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娜的话语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心湖,激起惊涛骇浪。
线索,竟然就在我们刚刚亲手“活化”的那片混乱梦域之中?那片由无数静止碎片被“悖论”之力刺激后产生的、光怪陆离的冲突景象里,藏着“规则之源初始频率”的回响?
这简直像是在垃圾堆里翻找一颗特定频率的宇宙广播,而且这垃圾堆还是我们自己刚刚亲手搞爆炸的!
“玩我呢?”托雷基亚瞪着那片依旧在扭曲、闪烁、演绎着各种荒诞剧目的梦域,嘴角抽搐,“从那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里找‘初始频率’?这比从混沌能量里提取纯净光还难!”
银面眉头紧锁,凝视着那片区域,契约之力在他眼中流转,试图进行分析:“牧梦人阁下,那片区域因我们的力量而活化,规则极度混乱且不稳定,如何从中辨别出我们需要的、特定的‘初始’回响?”
维尔娜的目光平静无波,他(她)手中的木杖顶端,那颗翠绿色宝石内部景象变幻,隐约映照出那片混乱梦域的倒影。“‘静谧’并非虚无,‘殇’亦非终结。当极致的‘静’被打破,其所掩盖的、最原始的‘动’便会显现。你们的力量,如同敲碎了包裹着琥珀的岩石,虽然释放了内部的混乱,但也让琥珀核心最古老的光泽,得以重见天日。”他(她)的声音如同林间清风,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淡然,“去‘感受’,而非‘解读’。用你们引发这场变化的‘悖论’本质去共鸣,最初的涟漪,自会指引方向。”
感受,而非解读。用悖论去共鸣。
我若有所思。确实,面对这种层级的规则信息,强行用逻辑去分析,很可能像之前的“知识聚合体”一样陷入死循环,或者被海量的混乱信息淹没。唯有依靠我们自身独特的、作为“悖论”集合体的本质,去进行一种模糊的、基于同源吸引的感应。
“锈铁,还能进行广谱规则波动扫描吗?不需要精确解析,只需要标记出所有带有‘极古老’、‘极本源’特质的信息源,尤其是在我们注入能量后新出现的。”我转向漂浮在一旁、光泽仍有些暗淡的锈铁。
“可以尝试……进行低功耗模糊感知模式。”锈铁的核心闪烁了几下,“但数据流依旧混乱,误差率会很高。建议结合主观意识感应进行交叉验证。”
“足够了。”我点点头,看向托雷基亚和银面,“我们再试一次,用共鸣网络,但这次不主动注入力量,只进行感知和牵引。目标是寻找那片混乱中,让我们感觉最‘熟悉’又最‘古老’的……‘根’。”
“熟悉又古老?听起来像是我对混沌本源的怀念。”托雷基亚撇撇嘴,但还是配合地调动起混沌能量,使其处于一种高度敏感的、对外界规则波动极易产生共鸣的状态。
银面没有说话,契约之力无声蔓延,如同最精细的蛛网,准备捕捉任何一丝与“约定”、“根源”相关的微弱波动。
我再次成为核心,光之力温和地铺开,不是净化,而是如同平静的湖面,映照来自外界的所有涟漪。我们三人的力量(加上锈铁的辅助感知)通过共鸣网络再次连接,但这次形成的不是攻击性的能量流,而是一个巨大的、无形的感知领域,缓缓向着那片被“活化”的梦域笼罩过去。
意识再次与那片混乱接触。
这一次,我们没有抵抗,也没有主动干预,只是像一个漂浮的观察者,感受着这片区域的“声音”。无数梦境碎片冲突、湮灭、再生的“噪音”震耳欲聋——有文明的悲歌,有个体的狂笑,有规则的哀鸣,有概念的嬉闹……
在这片信息的狂潮中,我们遵循着维尔娜的指引和自身的特质,努力摒弃那些过于鲜明、过于个性的“杂音”,去寻找那潜藏在最深处、最平淡、却又仿佛是一切“动”之起点的……“静默的波动”。
时间(或者说意识感知的持续时间)一点点过去。托雷基亚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他的混沌本性更倾向于制造大动静而非这种精细的感知。银面则始终如一,如同最耐心的猎手。锈铁不断报出一些可能的坐标,但经过我们感应后都被排除——它们或许是古老的,但并非我们寻找的“初始”。
就在我们都感到一丝疲惫和焦躁时……
嗡……
一丝极其微弱、几乎被所有噪音掩盖的震颤,如同心脏第一次搏动,传递了过来。
它没有色彩,没有形态,没有情感,甚至没有具体的规则属性。它就像是一个纯粹的“起点”,一个万物诞生之前、规则确立之初的、“存在”本身的第一次轻微脉动。
它太微弱了,太普通了,混在那些光怪陆离的梦境碎片中,如同沙漠里的一粒沙。但就在我们感知到它的瞬间,我们灵魂深处的“摇篮共鸣网络”核心,以及我们各自力量的本源(我的光、托雷基亚的混沌、银面的契约),都产生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如同归乡般的悸动!
就是它!
“锁定!”我几乎是在共鸣网络中喊了出来。
无需多言,我们三人的意识瞬间聚焦,共鸣网络收束,如同精准的探针,循着那一丝微弱的脉动,向着其源头探去!
