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咖啡馆的玻璃窗。林晚坐在靠窗的位置,手指在笔记本电脑上飞快地敲击着。屏幕上是一篇即将发表的调查报道,关于市政工程招标中的腐败问题。
\"你的咖啡,老样子。\"
一杯冒着热气的拿铁放在她面前。林晚抬头,朝咖啡师小李笑了笑。这家名为\"灯塔\"的咖啡馆成了她新的办公地点——安静、光线充足,而且离江离的警局只有两个街区。
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江副局长\"。林晚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喂,大忙人。\"她接起电话,\"终于想起我了?\"
电话那头传来江离疲惫但温暖的声音:\"刚开完一个三小时的会。今晚能按时下班,想吃什么?\"
\"晓晓的画展七点开始,记得吗?\"林晚搅动着咖啡,\"她说如果我们敢迟到,就把我们俩画成抽象派丑八怪挂在下次展览中心位置。\"
江离的笑声通过话筒传来,低沉而真实:\"那就画展附近那家粤菜?我订了位置。\"
\"完美。\"林晚看了眼时间,\"我得在五点前把这篇稿子发给编辑,到时候警局见?\"
挂断电话,她重新投入工作。过去一年发生了太多变化——她回到了《都市日报》,但不再是普通社会新闻记者,而是拥有了自己的深度调查专栏;江离出人意料地适应了副局长的工作,虽然她知道他最怀念的还是现场办案;而林晓...林晓的变化最大。
曾经那个内向、胆怯的林晓如今是艺术圈的新星。她的\"光与影\"系列画作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尤其是那些灵感来自\"星群\"案件的黑暗与光明交织的作品。
林晚保存文档,发给编辑。屏幕上弹出最新邮件提醒,标题让她手指一僵:\"你知道的还不够多\"。
邮件正文只有一张图片——一个模糊的符号,像是三条波浪线交叉在一起。没有文字,没有署名。林晚盯着那个符号,一股寒意从脊背爬上来。这个图案她见过,在父亲留下的资料中,那是\"星群\"高级成员的标记。
\"林姐?你还好吗?\"
小李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林晚这才发现自己死死攥着咖啡杯,指节都发白了。
\"没事,只是...想起了一些事情。\"她勉强笑了笑,迅速将邮件转发给江离,附言:\"刚刚收到,查下Ip?\"
走出咖啡馆,春雨已经停了,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林晚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跳。可能是恶作剧,她想,或者是某个无聊的黑客。案件已经结束一年了,\"星群\"的核心成员全部落网,周明和徐天明都已死亡。
手机再次震动,是江离的回复:\"Ip被多重跳板掩盖,专业级。已让技术科追踪。别担心,大概率是模仿犯。晚上见面细说。\"
林晚试图相信这个解释,但直觉告诉她事情没那么简单。她招手拦了辆出租车,决定先去画展现场找林晓。
\"星辰画廊\"位于市中心艺术区,白色的现代建筑在雨后阳光下闪闪发光。林晚推开玻璃门,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整个主展厅挂满了林晓的新作《梦境边缘》系列,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奇特的构图创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
\"姐!\"
林晓从一幅巨大的画作后面探出头,脸上沾着颜料,笑容灿烂。她小跑过来拥抱林晚,身上松节油和颜料的气味熟悉而温暖。
\"怎么样?\"她拉着林晚的手,兴奋地展示展厅,\"还有三幅没挂完,但基本上准备好了。\"
\"太棒了,\"林晚由衷地赞叹,指着一幅以深蓝和黑色为主调的画作,\"这幅...感觉很特别。\"
林晓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共享梦境》。画的是...我们的连接。\"
林晚走近细看。画面上两个模糊的人影漂浮在星空中,她们的头部由发光的细线相连。背景深处隐约可见一些几何图案,其中就有那个三条波浪线交叉的符号。
\"晓晓,这个图案...\"林晚指着那个符号,\"你是从哪里看到的?\"
林晓歪着头:\"不知道,就是...出现在梦里。怎么了?\"
林晚犹豫了一下,决定不吓到妹妹:\"没什么,只是看起来很特别。\"她转移话题,\"需要帮忙吗?还有这么多没挂完。\"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她们一起完成了最后的布展工作。林晚一边帮忙,一边偷偷观察那幅《共享梦境》。图案的位置很隐蔽,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但确实是\"星群\"的标记。
\"对了,\"林晓突然说,\"昨晚我又做了那个梦。\"
林晚的手停在半空:\"同样的?\"
\"嗯。长长的白色走廊,很多门,我打不开它们。\"林晓的声音变得很轻,\"但这次...我感觉到你在走廊的另一头。\"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灯塔事件后,她们发现彼此不仅能感应对方的情绪和零星想法,还能在梦中进入同一个\"空间\"——一条无尽的白色走廊,两侧是无数紧闭的门。
\"我今晚试试能不能找到你。\"林晚说。她没告诉林晓的是,在那些梦里,她总感觉走廊深处有什么东西...或者说,有人在观察她们。
六点半,江离准时出现在画廊门口,一身笔挺的深蓝西装,手里拿着一束白色郁金香——林晓的最爱。
