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的“实况转播”事件虽被婉蓉强行掐断,但其带来的震撼却如同余震,在天庭核心圈层(特指知情的那几位)心中久久回荡。刘大锤表面老实,哄孙子玩新玩具,心里却已翻江倒海,那“实况干预”的可能性像猫爪子一样挠着他的心肝脾肺肾。他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打开仙机,但那双眼睛却总是不自觉地瞟向结界外的云海,仿佛能穿透虚空,看到人间那纷繁热闹的“片场”。
婉蓉的警惕性提到了最高,不仅彻底封印了瑶池的信息接收端口,连日常用品的造型都尽量规避可能引发“联想”的现代元素,生怕孙子哪根神经又被触动,再次强行“搜台”。萌主在奶奶和爹娘的全方位“去刺激化”呵护下,似乎渐渐淡忘了那场短暂的“视觉盛宴”,每日与爷爷玩着传统的捉迷藏、堆积木,倒也其乐融融。
然而,刘大锤那颗不安分的心,岂是区区“去刺激化”能安抚的?他不能主动接收信号,但他可以脑补啊。凭借之前偷看娱乐新闻和那惊鸿一瞥的综艺片段,他开始在脑子里自编自导自演起“人间大戏”来。给孙子讲故事时,也不再是传统的仙侠传说,而是偷偷夹带私货:
“孙儿你看,假设啊,爷爷是说假设,”刘大锤一边用积木搭着歪歪扭扭的房子,一边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人间有个大舞台,正在拍戏。有个好演员,演技棒棒的,就像你爹打雷那么厉害。”他指了指正在旁边打坐的刘臻,刘臻眼皮都没抬。
“但是呢,有个坏蛋,嫉妒他,偷偷使绊子,就像偷吃了你的磨牙棒。”刘大锤做出一个夸张的鬼脸,萌主被逗得咯咯笑。
“然后你猜怎么着?好演员差点被坑了!这时候,要是有个像孙儿你这么厉害的小神仙,刚好看到,小手这么一挥,”刘大锤模仿萌主拍手的动作,“啪!坏蛋的诡计就曝光了!好演员就得救了!棒不棒?”
萌主虽然听不懂复杂剧情,但对爷爷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棒不棒”的互动很感兴趣,拍着小手应和:“棒!”
刘大锤说得眉飞色舞,仿佛自己真是金牌编剧。他这套“脑补小剧场”,起初只是为了过过干瘾,逗孙子开心。但他忘了,他面对的不是普通婴儿,而是言出法随的萌主。他那些绘声绘色的描述,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戏剧冲突、角色好恶、以及“希望好人赢”的朴素愿望,无形中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剧本输入”。
这一日,刘大锤的“脑补小剧场”升级了。他讲到兴头上,拿起一块红色积木代表“好演员”,一块黑色积木代表“坏蛋”,开始模拟“对手戏”:
“坏蛋使坏,好演员要摔倒啦!”他把黑色积木推向红色积木。
“哎呀不好!”刘大锤惊呼。
萌主也跟着紧张起来,小眉头皱起。
就在这时,刘大锤福至心灵(或者说作死之心不死),下意识地、带着强烈引导意味地,抓着萌主的小手,轻轻推开了那块黑色积木,让红色积木稳稳立住,嘴里配音:“就在这时!小神仙帮忙啦!坏蛋滚开!好演员站稳了!耶!”
萌主觉得这个“动手”环节比光听有趣多了,高兴地跟着喊:“耶!”
就是这简单的、带有角色扮演和剧情干预意味的互动,如同一个开关,再次触动了萌主那敏感的灵蕴。
一股微弱的、带着“剧情纠正”和“角色扶持”意念的波动,顺着刘大锤故事中模糊指向的“人间好演员”概念,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
人间,某影视基地。一场重要的夜戏正在拍摄。青年演员陈烁,科班出身,演技扎实,为人低调,却因不善交际,资源一直平平。此次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有爆发力的反派角色,他潜心钻研,力求突破。然而,同组一位靠资本上位的流量小生赵铭,嫉妒陈烁演技压过自己,竟在拍摄一场关键的打斗戏时,暗中使绊子,在道具上做了手脚,企图让陈烁出丑甚至受伤。
现场,导演喊“Action!”
陈烁按照设计,凌空跃起,赵铭饰演的角色则应声倒地。然而,就在陈烁落地的瞬间,他脚下那块本该稳固的垫子突然一滑。
“小心!”工作人员惊呼。
陈烁重心不稳,眼看就要狠狠摔下。
千钧一发之际,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赵铭脚下那块平整的地面,突然莫名隆起一个小土包,正暗自得意的赵铭猝不及防,被绊了个结结实实,“哎哟”一声,以极其滑稽的姿势抢先摔倒在地,摔了个狗啃泥。
而陈烁,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分散了注意力,下意识调整姿势,虽然也踉跄了一下,却稳稳站住了。
全场愕然!
