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十三章:假死脱身,潜龙在渊**
开元二十五年,夏。
建业城,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让整座城市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而比瘟疫更让人震惊的消息,是帝国的擎天柱——丞相姜小伍,也染上了重病。
起初,只是咳嗽,后来便高烧不退,整个人迅速消瘦下去。宫中最顶尖的御医,和“格物院”最好的大夫,都束手无策。他们诊断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绝望的结论:丞相积劳成疾,油尽灯枯,时日无多。
消息传出,举国哀恸。
孙权亲自前往驸马府探望,他看着躺在病床上,面如金纸、气息奄奄的姜小伍,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悲痛”。
“姜相!你怎能离朕而去啊!”孙权握着姜小伍的手,声泪俱下,“你若走了,这大吴的江山,朕该交给谁啊!”
姜小伍艰难地睁开眼,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只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一个装有“格物院”核心图纸的匣子,递给了孙权。
三天后,姜小伍“病逝”。
孙权为他举行了国葬,追封他为“文成王”,举国同悲。所有人都相信,那个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传奇人物,已经化作了尘土。
然而,在千里之外的庐山深处,一处隐蔽的道观里,一个面容清瘦、留着短须的“道士”,正站在窗前,看着山间的云海。
他,就是“死而复生”的姜小伍。
那场病,是假的。是孙尚香,利用“格物院”研发的一种能让人假死数日的药物,配合精湛的演技,骗过了所有人,包括孙权。
“你真的决定了?”孙尚香站在他身后,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舍,“一旦走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姜小伍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已经与他成为真正战友的女人,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但更多的是决绝。
“我必须走。”他说,“孙权的猜忌,已经深入骨髓。这次我侥幸逃脱,下次呢?再下次呢?我不想把命运,寄托在别人的仁慈上。这个天下,与其被他守成守旧,不如让我,再赌一次。”
“那你打算去哪?”
“去北方。”姜小伍的眼中,重新燃起了火焰,“曹操虽然老了,但他的儿子们,曹丕、曹植,皆是野心勃勃之辈。河北的士族,对孙权的江东政权,也心怀不满。那里,有我需要的人才,有我需要的力量。”
“尚香,你在建业,是我的眼睛。帮我稳住孙权,帮我传递消息。等我,从北方,卷土重来。”
孙尚香看着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我等你。”
数日后,这个神秘的“道士”,悄然下山,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 **第三十四章:潜龙出水,北地惊雷**
一年后,河北。
一个自称“姜先生”的奇人,出现在了幽州。他凭借惊人的学识和过人的谋略,很快得到了鲜于辅等原袁绍旧部的赏识。
他向鲜于辅献策,利用“格物院”泄露出来的部分技术,改良农具和兵器,使得幽州的军事实力和粮食产量,在短短半年内,突飞猛进。
接着,他又通过秘密渠道,联系上了正在邺城,郁郁不得志的张合和高览。
一封密信,送到了张合手中。信上,只有一句话:“公乃国之栋梁,岂能甘居人下?昔日之主,尚在,愿与公再创辉煌。”
“昔日之主”四个字,让张合心神剧震。他知道,这世上,能被称为“主”的,除了死去的孙策,就只有那个“病逝”的姜小伍!
他立刻秘密派人前往幽州核实。当看到那个化名为“姜先生”的道士时,张合激动得热泪盈眶。
“先生!你没死!”
“死的是丞相姜小伍,活着的,是逐鹿天下的姜某。”姜小伍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在张合和高览的暗中帮助下,姜小伍的势力,如滚雪球般,在河北迅速壮大。他收拢了所有对孙权不满的士族,吸纳了所有在孙权手下不得志的将领。
开元二十七年,姜小伍觉得时机已成熟。
他在邺城,正式竖起了“清君侧,诛权臣”的大旗。他声称,孙权囚禁公主,把持朝政,荒淫无道,自己奉先帝密诏,要废黜昏君,重开大吴盛世。
他公布的“罪证”,条条致命,每一条,都精准地打在孙权的软肋上。而孙尚香在建业,也暗中配合,将孙权的一些不当言行,泄露出去,为姜小伍的“罪证”增添了真实性。
一时间,天下震动!
