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发餐厅:政治精英与血腥命案
2023年11月9日晚8时许,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中心一家名为bAU的高级餐厅外警笛声大作,数辆警车和救护车疾驰而来,打破了这座城市夜晚的宁静。这家餐厅位置优越,与政府办公大楼仅一街之隔,平日里经常接待各国政要和商界大亨,出入其中的非富即贵。
当晚,餐厅已经提前结束对外营业,因为工作人员接到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在一街之隔的部委大楼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举行会谈,他们可能会在会谈后到这里举行晚宴。然而,就在这个特殊的夜晚,餐厅内却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命案。
急救人员冲进餐厅,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一名年轻女子躺在血泊中,面部肿胀几乎无法辨认,全身上下布满瘀伤,已经停止了呼吸。尽管急救人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女子当场被宣告死亡。
这位不幸遇难的女子名叫萨勒塔纳特·努科诺娃(Saltanat Nukenova),年仅31岁。她的身份非同一般:她的家族中有不少政界人士,父亲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而她的丈夫更是哈萨克斯坦前经济部长库万德科·毕申姆巴耶夫(Kuan dyk bishimbayev)。
努科诺娃的尸体被发现时,其丈夫毕申姆巴耶夫就在现场。警方迅速将这位前经济部长列为重点嫌疑人。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关于权力、暴力和控制的黑暗故事逐渐浮出水面。
二、施暴者的显赫背景与人生轨迹
2.1 年少有为的政治新星
库万德科·毕申姆巴耶夫于1980年出生在哈萨克斯坦历史名城克孜勒奥尔达的一个显赫家庭。他的家族是哈萨克斯坦有名的经商世家,父亲管理着一所名牌大学,是能与前任总统谈笑风生的人物。
毕申姆巴耶夫从小聪明过人,谈吐不凡。15岁时,他就完成了高中学业,进入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学习。19岁时,他提前完成了大学学业,随后进入塔拉兹杜拉特国家大学学习法学。
2001年,凭借出色的学业成绩,毕申姆巴耶夫获得了博拉沙克奖学金,前往美国留学。两年后,他获得了乔治·华盛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这段留学经历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平步青云的政治生涯
学成归国后,毕申姆巴耶夫的仕途一帆风顺。他从哈萨克斯坦开放银行的经理起步,很快进入政府部门工作。2007年,他被任命为工业贸易部副部长,正式步入政坛核心圈。
此后,毕申姆巴耶夫的政治生涯如同坐火箭一般迅速上升:两年后,他成为总统助理;又过了一年,他转任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副部长。2016年5月,年仅36岁的毕申姆巴耶夫被任命为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部部长,成为该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部长之一。
在担任部长期间,毕申姆巴耶夫被视为前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的\"亲密助手\"和政治新星,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七个月后,他的政治生涯就因腐败丑闻戛然而止。
