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十六年,西凉。
马超为报父仇,联合韩遂、侯选等十部人马,起兵十万,直扑关中。曹操亲率大军前来镇压,两军在潼关对峙,杀得天昏地暗。
就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一个不属于此间的灵魂,从天而降。
姜小伍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山坳里,周围是残破的旗帜和零星的尸体。他头痛欲裂,记忆的最后碎片,是他正在玩一款名为《三国志14》的游戏,因为一个意外触电,然后就来到了这里。
“我……穿越了?”姜小伍看着自己身上破烂的古装和满手的泥土,欲哭无泪。他不是什么历史系高材生,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所有的三国知识,都来自于游戏和电视剧。
还没等他理清思绪,一队败兵冲了过来,看到他衣着古怪,以为是敌军探子,不由分说便要将他捆了。
“等等!我不是探子!我是……我是天降神人!”姜小伍急中生智,大喊道。
一个校尉模样的人冷笑一声:“神人?我看你像个疯子!”
姜小伍脑中飞速运转,他记得游戏里,马超虽然勇猛,但性格有缺陷,容易被激怒,且与韩遂等人面和心不和。而他们的对手,是“奸雄”曹操。
“我知道你们是谁!你们是西凉军,马超将军的部下!”姜小伍大声喊道,“你们被曹操打败了,对不对?”
校尉脸色一变:“你怎知道?”
“我不仅知道你们败了,我还知道你们马上就要大败!马将军勇则勇矣,却有勇无谋,中了曹操的离间计,很快就会和韩遂反目,最终兵败如山倒!”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在了所有西凉军的心上。他们本就战败,士气低落,听到这番“预言”,更是人心惶惶。
校尉半信半疑地盯着他:“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叫姜小伍,来自未来。我知道你们所有人的命运,也知道这片天下的命运!”姜小伍决定赌一把,“马超败亡后,西凉将再无宁日,你们这些士卒,要么战死,要么被曹操收编,成为炮灰。但若你们跟我走,我保你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地种,甚至能封妻荫子,建功立业!”
这番话,对于这些在乱世中挣扎的底层士兵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校尉沉默了许久,最终一咬牙:“好!我就信你一次!若你敢骗我,我必取你性命!”
就这样,姜小伍靠着一点游戏知识和三寸不烂之舌,收拢了数百名溃兵。他没有去投靠任何人,而是带着这支小小的队伍,钻进了秦岭的深山之中。
他的目标很明确:汉中。
### **第二章:汉中起兵,筑巢引凤**
汉中,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是益州的门户,由五斗米道的教主张鲁统治。张鲁为人宽厚,但缺乏雄心,满足于偏安一隅。
姜小伍选择这里,是因为汉中易守难攻,而且张鲁不是那种心狠手辣的枭雄,有操作的空间。
他在汉中边缘的一处山谷里安营扎寨,自号“汉王”。这个名头在当时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姜小伍有他的“王牌”。
首先,他利用自己超越时代的知识,带领士兵开垦荒地,修建水利,推广曲辕犁和更高效的耕作技术。很快,他的小根据地就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在那个饿殍遍野的年代,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其次,他开始招兵买马。他的口号很简单:“凡来投军者,分田五亩,家人皆可入谷,免三年赋税。”这个政策,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周边流离失所的百姓。不出半年,他的军队就发展到了五千人。
但姜小伍知道,光有人不行,他需要人才,需要真正的“贤士”。
他向全军和所有治下百姓发布了一道奇特的《招贤令》:“无论出身贵贱,无论识文断字与否,只要有一技之长,无论是会造车、会炼铁、会算账,还是会种地、会养马,皆可来投。吾将不拘一格,量才录用。”
这道令,引来了无数能工巧匠,却没引来一个真正的谋士。
姜小伍不急,他知道,真正的“大鱼”,需要特别的“鱼饵”。
他派人四处散播消息,说汉中来了个“汉王”,有经天纬地之才,能知过去未来,正寻访天下奇人,共谋大业。
这消息,终于传到了一个人的耳朵里——正在益州刘璋手下郁郁不得志的法正。
法正,字孝直,有奇谋,却因是外地人,备受刘璋旧臣排挤。他早就看出刘璋暗弱,益州必为他人所夺,一直在寻找明主。当他听到“汉王”的传闻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化名“刘先生”,来到了姜小伍的营地。
姜小伍见到气度不凡的法正,心中一动,猜到了七八分。他没有点破,而是以礼相待,与他纵论天下大势。
“先生,”姜小伍指着地图,“如今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但我认为,真正的王道,是‘民生’。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占汉中,就是要建立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乐土,以此为根基,徐图天下。”
法正被姜小伍的“民生王道”理论深深吸引,这与他听过的所有霸业蓝图都不同。
姜小伍继续说道:“我知道先生在益州不得志。刘璋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益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却被他治理得死气沉沉。先生之才,本可经天纬地,却困于一隅,岂不可惜?”
