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挂在院角的板蓝根叶子上,晨曦透过薄雾,将李阿婆的小院染成一片柔和的金色。林砚站在院门外,手里捏着一个不算厚实,却感觉重逾千钧的信封。里面装着的,是严格按照合同计算出的、李阿婆在“阿婆的蓝”首月销售中,应得的保底收入加上销售分成。这是对她过去一个月,也是对她过往几十年坚守的,第一份具象化的、丰厚的回报。
她深吸了一口气,才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院子里,李阿婆正背对着她,弯腰检查着新一批浸染后正在氧化的布匹。她的动作缓慢而专注,手指拂过那正在由黄绿向湛蓝转变的布料,像是在抚摸初生的婴儿。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植物发酵气息,混合着清晨的潮湿。
“阿婆。”林砚轻声唤道。
李阿婆闻声直起身,转过头来。看到林砚,她脸上立刻露出了这些天来常见的、带着忙碌和充实感的笑容。但当她目光触及林砚手中那个明显装着东西的信封时,那笑容微微凝滞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甚至……一丝惶恐。
林砚走到阿婆面前,没有立刻将信封递过去。她看着阿婆身上那件洗得发白、沾着点点蓝靛的旧围裙,看着她那双浸泡在岁月和染料中的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敬意。
“阿婆,”林砚的声音在安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清晰,“这是您上个月应得的。保底的,还有卖出去的那些围巾的分成,都在里面了。”她双手将信封递了过去。
李阿婆看着那信封,没有立刻伸手去接。她的手下意识地在围裙上擦了擦,仿佛那上面有什么脏东西。她的喉咙滚动了一下,声音有些干涩:“这……这么多啊?”
“这是您该得的,阿婆。”林砚将信封又往前送了送,语气坚定而温和,“每一分钱,都是您的手艺换来的。”
阿婆这才伸出那双布满蓝靛印记、微微颤抖的手,极其缓慢地,接过了那个信封。信封入手,那厚度和重量让她的手指猛地蜷缩了一下,像是被烫到一般。
她低下头,看着手中这摞代表着过去一个月、也颠覆了她过去几十年认知的纸币,久久没有动作。阳光照在她花白的头发上,投下一圈细碎的光晕。
林砚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她能感觉到,阿婆此刻内心正经历着怎样的惊涛骇浪。
终于,阿婆用那双粗糙的手指,有些笨拙地、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信封的封口。她没有将钱全部取出,只是用指尖,极其缓慢地,捻开了一角。
一叠崭新、挺括的百元钞票,露出了它鲜红的边角。那红色,在清晨的光线下,与她指缝间沉静的蓝色形成了无比强烈的视觉对比。
阿婆的呼吸骤然停滞了。
她活了七十多年,经手过无数皱巴巴、带着汗渍和污迹的零钱,五块、十块、二十块……偶尔收到一张百元整钞,都要反复摩挲,确认真假。她从未一次性拥有过如此崭新、如此厚实的一叠钱。这钱,干净,挺括,带着油墨的独特气味,仿佛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她从未触摸过的、叫做“尊严”的东西。
她的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连带着整个信封都簌簌作响。她试图控制,却徒劳无功。那颤抖,从指尖蔓延到手腕,再到手臂,最后带动着她瘦削的肩膀都微微耸动起来。
她猛地抬起头,看向林砚。那双平日里温和甚至有些浑浊的眼睛,此刻瞪得极大,里面充满了巨大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震惊,以及一种林砚从未见过的、近乎脆弱的光芒。
泪水,毫无预兆地,决堤而出。
不是无声的垂泪,也不是压抑的抽泣。而是像蓄积了太久的山洪,猛地冲破了堤坝,汹涌澎湃。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她饱经风霜、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砸在她手中的信封上,砸在她蓝色的围裙上,留下深色的湿痕。
她没有发出太大的哭声,只是喉咙里发出一种极力压抑的、如同受伤小兽般的呜咽。那哭声里,没有悲伤,只有一种巨大冲击下,情感堤防彻底崩塌的释放。
几十年了……几十年守着清贫,守着寂寞,守着这口染缸,守着这门被年轻人嫌弃、被游客贬低的老手艺。她曾经以为,自己会像村里其他老手艺人一样,默默无闻地带着这门技艺走进黄土,无人问津,无人铭记。
可手里这沉甸甸的信封,这崭新挺括的钞票,这远超她想象的收入,像一道撕裂黑暗的强光,无比真实地告诉她:你的坚守,有价值!你的手艺,被珍视!你的付出,获得了远超你想象的回报!
这不是施舍,这是认可。是市场,是社会,用最直接的方式,对她一生心血的正名!
“姑……姑娘……”阿婆哽咽着,声音破碎不堪,她想说什么,却语无伦次,“我……我这……我这手……我这布……值钱了……真的值钱了……”
她反复念叨着“值钱了”这三个字,像是要将它们刻进骨子里。她抬起另一只空着的手,看着自己那布满染痕、关节粗大、曾经被无数人嫌弃“脏”的手,泪水更加汹涌。这双手,从未像此刻这样,让她感到如此的……骄傲。
林砚的眼眶也早已湿润。她走上前,轻轻扶住阿婆因激动而有些摇晃的身体,声音温柔而坚定:“阿婆,您的手艺,从来都值钱。只是以前,没有人用对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它的价值。以后,会更好的,我向您保证。”
阿婆用力地点着头,泪水依旧不停地流,但她的嘴角,却在泪水中,努力地、一点一点地,向上弯起。
那不是一个简单的笑容。
它带着泪水的咸涩,带着往昔的辛酸,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但最终,所有这些复杂的情绪,都汇聚成了一种如同雨过天晴、彩虹初现般的光芒。那笑容,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缓缓绽放,如同她染出的蓝色布匹上,那历经无数次浸染氧化后,终于显现的、独一无二的、惊心动魄的花纹。
纯粹,而充满力量。
她看着林砚,又低头看看手里的信封,再看看院子里那些在晨曦中飘扬的、深邃美丽的蓝色布匹,终于,那带着泪光的笑容,彻底在她脸上舒展开来,如同被阳光彻底照亮的、开满山野的杜鹃花。
那笑容里,有从未有过的轻松,有被认可的释然,有对未来的期盼,更有一种深植于心的、对手艺本身愈发坚定的热爱与自豪。
这一刻,林砚知道,她点燃的,不仅仅是一门手艺的商业价值。
她点燃的,是一位古稀老人,对生活、对传承、对自身价值重新燃起的,无比灿烂的希望之火。
---
第21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