2.3 受贿丑闻与短暂牢狱
2016年底,毕申姆巴耶夫因收取200万美金贿赂被曝光,随后被免去部长职务并被判处10年监禁。这一消息震惊了哈萨克斯坦政坛,也让这位曾经的政治新星跌落谷底。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毕申姆巴耶夫在监狱中只待了不到两年。2019年,他获得特赦出狱,重新回到了自由社会。这次经历似乎并未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反而让他更加懂得如何利用人脉和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狱后,毕申姆巴耶夫无法继续在政坛发展,于是开始经营家族产业。表面上,他依然保持着风度翩翩的形象,但私下生活中却逐渐显露出暴力和控制欲极强的一面。
三、受害者的背景与人生选择
3.1 美丽占星师的成功事业
与毕申姆巴耶夫相比,受害者萨勒塔纳特·努科诺娃的人生轨迹则完全不同。努科诺娃于1992年出生,比毕申姆巴耶夫小12岁。她曾前往英国留学,归国后先是在一家银行短暂就职,但很快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占星学。
凭借出色的容貌与气质,配合一定的专业能力,努科诺娃很快在占星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一名颇有名气的星象咨询师。她在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大量粉丝,每天都有很多人找她咨询。据说,想要与她线下会面,需要提前2个月预约。
努科诺娃不仅容貌出众,性格也非常善良。据她的家人和朋友描述,她充满爱心,温柔善良,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常常为陷入困境的女性提供帮助。
3.2 网络邂逅与\"闪婚\"
2022年8月,努科诺娃的人生轨迹与毕申姆巴耶夫交汇了。毕申姆巴耶夫偶然在网络上看到了努科诺娃的照片,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他尝试约努科诺娃线下占星,但被直接拒绝了——因为努科诺娃为避免不必要的骚扰,已经设置了只接受女性或情侣咨询的门槛。
然而,毕申姆巴耶夫并未放弃。他利用自己的关系网,请一位女性朋友将努科诺娃约了出来。在朋友的游说下,努科诺娃最终答应与毕申姆巴耶夫见面。
初次见面后,两人的关系迅速发展。尽管年龄相差十多岁,毕申姆巴耶夫还有四个孩子,但他相貌堂堂、谈吐不凡,没有中年人的油腻感。单从外在条件看,他确实充满魅力,努科诺娃很快就被他吸引。
2022年12月16日,在相识仅仅几个月后,两人在没有进行合法婚姻登记的情况下,按照穆斯林习俗举行了婚礼,成为事实婚姻夫妻。婚后,努科诺娃放弃了自己的占星事业,成为一名全职主妇,全身心投入到这段婚姻中。
四、暴力婚姻:从天堂到地狱的转变
4.1 暴力初现:新年聚会上的失控
令努科诺娃始料未及的是,表面风趣幽默的丈夫背后竟然隐藏着另一副面孔。仅仅半个月后,毕申姆巴耶夫就撕下了伪装,露出了暴力的一面。
2022年12月31日,努科诺娃的哥哥艾特贝克受邀前往妹夫的别墅参加新年派对。然而,与记忆中乐观开朗的印象不同,妹妹努科诺娃显得十分紧张,不断挑剔现场布置细节,唯恐出了纰漏。
艾特贝克起初以为妹妹是因为首次以女主人身份接待客人,过于追求完美导致压力太大。直到毕申姆巴耶夫的表弟带着礼物不请自来,他才觉察出妹妹焦虑的根源。
由于表弟夫妇到得突然,努科诺娃事先不知情,没有准备礼物。为了避免尴尬,她将房间里一瓶昂贵的香水装饰好后送给了弟媳。这原本是一个巧妙化解尴尬的举动,却不料引发了毕申姆巴耶夫的暴怒。
毕申姆巴耶夫当着所有宾客的面,对努科诺娃大吼:\"你为什么把我送给你的礼物转送给别人,你一点儿也不考虑我的感受!\"他的怒吼在别墅中回荡,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震惊和尴尬。
