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碎的家庭
1.1 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
唐志会出生在陕西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安子沟村一个普通农家,原本有一个六口之家,父母和四个孩子。12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2000年的一天,唐志会的母亲与本村一家村民因琐事发生冲突,这本是农村常见的邻里纠纷,却演变成了一场血腥惨剧。对方竟将她的母亲活活打死,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留下了一群无助的孩子和破碎的家庭。
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让年幼的唐志会无法接受。她不明白,为什么一场小小的争吵会导致母亲永远离开他们。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的是,随后弟弟因医疗事故离世,姐姐和妹妹又意外溺水身亡,短短几年间,六口之家只剩下唐志会和父亲两人。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支离破碎,只留下无尽的痛苦和回忆。
1.2 不公的判决与绝望的父亲
案发后,凶手一审被安康中院判处无期徒刑,这让唐志会一家稍感安慰,以为正义得到了伸张。然而,二审时陕西省高院以防卫过当为由,将凶手改判为15年,并判决民事赔偿一万元。这个结果让唐志会的父亲唐纪友难以接受,他认为判决不公,对二审结果提出了强烈质疑。
更令唐家不满的是,两次开庭都没有通知被害者家属参加,这让他们感到被忽视和不尊重。唐纪友多次申诉,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后,绝望的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留下年仅十多岁的唐志会独自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唐志会回忆道:\"父亲因接受不了判决,申诉无果后离家出走,把只有十多岁的我遗留在家里。而这是让我原本凄惨的命运也在此刻向更深的深渊坠落。\" 一个十多岁的女孩,突然失去了所有的依靠,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的重压和心灵的创伤。
二、为学费踏上维权路
2.1 辍学危机与赔偿款的希望
父亲离家出走后,唐志会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在经历了多重打击后,她明白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没有经济来源的她,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支付学费和住宿费了。15岁时,唐志会面临辍学的危机,她的内心充满了绝望。
就在这时,她想起了母亲死亡赔偿金的事情。法院判决的一万元赔偿款,对方只支付了三千元,还有七千元没有支付。如果能拿到这笔钱,她就可以继续完成学业。这个想法给了她一线希望,她决定前往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剩余的赔偿款。
2.2 维权之路的艰难起步
2003年下半年,唐志会开始不断到市、省两级法院请求执行剩余的赔偿金。然而,这条路远比她想象的要艰难得多。她不仅没有拿到赔偿款,还经常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她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反而遭到了凶手家属的殴打。唐志会回忆道:\"跑到我们家整个人骑在我身上,拽着我的头发,然后就用拳头一拳头一拳头打。\" 一个手无寸铁的少女,面对这样的暴力对待,除了哭泣和忍受,别无他法。
无奈之下,唐志会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前往安康中院要求强制执行。然而,法院的工作人员却将责任推到了省高院,让这个年仅十多岁的女孩拿着捡木耳赚的钱独自前往省城维权。无依无靠的她就像无根的枯叶一样随风摇摆,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却始终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复。
三、劳教所里的黑暗岁月
3.1 少女的\"犯罪\"与劳教判决
2003年,年仅15岁的唐志会因不断上访和要求执行赔偿款,被当地政府视为\"麻烦制造者\"。她被指控\"扰乱社会秩序\",最终被决定劳动教养。这个决定对一个未成年的少女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003年下半年至2005年12月12日,唐志会被关押在劳教所,度过了两年暗无天日的时光。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想要回母亲用生命换来的赔偿款,却要遭受这样的惩罚。在劳教所里,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无助。
3.2 劳教所里的非人待遇
在劳教所里,唐志会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她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我这里面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玩具一样的新鲜感,有的人手、脚、指甲都长得很长,他们都会要我蹲下来用牙齿去给他们咬。\" 这些描述让人难以想象,一个未成年少女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历了怎样的痛苦。
更令人痛心的是,唐志会的右眼在劳教所里被管教人员打伤。她回忆道:\"哭的话要是被管理人员听到了,他会问你哭什么?里面的人就说他想出去了,看管人员就会厌烦我,把那个监视门一开,就一警棍打到我这个眼睛上。当时打下去,那个眼睛就是一片漆黑,那个眼珠子里面积血了。\"
