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倒得不太正常。”
对讲机里卡尔的声音卡了一下,又传来沙沙的杂音。陈浩抓起话筒,指节蹭过表面一道划痕。
“什么意思?风刮的还是动物踩的?”
娜娜站在控制台前,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出地形图的热感层。她没抬头。
“根据倒伏角度和密度分析,排除风暴因素。路径呈直线延伸,宽度约一点五米,符合大型生物群体移动特征。”
陈浩把对讲机夹在耳朵和肩膀之间,腾出手拧开一瓶水,喝了一口。水有点涩,是过滤不完全的痕迹。
“行,让他们别往前走了,先退到高处看看情况。”
他按下通话键:“卡尔,听到没有?停在原地,后撤十米,找高地观察。”
几秒后,回应断断续续传来:“明白……已经退了……现在在一块大石头边上……苏珊说树根翻出来的方式不对,像是被硬拖过去的。”
陈浩看了眼娜娜。她正把一段红外影像放大,画面里有几道浅沟,从林子边缘一直延伸进洼地深处。
“不是自然塌陷。”她说,“地表受力不均,存在周期性踩踏痕迹。最近一次活动时间,不超过六小时。”
“也就是说,那玩意可能还在附近。”
“可能性为百分之六十一。”
“比抛硬币靠谱一点。”陈浩放下水瓶,“告诉他们,绕开主路径,从西侧斜坡切入洼地,用手挖,别靠机器探头。”
娜娜接过对讲机,语速平稳:“探测仪信号受潮干扰严重,建议使用湿度试纸配合手动采样。避开松软区,每步落地前用棍棒测试承重。”
信息发出去后,屋里安静下来。净水设备的进度条跳到了七十三,离完成还差不远。陈浩靠在椅子上,右臂伤口贴着临时绷带,有点痒。
“你说他们能找到水吗?”
“概率上升至百分之八十二。”娜娜说,“洼地底部土壤含水量达临界饱和值,渗出迹象明显。”
“那要是水里有虫呢?或者毒?”
“可处理。不可食用植物无法净化。”
“你这话听着像安慰人。”
“我只是陈述事实。”
陈浩笑了笑,没再说话。
外面雾还没散。窗玻璃上有一道裂纹,是从上次地震留下的。他盯着那条缝,直到对讲机又响起来。
“这里是苏珊。”声音比刚才稳了些,“我们改了路线,现在在洼地西坡。地面很湿,踩下去会陷半只鞋。刚用试纸测了,含水量最高一格。”
陈浩坐直:“挖了吗?”
“挖了三十公分,有清水慢慢冒出来。颜色清,无异味。已经装了一瓶,密封。”
“干得好。”陈浩看向娜娜,“下一步?”
“建议采集样本同时,评估周边植被生态。”她说,“若存在耐盐碱可食植物,可缓解长期补给压力。”
陈浩对着对讲机说:“听到了吧?顺便看看周围有没有能吃的草或者根茎,拍下来传回来。”
“已经在做了。”苏珊说,“这边有几种叶子宽大的植物,长得密,根部隆起。还有藤蔓缠在石头缝里,底下好像有块状物。”
娜娜打开数据库接收界面。几秒后,一张照片弹出。她快速比对,三分钟后给出结果。
“第一种,叶片椭圆,叶脉放射状——确认为‘海芋藜’,高纤维低毒素,煮熟可食。第二种,茎中空带节,近似竹类幼株——‘盐地笋’,嫩茎可食用。第三种,地下块根,表皮褐黄——‘岩薯’,富含淀粉,抗旱抗咸,安全性评级A级。”
陈浩听完,吹了声口哨:“咱们这是撞上小型菜园了?”
“不是撞上。”娜娜纠正,“是预测成功。”
“都一样,反正能吃就行。”他重新拿起对讲机,“卡尔,苏珊,按她说的来。摘叶子别连根拔,块根留一部分在土里,以后还能长。装袋分开,别混了。”
“收到。”这回是卡尔的声音,“已经开始采了。岩薯挺难挖,得用军铲撬。不过数量不少,这一片至少能挖两背包。”
“省着点拿。”陈浩说,“你们还得走回来,别背太重摔沟里。”
“放心,我又不是第一次出门。”
半小时后,第二批图像传回。娜娜逐一核对,确认无误后标记为“安全可采集”。
陈浩起身在屋里走了两圈,看了看时间。他们出发快两个小时了。
“该回来了。”
他刚说完,对讲机突然传出一阵急促呼吸声。
“陈浩。”苏珊的声音紧绷,“我们准备返程,刚穿过一片密林,发现被围了。”
“什么情况?”