尽管毕申姆巴耶夫的父母试图安抚他的情绪,劝说这只是一件小事,但这并没有奏效。毕申姆巴耶夫不仅没有冷静下来,反而开始疯狂咒骂自己的父母,声称他们多管闲事。
这场风波过后,客人们尴尬地提前告辞。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午夜刚过,毕申姆巴耶夫又突然发狂,将客厅的餐桌掀翻在地,一场精心准备的晚宴变成了荒诞的闹剧。
艾特贝克目睹了这一切,对妹夫的行为感到十分震惊和疑惑。在妹妹再三承诺自己会处理后,他带着担忧离开了。此后,艾特贝克多次询问妹妹的情况,但努科诺娃总是说一切都好,这让他逐渐打消了疑虑。
4.2 持续暴力:恐惧笼罩的婚姻生活
然而,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2023年3月20日,艾特贝克突然收到妹妹发来的照片,照片中的努科诺娃眼部乌青、面部肿胀,眼神空洞,整个人憔悴到极致。虽然她没有明说,但艾特贝克一眼就猜到妹妹是被丈夫家暴了。
艾特贝克立刻驱车前往妹妹的住所,但到达时别墅里只有毕申姆巴耶夫一人,努科诺娃不知所踪。当他询问妹妹的去向时,毕申姆巴耶夫却毫不在意地回答\"不知道\",这彻底激怒了艾特贝克。
两人几乎要大打出手,最后是艾特贝克担忧妹妹的安危才终止了这场争斗。后来他才知道,努科诺娃躲到了岳母家中。
当艾特贝克要求妹妹跟自己回家、离开毕申姆巴耶夫时,努科诺娃表示暂时还无法放下这段感情,她认为婚姻是自己的选择,既然已经结婚就要好好经营,有问题就应该解决,她相信毕申姆巴耶夫会改变。
艾特贝克劝说无果,只能独自离开。然而,他心里明白,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忍耐只会换来无休止的霸凌。
2023年9月,在一次家族聚会上,艾特贝克再次在妹妹身上看到了淤青。当他询问原因时,努科诺娃谎称是按摩时师傅力气太大导致的。艾特贝克对此心知肚明,但他知道,如果妹妹不愿意结束这段婚姻,他每次向毕申姆巴耶夫问责都可能导致妹妹遭受更严重的殴打。
五、致命冲突:餐厅里的暴力狂欢
5.1 最后的争吵与致命决定
2023年11月8日,努科诺娃的朋友艾达与努科诺娃夫妇一起去看演唱会。令努科诺娃愤怒的是,毕申姆巴耶夫竟然当着她们的面与其他女子搂搂抱抱,甚至亲吻脸颊。
努科诺娃为此与丈夫大吵了一架。演唱会结束后,毕申姆巴耶夫和努科诺娃一起离开,前往bAU餐厅,而艾达则识趣地告辞。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竟会是她们最后一次见面。
据毕申姆巴耶夫后来向警方供述,当天晚上他们在餐厅吃饭时发生了激烈争吵,努科诺娃表示要去哥哥那里,他好不容易才说服她留了下来。之后他们喝了很多酒,意识都不太清醒。他声称,努科诺娃可能是在卫生间里不慎滑倒,头撞在了马桶上,导致颅内出血最终死亡。
毕申姆巴耶夫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因为这家餐厅的老板是他的表弟,他们已经删除了餐厅里的监控视频,检方不会找到任何证据。他甚至幻想可以通过贿赂陪审团和疏通关系来逃脱法律制裁。
然而,他低估了警方的调查能力和决心。警方通过技术手段恢复了餐厅的监控记录,并在毕申姆巴耶夫的手机中发现了他自己录制的十二段施暴视频,这些证据彻底戳破了他的谎言。
5.2 长达8小时的暴力折磨
从恢复的监控视频和毕申姆巴耶夫手机中的视频可以看到,这场致命的暴力始于11月9日凌晨1点多。画面显示,毕申姆巴耶夫将妻子堵在一扇门外的墙角,右手拿着香烟,左手捏着她的脸颊,强迫她直视自己。此时的努科诺娃衣着完整,但神情疲惫,似乎不想搭理对方,却又不得不被迫顺从。
早上6点56分,监控画面再次出现两人身影,他们从1号贵宾室走出。此时的努科诺娃已经浑身赤裸,只在外面套了一件黑色羽绒服,跟在丈夫身后。突然,毕申姆巴耶夫转过身来,开始对她进行殴打。
从毕申姆巴耶夫手机中提取的视频显示,在餐厅VIp包厢内,他对努科诺娃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暴力折磨。视频中,毕申姆巴耶夫不断殴打、辱骂妻子,同时质问她与另一名男性的关系。尽管努科诺娃的家人和朋友都表示她根本不认识那个人,但毕申姆巴耶夫却一口咬定妻子\"羞辱\"了自己,声称要\"把羞辱还给羞辱\"。