\"江副局长今天很帅嘛。\"林晓调皮地行了个礼,\"警局没把你累垮?\"
江离笑着递上花束:\"比追着你们姐妹俩满城跑轻松多了。\"
他们去了画展对面的粤菜馆。席间,林晚提起那封匿名邮件,江离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
\"技术科还在追踪,\"他说,\"但跳板太多,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源头。\"他看向林晓,\"你画中的那个符号,确定是梦里看到的?\"
林晓点头:\"连续三天了,一模一样的图案。它...很重要吗?\"
江离和林晚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从未详细告诉林晓\"星群\"的内部结构和符号系统,不想让她背负太多黑暗的记忆。
\"可能只是个巧合。\"江离最终说,但林晚能看出他眼中的担忧。
晚餐后回到画展,已经有参观者陆续到来。林晓被记者和艺术评论家围住,侃侃而谈她的创作理念。林晚站在一旁,不禁想起一年前那个说话都困难的妹妹,心中满是骄傲。
\"她真的很了不起。\"江离轻声说,牵起林晚的手。他的掌心温暖而粗糙,警校和多年外勤留下的茧子摩擦着她的皮肤。
\"我们都很了不起。\"林晚微笑,看着他俩交握的手,那枚戒指在展厅灯光下闪烁着低调的光芒。
正当气氛温馨时,林晚注意到一个高个子男人站在《共享梦境》前,异常专注地观察着。他穿着考究的灰色西装,银发整齐地梳在脑后,看起来六十岁左右,气质儒雅。
但引起林晚注意的是他的姿势——身体微微前倾,头偏向右侧,就像在...寻找什么。她的直觉警铃大作。
\"江离,\"她低声说,\"看《共享梦境》前那个人。\"
江离立刻进入职业状态,眼神变得锐利:\"认识他吗?\"
\"从未见过。但他对那幅画的兴趣...不正常。\"
他们装作普通参观者慢慢靠近。银发男子似乎察觉到了,直起身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放在旁边的留言台上,然后从容地走向出口。
林晚快步走到留言台前,拿起那张名片:\"国际艺术基金会理事,亚历山大·科尔。\"背面手写着一行字:\"对《共享梦境》有收藏意向,请联系。\"
\"要跟上去吗?\"她问江离。
江离摇头:\"没有理由。我去查查这个科尔什么来头。\"他拿出手机拍下名片,\"你们注意安全,尤其是林晓。\"
画展结束后,林晓兴奋地数着收到的名片和预订单,完全没注意到姐姐和江离的异常。回程的出租车上,她靠在林晚肩头,昏昏欲睡。
\"今天太成功了,\"她嘟囔着,\"明天还有三家媒体采访...\"
林晚轻抚妹妹的头发,看向窗外的夜色。城市灯火通明,看似平静,但那封邮件和银发男人的出现让她无法放松。江离坐在副驾驶,通过后视镜与她目光相遇,眼中是同样的警觉。
到家后,林晓很快洗漱睡下。林晚和江离坐在客厅,查阅着他从警局数据库调出的资料。
\"亚历山大·科尔,65岁,瑞士籍,国际艺术基金会创始人。\"江离念着屏幕上的信息,\"表面看很干净,资助过全球数百个艺术项目。\"
\"太干净了?\"林晚敏锐地问。
江离点头:\"出生记录、教育背景、早期经历...全都完美得不真实。\"他调出另一份文件,\"但有个有趣的细节——过去十年,他每年都会来中国两次,每次都会参观至少一家神经科学研究机构。\"
林晚的血液瞬间变冷:\"神经科学?\"
\"可能只是巧合,\"江离合上电脑,\"但我会继续调查。现在...\"他打了个哈欠,\"该休息了。明天还有个早会。\"
他们简单洗漱后上床。江离很快入睡,呼吸平稳。林晚却辗转反侧,脑海中全是那个符号、匿名邮件和银发男人的脸。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迷迷糊糊进入梦乡。熟悉的白色走廊立刻包围了她——光滑的墙壁,无数紧闭的门,远处模糊的灯光。
\"姐?\"
林晓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林晚转身,看到妹妹站在几米外,穿着白色的睡裙,在梦境中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这次我们真的在一起了,\"林晓惊奇地看着自己的手,\"以前只是感觉到对方,现在能真正看到!\"
林晚握住妹妹的手,触感真实得不可思议:\"我们的连接在变强。\"
他们沿着走廊前进,尝试打开两侧的门,但都纹丝不动。直到一扇标着奇怪符号的门前——三条波浪线交叉的图案。
\"就是它!\"林晓惊呼,\"我梦里看到的符号!\"
林晚伸手触碰门把手,出乎意料的是,这次门开了一条缝。刺眼的强光从缝隙中射出,伴随着模糊的说话声。她努力想听清内容,但只能捕捉到几个词:\"第二阶段...受体准备...提取...\"
突然,一只苍白的手从门缝中伸出,抓住她的手腕!林晚惊叫一声,猛地后退,连带林晓一起跌倒在走廊上。
门砰地关上,梦境开始崩塌。林晚最后看到的是门缝中一闪而过的银发...
她惊醒过来,浑身冷汗。窗外,第一缕晨光已经出现。江离仍在熟睡,但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来自技术科的短信:
\"邮件Ip最终跳板位于瑞士日内瓦。收件人注意,此地址与国际艺术基金会服务器关联。\"
林晚的心沉了下去。这不是巧合,不是模仿犯。\"星群\"可能没有真正消失,只是转入了更深的地下。而现在,他们似乎对林晓的能力产生了兴趣...
她轻轻下床,走到窗前。新的一天刚刚开始,但阴影已经再次笼罩。无论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有一点很确定——战斗还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