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秋。
益州,雒城。
汉献帝刘协的龙旗,第一次飘扬在了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在姜小伍召唤的“炎帝”萧炎以神威震慑江东,迫使孙权归顺后,大汉的兵锋终于指向了西南——那个自称“皇叔”,却窃据西川的刘备。
“陛下,刘备虽已退守成都,但其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皆是万人敌;诸葛亮更是智计百出,雒城一役,我军损失惨重。”大将军夏侯惇在沙盘前,面色凝重。
刘协看着沙盘上代表刘备的红色旗帜,眉头紧锁。他明白,强攻成都,只会是一场血腥的消耗战,无论胜败,都将动摇国本。他要的不是一座死城,而是整个西川的民心。
“朕要的不是攻城,而是攻心。”刘协的目光转向了姜小伍,“小伍,朕需要你召唤那些被冤屈的灵魂。那些因忠而被谗,因功而被忌,最终蒙上不白之冤的英魂。朕要让他们,亲自来告诉刘备的部下,何为‘忠’,何为‘奸’!”
姜小伍心头一震。他明白了天子的用意。这一次,召唤的不是神魔,不是侠客,而是历史本身,是那些沉冤昭雪的幽魂,是汉室最沉痛的伤疤。
“臣……遵旨!”姜小伍领命,他手中没有令牌,没有玉玺,只有一颗为汉室、为忠良鸣不平的心。
他来到了洛阳城北的邙山,这里埋葬着无数汉室英魂。他跪在荒草之间,将额头贴在冰冷的土地上,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悲愤与不平。
“大汉开国以来,韩信之功,高鸟尽,良弓藏;周亚夫之忠,饿死狱中;岳飞之冤,风波亭恨……今日,我姜小伍,以汉室天子之名,以天地正气为引,召天下忠良之魂,归来!归来!归来!”
随着他最后一声呐喊,整个邙山刮起了一阵阴风。无数幽蓝色的光点从泥土中升起,汇聚于姜小伍面前。光芒散去,出现了三个人影。
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面容英武的中年将军,他身披残破的铠甲,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与悲愤。他身后,是一位温文尔雅、眼神却锐利如刀的文士,以及一位神情刚正、官袍上仿佛还带着血迹的大臣。
“此地……是何处?为何我等忠魂,仍不得安息?”将军开口,声音中带着金属般的铿锵。
“您……您是岳飞岳元帅?”姜小伍看着那熟悉的身影,激动得浑身颤抖。
那将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竟识得我?”
“还有您,周亚夫将军!还有您,袁盎(注:西汉名臣,因直谏被梁王派人刺杀)大人!”姜小伍认出了另外两人,这三位,都是历史上因忠而被奸佞陷害的典范。
就在此时,刘协身着素服,亲自来到了邙山。他看到这三位汉室(广义上的汉家天下)的忠魂,眼眶瞬间红了。
“三位爱卿,委屈你们了。”刘协对着三位幽魂,深深一揖,“朕,大汉天子刘协,今日请三位英魂归来,非为私怨,乃为天下公理!刘备,以‘皇叔’之名,行割据之实,其罪一也;窃取西川,背信弃义,其罪二也;令忠义之士为其一己之私而战,陷万民于水火,其罪三也!朕请三位,以尔等之忠义,去唤醒那些被蒙蔽的将士,让他们明辨是非,回归汉室!”
岳飞看着刘协,又看了看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眼中悲愤之色更浓:“‘还我河山’……老夫生前未能如愿,没想到死后,竟还有机会为大汉收复失地。陛下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周亚夫冷哼一声:“治军严明,赏罚分明,方为王者之师。刘备以仁义为名,行苟且之事,其军必乱!”
袁盎则对刘协一拱手:“陛下,臣愿为说客,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降那些迷途的将军。”
---
成都,丞相府。
诸葛亮正手持羽扇,对着地图凝神。雒城失守,汉军兵临城下,城中人心惶惶。就连一向自信的刘备,也变得焦躁不安。
“军师,汉军势大,那炎帝萧炎虽已离去,但城中盛传,天子又召唤了无数英魂,夜夜在城外哭诉,我军士气,已大不如前。”张飞闷声闷气地说道。
“大哥,莫慌。待我点齐兵马,与那汉军决一死战!”关羽抚着长髯,丹凤眼中满是战意。
就在此时,一名探子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报!报!军师!城外……城外来了三个……三个鬼影!”
