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驱散了夜的寒意,却驱不散洛阳城上空弥漫的焦糊与血腥气味。
白日的光亮,更加清晰地映照出这座昔日帝都的满目疮痍。
断壁残垣,焦木枯骨,随处可见。昔日繁华的街市化为白地,巍峨的宫殿只剩骨架。
幸存的百姓如同惊弓之鸟,蜷缩在残破的屋檐下或临时搭起的窝棚里,眼神麻木而绝望。
唯有那一队队巡逻的玄甲士兵,以及逐渐设立的粥棚和医帐,给这片死寂的废墟带来了一丝微弱的生机与秩序。
荀衍在一众文武的簇拥下,行走在残破的街道上。
他面色平静,目光扫过沿途的惨状,【乾坤正气】在体内默默运转,将周遭弥漫的负面情绪悄然净化、吸收,转化为更加凝练的力量。
传国玉玺在丹田内微微震动,似乎对这片承载了太多气运与伤痛的的土地,有着独特的感应。
曹操、孙坚、公孙瓒等人跟在身后,看着这一切,脸色都无比沉重。
昨日的激战与脱险的兴奋过后,冰冷的现实摆在眼前:
他们夺回的,只是一座巨大的坟墓。
“董卓老贼!罪该万死!竟将洛阳毁至如斯地步!”
孙坚咬牙切齿,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曹操长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无力与悲凉:
“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陛下蒙尘,百姓流离…我等纵有救驾之心,然根基已毁,如之奈何?”
他这话,既是对董卓的控诉,也是对眼前困境的无奈,更隐隐指向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接下来怎么办?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走在最前面的荀衍。
此刻的荀衍,无形中已成为这群人的核心。
不仅因为他实力最强、兵力最盛、最先入洛阳,更因为昨日赵云那惊天动地的救援,让曹、孙、公孙等人都欠下了天大的人情,无形中矮了一头。
就在这时,东面官道上又是一阵马蹄声响,一支约千余人的队伍略显疲惫地赶来,打着的正是“刘”字旗号。
为首一人,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耳垂硕大,双手过膝,眉宇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虑与仁厚之气,正是刘备。
他身后跟着面色赤红、卧蚕眉的关羽和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张飞。
“玄德来迟一步!诸位兄台无恙否?洛阳…唉!”
刘备快步下马,看到眼前惨状,脸上露出悲戚之色,对着荀衍、曹操等人深深一揖,
“备在后方清剿小股西凉溃兵及匪类,耽搁了时辰,未能与诸位同破强敌,惭愧!”
曹操等人连忙还礼。
荀衍看着刘备,心中明了。
这位刘皇叔怕是故意慢了一步,既避免了正面硬撼西凉主力的风险,又保全了实力。
此刻赶来,正好收拾残局,赚取名声。果然是好算计。
“玄德兄心系百姓,清剿匪患,亦是功德。”
荀衍淡淡一笑,一语双关。
刘备面色如常,仿佛没听出弦外之音,只是痛心道:
“只恨备未能早至,与诸位并肩杀敌,多救些百姓…”
寒暄过后,话题再次回到现实。
荀衍望向远处依旧冒着青烟的皇城废墟,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董卓倒行逆施,人神共愤,其罪罄竹难书。然,哭泣与愤怒,无法让死者复生,无法让废墟重建。”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曹操、孙坚、刘备等人:
“洛阳虽毁,然其名犹在,其位犹存!乃是大汉之心腹,天下之中心!岂能因贼寇之暴行,便弃之不顾?”
“文渊贤弟的意思是…”曹操目光微闪。
“留守洛阳,重整河山!”
荀衍斩钉截铁,“在此竖起讨董大旗,收拢流民,安抚百姓,恢复秩序,以此为大义根基,徐图西进,方可真正救驾,匡扶汉室!”
孙坚、刘备等人纷纷提出粮草、民心、防御等现实问题。
荀衍一一解答,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显然深思熟虑。最后道:
“…即便董卓来攻,我据城而守,又有诸位兄台可为奥援,何惧之有?”
他这番话条理清晰,考虑周全,但众人都听出了潜台词:
留守洛阳,以他荀文渊为主。
曹操、孙坚、公孙瓒乃至刘备,心中各自飞快盘算。
留守洛阳政治意义巨大,但风险也同样巨大,更意味着要屈居于荀衍之下。
而返回各自地盘,发展势力,才是乱世之道。
很快,孙坚、公孙瓒率先表态欲归。
曹操沉默片刻,也苦笑道愿回兖州。
刘备则一脸诚恳地表示愿回豫州附近,继续为讨董大业尽力。
至此,意图已然明朗。
无人愿留守洛阳这个烂摊子,更不愿屈居人下。
荀衍心中了然,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他脸上露出惋惜之色,慨然应允,并赠以粮草军械,收获一番感激。
当日午后,曹操、孙坚、公孙瓒、刘备便相继率领残部,告辞离去。
来时联军数十万,去时各自分飞,所谓的讨董联盟,在洛阳的废墟前,彻底烟消云散,宣告破产。
送走众人,荀衍身边,便只剩下了自己的嫡系文武。
他望着远去的烟尘,眼神变得深邃而坚定。
贾诩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侧,低声道:
“主公,蛟龙入海,猛虎归山矣。旧盟虽散,方是我等真正崛起之机。”
荀衍负手而立,神色平静: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文和,传令下去,即日起,由我荀衍,正式接管洛阳及司隶周边区域,以‘匡扶汉室,安抚黎庶’之名,行便宜之事!”
