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的到访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凌尘心中漾开层层涟漪。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先通过风老的关系网,侧面打听了一下这个“自然观察爱好者协会”的底细。
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这个协会在本地确实存在了数年,成员多为江城大学的师生和一些本地的生态摄影爱好者,平时会组织一些观鸟、野外考察活动,背景看起来干净,没有明显的异常。会长周明,履历清白,学术水平在业内评价不错,为人低调。
“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风老在清风茶馆的雅间里,抿了一口清茶,缓缓道,“但越是干净,越要小心。‘黑色乌鸦’擅长伪装,他们若真想借助一个合法的外壳,必然会做得天衣无缝。”
凌尘点头表示同意。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脑海中浮现周明那双透过镜片显得格外专注的眼睛。“他提到‘有偿购买特殊物种的观察数据和照片’,这一点让我很在意。这听起来……很像‘方舟基金会’的行事风格,用科研和资金作为掩护。”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风老意味深长地说,“如今你这园子,可是同时被两拨‘黄雀’盯上了。去见见也无妨,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反过来摸一摸他们的底。老夫陪你走一趟。”
两天后,凌尘和风老如约来到了“自然观察爱好者协会”位于江城大学附近的一处工作室。工作室布置得很有自然气息,墙上挂满了各种鸟类和动物的摄影作品,书架上也摆满了生物图鉴和学术期刊,一切看起来都符合一个正规协会该有的样子。
周明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介绍了协会的几位核心成员。交谈中,周明展现出了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对凌尘之前成功救助并放归的一些野生动物情况如数家珍,言语间充满了对野生动物保育事业的热忱。
“凌园长,我们最近收到一些会员的反馈,在城郊的翠屏山一带,似乎观测到了一些……不太寻常的动物活动迹象。”周明话锋一转,切入正题,他打开投影仪,播放了几张有些模糊的夜间红外相机照片。照片中,有几道快速掠过的影子,体型轮廓不像已知的本地物种,其中一张甚至捕捉到了一丝微弱的、非反光性的淡蓝色光晕。
凌尘的目光瞬间凝固在那淡蓝色光晕上。这像极了霜星活动时,周身自然散发的微弱冰晶光泽!他的心微微一沉,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
“周老师指的是这些影子的移动速度,还是这奇怪的光?”凌尘故作不解地问。
“都有。”周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了几分,“尤其是这光,我们排除了镜头污点、昆虫体液反光等所有常见可能性。而且,这些影像出现的地点,附近都有小范围气温异常降低的报告。凌园长见识广博,不知道在您救助过的动物里,有没有类似特征的?”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试探!问题看似随意,却直指星辰动物园可能隐藏的超凡生物。凌尘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回应策略。
直接否认太过生硬,反而惹人怀疑。承认更不可能。
就在这时,风老呵呵一笑,自然地接过了话头:“周老师说的这个现象,倒是让老夫想起一些古籍里的记载。山野之间,若地气有异,或某些特殊矿物辐射,偶尔也会引发局部小气候异常,甚至让一些动物产生应激性的短暂荧光反应。不过这都是推测,当不得真。倒是贵协会的设备如此精良,连这般细微的异常都能捕捉到,令人佩服啊。”
风老这番话,巧妙地将超凡现象引向了“地气异常”和“科学未知”的模糊地带,既没有肯定周明的猜测,又捧了对方一下,转移了焦点。
周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便掩饰过去,笑道:“风老先生见多识广,受教了。我们也只是本着科学探索的精神,记录下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而已。”
接下来的交谈,周明没有再提及特殊生物,而是更多地讨论起常规的保育技术和园区规划,仿佛刚才的试探只是随口一问。
离开协会工作室,坐回车里,凌尘的脸色沉了下来。“他绝对意有所指。翠屏山那个方向……霜星之前偷偷溜出去玩耍过几次,虽然没跑远,但很可能被他们的设备意外拍到了。”
风老捋着胡须,眼神凝重:“嗯,看来这个协会,即便不是‘乌鸦’或‘方舟’的直接马甲,也极有可能被其中一方渗透或利用了。他们这是在投石问路。你打算怎么办?”
凌尘看向窗外飞逝的街景,眼神逐渐变得坚定。“既然他们出了招,我们也不能毫无表示。他们想探我们的底,我们何不借此机会,看看他们背后到底是谁,又想做什么?”
他心中已然有了一个计划。对方展示的“异常现象”地点是翠屏山,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一个舞台。或许,他可以在那里,为这位“周明”老师,精心准备一场符合“科学推测”的“自然奇观”。
“秦哥,准备一下,我们需要在翠屏山预设几个‘观测点’。”回到动物园,凌尘立刻找到秦刚,开始部署,“另外,让钉子和元宝加强对协会工作室以及周明本人的外围监视。”
“明白!”秦刚感受到凌尘语气中的决意,立刻精神抖擞地应道。
暗中的较量,已经悄然升级。星辰动物园的园长,决定不再仅仅固守,而是要主动为那些窥探的目光,设下一个精致的局。
(第七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