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墨的宣告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圆桌周围每一位核心成员的心中激荡起汹涌的波涛。没有质疑,没有退缩,只有骤然亮起的目光和微微前倾的身体,显示出他们被这前所未有的宏大蓝图所点燃的热情与决心。
“墨,如何部署,请下令!” 青鸾率先开口,声音清越,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她已然将自己放在了探索行动军事保障的核心位置。
东方墨微微颔首,目光再次落向那幅巨大的地图,手指精准地点向几个关键方向,开始了清晰而系统的战略规划:
“‘破晓计划’分三步走。”
“第一步,巩固与辐射。以现有疆域为根基,向所有未知方向派出先遣侦察分队,建立前沿据点与情报网络,摸清航路、地理、气候与主要势力分布。此阶段,不求广度,但求扎实。”
“第二步,重点突破与探索。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选择最有价值或最具可行性的方向,投入主力探索舰队或陆上远征队,进行深入勘测与文化接触,绘制精确海图与陆图。”
“第三步,持续往来与深化。建立稳定的航线与联系,进行持续的科学考察、贸易尝试与文化互动,将未知之地真正纳入华胥的认知体系。”
随即,他开始进行具体分工,声音沉稳而有力:
“青鸾,”他看向自己的妻子与最可靠的臂助,“你总揽全局,负责所有探索舰队的安全、组建与调度。格物院最新改进的‘远航级’探索船,由你优先配给。探索舰队需配备最强火力,以应对未知风险,但切记,武力只为自保与威慑,非为征服。”
“领命!”青鸾肃然应道。
“李恪,”他转向丞相,“你统筹所有后勤保障、基地建设与人员调配。探索所需的一切物资、药品、补给,以及沿途可能设立的补给点、观测站,由你全权负责。与白范黎、公孙先生紧密合作,确保随行格物、文史人才的遴选与物资支持。”
“恪必竭尽全力,不负所托。”李恪郑重承诺。
“海上探索,分东西两路。”东方墨的手指划向浩瀚的太平洋。
“东路,由珊瑚主导,林风副之。以雨林州为跳板,继续向东,探寻玛雅文明源头,并尝试向东北、东南太平洋深处探索。你二人长于贸易与异族沟通,此行重在接触与了解。”
“西路,”他看向玄影,“横渡印度洋,探寻非洲东岸(东方墨原话:‘昆仑奴’故乡以西之地),乃至尝试绕过大陆南端(好望角概念),探明通往西方的新航路。玄影,你精于隐匿与情报,此路风险莫测,由你负责。”
珊瑚、林风、玄影齐声领命。
“陆上探索,亦分三向。”
“西路,石岳、郭震!”他看向新任西域负责人与身在唐军的特殊棋子,“你二人相互策应。石岳主持,自西域向西,越过葱岭,深入波斯、大食腹地,乃至更西的国度(欧洲),绘制陆路商道与山川地理详图。郭震,你利用身份之便,协助打通关节,并提供唐军视角下的西域以西情报。”
“北路,玄枢、苍狼!”他转向漠北的负责人,“自漠北继续向北,探询冰原(西伯利亚)尽头,记录极寒之地风貌、物产与部落。”
“大陆纵深,莫文!”他最后看向大陆总负责人,“你的网络遍布中原,此次任务,是借助商队、行旅,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大唐及其周边所有关于域外地理、风物、传闻的记载,无论是官方档案还是野史笔记,皆为‘破晓计划’提供信息支持。同时,确保中原墨羽网络对探索行动的隐秘支援。”
“辽东,书生、墨剑,你部目前主要任务不变,继续监控高句丽战局及大唐东北动向,同时留意任何可能从更北方(如库页岛、黑龙江口)传来的奇闻异事,及时上报,待辽东事了,探索东北方向(远东或更远)。”
最后,他看向白范黎与公孙先生:“格物院与文教司,需遴选最优秀的学者——精通天文、地理、航海、博物、语言、绘图的精英,组成‘随行学士团’,加入各探索队伍。你们的任务,是记录、研究、翻译,将一切未知转化为可知的知识!格物院需全力改进罗盘、计时器、绘图工具,为远航提供技术支持!”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肩头沉甸甸的分量,也看到了前方无比广阔的天地。
东方墨环视全场,声音沉凝如铁,却又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
“诸位,记住!‘破晓计划’之核心,非为开疆拓土,非为掠夺财富,而是求知!是了解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了解孕育了不同文明的山川湖海、星辰宇宙!华胥之未来,不在于占有多少土地,而在于拥有多少智慧,见识过多大的世界!”
“让我们,为华胥,也为这天下苍生,揭开这世界朦胧的面纱!”
“谨遵元首之命!” 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密闭的议事厅内回荡,充满了无与伦比的信念与力量。万舟竞发之心,于此铸就;探索世界之魂,于此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