这次伤害对唐志会的影响是深远的。三年后,她的右眼完全失明,永远失去了光明。这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心灵上的重创。唐志会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就偷偷的流泪,我的心就跟那把刀子一样的划。\"
四、从希望到绝望
4.1 重获自由后的坚持
2005年12月12日,唐志会终于解除了劳教。两年的劳教生活让她身心俱疲,但她并没有放弃对正义的追求。2006年春节过后,唐家终于拿到了全额7000元的赔款。虽然这笔钱来得太晚,但至少让唐志会看到了一丝希望。
随后,唐志会前往外地打工,试图开始新的生活。然而,打工期间,她发现自己的右眼视力越来越差,最终完全失明。她想起在劳教所期间被打过的经历,认为这是导致她右眼失明的原因。2006年8月,她回到安康,向安康公安部门投诉,希望能讨回公道。
然而,公安部门调查后认为,没有证据证明她的右眼视力下降是被打所致。这个结果让唐志会感到无比失望,她意识到,想要为自己讨回公道,远比想象中困难。
4.2 北京上访:最后的希望
2006年底和2008年,唐志会两次前往北京上访,希望能在更高层级的部门那里得到公正的对待。然而,这次上访经历却让她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2008年,唐志会孤身一人来到北京上访,她不知道这条路有多么的凶险。正如她后来所说:\"你别看那些人办正经事不行,那抓房可厉害着呢。\" 唐志会前脚刚刚入住,维稳的Jc立马就赶过来了,双方一言不合,唐志会就被强行送进了安康市的一家私人开的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里,唐志会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她回忆道:\"我就跟那个大夫说我没有精神病,大夫问我:你怎么知道你自己不是精神病呢?然后就先给打一针,七八个大夫和护士就把你按在那里,然后就用绳子绑着绑腿,解大便小便让你弄拉在衣裤子里面,床上第二天或者第三天,然后他们就护士又给你解开,换完之后她又给你上绑着。\"
这种惨无人道的对待,让唐志会感到生不如死。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想要讨回公道,却要遭受这样的折磨。在精神病院里,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绝望。
五、五次强制治疗
5.1 第一次被送进精神病院
2008年10月14日,唐志会第一次被送进精神病院,开始了她的\"治疗\"生涯。这次治疗从2008年10月14日持续到2008年10月23日,共计9天。
在这短短的9天里,唐志会经历了她从未想过的痛苦。她不断告诉医生自己没有精神病,但没有人相信她的话。相反,她被当作真正的精神病人对待,遭受各种药物和治疗的折磨。
5.2 五次入院:漫长的折磨
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4月,唐志会被5次送进精神病院强制医疗。这五次入院的时间分别是:
? 第一次:2008年10月14日至2008年10月23日(9天)
? 第二次:2008年12月14日至2009年1月15日(32天)
? 第三次:2009年3月12日至2009年5月18日(68天)
? 第四次:2009年7月10日至2009年11月19日(133天)
? 第五次:2009年11月20日至2010年4月14日(146天)
五次入院共计391天,近13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唐志会的身心遭受了极大的创伤。
在精神病院里,唐志会遭受了各种非人的待遇。她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在那里面吃了个药就是经常都是眼睛向上翻,然后嘴都会歪到这边来,脖子也这样歪,自己控制不了。\" 这种无法控制自己身体的感觉,让她感到极度恐惧和无助。
更令人发指的是,唐志会还遭受了17次捆绑、9次强行灌药,13次强行打针,7次强行电疗等非人道的\"治疗\"。这些经历让她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也让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
5.3 出院后的困境与坚持
2010年4月14日,唐志会终于结束了她的第五次精神病院\"治疗\"。然而,出院后的她并没有得到解脱,反而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她的右眼已经完全失明,身体也因为长期的药物治疗而变得虚弱不堪。
但唐志会并没有放弃,她继续坚持上访,希望能为自己讨回公道。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没想到我就为了上学去讨要赔偿费,就是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这句话充满了无奈和辛酸,也反映了她对命运不公的抗争。
六、媒体关注与初步回应
6.1 媒体介入:黑暗中的一线光明
2010年,唐志会的遭遇得到了一位新华社记者的关注。随后,这名记者在《了望东方周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青春访民唐志会从14岁到23岁》的文章,详细报道了唐志会的悲惨遭遇。
这篇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舆论哗然。人们无法相信,在法治社会的今天,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唐志会的遭遇引发了公众对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的深刻反思。
6.2 高层关注:迟到的道歉
在舆论的压力下,陕西省高院迅速采取行动。他们火速联系到了唐志会和她的父亲,对当年唐母案件宣判时没有请他们家人去出庭鞠躬表示道歉。
