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定了!”清文宗高兴的一拍案几,“给李爱卿加右都督御史衔!”
“让他安排有能力的人才去苏军当总教官,不求与桂军一样强大。”
“但也不能比同等人数湘军步兵差!”
“皇上,不可让李世安自己安排亲信去当总教官!”祁寯藻见清文宗高兴过头了,便提醒道:“他需要限制!”
“您应该指定一个,让这个人感受到圣上您的皇恩,让他感激您,感激朝廷,而不是感激李世安这个上司!”
“哦,也对!”清文宗这才反应过来,转头看向肃顺,“肃爱卿,桂军那边的情况,你应该比较熟悉吧?”
“回皇上,微臣熟悉!”肃顺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只是,皇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或者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祁爱卿,需要什么条件?”
清文宗也是够直接,懒得动脑筋了,转头就问这个提建议的。
好在祁寯藻早就习以为常,“条件也简单,不能追随李世安太久!”
“追随李世安太久,作为李世安的亲信,太容易被李世安左右!”
“但又不能与李世安关系太远,太远了学不到桂军的精髓。最好不要是百越人。”祁寯藻一针见血的说道。
肃顺根据这些条件,在心中稍微一思索,便有了答案,
“这样的人不多,最合适的人叫周腾虎,现任桂军步兵营副统领。不久前绍圃给他请了一个七品候补知县头衔。”
“能力也在剿灭魔都小刀会的过程中检验过了,与绍圃不近也不远。”
“关键他不是百越人,而是江南常州人士,可以让怡制台关注着…。”
“行,那就他了!”清文宗感觉今日议事有些久了,便想着快速定下来,
“就以其带兵围剿小刀会反贼立功为由,赏一个三品武将衔!”
说完之后,不再征求意见,制止了还想发表意见的僧王爷三人。
“传朕旨意,着令两江总督怡良、江南巡抚李世安,自即日起统筹苏南地方团练,整军编伍,组建「苏军」。”
“苏军初定十六营之制,员额八千,后续视战事所需增减。”
“主帅之位,着在籍礼部侍郎、江南团练大臣庞中路膺任,总领全军调度。”
“特置副帅二员:”
“江南布政使吉尔杭阿兼领第一副帅,总理粮草辎重、军需供给;”
“桂军步兵副统领周腾虎擢升第二副帅兼总教官,授三品武将衔,”
“专司日常训练、战术参赞。成军之前,全军训练事宜悉由周腾虎主理。”
“'苏军'受两江总督与江南巡抚双重节制。着李世安加右都御史衔。”
“代朕巡狩,监察军中大小将佐,凡有贪墨、怠惰者,据实参奏,严惩不贷。”
……
数日后,江南、苏州巡抚衙门。
李世安接到圣旨之后也很意外,没想到自己又多了一个头衔,
但是对于自己欲擒故纵的效果很满意,说明前期准备很成功。
因为苏军的组建,基本都在苏南,所以,总部自然设在了苏州。
远在常州的怡良,都已经把孙女托付给李世安了,自然相信李世安,所以,李世安又变成了苏军实际一把手。
至少在成军之前是这样。名义上的一把手,现在也只是协助的状态。
日常训练他都管不了,只是让周腾虎,用他的名义下达指令。
这也算维护了一把手的权威。
不过,庞中路也很满足了,他也知道自己什么水平,让桂军骨干当总教官,训练出来的军队,自然比自己强。
这样自己省去很多的麻烦。
他自己筹办团练,仅仅是军饷、粮草就是一个大麻烦,不然也不会数月时间才千余人,还是一触即溃的那种。
上次差点就被谢七灭了,还是李世安阴差阳错的让吉尔杭阿去救下了。
对于这次圣旨下达。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吉尔杭阿,他为了得到实际兵权,可是动用了不少关系,这才有了惠亲王、僧王爷的支持。
却不曾想,到头来,还是给别人做了嫁衣,尤其是李世安说了不插手的。
结果现在还是实权一把手。
毕竟他并不知道朝廷提拔李世安的手下周腾虎,是没安好心。
僧王爷、惠亲王都没说。
他以为李世安早有预谋(别说,他还真猜到了李世安的真正意图)。
所以,此刻的吉尔杭阿,感觉自己被李世安欺骗了,眼神中尽是阴霾。
李世安似乎心有感应,一转头,却发现吉尔杭阿只是对自己微笑。
但李世安也想到了,自己之前对他的承诺,便解释道:“吉大人,本抚也没想到事情竟然变成这样——。”
“皇上这是嫌我不够忙啊。”
“这个监军,真不是我想的。”
李世安还指望把苏南地区,发展成第一块根据地,所以不想与吉尔杭阿这么快搞毛了,本能的就是解释道:
“你放心,苏军钱粮物资这些,本抚会第一时间让人送去布政使衙门。”
“本抚只是代天巡狩,不会插手苏军的日常,更不会插手物资发放。”
“李大人,您无需解释这些的。”
吉尔杭阿一如既往的谦卑,“皇上如此安排,自然是有他道理的。”
“只是如此一来,大人您可就同时掌控苏、桂两支大军了。”
“加上直属抚标,这对大人您…。”吉尔杭阿最终还是忍不住挑拨道。
“吉大人此言差矣!”
李世安可不上套,严肃的说道:“什么叫本抚掌控两支大军?”
“朝廷的大军!本抚怎么能掌控?只是代天巡狩罢了,'桂军'也是如此。吉大人这话可是有污蔑的嫌疑啊。”
“是下官失言了!”吉尔杭阿马上惶恐的跪拜,“还请抚台大人恕罪。”
李世安脸色古怪的看着吉尔杭阿,想警告对方,但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吉大人言重了…。”李世安搀扶起吉尔杭阿,“你也是无心之举。”
“咱们共事的时间还长着呢。”
两人又是一番虚与委蛇。
虽然吉尔杭阿没有再露出什么马脚,但是李世安感觉两人有了隔阂。
不过,他也没有在意。
开始一心投入到军政事务之中,开始谋划,如何光明正大的利用苏军。
运用的合理,说不定可以提前起义,只是前期可能需要与太平军合作。
他却不知道,自己忽视的吉尔杭阿,在背后搞的小动作,差点让他崩盘,到了不得不仓促起义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