导演愣了几秒,看着监控器里赵铭抢戏摔跤的滑稽画面,又看看意外站稳、表情惊愕却更贴合角色此刻心境的陈烁,居然没喊停。镜头忠实地记录下了这“意外之喜”。
“过!这条很真实!很好!”导演迟疑了一下,竟然认可了这条意外的拍摄。
赵铭偷鸡不成蚀把米,在众人怪异的目光中灰头土脸地爬起来,气得脸色铁青。
陈烁则一脸茫然,仿佛被幸运之神眷顾。
无人知晓,万里之外的天庭瑶池,某个小祖宗刚刚完成了一次无意识的“远程NG重拍”。
瑶池内,刘大锤还在唾沫横飞地讲着“小神仙智斗坏蛋”的下半场,完全不知道自己刚才的“手动干预”已经造成了人间片场的戏剧性反转。
而萌主,因为亲手推开了“坏蛋”积木,感受到了“帮助好人”的快乐,灵蕴愉悦,觉得爷爷的故事比以前更好玩了,缠着要继续。
刘大锤见孙子喜欢,讲得更起劲了,故事也越来越“复杂”,开始涉及“误会解开”、“真相大白”、“浪子回头”等更曲折的情节。他甚至还加入了“观众反应”的模拟,自己扮演欢呼的群众:“哇!小神仙好厉害!大家都鼓掌!”
萌主听得入迷,也跟着拍手,咯咯笑。
这些更复杂的“剧情设定”和“观众期待”,再次被萌主的灵蕴捕捉、吸收。
人间,几天后。那个使坏的赵铭,因心术不正,在另一个剧组故技重施时,使用的劣质道具突然失灵,不仅没害到人,反而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过程还被一个临时工用手机拍下,无意中传到了网上,瞬间引爆舆论!其“业界毒瘤”的行径曝光,遭到全网抵制,资本迅速撤离,彻底凉凉。
而踏实演戏的陈烁,则因为上次“意外”展现的扎实功底和敬业态度,被一位知名导演看中,邀请他出演一部正剧的男二号,事业迎来转机。
这两件事看似独立,却在时间点上与刘大锤的“脑补小剧场”高度吻合,尤其是赵铭的“自食恶果”和陈烁的“伯乐赏识”,完美契合了刘大锤故事里“恶有恶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套路。
刘大锤通过仙网(偷偷恢复了一点信号,只敢看文字新闻)看到这些“巧合”,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我靠!我讲的故事成真了?”他捂着狂跳的心脏,看着怀里正听得津津有味的孙子,一个荒诞而惊人的念头浮现:“难道孙儿他能把我编的剧本,在人间实现?”
这个想法让他既恐惧又兴奋。恐惧的是,这能力太逆天,风险巨大。兴奋的是,如果他能“编写”出更完美、更“正能量”的剧本,那岂不是能间接“导演”人间的娱乐圈,让好人得好报,让恶人受惩戒?
他不敢再往下想,但那份“编剧”的冲动,却如同野火燎原,难以遏制。
从此,刘大锤的“脑补小剧场”内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单纯讲刺激的故事,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构思”一些情节:比如,被压榨的新人如何遇到贵人;比如,抄袭者如何被当众揭穿;比如,过气艺人如何凭借真诚再度翻红。他讲得更加投入,更加“细节化”,仿佛真的在创作剧本。
萌主听得懵懵懂懂,但很喜欢爷爷讲故事时那种专注和时不时引导他“帮忙”(比如拍拍手代表“揭露真相”,比如点点头代表“原谅”)的互动模式,灵蕴在不知不觉中,似乎也在适应和“学习”这种基于故事的因果干预模式。
瑶池内,仿佛成立了一个无形的“天庭编剧中心”,刘大锤是那个喋喋不休的“主编剧”,而萌主,则是那个拥有最终拍板权和实现能力的“总导演兼特效师”。
婉蓉起初并未察觉异常,只觉得刘大锤讲故事的水平似乎提高了,孙子也很爱听,便未加阻止。但她偶尔会感到一丝极淡的、带有“剧情完成度”意味的因果波动从孙子身上散出,没入虚空,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却抓不住头绪。
AI儿子默默记录:【检测到萌主灵蕴新增‘叙事逻辑干预’模式。输入源:刘大锤的口述故事。干预方式:将故事中的情节逻辑与角色命运映射至下界相关因果线,进行微调。风险:高(叙事逻辑与现实因果存在偏差风险)。建议:监控故事内容,避免复杂叙事输入。】
刘大锤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看着人间娱乐圈似乎正朝着他“剧本”里“邪不胜正”的方向悄然变化,一种“幕后黑手”(好的那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他甚至开始偷偷记录自己的“故事大纲”和对应的“人间反馈”,俨然一副资深策划的模样。
他却不知道,他这种“编戏”行为,正在将萌主的能力引导向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的领域。当萌主不再满足于被动听故事,而是开始对“剧情”有自己的“想法”和“偏好”时,当“编剧”和“导演”的意见产生分歧时,又会发生什么?
而人间那些被“安排”了命运的明星们,此刻正为自己的“好运”或“厄运”寻找着各种合理的解释,丝毫不知,有一位天庭的“老编剧”和一个“小导演”,正拿着无形的剧本,注视着他们的悲欢离合。
命运的舞台,灯光已然亮起。只是,剧本的署名处,是一片空白,还是即将填上“刘大锤(编剧)、萌主(导演)”的字样呢?
刘大锤看着窗外云海,搓了搓手,低声自语:“下一集,该讲个什么故事好呢?是顶流隐婚生子的秘密?还是资本大佬的洗钱内幕?得挑个有教育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