令人发指的是,在殴打妻子之后,毕申姆巴耶夫并没有立即叫救护车,而是继续淡定地用餐,只是给一个塔罗牌占卜师打了个电话,询问\"我妻子会不会有事\"。对方以为他喝醉了酒在胡闹,便安慰他说他妻子不会有事。
直到事发超过12小时后,毕申姆巴耶夫才叫来医护人员。医生到达现场后,当场宣布努科诺娃因脑损伤死亡。
六、法医鉴定:触目惊心的身体伤害
努科诺娃的尸检报告揭示了她生前遭受的非人待遇。法医检测报告显示,死者眼耳脸颊发现多处瘀伤,鼻骨完全粉碎,颈部存在椭圆形瘀痕,系为他人指印,后颈部肌肉及眼部结膜充血,疑似被人掐脖导致窒息。
更令人震惊的是,努科诺娃的直接死因是闭合性颅脑损伤,颅内出血量足有致死量的两倍之多,生前头部被猛力撞击不下十次。法医鉴定还发现,早在一个月前,努科诺娃就已经有了少量的脑出血,全身上下存在多处新旧交织的创伤,这表明她长期遭受暴力殴打。
这些触目惊心的伤痕不仅证明了努科诺娃生前遭受了极其残忍的暴力对待,也揭示了毕申姆巴耶夫长期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的事实。而最有可能实施这些暴力行为的人,正是她的丈夫——前经济部长毕申姆巴耶夫。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法医最终确认,努科诺娃在被送医前已经死亡至少6至8小时。这意味着,毕申姆巴耶夫在妻子死亡后,没有立即报警或叫救护车,而是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
七、案件曝光:舆论压力与司法挑战
7.1 家属质疑与证据保全
当努科诺娃的家人得知她的死讯后,他们无法接受警方最初的调查结果。他们坚称努科诺娃身上的伤痕不可能是自己不小心摔倒造成的,强烈要求警方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与此同时,毕申姆巴耶夫也在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他不仅试图贿赂两名负责验尸的法医,希望他们给出努科诺娃不是死于暴力、而是因旧伤而死的结论,还开始大造舆论,声称妻子的家人对他的家暴指控\"都是污蔑\",目的是从努科诺娃的死亡中获取名利。
毕申姆巴耶夫的父母也站出来为儿子辩护,称努科诺娃从不是个好儿媳,不仅酗酒,行为不检点,精神也不正常,她的死是自讨苦吃。当地一些媒体也支持这种说法。
然而,努科诺娃的哥哥艾特贝克坚决否认这些指控。他表示,关于妹妹酗酒、精神有问题的说法都不属实,\"她被诋毁成了不忠诚的人\"。
7.2 全国关注与总统干预
这起案件在哈萨克斯坦引起了极大关注。2023年11月,当警方确认此案的嫌疑人是前经济部长毕申姆巴耶夫时,整个国家都震惊了。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亲自向内务部下达了特别关注案件调查进展的工作指示,显示了这起案件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代表受害者家庭的律师伊戈尔·弗兰切夫表示:\"毕申姆巴耶夫依仗自己的政治关系,对操纵局面的能力充满信心。\"然而,这一次毕申姆巴耶夫低估了社会舆论的力量和公众对正义的渴望。
这起案件的曝光也引发了哈萨克斯坦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广泛讨论。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哈萨克斯坦有六分之一的女性曾遭受过男性伴侣的暴力。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当时哈萨克斯坦刑法中甚至没有\"家庭暴力\"这一概念,殴打配偶只是一种\"会被处以罚款\"的违规行为。
八、公开审判:全国瞩目的司法大戏
8.1 电视直播的历史性审判
2024年3月27日,这起备受瞩目的案件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开庭审理。这是哈萨克斯坦历史上首次对案件审理进行电视直播,吸引了数百万人观看。
