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汴京城内动荡不安,先是因为天花一事闹得人心惶惶,后来又有进献高产作物的永穰郡主痊愈毁容一事引发各种猜想。
有人猜测是永穰郡主进献的高产作物是作假,有人猜测是盛家拒绝了想要高产作物的高官被报复,还有人说永穰郡主是用身体健康换的天赐良种……
先前打墨兰主意的那些世家贵族,更是纷纷庆幸,还好没有行动,否则岂不是阖家都要被那郡主连累。
整个汴京城成都等着看盛家的好戏,偏偏随着墨兰的出走,盛家也陷入混乱,主子仆人也是心思各异。
盛宏每日顶着朝中文武百官同情的眼神上职,有苦难言;
王若弗和林噙霜两个知道真相的人,因担心墨兰安危,心事重重。
如兰、长柏兄妹几个更是找盛宏几人闹了一场,结果大娘子和盛宏,包括林噙霜都一口咬定,墨兰因为天花容颜有损,自觉无颜面对兄弟姐妹,这才悄悄外出求医。
这个拙劣的理由能骗过长柏和华兰这两个对墨兰不甚了解的人,却骗不了如兰和长枫。
两人和墨兰朝夕相对,自然清楚她对容貌不甚在意,且心性坚定,怎可能为容貌远走他方,只是就连最疼爱墨兰的林噙霜都一口咬定,两人也毫无办法,只能各种打探消息。
盛家唯一开心的就是老太太,当着报信丫鬟的面,她差点失态拍掌大笑,好不容易按捺住心底的狂喜,转头一脸深沉的告诫明兰:
“明儿,你以后可不要学你四姐姐,做人太猖狂可不是什么好事,不孝顺长辈,就是再能干老天爷也会收她。”
明兰心神俱震,还没从墨兰毁容的诧异中缓过神,就听到老太太这番敲打的话,一个不好的猜测浮上心头,差点摔了手中的杯子。
她抬头看着祖母眼底的快意,想到之前祖母总是和房嬷嬷骂四姐姐不识大体、虚荣贪功……难道四姐姐是祖母下的手。
仔细观察盛老太太的表情,越看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心中对老太太的忌惮深入骨髓,明兰收敛眼底的怀疑,继续扮演乖孙女,闻声回应:“祖母说的是。”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随着日子八月玉米丰收,九月红薯大丰收,官家派去接管墨兰在全国各地的庄子的官员将出息数据传入汴京,统计下来,竟相当于全国一年的粮食产出。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将汴京城中关于高产作物作假的消息彻底粉碎,那一车车装满各地仓库的粮食更是让各地百姓欢呼雀跃。
整个大宋上下,从未有如此上下一心的时候,汴京城的官员都积极参与高产作物推广,其他各地的官员也积极响应,百姓们更是主动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高产作物。
此时,身在雄州军营的墨兰在军队混的是如鱼得水,先是用武力打服了看不起她的几个刺头,随后就是铁血训练。
虽粮草和武器的问题解决了,但大宋军人的身体素质想要和辽国那群见天吃肉的大军硬碰硬,还是不够。
无论是敏捷度、灵活度、力量等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且光有粮食还不够,还需要大量补充蛋白质,肉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墨兰在日常训练中又增加一项打猎,无论是水里游的、山里跑的、天上飞的,所有能吃的肉类都是目标。
此外,墨兰还组织士兵们在训练之余种地,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高产粮食可是重要物资。
一年之后,在整个大宋还在欢庆高产粮食大丰收之际,墨兰带着10万大军从雄州直接北上,配合永胜弩和永胜炮,只用7日就打入河北平原,彻底切断辽军向南部增援的通道。
消息传回汴京,朝野内外动荡不安,文官们看向官家的眼光都变了,原以为官家被他们拿捏得死死的,只要死守着澶渊之盟,就能换来和平。
可官家竟然瞒着满朝文武,暗中部署反攻辽国,甚至瞒到现在,前线战况都传入汴京,他们这才知道。
这是如何做到的?粮草是谁安排的?武器是谁准备的?为什么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有那敏锐的立马把高产粮种和这次大战联系起来。
官家真是糊涂,不过是一点高产粮食,就敢发起如此大的战争,这是短视,是将万民置于水火之中。
这怎么行,以丞相为首的文官跪倒一片,逼着官家下令,立刻召回征辽大军,并问罪主将。
盛宏是跪也不是,站也不是,顶着所有文官诧异的目光,整个身体都抖得不行,就怕官家顶不住,将墨兰是主将的事情说出来,他们盛家就真的完了。
就在此时,捷报再次传来,征辽大部队已经占领益津关控制永济渠漕运,阻断辽军沿水路南下的补给线。
这一消息,让零星几个在朝堂之上的武将欣喜万分,一部分文官也开始动摇,官家大笑出声,随后收敛笑容,厉声质问:
“10日,我朝征辽大军连续拿下雄州和霸州,前方将士在浴血奋战,眼看胜利在望,诸位大臣现在还要让朕召回征辽大军吗?
还是说诸位盼着征辽大军战败,我大宋永远对辽国卑躬屈膝,大宋子民每年辛勤赚来的血汗钱送到辽国,将敌国喂的兵强马壮?”
武将们纷纷称赞皇帝目光卓绝,这次大战必定能收回燕云十六州,除了小部分文官,大部分文官都异常坚定,甚至痛哭流涕,大喊奸臣误国,大宋危矣。
官家难得强硬了一回,将那些唱衰的全部罢官,一时间所有人噤若寒蝉。
只是,官家的铁血镇压根本改变不了文官们心底的恐惧,与其说这些文官懦弱,不如说他们深知大宋积弊,对于反攻辽国根本不抱希望。
一时间,整个汴京城人心惶惶,甚至有官员已经悄悄收拾家当,准备等辽国打过来,就立刻跑路。
不过,一切的恐惧,随着一封封捷报传入汴京城,逐渐消弭于无形。
15日后,征辽大军攻克涿州,迫使辽军退守幽州,此外紫荆关也被拿下,切断辽军从西京大同府东援的路线。
20日后,征辽的三路大军分别占领涿州、昌平、檀州,并从三个方向合围幽州,并将幽州彻底拿下。
又一个15日后,征辽大军陆续拿下云州、应州,自此,燕云全境重新回到大宋。
按理说收回燕云十六州就可以结束大战,墨兰却没有放虎归山,而是乘胜追击,拿下南京析津府,这里是辽国最富庶的汉地核心,攻克此地能极大削弱辽国经济实力和威望。
就在墨兰带着大军继续北上追击,夺取古北口、松亭关等燕山隘口时,朝堂之上的文官又开始蹦跶起来。
“官家,我大宋一直是礼仪之邦,原本我方擅自撕毁澶渊之盟已经是过错,收复失地之后,征辽大军还继续追击,这简直是有辱斯文,与关外那群野蛮之人有何区别。”
“官家,还是赶紧召回征辽大军吧,否则我大宋泱泱大国的脸面何在?”
“官家……………………”
赵祯早就收到了墨兰的信,信中言明既然开战,就必须要将辽国打服打怕,让他们再无侵略大宋之心,再无反抗大宋之力。
这封信更勾起了他年少的时的雄心壮志,开疆拓土的功绩,这是之前的皇帝没做到的,他赵祯做到了,就算没有儿子又如何。
他相信继续打下去,他绝对是大宋朝第一个洗刷百年屈辱,开疆拓土,建立不世功勋的帝王。
只是,他这一次没有发动铁血手腕,而是直接做了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