这一道歉让唐志会父女俩感到受宠若惊。上访这么多年,他们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好脸色,突然来了这么大的领导给他们鞠躬道歉,这让他们感到既意外又感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决定选择原谅对方。
恒口镇人民政府看到高院都鞠躬认错了,也不再坚持,决定给唐志会一套50平米的廉租房,并为她安排一个居委会的工作岗位。这些措施虽然无法弥补唐志会所遭受的伤害,但至少让她看到了一丝希望。
6.3 赔偿申请:为正义而战
2015年3月24日,上面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司法活动中存在一些司法不公、冤假错案、司法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志会看到了希望。2015年8月28日,她向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国家赔偿申请书》,要求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政府和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对非法作出五次强制医疗的行政行为给她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唐志会申请的赔偿包括:
? 限制人身自由赔偿金.52元
? 自限制人身自由至今的误工费元x7年=元
? 限制人身自由和延误眼睛治疗的精神损害抚慰金250万元(每次50万元)
? 维权期间的差旅费10万元
总计.52元,并要求消除公安网上信访等不良记录。
七、法律博弈:赔偿申请的曲折历程
7.1 质证会上的交锋
2015年11月,唐志会国家赔偿案在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进行质证。在质证会上,唐志会和被申请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恒口镇人民政府答辩称:恒口镇人民政府没有对唐志会做出任何形式的强制精神病医疗决定,不存在唐志会要求确认恒口镇人民政府行政行为违法的情形。他们只是在制止唐志会非正常上访过程中,因唐志会大吵大闹、情绪激动、行为异常、厮打辱骂接访人员,并试图自残、自杀,为防止唐志会自残和伤害他人,配合相关部门将其送往多家医院接受治疗。这是善意的送医行为,不存在唐志会所说的强制医疗。唐志会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恒口镇政府无法确认,只能以医疗机构的诊断为准。
而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则称唐志会申请赔偿义务机关错误,申请赔偿范围、程序不合法。
两家被申请人均认为唐志会申请赔偿的时效已超期限。
7.2 赔偿争议的核心问题
唐志会案件的核心争议在于,恒口镇政府和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是否对唐志会实施了非法的强制医疗行为。唐志会认为,她被五次送进精神病院是政府部门的强制行为,侵犯了她的人身自由和健康权。
而政府部门则辩称,他们只是在唐志会情绪激动、行为异常的情况下,为防止她伤害自己和他人,将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这是一种善意的送医行为,并非强制医疗。
此外,关于赔偿时效的问题,唐志会认为,她一直在持续维权,不应被认定为超过时效。而政府部门则坚持认为,唐志会的赔偿申请已经超过了法定的申请期限。
7.3 漫长的等待:结果如何?
唐志会的国家赔偿申请在2015年11月质证后,迟迟没有结果。她和她的律师多次询问案件进展,但得到的答复总是\"正在审理中\"。
在这段漫长的等待中,唐志会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她依然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右眼失明的困扰和精神创伤的折磨让她的生活举步维艰。
2015年3月25日,唐志会在名为\"青春访民唐志会\"的新浪微博上发布消息称:\"谢谢各位网友对我事件的关注。也很抱歉我现在才站出来跟大家打招乎,由于我2015年3月10日被陕西安康政府官员及公安民警把我强制性从北京押回地方,以我非法上访为由;又把我关押到看守所数日,前两天我才被放出来。出来的这几天我痛苦万分!悲痛欲绝!我无法接这个事实。直到今天我才稍微缓过来一点!\"
这表明,即使在媒体关注和舆论压力下,唐志会的维权之路依然充满艰辛和坎坷。
八、再度维权:2025年的新进展
8.1 坚持不懈的唐志会
尽管经历了无数挫折和打击,唐志会并没有放弃维权的努力。在2015年申请国家赔偿后,她一直在等待一个公正的结果。
2024年,唐志会的遭遇再次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凤凰卫视《冷暖人生》以《青春访民唐志会》为题,深度报道了她的不幸故事。这让更多人了解到她的遭遇,也为她的维权之路带来了新的希望。
8.2 2025年的新动向
2025年,唐志会再次向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国家赔偿申请,要求赔偿金额仍为.52元,并继续要求消除公安网上信访等不良记录。
此时的唐志会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少女,多年的维权经历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她知道,这条路虽然艰难,但为了正义和尊严,她必须坚持走下去。
截至2025年8月,唐志会的国家赔偿申请仍在审理中。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结果如何,她都不会放弃对正义的追求。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能够引起社会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重视,推动司法体制的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