“胡言乱语!”张飞大怒。
“是真的!他们自称是岳飞、周亚夫、袁盎,说要见关、张、赵、马、黄五位将军!”
众人闻言,皆是震惊。诸葛亮羽扇轻摇,眼中精光闪烁:“鬼神之说,虽不可信,但此时此刻,必是汉军的攻心之计。二将军、三将军,随我前去一看究竟。”
城墙上,月色如霜。
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站在城头,果然看到城外百步之外,站着三个半透明的人影。为首的岳飞,身形虽虚,但那股忠烈之气,却仿佛能穿透时空,扑面而来。
“城上可是汉寿亭侯关羽?”岳飞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直接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响起。
关羽一愣,抱拳道:“正是关某。阁下何人?”
“我乃南宋岳飞。”岳飞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悲凉,“关将军一生忠义,为何要辅佐一个名为‘皇叔’,实为国贼的刘备?”
“一派胡言!”张飞怒吼,“我大哥乃中山靖王之后,正统血脉,何来国贼之说?”
“正统?”周亚夫冷笑起来,“高祖刘邦,一介亭长,尚能取天下。他刘备一个织席贩履之辈,靠着皇叔的虚名,便想坐拥西川,这便是正统?我周亚夫一生为汉,平定七国之乱,最后却因小人之谗,饿死狱中。我死得冤,但死得明白!不像你们,助纣为虐,死后恐怕连忠魂都做不成!”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尤其是关羽,他一生最重“忠义”二字,此刻被周亚夫质问,竟一时语塞。
此时,一直沉默的赵云,突然开口道:“敢问岳元帅,您一生精忠报国,最终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死于风波亭。您不觉得,为这样的朝廷效力,也是一种悲哀吗?”
这个问题,问得所有人都沉默了。
岳飞的身影似乎变得更加凝实,他眼中没有痛苦,只有无尽的坚定:“我忠于的,不是赵构,不是高宗,而是‘大宋’这个国,是天下百姓!只要国家还在,百姓还在,我岳飞的忠,就有意义!可你们看看刘备,他为了自己的帝业,不惜与曹操、孙权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白骨露于野。他所谓的‘仁义’,只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野心!这,是忠吗?这,是义吗?”
“至于我的死,”岳飞的声音变得高昂,“那是我大宋的污点,是君王的昏聩!但今日,我眼前的这位天子,刘协,他亲自为我等平反,他请我们回来,是为了结束这乱世,是为了让天下百姓不再遭受我们那样的冤屈!你们,还要执迷不悟吗?”
城墙上,一片死寂。
关羽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紧握着青龙偃月刀,手背上青筋暴起。张飞更是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诸葛亮手中的羽扇,也第一次停了下来。
就在此时,袁盎向前一步,目光温和地看着城上的众人:“诸位将军,皆是当世豪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今,天子仁德,愿为天下忠良平反,愿为万民开太平。归顺汉室,不仅能保全自身荣华,更能成就一番真正流芳百世的功业。何去何从,请诸位三思。”
说罢,三道幽魂化作三道青烟,消散在夜色之中。
那一夜,成都城无眠。
第二天清晨,成都城门大开。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位蜀汉顶梁柱,身着素服,手捧印信,走出了城门,跪在了汉军阵前。
“罪臣关羽(张飞、赵云等),愿归顺天子,请陛下降罪!”
消息传回许都,刘协龙颜大悦,亲自下旨,赦免五人无罪,并官复原职,加官进爵。
紧接着,刘协在许都太庙,举行了盛大的“平反大典”。他亲笔写下祭文,历数岳飞、周亚夫、袁盎等历代忠臣的功绩与冤屈,并为他们立庙,追封谥号,将他们的牌位请入忠良祠,享受万世香火。
当姜小伍再次来到邙山时,他看到岳飞、周亚夫、袁盎的幽魂,正对着许都的方向,深深一拜。他们的身影,在祭文的金光中,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作点点星光,安详地消散在了天地之间。
沉冤得雪,英魂安息。
姜小伍站在山巅,看着西川的方向,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随着刘备集团的归顺,随着这些历史冤案的平反,汉室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一个真正统一、真正清明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他,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与推动者,也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找到了自己永恒的位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