河北、并州、幽州,纷纷响应。姜小伍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占领了整个北方。
孙权在建业,收到了北方的战报,气得砸碎了手中的酒杯。
“姜小伍!你没死!”
他这才明白,那场病,那场葬礼,全都是一场骗局!他被骗了!
“传朕旨意!命周瑜为大将军,率全国水师,封锁长江!命陆逊为都督,率大军北上,剿灭叛贼!”
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最终内战,爆发了。
### **第三十五章:建业之围,君王入笼**
周瑜虽然忠于孙权,但他心中,却对孙权的做法,颇有微词。他知道,姜小伍之所以反,根源在孙权。
因此,他的水师,虽然封锁了长江,却并未主动出击,而是采取了守势。
而陆逊,虽然年轻,却是个帅才。他率领的江东主力,与姜小伍的北军,在淮河一线,展开了激战。
然而,姜小伍的军队,装备了更先进的武器,士气也更高昂。陆逊虽然用兵如神,却依旧节节败退。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时,姜小伍却下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命令。
他亲率一支三万人的精锐骑兵,绕开了陆逊的主力,如同一把尖刀,直插江东的腹地——建业!
这一招,是典型的“围魏救赵”,也是最大胆的奇袭。
当姜小伍的骑兵,出现在建业城下时,整个建业城,都陷入了恐慌。
孙权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那支军容鼎盛、杀气腾腾的军队,脸色惨白。他怎么也想不到,姜小伍敢如此孤军深入。
“开城迎战!朕要亲手杀了他!”孙权歇斯底里地吼道。
“陛下!不可!”太傅张昭,死死拉住他,“姜小伍兵锋正盛,不可硬撼!如今之计,唯有坚守,等待周都督和陆都督的援军!”
就在这时,城内,忽然一片大乱。
孙尚香,打开了公主府的府门,亲自率领着一支由家丁和同情者组成的队伍,冲向了皇宫。
“昏君无道,逼死忠良,囚禁公主!我等奉先帝密诏,诛杀国贼,迎立明主!”
孙尚香的倒戈,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建业的守军,本就士气低落,此刻更是人心惶惶,无心恋战。
姜小伍抓住机会,下令攻城。
城门,从内部被打开了。
姜小伍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建业。
孙权在禁军的拼死保护下,退守到了最后的堡垒——皇城。
他站在太极殿的龙椅旁,手握着那把冰冷的宝剑,看着殿外越来越近的火光和喊杀声,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笑容。
他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当姜小伍身披铠甲,手持长剑,走进太极殿时,看到的,是失魂落魄的孙权。
“我们……又见面了。”姜小伍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孙权抬起头,看着他,眼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恨:“你赢了。你现在,可以杀了我。成王败寇,我无话可说。”
“杀你?”姜小伍摇了摇头,“不,我不会杀你。”
他走到孙权面前,拿走了他手中的宝剑。
“先帝的遗愿,是让孙氏子孙,守护这片江山。你虽然做得不好,但你,毕竟是先帝的弟弟。”
“从今天起,你不再是皇帝。”姜小伍的语气,不容置疑,“我会尊你为‘建安公’,让你永远住在这座皇宫里。你会拥有一切,除了自由。”
“我,要用这座华丽的宫殿,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句号。这,就是你对先帝、对天下,应得的惩罚。”
孙权愣住了。他宁愿死,也不愿成为一个被囚禁的傀儡。
“你……你敢!”
“我没有什么不敢的。”姜小伍转身,向外走去。
“来人,”他的声音,响彻在空旷的大殿里,“‘请’建安公回宫。从今日起,太极殿,非朕旨意,任何人不得入内。”
孙权被软禁了。
开元二十八年,春。
姜小伍在百官的拥戴下,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华”,年号“大同”。
他没有选择孙氏的子孙作为继承人,而是宣布,皇位将传贤不传子,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禅让与选举结合”的制度。
他站在紫禁之巅,看着脚下这个庞大的帝国,心中感慨万千。
从一介布衣,到帝国权臣,再到阶下囚,最后,成为九五之尊。他的一生,比任何传奇,都要精彩。
他知道,前方的路,依旧漫长。但他也相信,在他开创的这个新时代里,这个古老的国度,将迎来一个真正前所未有的,辉煌的黎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