“诺!”
众文武轰然应命。
荀衍的命令一条条下达,高效而有力:
1. 安民: 立即开仓放粮,设立大量粥棚、医舍,优先救助老弱妇孺。以工代赈,招募青壮参与清理废墟、掩埋尸体、防火防疫,发放口粮工钱。
2. 招揽流民: 发布安民告示,承诺分发无主荒地、提供粮种农具、减免赋税,吸引四方流民归来定居。
3. 肃清周边: 派黄忠、典韦、许褚各率精骑,扫荡洛阳周边百里内所有西凉溃兵、土匪山寨、以及不服管束的地方豪强坞堡,彻底净化环境。
4. 修复城池: 组织工匠,优先修复城墙、官署、及部分民居,逐步恢复城市功能。
5. 探查: 加派“夜枭”及军中好手,严密探查皇宫废墟、各大府邸废墟、帝陵区域以及贾诩提到的“兰台暗格”、“濯龙园秘窖”,寻找一切可能遗留的典籍、珍宝、乃至…秘密。
在荀衍的强力手腕和【人皇气运】无形的影响力下,各项措施迅速推行。
洛阳这片死地,竟然奇迹般地开始焕发出一丝生机。
百姓的脸上不再是绝望,而是有了盼头。
荀衍“荀青天”仁德之名,迅速传播开来。
【叮!宿主正式掌控洛阳核心区域,获得阶段性统治权。】
【叮!有效安置流民,收拢民心,获得大量人道气运反馈!人皇气运点+!】
【叮!肃清周边敌对势力,巩固统治,人皇气运点+5000!】
【叮!洛阳之行总结算:救出大臣皇眷、获得传国玉玺、击败牛辅、击退李傕郭汜…综合评定:巨大成功!奖励:人皇气运点+!《昊天真经》熟练度大幅提升! 当前人皇气运点累计丰厚,可用于提升自身修为、兑换系统物品、或加持麾下文臣武将。】
与此同时,各处的探查也陆续传来惊喜:
兰台暗格发现了大量未被焚毁的孤本典籍,虽非顶级,但体系完整的皇家秘藏功法,以及部分关于天下地脉、星象、秘闻的记载,价值无可估量。
濯龙园秘窖找到了前朝皇室秘藏的一批灵材、宝玉、以及数件威力不俗的古法器。
皇宫废墟和部分府邸废墟零散发现一些金银珠宝、古董字画,以及部分官员私藏的修行笔记、秘术残卷等。
帝陵区域外围 发现了一些守护陵寝的古老阵法的残迹,虽已失效,但蕴含的阵法知识对郭嘉等谋士大有启发。
当然,也有不如意之处。
徐晃派人回报:函谷关守将段煨虽对董卓不满,但李儒早有防备,安插了心腹监军,并增派了魔修协助守关。
徐晃尝试接触失败,强攻试探亦被打退,无功而返,已按命令撤回。
荀衍得报,并不意外:“无妨,函谷关易守难攻,李儒有此防备,也在情理之中。让公明回来便是,日后再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洛阳局势初步稳定,虽然离恢复繁华还差得远,但已基本秩序井然,民心渐附。
荀衍召集文武,安排后续事宜。
“文若不久将率部分文官及物资从颍川赶来。届时,洛阳政务便交由文若全权负责,统筹司隶地区恢复事宜。”
“汉升,你率本部兵马,并整合新招募的城防军,镇守洛阳,负责日常防务与治安。”
“文和、奉孝,你二人统筹情报,监控四方动静,尤其是长安方向及中原各诸侯动向。”
“恶来、仲康,整训兵马,随时听候调遣。”
“子龙,你伤势未愈,暂随我行动,好生休养。”
安排妥当后,荀衍决定,带上救出的皇甫嵩、朱儁等部分愿意跟随的老臣、唐姬、貂蝉以及部分皇眷宫人,启程返回颍川大本营。
车队缓缓驶出依旧残破却已显生机的洛阳东门。
荀衍回望这座饱经创伤的巨城,目光深邃。
洛阳,只是一个开始。
他的根基在颍川,他的征途,是整个天下。
传国玉玺在丹田内温顺地旋转着,预示着一条真正的“人皇”之路,已在他脚下铺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