“三只动物,体型中等,灰毛,尖嘴,躲在树后盯着我们。一只在左边,两只在右边包抄。没有直接冲过来,但一直在靠近。”
陈浩立刻看向娜娜。她已经在调取最后的位置信号。
“他们现在距离基地一点二公里,正位于废弃排水渠北侧林带。地形狭窄,两侧为斜坡,中间通路宽约两米。”
“能跑吗?”
“不建议。”娜娜说,“奔跑会激发追击本能。建议固守一点,制造威慑。”
陈浩按下通话键:“听到了吗?背靠石头,别乱跑。把燃料瓶点着,扔地上画个圈,再把空水囊绑在树枝上晃,搞得像有好几个人在动。”
“明白。”卡尔的声音沉下来,“苏珊已经靠墙了。我来点火。”
几秒后,画面出现在远程摄像头里——那是挂在卡尔背包上的记录仪传回的影像。火光一闪,燃料瓶喷出橙色火焰。烟往上窜,带着刺鼻味。
一只灰毛兽往后退了半步。
卡尔把另一个水囊绑在木棍上,左右挥舞。苏珊同时按下警报器,尖锐的声音在林子里炸开。
两只动物耳朵抖了抖,转身钻进树丛。
剩下那只站着不动,盯着他们。
“它还不走。”苏珊低声说。
“再响一次。”陈浩在那边说,“加点节奏,别一直按。”
苏珊换了方式,短按三次,停顿,再按两次。像是某种信号。
那动物终于转身,几步跃入阴影,消失不见。
“走了。”卡尔喘了口气,“真不怕火啊,就怕吵。”
“它们怕不确定。”娜娜说,“火光和噪音组合打破了攻击预判,选择撤离。”
陈浩松了口气,靠回椅子:“人都没事吧?东西都在?”
“都在。”苏珊说,“水样、植物样本、工具,全带着。就是燃料瓶用掉一个。”
“用了就用了,人活着就行。继续往回走,保持通讯,每十分钟报一次位置。”
“好。”
两人开始返回。路上泥多,走得慢。卡尔走在前面,手里还举着一根点燃的木棍,虽然没人追了,但他还是习惯性地扫视两边树林。
苏珊跟在后面,背包鼓鼓的。她摸了下口袋,确认样本袋没漏。
天色依旧灰蒙。雾气缠在树梢上,脚下的路被踩得稀烂。他们沿着原路走,经过昨晚搬运材料留下的车辙印。
“刚才那几只……”苏珊忽然开口,“动作挺协调的,不像野狗。”
“我知道。”卡尔说,“像是有人训练过。”
“这地方哪来的训练动物。”
“谁知道呢。”他踢开一块石头,“也许以前有人住过。”
他们继续走。风吹过林子,树叶沙沙响。
走到排水渠拐角时,苏珊停下。
“怎么了?”
她指着地面:“这里有脚印。”
卡尔凑近看。除了他们来时的痕迹,确实有一串新印子,比他们的稍小,排列整齐。
“不是我们的。”
“也不是刚才那些动物的。”苏珊蹲下,“这个是人穿的那种战术靴,尺码偏小。”
卡尔皱眉:“谁会在这时候出来?”
“不知道。”苏珊站起身,“但我们得加快了。通知陈浩。”
她拿出对讲机,刚要说话,信号灯突然闪红。
“没信号了。”
“试一下别的频道。”
试了三次,全是杂音。
“可能是地形遮挡。”卡尔说,“再往前几百米就上坡了,应该能恢复。”
“希望如此。”苏珊把对讲机收好,“我们走快点。”
两人加快脚步。背包压在肩上,有点沉。卡尔手里的火把快烧完了,只剩一小截。
风忽然大了些。
苏珊走在后面,一只手扶着背包带,另一只手插在外套口袋里。她的鞋底沾满了泥,踩在地上发出轻微的啪嗒声。
前方坡道隐约可见出口的光亮。
就在这时,她听见头顶传来树枝断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