法正心中大震,此人竟一眼看穿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
他不再隐瞒,纳头便拜:“先生真神人也!法正愿为先生驱驰!”
有了法正这根“定海神针”,姜小伍的招贤纳士之路才算真正打开。法正利用自己的人脉,为姜小伍引荐了被刘璋猜忌的谋士孟达,以及许多不得志的益州本土人才。
姜小伍的汉中,从一个流民营,逐渐变成了一个人才济济、兵精粮足的独立王国。
### **第三章:计破锦马超**
就在姜小伍在汉中稳步发展时,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让他迎来了第一个真正的挑战。
马超。
潼关之战后,马超果然如姜小伍所“预言”,中了曹操离间计,兵败如山倒。他先投张鲁,后又因与张鲁部下不和,被排挤出来,走投无路之下,竟带着数千残兵,来到了汉中边境,想要投奔这个传说中的“汉王”。
对于马超,姜小伍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敬佩马超的勇武,但也深知他桀骜不驯,难以驾驭。直接收编,无异于引狼入室。
“主公,马超乃‘锦马超’,勇冠三军,若能收服,我军战力将大增!”孟达兴奋地说。
法正却眉头紧锁:“马超有勇无谋,且反复无常。其父兄皆被曹操所杀,仇深似海,若收之,必与曹操死战,恐过早引来强敌。”
姜小伍笑了笑:“孝直所言甚是。所以,我们不能‘收’,只能‘破’。”
他定下了一条毒计。
姜小伍亲自出城迎接马超,对他极尽礼遇,奉为上宾,声称要与他共谋大事,为西凉复仇。马超见姜小伍如此器重自己,又见汉中兵强马壮,渐渐放下了戒心。
姜小伍故意让马超看到自己的军械库,里面堆满了精良的铠甲和兵器,并告诉他,这些都是他“未来技术”的产物,可以批量制造。马超看得眼热,姜小伍便“慷慨”地表示,可以为他装备三千兵马。
在装备马超军队时,姜小伍暗中做了手脚。他给马超的铠甲,看似精良,但甲片之间的连接却用了特制的蜡封,平时看不出,一旦剧烈运动或淋上汗水,就会变脆断裂。
同时,姜小伍派法正秘密接触马超的副将庞德。法正告诉庞德,姜小伍早已算出,马超的“杀星”命格,会克死主公,若想保命,必须离开马超。庞德本就对马超的鲁莽有微词,被法正说得半信半疑。
一切准备就绪,姜小伍对马超说:“曹操已派夏侯渊率军来犯,我想请马将军为先锋,迎头痛击!”
