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理尔的雨季总带着挥之不去的黏腻,穆萨站在总统府三楼的落地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玻璃,窗外的雨丝像被拉长的银线,织成一张模糊了时间的网。他记得第一次站在这里时,也是这样的雨季,那时他刚赢得大选,西装口袋里还揣着选民献花时落下的花瓣,空气里满是民众的欢呼和对未来的期许。而现在,雨水中只有城市运转的低沉轰鸣,远处摩天大楼的LEd屏循环播放着“星桥能源”的广告,那抹标志性的暗紫色logo,像一块烙印,烫在卡隆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他抬手看了眼腕上的古董腕表,表盘里的指针走过十二点,发出轻微的“咔嗒”声。这个声音忽然让他惊醒——距离他签署第一份“星桥能源”参与国家电网改造的协议,已经过去一年了。
一年,像科理尔河的流水,悄无声息地漫过了河岸。
最初,这个神秘组织还只是个藏在诸多跨国公司后的模糊影子。穆萨记得,内阁会议上,财政部长曾兴奋地展示过一份数据:引入“星桥能源”后,卡隆国的电力覆盖率从68%跃升至92%,偏远地区的牧民第一次用上了稳定的电灯,首都的地铁线路延伸了三倍,连最落后的南部矿区,都装上了“星桥科技”研发的智能安全系统。那时没人在意,这些公司背后是否牵着同一条线——毕竟,民众的生活在变好,Gdp的曲线逐月向上,国际媒体都在称赞卡隆国“走出了非洲式发展的新路径”。
穆萨第一次察觉到不对劲,是在几个月前的粮食危机。当时东部省份遭遇蝗灾,小麦减产近四成,粮价飙升,民众开始囤积粮食。他紧急召开会议,要求国家粮食储备库开仓放粮,却被农业部长告知:“总统先生,现在全国70%的粮食储备,都在‘丰穗集团’手里,他们说需要看到政府的‘足额补贴协议’,才愿意出库。”
“丰穗集团?”穆萨当时皱了眉,这个名字他有印象,是一年半前进入卡隆国的农业公司,主打“绿色种植”和“智能仓储”,政府还曾为他们的产业园批过地。他让秘书调取丰穗的股权结构,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控股公司像一张迷宫般的网,最终指向一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而更让他心惊的是,他在后续的调查中发现,“星桥能源”“丰穗集团”“科理尔交通建设公司”——这些几乎垄断了卡隆国能源、粮食、交通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神秘组织的影子。
“神秘组织。”情报局长在一次秘密汇报中,声音带着颤抖,“我们查不到了这个组织的名字,查不到他们固定的总部,没有公开的领导人,只通过层层控股和代理人,渗透各个行业。”
那时穆萨的第一反应,是大西方国家的手笔。毕竟卡隆国地处大洋沿岸,战略位置也还可以,又是非洲少数比较稳定的国家,大国博弈的棋子,他不是没见过。他悄悄联系了邻国的总统,想通过区域联盟的力量制衡,却得到对方含糊的回复:“穆萨,我们的石油运输线,现在全靠星桥的管道,你……再等等。”他又试图向曾经的殖民宗主国求助,驻卡大使却笑着递给他一份“合作备忘录”,内容是让卡隆国开放矿产开采权,以换取“技术支持”——而备忘录的合作方,正是“星桥能源”的母公司。
原来不是大国,是比大国更隐蔽、更贪婪的力量。他们不想要领土,不想要政治话语权,他们想要的,是卡隆国的经济命脉,是把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绑在他们的利益链条上。
穆萨不是没想过反抗。今年年初,他秘密下令,让军队接管南部矿区的电力供应,想把能源控制权从星桥手里抢回来。可命令下达的第三天,矿区就全面停电——星桥的理由是“设备检修”,但穆萨清楚,这是警告。更让他无力的是,停电的第二天,矿区的工人就开始抗议,举着“我们要工作”“还我电力”的牌子围堵军营。因为星桥不仅控制着电力,还控制着矿区的工资发放、工人宿舍的供水,甚至是周边村镇的学校和医院——一旦星桥停摆,他们的生活就会瞬间崩塌。
“总统先生,我们不能再和星桥作对了。”国防部长在那次抗议后,私下找到穆萨,语气沉重,“昨天我去视察第三装甲师,士兵们告诉我,他们的家属大多在星桥的工厂上班,要是星桥裁员,家里就没了收入。而且……我们的坦克和装甲车,现在用的燃油,全是星桥供应的。”
穆萨的心一点点沉下去。他终于明白,这个神秘组织最可怕的不是控制了企业,而是控制了民众的生活。当一个人的电灯、粮食、工资、孩子的学费,都依赖于同一个组织时,反抗就成了“自断生路”。谁敢反对遮天之手,谁就是在断老百姓的活路——这个帽子,他戴不起,军队也戴不起。
上个月,这个神秘组织的代理人第一次主动找上门。那是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脸上没什么表情,递给他一份“经济合作补充协议”,核心内容是让政府放弃对星桥、丰穗等公司的监管权。穆萨把协议摔在桌上,质问对方:“你们想把卡隆国变成你们的殖民地吗?”
男人只是淡淡一笑:“总统先生,您看窗外。”他指向楼下的街道,雨幕中,行人撑着印着“丰穗大米”logo的雨伞,路边的便利店挂着“星桥会员享八折”的招牌,甚至连街角的报亭,卖的都是“星桥科技”生产的平价手机。“民众不在乎谁控制经济,他们只在乎能不能用上电,能不能买得起粮食,能不能让孩子上学。我们给了他们这些,您呢?”
男人的话像一把刀,扎在穆萨的心上。他想起自己竞选时的承诺:“让每一个卡隆人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可现在,这份“尊严”,却是由一个神秘组织赋予的。他想反驳,却找不到理由——因为男人说的是事实。
那天晚上,穆萨在总统府的书房里坐了一夜,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窗外的雨停了,天快亮时,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卫戍部队司令的号码:“命令第一、第二近卫旅,以及总统卫队,全部调往科理尔,负责首都的安保工作。另外,把我的家人,从南部别墅接回总统府。”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这个神秘组织的阴影已经笼罩了整个卡隆国,经济、军队、民生,层层嵌套,环环相扣,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他能做的,只剩下守住这最后一片小小的阵地——科理尔,还有他作为总统的最后一点体面。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办公桌上的那份“补充协议”上。穆萨看着协议上的空白签名处,手指微微颤抖。他想起一年半前,自己在就职典礼上宣誓时,阳光也是这样温暖,那时他以为自己握住了卡隆国的未来,却没想到,只是握住了一捧流水——时间在流,权力在流,连国家的命运,都在不知不觉中,流进了别人的掌心。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是秘书送早餐来了。穆萨收起思绪,把协议放进抽屉深处,然后端起桌上的咖啡。咖啡是“星桥旗下”的连锁品牌,味道醇厚,却带着一丝说不出的苦涩。他喝了一口,望向窗外——科理尔的街道已经恢复了繁忙,车流不息,人声鼎沸,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只有穆萨知道,在这片繁华之下,有一只无形的手,正握着卡隆国的脉搏,缓慢而坚定地,走向一个未知的未来。而他,这个曾经立志改变国家命运的总统,如今只能像一个守着孤城的将领,在时间的流水里,等待着那不可逆转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