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爷爷家种的就有,那个菜产量比较高,吃不完了晒干冬天还能接着吃。你想吃奶奶带你去拔一些。”
苏奶奶把手头的活放下,洗了洗手就带着孙女往苏焕家走去。
苏焕是苏仁的亲弟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苏庆是现任村长。
本来当初是想让苏雪衣当村长的,苏雪衣嫌不自由,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苏仁就推荐了自家侄子。
苏焕媳妇是王家村的王三妹。
大儿媳妇是王家村隔壁孙家村的孙三娘,孙三娘生了大女儿苏晴兰,今年15岁,小女儿苏晴雨,今年12岁,小儿子苏明德,今年9岁。
二儿子苏冉,媳妇是逃荒来的同村的张菊花,眼皮子比较浅,当年以苏冉救了落水的自己为由,强逼苏冉娶了她。
生了大女儿苏小荷,13岁,二女儿苏招娣,11岁。
苏家本不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家,但是张菊花重男轻女,因为娘家4个姊妹帮扶一个弟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想。
当时给二女儿取名招娣的时候,全家都反对,是张菊花以性命相逼,非要取名,说是能带来儿子。
结果生了招娣11年了,儿子没有一个,夫妻关系是愈发不好。
“在呢,他二婶。”苏奶奶进了苏家院子以后,跟在院子里捡黄豆的王三妹打招呼。
“二奶奶好!”苏酥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打招呼,说实话二奶奶顶多50岁,在前世,自己顶多叫个阿姨。
这也是一直以来自己不愿意出门的原因,好多没有自己前世年纪大的,自己都得叫叔婶就算了,毕竟辈分在那儿,还有好多叫哥姐的,实在是受不了。
“酥丫头来了啊,过来坐!”王三妹招呼着奶孙俩。
“不了,酥丫头想吃雪菜,我说来你家拔几颗。”苏奶奶说。
“这孩子,想吃多少随便去拔,管够!”边说边可怜的看着苏酥。
心想着这丫头估计是在张家饿傻了,老大家不缺吃不缺喝的还要吃雪菜。
“苏酥躲着二奶奶的眼睛,拉着自家奶奶赶紧往外走。”
苏焕家的雪菜没种在菜园,而是种在地里,因为这菜在农村没人稀罕,而且产量极高,只要想吃,随便撒点种子就能疯长。
苏焕家之所以种那么多雪菜,是因为张菊花的娘家一到冬季就来打秋风,另外一个是冬天牛没有草吃,晒干的雪菜可以喂牛。
如果让苏酥知道张家的想法,肯定会说暴殄天物。多美味的菜呀,怎么会没人吃。
前世在云南,农家各家各户都会腌酸菜,苏酥前世是从孤儿院长大的,孤儿院很穷,很多菜是自己种的,腌酸菜也是那里的孩子的必修课。
拔了大概有10颗雪菜,奶孙俩抱着往回走。
“奶奶,先把雪菜放院里,我来处理一下,保准你吃了还想吃。”
苏酥把自己怀里的雪菜扔到地上,然后接过奶奶怀里的也扔到地上,招呼奶奶去拿菜刀。
酸菜制作方法
第1步需要把洗净后的雪菜划十字刀口悬挂晾晒,在阳光下暴晒2天至叶片卷曲发蔫,形成小圆球状。
第2步需要制作盐水,盐水配比的黄金比例为每4斤凉白开水配3两食盐
第3步需要灭菌,比较家常的做法是盐水煮沸后冷却,沿坛壁转圈倒入一圈白酒。
第4步分层装填,腌制酸菜,以瓷坛为最佳。坛中铺入晾晒好的芥菜,菜叶朝上;均匀撒入姜片、蒜粒、花椒,倒入盐水淹没食材,封口前淋白酒。
第5步密封发酵,用无油竹筷操作,每周开盖放气一次,阴凉处静置30天至45天。
“你这孩子,干起活来还有模有样的!”在苏酥把最后一颗雪菜划完十字刀口晾晒到晾衣绳上以后,得到了奶奶的夸奖。
“奶奶,我不光干活像样,做起吃的来,也很像样,您就瞧好吧。”苏酥拍着自己的胸脯保证。
“你这孩子,像什么话,赶紧把手放下来。”苏奶奶一脸无奈。
“酥丫头,过来试试二婶新给你做的衣服,尺寸如何。”在院子里做女工的谢婉看到自家侄女终于忙完了,赶紧招呼她上前。
“我瞧着你最近好像白了不少,这水红色的衣服应该更衬你了。”谢婉拿着衣服在苏酥身上比划。
云梦王朝的衣服有点儿类似于历史上的唐装。
谢婉给苏酥做的是冬装,比较厚实,上衣是对襟的,窄袖,然后是高腰的襦裙,这个时代的里衣是宽松版的秋衣秋裤,用的是棉料。
因为时代的原因,穿着保守,即便是炎炎夏日,依旧需要穿长袖里衣,穿到脚踝的裙子。
“太漂亮了,谢谢二婶,二婶您的手是怎么长的呀,简直是太巧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苏酥毫不犹豫的夸奖。
“就你嘴甜,快去试试。”
苏酥接过衣服,去了自己的卧室,把外衣脱下,直接套上了二婶新做的衣服。
“二婶,是不是特别漂亮?”苏酥换好衣服在二婶面前转了一圈。
“不错不错,初日染梨涡,移步惊新荷。”谢婉看着院中言笑晏晏的侄女,仿佛看到了年轻的大嫂。
妯娌俩感情一直很好,因为大嫂在这里没有娘家的原因,逢年过节回娘家的时候,大嫂总跟自己一起回自己娘家,说白了,大嫂就是自家爹娘的另外一个闺女。
但是如今大嫂大哥下落不明,自己一定要好好对自己的侄女。
“二婶,您的学问太好了,真羡慕二叔娶了您这么一位蕙质兰心的媳妇!”
“你这丫头,走吧,该做晚饭了!”谢婉嫁到苏家是舒心的。
没有妯娌不合,没有婆母磋磨,夫君能干,儿子优秀,唯一的侄女因为嫁人让自己糟心了几天,不过现在一切都好了。
“二婶,今天晚上做什么呀?”自从和离归家,苏酥每天晚上都跟二婶一起做饭。
让自己的奶奶出去歇着,说要孝顺长辈,出嫁前,苏家即便是农忙的时候都没有让苏酥做过饭。
对于她的改变,家里人一方面是欣慰,一方面是觉得苏酥在张家受了磋磨,才会如此勤快。
殊不知,苏酥是不会生火,想要学习古代做饭的技能,等有钱的时候好大展身手,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不得不说这是个美丽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