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魏藻德的表面配合和大名府初步理顺的数据基础,陈远开始将他构思已久的改革方案,一项项推向实践。
他首先推动的是“清丈田亩,核实丁口”。这是所有改革的基础,也是最容易引发地主乡绅激烈反抗的环节。历朝历代,多少改革皆败于此。
陈远深知其中厉害,他没有采取强硬的一刀切政策,而是采用了分步走、试点先行的策略。
他选择了之前数据相对老实、矛盾不那么尖锐的几个县作为试点。清丈队伍由他数据组的人员、部分较为清廉的府县衙役,以及王总旗派出的少量锦衣卫(负责威慑)联合组成。采用统一的丈量标准、规范的登记表格,并且将清丈结果张榜公示,允许百姓核对申诉,力求公开透明。
同时,他抛出了一个“减负激励”政策:凡是主动配合清丈、如实申报田亩和丁口的地区,该地区下一年的“耗羡”(附加税)比例将酌情降低,并且优先享受“大名府发展基金”的水利修缮、农具补贴等扶持政策。
这一手“大棒加胡萝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底层的抵触情绪。对于普通自耕农而言,若能减轻些杂派,清丈出被豪强隐匿的土地,对他们未必是坏事。
然而,利益的蛋糕被动,既得利益者绝不会坐以待毙。
这一日,陈远正在公署审核各地送来的清丈进度报告,赵顺匆匆进来,脸色凝重:“大人,出事了!清丰县(非主角之前任职的那个,乃大名府下辖)清丈队遭到围攻,几名书吏被打伤,丈量工具被毁!”
陈远眼神一凛:“怎么回事?详细说!”
“是当地豪绅刘家带的头!”赵顺愤然道,“刘家是清丰首富,据说在京城都有关系。他们声称清丈队毁了他家祖坟的风水,煽动宗族和佃户,暴力抗法!当地县令……似乎态度暧昧,没有全力弹压。”
“刘家……”陈远立刻在脑中调取了数据组整理的关于清丰县的信息,“拥有隐田超过千亩,与致仕的工部右侍郎刘文正同宗……果然跳出来了。”
这是预料之中的反扑,而且选择了他的“试点”区域,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意在杀鸡儆猴,打击改革势头。
“沈百户。”陈远看向一旁的沈炼。
“在。”
“你亲自带一队人,立刻赶往清丰县。首要任务,保护清丈队人员安全,控制带头闹事者。若遇抵抗,可按谋逆论处,格杀勿论!”陈远声音冰冷,“其次,查封刘家所有账册、地契,给我彻底清查!”
“明白!”沈炼眼中寒光一闪,领命而去。锦衣卫最喜欢对付这种地方豪强。
“魏大人那边有什么反应?”陈远又问赵顺。
“魏知府……已经知道了,派人来问,是否……是否暂缓清丰县的清丈,以免激化矛盾?”赵顺小心翼翼地说道。
陈远冷笑一声:“回复魏大人,清丈乃朝廷国策,陛下密切关注。任何阻挠清丈之行,形同谋逆!请他立刻行文清丰县令,若不能有效维持秩序,他的乌纱帽就不用戴了!”
他态度强硬,没有丝毫妥协余地。因为他知道,这场较量,退一步,则满盘皆输。
沈炼的动作极快。他带着锦衣卫赶到清丰县,以雷霆手段直接冲散了闹事的人群,当场格杀了两名负隅顽抗的刘家恶奴,将带头闹事的刘家少爷及其几个心腹狗腿子锁拿回大名府。同时,锦衣卫查封刘家,搜出了大量隐匿田产、放高利贷、与官府往来勾结的证据。
陈远拿到证据,没有立刻处置刘家,而是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让数据组根据刘家的账册和地契,绘制了一份极其详细的《刘家资产与关系网络图》,将其隐匿田产、非法所得、行贿对象、在官场的保护伞(包括那位致仕的工部侍郎),清晰地标注出来。
然后,他将这份图,连同沈炼查获的关键证据副本,以及一份弹劾工部右侍郎刘文正“纵容族人为恶、侵占国帑民田、结党营私”的奏章,以六百里加急,直送京城,直抵司礼监!
他这不是在对付一个地方豪强,他是在敲山震虎,釜底抽薪!
他要告诉所有躲在幕后、试图阻挠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你们的那点勾当,在我数据核查面前,无所遁形!谁敢伸手,我就砍断谁的爪子!你们在朝中的靠山,也保不住你们!
这份奏章和附图在京城引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陈远暂时不得而知。但在大名府,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清丰县刘家顷刻间土崩瓦解,其下场让所有观望的地方势力胆寒。他们意识到,这个陈远不仅手段狠辣,背景更是深不可测(能直接扳动致仕侍郎),而且完全不按官场规则出牌!
原本态度暧昧的清丰县令,连夜赶到府城向陈远请罪,并表示将全力推进清丈。其他地区的清丈工作,阻力骤然减小,进度大大加快。
魏藻德更是被陈远这番操作吓得魂飞魄散,彻底熄了任何阳奉阴违的心思,变得无比“配合”。
陈远借此机会,迅速将“大名府发展基金” 建立起来。初期资金来源于抄没漕运分司和周家、刘家的部分赃款。基金由他直接掌控,聘请了几名信誉良好的老商人协助管理,按照“项目制”运作,专门用于投资修缮水利、推广新农具、资助可信的手工作坊扩大生产等能快速见效、惠及民生的项目。
一时间,大名府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景象:一边是锦衣卫拿着账本和数据表格四处核查,气氛肃杀;另一边,在基金的支持下,一些荒废的水渠被疏通,新的织机开始运转,社会底层焕发出一丝难得的活力。
陈远站在公署的了望台上,看着渐渐恢复生机的府城。他知道,第一阶段的“破”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是更艰难的“立”。而他更清楚,他在大名府搞得风生水起,朝中那些被他触动利益的庞然大物,绝不会善罢甘休。
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但他无所畏惧。
因为他手中握着的,是超越时代的知识和工具,是数据的力量,是……改革的正义性。
“来吧,让我看看,你们还有什么招数。”陈远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
(第15章结束。主角通过雷霆手段处理豪强抗法事件,并巧妙利用数据证据直击其朝中靠山,实现了“敲山震虎、釜底抽薪”的效果,彻底立威。大名府改革进入深化阶段,但来自朝堂的更大反扑也已埋下伏笔。第一卷在高潮中收尾,为第二卷的朝堂争斗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