我们“穿过”了咆哮的战争梦境,“绕过”了哭泣的星辰残骸,“避开”了狂笑的逻辑悖论……最终,我们的意识停留在了一块极其不起眼的、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颜色灰暗的梦境碎片面前。
这块碎片没有任何景象,也没有声音,它只是在极其缓慢地、以一种固定的、近乎永恒的节奏,微微震颤着。它就是那“初始回响”的源头!它原本被无数厚重的、“静谧”的梦境尘埃所包裹、掩埋,是我们之前的“悖论”冲击,震碎了那些尘埃,才让它这一丝最本源的脉动,得以泄露出来。
“这就是……规则之源的初始频率?”托雷基亚的语气带着难以置信,“这也太……朴素了吧?我还以为会是那种‘宇宙大爆炸开幕式bGm’级别的动静!”
“至道至简。”银面轻声道,眼中充满了敬畏,“这正是万物伊始,规则初定时的状态。一切后来的繁华与复杂,都源于此。”
我尝试着用我们的共鸣网络,小心翼翼地去接触、去记录这一丝脉动的频率。它不像能量可以吸收,更像是一种信息的烙印,一种规则的“坐标”。
然而,就在我们即将完成记录的刹那——
异变陡生!
那块承载着“初始回响”的微小碎片周围,虚空突然扭曲!数道冰冷、锐利、充满敌意的“视线”,如同无形的锥子,瞬间刺穿了梦境的隔膜,牢牢锁定了我们以及那块碎片!
是“观察者”!他们竟然一直潜伏在梦渊的更深层,或者说,他们能随时将“目光”投射到任何规则异动的地方!我们成功找到线索的同时,也如同黑暗中点燃的火炬,瞬间暴露了!
“发现目标!‘悖论’污染源!执行捕获与净化协议!”一个毫无感情的、如同金属摩擦般的声音,直接在我们的意识中响起!
紧接着,几只完全由冰冷银白色规则线条构成、形态不断在抽象几何图形之间切换的“手掌”,撕裂了梦境的帷幕,向着我们和那块碎片抓来!它们所过之处,连混乱的梦境碎片都被强行“格式化”,归于死寂的秩序!
“妈的!阴魂不散!”托雷基亚怒吼一声,混沌能量瞬间爆发,化作扭曲的屏障试图阻挡。
但那些“规则之手”蕴含的秩序力量层级极高,托雷基亚的混沌屏障如同遇到烙铁的黄油,迅速消融!
银面的契约锁链缠绕上去,却瞬间被那些线条上自带的“信息抹除”特性崩断!
它们的首要目标,似乎是那块记载着“初始回响”的碎片!
“不能让他们得到!”我心中大急,光之力全力涌出,不是攻击,而是试图包裹住那块碎片,将其强行拉入我们的共鸣网络深处。
就在这时,一直静立旁观的牧梦人维尔娜,终于动了。
他(她)甚至没有看向那些入侵的“规则之手”,只是轻轻抬起了手中的木杖,然后,如同叩击门槛般,对着前方的梦庭虚空,轻轻一叩。
咚!
一声沉闷的、仿佛来自世界树根系的声响扩散开来。
没有耀眼的光芒,没有狂暴的能量冲击。但那些冰冷的“规则之手”,在听到这声响的瞬间,如同被无形的巨锤击中,动作猛地一滞,构成它们的银白色规则线条开始剧烈扭曲、闪烁,仿佛遇到了无法理解、无法兼容的更高层级指令!
“此乃‘生命之庭’。”维尔娜古老而平静的声音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非请而入,是为窃。扰梦清静,是为罪。退散。”
他(她)的话语仿佛蕴含着言出法随的力量。那几只“规则之手”在挣扎了瞬息后,如同被橡皮擦抹去的铅笔痕迹,寸寸碎裂,消散于无形。那些冰冷的“视线”也如同被利刃斩断,瞬间消失。
梦庭再次恢复了(相对)的平静,只剩下我们惊魂未定的意识,以及被我的光之力成功包裹、拉回到共鸣网络保护下的那块蕴含着“初始回响”的微小碎片。
我们成功了,但也再次深切感受到了“观察者”的威胁如影随形。
维尔娜收回木杖,翠绿色的眼眸看向我们,尤其是看向被我保护起来的那块碎片。
“你们已获得所需之物。”他(她)淡淡道,“契约完成。带着它,离开‘生命之庭’吧。外面的风雨,需要你们自己去面对了。”
他(她)的身影开始逐渐变得模糊,如同要重新融入那株古老的月白色巨树。
“记住,‘初始’并非答案,它只是……又一个开始。”
话音落下,维尔娜的身影彻底消失。而我们感到一股柔和的排斥力开始作用在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上,显然,这位牧梦人已经开始送客了。
我们不敢久留,意识彻底回归,紧紧握着(意识层面)那来之不易的“初始回响”烙印,看了一眼仍在沉睡恢复的小石子(维尔娜承诺会照料),便被那股力量送离了这片神秘的翡翠梦乡。
光芒一闪,我们重新出现在了之前那片危险的垃圾迷宫区域,周围依旧是废弃的规则造物和混乱的能量流。
但这一次,我们手中多了一把通往更深层谜团的……钥匙的碎片。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