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的沉默靠近,
不仅没有让石镇吉理解,反而让他以为沈海被自己说中了痛点。
极尽嘲讽的看向沈海,“沈海!你当年在永安城头立誓\"诛清妖,复汉土\"时,可曾想过今日这般狗彘模样?”
沈海闻言眉峰骤凝,“石检点,爵爷念你是条汉子才留你性命。”
“如今翼王败退已成定局。”
“爵爷很欣赏你和翼王的才华,希望你们兄弟俩能进入爵爷幕府…。”
“爵爷的才能如何,你们都很清楚,跟着他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待到靠近了一些,双方仅剩下五步之遥,沈海压低声音道:
“爵爷才是真的为国为民!”
“而天京那个洪某人…”
“虽然反清有功,但是说到底也不过是个自私自利的伪君子,用爵爷的话说,就是个虚伪的传销头子罢了!”
“爵爷说了,太平天国大部分人,都是一群有信仰英雄好汉…。”
“可是咱们都跟错了人,他洪某人只是利用你们满足自身的贪欲罢了!”
“像翼王一样的英雄人物,何苦为那虚无缥缈的\"天父天兄\"陪葬?”
“那个'天父天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底层天国百姓、士兵不知道,难道你和翼王也不知道?何必自欺欺人?”
沈海也是苦口婆心了,不仅尽心劝说,还不停的给他使眼色。
可惜石镇吉信仰坚定,还正在气头上,对于沈海的暗示视而不见。
不仅没有借坡下驴,反而怒骂道:“呸!你也配诋毁天国?”
“你也配提翼王?”
“他李世安也配收翼王入幕府?”
“身为一名汉人,空有一身的本事,不加入天国义军也就罢了,反而利用一身的本事,踩着义军鲜血当走狗…。”
“一个如此数典忘祖之人,怎能与天王那样的救世主相提并论?”
“你现在也是一样,都是狗汉奸!”
说着,剑锋突然指向沈海咽喉:“你摸摸良心,可还挑着汉家血脉?”
“虽然你伏击成功,我今日落入你手,可是别忘了,翼王大军就在城外,城外还有十万太平军,你们长不了!”
沈海却纹丝不动,“我自然知道翼王就在城外,也知道有十万大军…。”
“我更清楚翼王的领兵才能!”
沈海先是一副崇拜的表情,给与了自己对翼王的崇高评价。
可正当石镇吉高兴时,
突然话锋一转,“可是,翼王的才能,在爵爷面前,真的排不上号!”
“即使加入爵爷幕府,以翼王的才能,也最多排在第五名之后…。”
“爵爷说了,即使在太平天国之中,翼王的才华也最多排在第三…。”
“说句不客气的话,翼王最多只是一员大将,都不够资格为帅!”
沈海努力的回忆着李世安给一众太平军降兵做思想工作的话语。
“爵爷并不是多么需要你与翼王,他要招揽人才,简直太容易了…。”
“他只是预测到了翼王与你们石家族人的悲惨结局,只是替你们惋惜!”
“希望你能看清楚形势!”沈海简单的把翼王等人的结局说了一遍。
保证道:“爵爷说了,只要你们弃暗投明,他可以上奏朝廷既往不咎!”
“不仅如此…”
“爵爷保证给你们申请高官厚禄,地位绝对不会比我和刘旅长低!”
“爵爷自身是帅才,如今正缺你们这般猛将,何苦学那飞蛾扑火?”
……
“好大的口气!”
石镇吉收剑狂笑:“好一个不够资格为帅,他李世安确实够狂!”
“他之前确实百战百胜,可是别忘了,他一直没有遇到翼王…。”
“如今他被翼王困在这武昌城内不得动弹,有什么资格评价翼王?”
“至于高官厚禄?你以为我和翼王像你们一样贪生怕死,贪图享受?”
“什么弃暗投明?我看你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暗,什么是明吧?”
“困在武昌城内?”
“还不得动弹?”沈海笑了,“你可知爵爷想招揽翼王,却为何要先对你留活口?你以为是为了用你威胁翼王?”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
“你想多了!”沈海摇摇头,“他是要你亲见新军是如何打败翼王的!”
“另外,爵爷并非让你们现在就归降于他,他只是要给你们一个教训…。”
“爵爷只是让你们别招惹他!”沈海说到这里,再次压低声音,
“爵爷要我转告你们一句话——这天下,终究是汉人自己的天下。”
“但是这个天下,绝对不是太平天国,不是那个洪某人的天下!”
石镇吉听到这里,瞳孔骤然放大,不可思议的看向沈海,想要确定沈海话语的真实性,毕竟这个消息太震撼了。
只是不等他问出口,沈海就摇摇头,神秘的说道:“佛曰:不可说!”
“有些话只说一遍!”
“想要知道答案,先活下来再说!反正你们也不怕死,如果到时候发现我欺骗了你,你再寻死也不迟吧?”
在石镇吉思考沈海是不是可信的时候,后者直接拍了拍手掌,刘官福瞬间就带人冲了出来,直接控制了现场。
事已至此,
石镇吉深深的皱起了眉头,对着沈海说道:“希望你还没有完全丧失良心,否则我做鬼也要撕烂你这身汉奸皮!”
说完之后,最终下令投降。
“放心,我还是那个我!”
“还是那个有理想的“汉人”!”
沈海很高兴石镇吉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汉人”二字加重了语气。
看到地上哀嚎的伤员,还贴心的安排道:“阿福兄弟,赶紧救人!”
然后,石镇吉又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刚刚还是针锋相对的敌人。
在沈海下令之后,立马变成了亲人,新军之中马上出来许多医护兵。
快速而有效的给伤员包扎救治。其中就有他们只听到传言中的神药。
……
与此同时,双凤山阵地。
在双方水师大战、在武昌城内发生大战的同一时间,双凤山阵地,以及武昌城东、南、北三个方向,被六万人围攻。
主帅则是石翼王。
他亲率1万主力战兵,两万二线辅兵,直接进攻双凤山阵地。
他的对面则是刘官芳为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