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七年,秋。
许都的秋风,不再带来肃杀与悲凉,而是卷着丰收的麦香,吹遍了这座重焕生机的帝都。汉献帝刘协站在承光殿的露台上,身披玄色龙袍,负手而立。他的目光越过繁华的街市,投向了北方、西方与南方。
天下,已在他的棋盘上,被分割成了三块最后的顽石。
北方的曹操,虽已交出兵权,但依旧以丞相之职,盘踞邺城,其麾下文武百官,依旧只知有曹公,不知有天子。他是一头被拔了牙的猛虎,威势仍在。
西川的刘备,以“皇叔”之名,占据天府之国,诸葛亮运筹帷幄,五虎上将威名赫赫。他是一面被高举的仁义大旗,聚拢了天下的人心。
江东的孙权,凭借长江天险,坐拥六郡八十一州,兵精粮足,虎视眈眈。他是一条盘踞江中的巨龙,进可攻,退可守。
“小伍,”刘协没有回头,他知道姜小伍就站在身后,“这天下,是时候一统了。但朕不希望再看到血流成河。”
姜小伍躬身道:“陛下圣明。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我大汉威德远播,当以势压人,以德服人。”
“势,朕已经有了。”刘协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不良帅的天罡军,是朕的剑;侠岚们的守护,是朕的盾;铠甲勇士的光明,是朕的旗帜;而炎帝的一把火,早已烧尽了他们心中的侥幸。现在,朕需要你,为朕,去完成这最后的‘临门一脚’。”
“臣,遵旨。”姜小伍心中了然。天子要的,是一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
---
第一站,邺城,丞相府。
曹操正在处理公务,眉头紧锁。虽然名为汉臣,但他心中那颗不安分的心,从未真正熄灭。他依旧在等待,等待一个可以重掌大权的机会。
就在此时,一股冰冷刺骨的杀气瞬间笼罩了整个丞相府。曹操猛地抬头,只见大殿的阴影中,缓缓走出了一个身穿飞鱼服的男人。
“不良帅!”曹操的瞳孔骤然收缩,握剑的手下意识地紧了紧。
“曹孟德,”袁天罡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天子有旨,命你上表称臣,削去丞相之位,封为魏王,世袭罔替,终身留居邺城,不得再干预朝政。你若应允,可保曹氏一族百年富贵。你若不允……”
袁天罡没有说下去,但他身后的阴影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曹操。曹操知道,那三百天罡军,足以将他的邺城,从一个据点,变成一座坟墓。
他沉默了良久,长叹一声。他败了,不是败给了刘协,而是败给了那些他无法理解、无法抗衡的“天外神力”。
“……臣,孟德,领旨。”
---
第二站,成都,汉中王府。
刘备正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议事。自从汉室在许都展现出种种神迹后,他的内心便充满了矛盾。他以汉室宗亲自居,如今汉室天子却以“神人”之势归来,他这个“皇叔”,反倒成了割据一方的藩王。
“军师,这……这该如何是好?”刘备忧心忡忡。
诸葛亮羽扇轻摇,却也无法给出答案。他能算尽人心,却算不出天意。
就在此时,一阵温暖的清风拂过殿内,五道身影悄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炘南将军?!”张飞大惊失色,他永远忘不了那焚尽战船的佛怒火莲。
“我们不是来打仗的。”炘南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我们是来请诸位,做出正确的选择。”
东杉走上前,对刘备一拱手:“刘皇叔,您以仁义为本,想必不愿看到天下百姓再因战乱而受苦。如今天子圣明,广开言路,正是实现您‘匡扶汉室’理想的最好时机。若您能归顺,天下将再无战事,这难道不是您最大的‘仁义’吗?”
赵云看着这五位光之英雄,心中感慨万千。他忠于的,是刘备的仁德,更是汉室的安宁。如今,归顺天子,才是真正的忠义。
刘备看着诸葛亮,诸葛亮微微点头。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他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备,愿归顺天子,永为汉臣。”
---
第三站,建业,吴侯宫。
孙权坐在王座上,脸色阴沉。江东天险,是他最大的底气。但那份底气,在“炎帝”萧炎踏江而过的神迹面前,已经荡然无存。
“主公,大汉天子使臣到!”侍卫来报。
孙权深吸一口气,只见姜小伍身着朝服,手持节杖,独自一人走了进来。
“汉室谒者姜小伍,见过吴侯。”姜小伍不卑不亢。
“姜谒者此来,可是为了劝降?”孙权冷冷地说道。
“非也。”姜小伍摇了摇头,他伸出手掌,掌心那枚融合了光与火的图腾缓缓亮起。“陛下命臣,请吴侯看一场‘戏’。”
话音刚落,大殿中央的空地上,光影变幻。先是袁天罡的天罡军如何以雷霆之势威慑邺城,然后是铠甲勇士如何兵不血刃安定荆楚,最后是炎帝萧炎如何一朵火莲,焚尽东吴水师的战船。
一幕幕,如同真实发生的一般,将孙权所有的心理防线彻底摧毁。
“这……这都是真的?”孙权的声音在颤抖。
“千真万确。”姜小伍收回了光影,平静地说道,“陛下拥有神人之力,却不愿再造杀戮。陛下说,江东才俊辈出,百姓淳朴,皆为汉室子民。他不愿看到这片富饶的土地,再起烽烟。陛下许诺,吴侯归顺后,可封为吴王,世袭江东,保留其军队与官员,只需每年上表称臣,纳贡即可。”
这几乎是最优厚的条件。孙权看着自己颤抖的双手,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筹码,再去赌那虚无缥缈的未来。
“……权,愿为陛下之臣。”
---
建安十八年,元日。
洛阳,太庙。
汉献帝刘协身着十二章纹的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高坐于龙椅之上。他的面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势恢宏。
大殿之外,三条长长的队伍,缓缓向太庙走来。
北方,是魏王曹操,他身着一身亲王礼服,手中捧着玉册,神色复杂。
西方,是蜀王刘备,他同样身着王服,身后跟着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脸上带着释然与虔诚。
南方,是吴王孙权,他率领着江东众臣,目光中充满了敬畏。
三位曾经雄霸一方的枭雄,在这一天,同时走到了洛阳,走到了汉室天子的面前。
他们并肩走入太庙,在百官的注视下,三跪九叩,高声山呼:
“罪臣曹操(刘备、孙权),率全境官民,叩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我等愿上表称臣,岁岁来朝,永为藩篱,拱卫汉室!”
声音响彻云霄,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刘协缓缓走下龙椅,亲自扶起了三人。
“三位爱卿,平身。”他的声音温和而威严,“天下分久必合,此乃天命。朕非好战之人,亦非恋栈权位之人。朕所愿,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而已。今日,三位能以天下苍生为念,归顺朝廷,便是大功一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曹操、刘备、孙权,又看了看身后站立的姜小伍,以及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来自异世界的守护者们。
“从今日起,大汉,归于一统。战火,就此熄灭。朕昭告天下,与民休息,开科举,兴农桑,修水利,通商路。朕要给这个饱受苦难的时代,一个百年盛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姜小伍站在人群的角落,看着眼前这历史性的一幕,眼眶湿润了。
他知道,这个被他亲手改变的汉末,终于迎来了它最完美的结局。没有三分天下,没有五胡乱华,只有一个统一、强盛、即将迎来辉煌的,崭新的大汉王朝。
而他,作为这一切的开启者与见证者,也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重担,去享受这个由他亲手创造的,太平盛世。
--------------------------------至此天下一统,歌舞升平。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