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张远睁开了眼睛。
“嗯……”
他拉长了音调,让几个女生的心也跟着提得更高了。
“还行。”
张远点了点头,给出了一个不算太差的评价。
“从配合上来说,你们五个比我想象中要有默契。没有出现手忙脚乱,互相干扰的情况。这一点,很好。”
听到前半句,几个女生明显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但是……”
张远话锋一转。
笑容瞬间凝固。
“完成度不错,可最大的问题,是火候。”
他用勺子敲了敲锅沿,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们看这汤色,看这肉质。时间不够,火候不足。该用猛火的时候你们火力不够猛,该用文火慢炖的时候你们又有点心急。导致这肉啊,离‘软烂脱骨’还差着那么一口气。”
“味道进去了,但没有完全进去。嚼起来,还是有点费劲。”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五个女生,“除了这个,你们还犯了一个更严重,也更低级的错误。自己说说,是什么?”
五个女生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她们把所有流程都复盘了一遍,没觉得哪里有问题啊?
张远看她们那样子,就知道她们没意识到。
他也不卖关子,直接用勺子从锅里捞起一截桂皮,还有几颗八角。
“最大的错误,就是这些东西。”
“大料,香料,在炖煮的时候,它们是功臣,能去腥增香。但是,一旦菜品完成,要端上桌的时候,它们就是罪人。”
张远把那几颗香料扔回锅里,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我跟你们说个真事。有一次我在外面一家挺有名的馆子吃饭,点了一道当归鸡汤。那汤端上来,闻着是真香,药材味和鸡肉的鲜味混在一起,特别诱人。”
“结果我喝第一口就皱了眉。那汤里,有一股掩盖不住的中药苦味。我拿勺子一捞,好家伙,半锅都是没捞干净的药材渣子和一些乱七八糟的香料。”
“你们能想象吗?一锅原本价值几百块的好汤,就因为这点小小的疏忽,直接给毁了!那苦味,跟喝中药似的,把鸡肉本身的鲜甜全都给盖住了。那顿饭吃得我,简直是花钱找罪受。”
他看着眼前的女生们,一字一句地说道。
“记住,这些东西,在出锅前,必须!一定!要全部捞干净!一颗都不能留!”
“客人吃饭,是来享受美食的,不是来玩‘大家来找茬’的。谁也不想吃着肉呢,突然‘咔嚓’一口,咬到一颗花椒,那感觉,能让你一天都没有好心情。”
“你们觉得这是小事,但在食客嘴里,这就是天大的事!它能直接否定你们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
“更别提你们几个配合的时候,虽然没有大的干扰,但小动作不断,你碰我一下,我挡你一下,这些都是问题。”
一番话,说得几个女生面红耳赤,羞愧地低下了头。
她们之前还真没把这当回事,觉得有几颗香料在里面,看着还更有食欲呢。
现在被张远这么一说,才明白其中的利害。
看到她们知错了,张远的语气也缓和下来。
“行了,知道错了就行。这次是第一次,我不跟你们计较。”
“不过,你们也别太灰心。除了这几个问题,大方向上还是对的。说明我之前教的东西,你们都听进去了。”
“把菜都盛出来吧,剩下的这些小毛病,等会儿一边吃我一边跟你们说。现在,下课!”
“是!谢谢张哥!”
几个女生如蒙大赦,连忙齐声应道,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虽然被批评了一顿,但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张远交代完,擦了擦手,转身朝着乔会长和韩语琴这边走了过来。
他脸上带着几分轻松的笑意,人还没到,声音先到了。
“乔老,您这可以啊,在这儿一坐一下午,跟来度假似的。怎么着,不出去转转了?”
乔会长呵呵一笑,端起茶杯示意了一下。
“不转了,不转了。”
他摆了摆手,满脸的惬意。
“我想要的,已经到手了。剩下的时间,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假,好好享受一下这难得的清静。”
他咂了口茶,继续说道:“再说了,这闻家村啊,我也算看明白了。除了刚进来的时候,感觉有点新鲜。真住下来,跟外面那些发展得好的新农村,其实差别也不算太大。”
“哦?”张远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您之前以为这儿是什么样?”
“我以为?”乔会长乐了,“我以为这地方,既然叫‘隐世村落’,那肯定得是偏僻得不行,进村都得走几里地的泥巴路。村里的房子,怎么着也得是泥坯的,或者最多是那种老旧的木头房子。”
他伸手指了指远处那些错落有致的二层小楼。
“结果你看看,这路修得多平整,这房子盖得多漂亮。除了村口那棵几百年的大榕树有点那味儿,还有这整体的布局比外面的村子更讲究、更繁华一点,其他方面,比我想象中现代化多了。”
张远站在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可不是嘛。”
“任何东西,一旦被摆到台面上,失去了距离感和想象空间,也就变得平常了。”
两人正闲聊着,视线里忽然闯入一个狼狈不堪的身影。
那人衣衫褴褛,好几处都被划破了,上面沾满了泥土和草屑。
脸上更是脏得看不出本来面貌,只有一双眼睛,在看到村口那块巨大的牌坊时,瞬间瞪得溜圆。
“我靠!”
一声充满了震惊的叫喊,打破了山谷的宁静。
“这……这是闻家村?”
来人正是夏家的那位年轻子弟,他一路跋山涉水,吃尽了苦头,脑子里早就把闻家村想象成了一个与世隔绝、落后闭塞的原始村落。
可眼前的一切,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气派!
太气派了!
村口那块巨大的石头牌坊上,龙飞凤舞地刻着“闻家村”三个大字,笔锋苍劲有力,透着一股子古朴厚重的气息。
再往里看,哪里是什么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分明是青石板铺就的宽阔街道,干净整洁得不像话,街道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虽然是古朴的建筑风格,却透着一股精心维护的雅致。
这跟他想象中那个“全村吃饭全靠瞅,通讯基本全靠吼”的旮旯窝,完全是两个世界!
“网上的那些帖子,全特么是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