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四载春秋如白驹过隙。
在总参信息化局这座掌控全军信息脉搏的核心枢纽里,叶修如同一颗深深扎入沃土的树苗,在风雨历练中,汲取养分,开枝散叶,已然成长为支撑起一片天空的栋梁。
这四年,是全军信息化建设狂飙突进、体系成型的四年,也是叶修个人能力、视野和格局全面淬炼升华的四年。
在他和全局同志,乃至全军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当初他所倡导的“以战斗力为标准”、“体系融合”、“安全基石”等理念,已从纸面的规划、会议的要求,逐步渗透到装备研发、采购、试验、训练和保障的每一个环节。
一张以高速、可靠、安全数据链为“神经”,以各类预警、侦察、通信卫星为“天眼”。
以各级指挥信息系统为“大脑”,连接陆、海、空、天、电多维战场空间的无形巨网,正变得越来越致密,越来越坚韧,越来越智能。
南斗卫星导航系统二期组网的圆满成功,无疑是这四年辉煌成就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火箭托举下直刺苍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一个覆盖亚太、走向全球的自主可控的时空基准就此奠定。
这意味着,东大的精确制导武器拥有了自己的“眼睛”,部队机动、阵地定位有了可靠的“罗盘”,各军兵种联合作战有了统一的“时间标尺”。
天基信息支援能力,实现了从“可用”到“好用”、从区域到全球的关键跨越。
而在这个过程中,叶修所领导的信息化局,作为需求提出、体系规划和协调应用的核心部门,其作用至关重要。
从卫星性能指标的军地协调,到地面应用系统的同步开发,再到与各军兵种现有装备的融合对接,叶修以其精湛的专业知识、卓越的协调能力和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刻理解,确保了“南斗”这把利器,从诞生之初就深深烙上了为战而研、为战而建的印记。
他的职务,也早在一年前,便已悄然变化。
因原局长周将军到龄退役,表现出众、众望所归的叶修被任命为信息化局常务副局长,主持全局工作。
这个“主持工作”的担子,远比单纯分管某一方面要沉重得多。
他需要统筹全局的业务规划、人事安排、经费审批、重大项目的拍板决策,还要代表信息化局,与总部其他二级部、各大战区、军兵种乃至国家部委进行协调对接。
四年的深耕,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无数次唇枪舌剑的协调会,无数次深入一线部队和科研院所的调研,早已将那个初来时还略带青涩、需要靠破格勇气立威的年轻上校,磨砺成一位沉稳干练、视野宏阔、在全军信息化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和深厚威望的核心领导。
公元2007年7月1日。
首都京西宾馆大礼堂,气氛庄严肃穆。总部组织的晋升将官军衔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这是军队一年中极为重要的时刻,象征着荣誉、责任与传承。
叶修穿着一身笔挺的07式陆军夏常服,安静地坐在台下前列。
与四年前相比,他的面容更加刚毅,眼神更加深邃,肩章上那枚代表上校军衔的“三星”徽标,在灯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叶修明白自己也在这次晋衔的名单之上。而且,因为信息化局即将调整结构编制,升格为正军级二级部门,他这次的晋升,意义非凡。
“下面,宣布晋升军衔命令!”主持人洪亮的声音在礼堂回荡。
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一位位身着各色军种礼服的将领依次上台,从总部首长手中接过命令状,接受新的肩章。
终于——
“陆军叶修同志,晋升陆军大校军衔!”
叶修深吸一口气,起立,整理了一下衣领,迈着稳健而有力的步伐,沿着红毯走向主席台。
他的步伐从容,吸引了全场所有人的目光。许多人都知道这位年轻得过分的“老信息化”,知道他这四年来做出的突出贡献,更知道他所主持的信息化局即将迎来的重大变革。
站在主席台正中央的,是总参的主要领导之一,一位神色温和却不失威严的上将。他亲自拿起那副崭新的、缀有四颗耀眼金星的正师级大校肩章,面向叶修。
“叶修同志,”首长脸上带着赞许的笑容,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这四年,你带领信息化局的同志们,为全军信息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南斗组网,体系成型,规矩立起来了,安全底线守住了,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