页。林砚端着一杯水,却没有喝一口,目光落在屏幕上,思绪却似乎飘得很远。周锐则不断刷新着后台的实时访问数据监测页面,眉头微锁,像是在解读着无声战场上的硝烟。
“访问量在稳步上升,目前有三十多个独立Ip在线等待。”周锐低声通报,像是前线侦察兵,“服务器压力正常。”
七点五十九分。
赵小满忍不住小声倒数:“十、九、八……”她的声音带着细微的颤抖。
所有人的呼吸都不自觉地屏住了。林砚握紧了水杯。沈砚心合上了笔记本。周锐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八点整!
几乎在时间跳转的瞬间,周锐低喝一声:“开了!”
赵小满反应最快,鼠标疾点,页面刷新,“立即报名”按钮从灰色变为醒目的蓝色。她毫不犹豫地点了下去!
页面跳转,加载圆圈转动了一秒——这一秒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然后成功进入了信息填写页面。
“我进去了!”赵小满欢呼一声,立刻开始模拟用户填写信息流程,这是她的测试任务。
与此同时,周锐紧盯着后台数据,语速极快地报数:“名额剩余29…27…25…20…访问并发很高,支付接口压力增大…”
林砚也刷新了页面,看到那代表名额剩余的数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减少。15…12…8…
“支付成功第一单!”周锐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
“我这里也支付成功了!流程顺畅!”赵小满完成了测试,激动地汇报。
5…3…1…
当“名额剩余”的数字最终跳变成刺眼的“0”时,周锐几乎是同时喊了出来:“满了!”
从八点整到名额归零,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分钟零七秒。
隔间里出现了刹那的绝对寂静,仿佛无法相信这个结果。
随即,赵小满第一个跳了起来,压抑不住地尖叫了一声,又立刻捂住嘴,眼眶瞬间就红了。周锐猛地靠向椅背,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成就感的笑容,用力挥了一下拳头:“漂亮!”
沈砚心一直紧绷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松弛下来,他伸手推了推眼镜,借此掩饰着内心的波澜,但嘴角那微微向上牵动的弧度,却泄露了他此刻的不平静。
林砚缓缓放下一直握着的水杯,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因为用力而有些泛红。她看着屏幕上那个“已报满”的标识,以及后台显示的30个确认订单和开始出现的候补排队名单,一种滚烫的、混杂着巨大 relief 和更强兴奋感的情绪,从心底直冲上来,几乎让她鼻尖发酸。
他们成功了。不是靠低价,而是靠他们精心打磨的理念、课程和价值主张。市场用最快的速度,给了他们最直接的回应。
“候补名单已经有十几个人了!”赵小满刷新着页面,声音依旧激动。
周锐已经恢复了冷静,开始分析数据:“转化率极高,几乎是访问用户的百分之八十都完成了报名和支付。这说明我们的预热精准抓住了目标人群,价格筛选有效。而且,”他指着用户信息,“初步看,用户年龄层集中在25-40岁,女性居多,符合预期,消费能力和文化诉求都在线。”
这不再只是一个数字,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市场认可书。
林砚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位伙伴激动的脸庞,她自己的声音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更多的是坚定:“我们做到了。这证明,我们所坚信的价值,是被需要的。”
她拿起手机,拍下了电脑屏幕上那个“已报满”的页面。
窗外,城市的夜景璀璨。而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四个人的心中,也亮起了一团更为炽热、更为明亮的火焰。
首战告捷,只是开始。但这一刻的喜悦与信心,如同最强的燃料,注入了“非遗纪元”这艘刚刚启航的船只。
第44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