马超正愁没机会表现,立刻领命出战。
两军在阵前相遇,马超一马当先,冲入曹军阵中。然而,激战正酣时,他身上的铠甲突然甲片崩裂,失去了防护作用。曹军见状,集中弓箭手射击,马超身中数箭,狼狈败退。
回到本阵,他发现副将庞德和大部分亲兵都不见了!原来,庞德在法正的策应下,早已率部投靠了姜小伍。
马超又惊又怒,这才明白自己中了圈套。他想率残部突围,却发现四面八方都是姜小伍的军队。
姜小伍骑马来到他面前,平静地说:“马将军,我并非要害你。只是你的勇武,是一把双刃剑,没有缰绳,只会伤人伤己。今日之败,是上天在教你,何为‘谋略’。”
马超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许多,却城府极深的“汉王”,长叹一声,扔掉了手中的长枪,下马投降。
姜小伍没有杀他,也没有囚禁他,而是将他留在身边,虚位以待,每日与他谈论兵法,用后世的军事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马超从最初的抗拒,到后来的震惊,再到最后的折服,最终真心归附。姜小伍,终于为这匹“锦马”套上了缰绳。
### **第四章:兵临城下,智取益州**
收服马超,姜小伍的声威大振,汉中王国正式进入周边势力的视野。其中,最紧张的就是益州牧刘璋。
刘璋暗弱,但手下不乏忠臣。他听从张松等人的建议,加固城防,同时向北方的张鲁求援,希望两家能联手对抗姜小伍。
然而,他不知道,张松早已被法正策反,成了姜小伍安插在益州内部的最大间谍。
时机成熟,姜小伍决定对益州动手。他没有选择强攻,而是采纳了法正的“上屋抽梯”之计。
第一步,他派马超率军“攻打”张鲁的阳平关。张鲁本就胆小,见马超来攻,吓得向刘璋求救。刘璋派大将杨怀、高沛前去支援。
结果,马超与杨、高二将一交手,便“不敌”败走。杨、高二人追击,却落入了姜小伍的包围圈,被一举擒获。
第二步,姜小伍释放了杨、高二将,让他们带话给刘璋:“汉王无意与益州为敌,只是借道去攻打曹操。若刘璋肯借路,汉王愿永为盟友,共保西川。”
刘璋本就懦弱,见两位大将都被轻易擒获,心生恐惧,竟真的动了借路的念头。
第三步,张松在刘璋面前力主借路,并画好了地图。刘璋最终同意,让姜小伍大军进入益州,驻扎在葭萌关。
这,正是历史上刘备入蜀的翻版。但姜小伍的目标,比刘备更直接,更迅速。
大军进入葭萌关后,姜小伍立刻翻脸,命杨怀、高沛写信,诱骗成都守将打开城门,说有紧急军情。守将不知是计,城门一开,姜小伍的精锐骑兵如潮水般涌入。
成都大乱。
刘璋这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姜小伍一边派兵围城,一边在城外大搞“攻心战”。他命人将城中百姓的亲属请到城下,让他们喊话,讲述汉王治下的生活是多么富足安稳。
同时,他将汉中生产的粮食、布匹堆积如山,放在城外,任由成都军民观看。
“开城投降者,全家皆可分粮分地!负隅顽抗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在军事压迫和糖衣炮弹的双重打击下,成都的抵抗意志迅速瓦解。不到一个月,刘璋便开城投降。
姜小伍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占领了整个益州。
### **第五章:天府之国,新王诞生**
进入成都后,姜小伍没有像其他军阀一样大肆搜刮,而是立刻颁布了一系列安民政策:废除刘璋时期的苛捐杂税,发放农具和种子,兴修水利,开办学校。
他深知,益州是“天府之国”,是他争霸天下的根基。只有让这里的人民真正富足起来,他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他论功行赏,法正为蜀郡太守,总揽政务;孟达为将军,镇守要地;马超为五虎上将之一,负责训练骑兵;庞德为先锋,忠心耿耿。
他自己,则在成都的宫殿里,正式登基,国号“汉”,年号“建业”。
站在成都的城楼上,姜小伍俯瞰着这座繁华而安宁的城市,心中感慨万千。他不再是那个对未来迷茫的上班族,而是一方霸主,一个王。
他知道,他的敌人,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还有那个正在四处漂泊的刘备,都比他强大得多。但他毫不畏惧。
因为他拥有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超越时代的知识,一群誓死追随的兄弟,以及一片民心所向的沃土。
“我的三国,现在才刚刚开始。”姜小伍迎着风,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一个由“天外来客”缔造的全新王朝,在天府之国,正式拉开了它波澜壮阔的序幕。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