庭审过程中,努科诺娃生前最后时刻挣扎的声音被公开,许多观众听到录音后潸然泪下。在法庭现场,努科诺娃的哥哥艾特贝克泪如雨下,她的母亲更是站起来对被告席上的毕申姆巴耶夫喊道:\"你让我如何背负着这一切活下去?!\"
毕申姆巴耶夫在整个庭审过程中一直辩称自己\"以为妻子睡着了\"。直到最终判决前,他还声称\"从不希望努科诺娃死\",强调自己并无杀人的预谋。
在法庭上,努科诺娃的哥哥出庭作证,展示了妹妹生前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照片。他表示,努科诺娃是毕申姆巴耶夫的第三任妻子,她因明确提出离婚请求而经常遭到毕申姆巴耶夫的施暴。
8.2 证据确凿:施暴者的自证其罪
检方在法庭上出示了大量证据,包括恢复的监控录像和毕申姆巴耶夫手机中的十二段施暴视频。这些证据显示,毕申姆巴耶夫对妻子进行了长时间的殴打施暴,除了拳打脚踢和勒住脖子之外,他还将妻子拖着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最后进入了没有摄像头的VIp房间。
据检察官描述,毕申姆巴耶夫把努科诺娃从厕所里拖出来后,掐住她的喉咙,勒死了她,导致她失去了知觉。
面对这些铁证,毕申姆巴耶夫不得不改变策略,转而攻击努科诺娃的品行和操守,并展示她在聚会上饮酒的照片。这种说法引发了哈萨克斯坦社会的广泛愤怒。
值得注意的是,毕申姆巴耶夫曾在7年前因受贿罪被捕,被判处了10年监禁,但不到三年他就被特赦了。这一事实让许多人担心,即使他这次被判有罪,也可能会以某种方式逃脱严厉的惩罚。
九、最终判决:24年监禁的正义裁决
9.1 陪审团的有罪裁决
2024年5月13日,经过长时间的审议,阿斯塔纳市法院根据陪审团的有罪裁决作出了判决:毕申姆巴耶夫因酷刑和谋杀罪被判24年徒刑。他的表亲巴赫詹·拜扎诺夫因协助掩盖罪行被判4年徒刑。
这一判决结果让许多哈萨克斯坦民众感到满意。努科诺娃的哥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基本实现了想要的正义,他(毕申姆巴耶夫)出狱的时候应该已经68岁了,这基本上就算是终身监禁了\"。
哈萨克斯坦参议员阿曼凯德·托列米索夫也表示,陪审团的裁决是完全依法进行的,\"他如今是44岁,坐牢24年后将是68岁。这与终身监禁其实没什么差别。\"他还指出,毕申姆巴耶夫提前出狱的可能性很低,因为现行法律规定,犯人必须服满三分之二刑期后才可申请假释,这意味着毕申姆巴耶夫至少要坐16年牢才能提出申请。
9.2 判决的社会意义
这一判决在哈萨克斯坦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人认为,这不仅是对毕申姆巴耶夫个人的惩罚,也是对整个社会家庭暴力问题的一次警示。
当地时间5月13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这一案件的判决让家庭暴力再次成为哈萨克斯坦社会的舆论焦点。
在毕申姆巴耶夫被判刑两天后,就是努科诺娃的32岁生日。如果没有这场悲剧,她本应在这一天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庆祝,而不是成为家庭暴力的牺牲品。
十、\"沙力塔娜提法\":家暴入刑的里程碑
毕申姆巴耶夫杀妻案成为了哈萨克斯坦家庭暴力立法的重要催化剂。这起案件激起了哈萨克斯坦社会,尤其是女性的公愤。努科诺娃的悲惨命运让她们想起了无数遭受家暴却无法通过司法获得公正的哈萨克女性。
在案件审理期间,哈萨克斯坦女性博主们发起了一系列抗议活动。她们集体化妆成遭家暴后的容貌,诉说身为女性在哈萨克斯坦遭受的不公,呼吁严惩毕申姆巴耶夫,并要求当局重视家暴问题。海外哈萨克侨民也纷纷来到使馆前抗议。
这些社会运动最终推动了法律的变革。2024年4月,在社会舆论和女权活动家的强烈要求下,哈萨克斯坦议会修改了法律,将家暴重新界定为刑事犯罪。这一法案被哈萨克斯坦舆论称为\"沙力塔娜提法\",以纪念在这场悲剧中不幸遇难的努科诺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