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莲峰初至
晨雾如纱,缠绕在莲华山的千仞峭壁间。凌云牵着乌骓马,望着石阶尽头那座掩映在莲池中旳白玉牌坊,牌坊上“剑莲宗”三个金字在朝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还有三里路。”苏沐晴拂去裙角的草屑,仿莲柄剑的剑柄被她攥得温热,“过山门时要踏‘莲步阶’,每级石阶都按九宫八卦排列,走错一步就会触发机关。”她踮脚望向云雾深处,“小时候随师祖来过一次,那时的石阶上还刻着会发光的莲花纹。”
凌云低头看向脚下的青石板,石阶边缘确实残留着细密的刻痕,像是被无数人用脚尖打磨过。他忽然想起赵寒的传闻——这位剑莲宗的长老年轻时以“踏雪无痕”闻名,却在五十岁后突然封剑,终日守在山门口的茶亭。
“有人在看我们。”凌云轻声道,目光扫过左侧的迎客松。松枝间挂着个竹篮,篮子里的青瓷碗正随着山风轻轻摇晃,碗沿还沾着些许未干的茶渍。
苏沐晴会意,从行囊里取出块油纸包着的桂花糕,轻轻放在石阶上。刹那间,头顶传来“吱呀”声响,只见一位身着青布短打的老者踩着藤梯从松树上跃下,手中还提着个装满山泉的葫芦。
“丫头,二十年不见,长这么高了。”老者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他目光转向凌云,在龙吟剑上停留片刻,“这剑……有些年头了。”
“是陈伯!”苏沐晴惊喜道,“您还在守山门?”
陈伯灌了口山泉:“赵掌门说了,等哪天石阶上的莲花纹重新发光,我就能卸任了。”他指了指云雾深处,“快上去吧,掌门和柳先生在‘静心池’等你们。”
二、山门遇故
踏上莲步阶,凌云才明白苏沐晴所言非虚。每级石阶都比前一级略窄半寸,若按寻常步伐行走,不出十步便会重心不稳。他学着苏沐晴的样子,足尖轻点石阶边缘的莲花刻痕,果然如履平地。
“这是师祖创的‘步步生莲’步法。”苏沐晴边走边解释,“据说与莲柄剑的剑法相辅相成,练到极致,踏过之处会留下转瞬即逝的莲影。”她忽然停在第三十六级石阶前,指着刻痕里的一抹翠绿,“你看,这是新鲜的莲子。”
凌云拾起莲子,指尖传来温润的玉质感。他忽然想起龙吟剑上的莲花印记,那印记在吸收天机残片后,正以肉眼难辨的速度变得清晰。
行至半山腰的静心池,只见两名老者正坐在池边的青石上对弈。左侧的老者身着洗得发白的灰布道袍,须发皆白,却有着孩童般清亮的眼睛——正是剑莲宗现任掌门赵寒。对面的老妪梳着简单的发髻,鬓边插着支玉簪,手中拈着颗黑子,正是以“莲心医诀”闻名的柳烟。
“来了。”赵寒落子的手顿了顿,目光穿透棋盘落在凌云身上,“龙吟剑认主,天机残片归位,果然是天意。”
柳烟将黑子落在棋盘角落,抬头看向苏沐晴,目光在她肩头的伤口上停留片刻:“用了‘血祭之术’强行催动内力,伤了经脉。若不是凌云用龙吟剑的罡气护住你的心脉,此刻你已经……”
苏沐晴脸色一白,急忙跪倒:“徒孙无能,让宗门蒙羞。”
三、剑印显踪
赵寒挥手扶起苏沐晴,目光转向凌云腰间的龙吟剑:“拔出来看看。”
凌云依言拔剑,龙吟剑出鞘的刹那,剑身上的龙纹突然亮起,与之前吸收的青铜残片相融处,竟浮现出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印记。印记流转着淡淡的金光,与赵寒袖口绣着的剑莲宗徽如出一辙。
“果然是‘莲心剑印’。”赵寒眼中闪过激动,“当年李云歌与先师结为异姓兄弟,合创‘道心剑法’,约定谁能集齐天机残片,便将这剑印传给他。没想到……”他长叹一声,“百年过去,竟由你这后辈继承。”
柳烟轻抚棋盘上的纹路:“苏妄言本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却因急于求成误入歧途。他偷走的那半块残片,其实是先师故意留下的‘试心石’,没想到……”她看向苏沐晴,“你师祖苏婉清闭关多年,就是为了净化被邪术污染的残片气息,可惜……”
“师祖她怎么了?”苏沐晴急问。
“心脉受损,需以千年雪莲入药才能续命。”赵寒沉声道,“而那雪莲,早在三年前就被一伙神秘人盗走了。”他看向凌云,“那些人腰间也挂着莲花腰牌,却用的是染血的红莲花——与当年叛出宗门的苏妄言如出一辙。”
凌云握紧龙吟剑,剑身上的莲心剑印突然发烫:“他们不仅是为了残片,更是想……”
“颠覆剑莲宗,夺取‘道心剑法’的秘籍。”赵寒接口道,“这门剑法是剑莲宗的根本,也是克制邪术的关键。”他起身走向演武场,“凌云,你随我来。”
四、道心相传
演武场的青石板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剑痕,最深的一道足有三寸,是当年赵寒与苏妄言论剑时留下的。赵寒拾起地上的木剑,递给凌云:“道心剑法讲究‘心为莲台,剑作菩提’,看似柔和,实则刚猛。你且看好了。”
他挥剑的动作极慢,木剑划过的轨迹如莲花初绽,每一式都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道。剑风拂过之处,地上的落叶竟自行排列成莲花的形状。
“第一式‘莲生不染’。”赵寒的声音与剑风相融,“以剑意护住心神,不被邪祟侵扰。”他手腕轻转,木剑突然加速,在青石上刻出三道交错的弧线,“第二式‘并蒂双生’……”
凌云凝神细看,忽然想起李云歌残魂展现的“道心剑意”,那些看似平淡的剑招,实则蕴含着天地至理。他挥动木剑模仿,起初还生涩,渐渐的,龙吟剑留在体内的真气开始与剑招共鸣,木剑划过的轨迹也泛起淡淡的金光。
“不错。”赵寒点头,“你体内有龙吟剑的罡气,又融合了天机残片的力量,学这剑法事半功倍。”他演示完七式基础剑招,将木剑掷向空中,“记住,道心剑法的精髓不在招式,而在‘守心’——守住本心,剑招自会随心所欲。”
木剑在空中转了三圈,稳稳落在凌云手中。他忽然福至心灵,挥剑划出的不再是模仿的轨迹,而是自然而然的莲影,与演武场的剑痕相呼应,发出清越的鸣响。
五、莲心授诀
与此同时,柳烟正带着苏沐晴在药庐里辨认草药。药庐的梁上挂着数十个药篓,里面装着晒干的雪莲、当归、何首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这是‘七叶莲’,可解百毒。”柳烟指着窗台上的盆栽,“但需用晨露浇灌,若沾了浊气,便会变成剧毒。”她从抽屉里取出本泛黄的绢册,“这是‘莲心医诀’的抄本,里面记载着剑莲宗的疗伤心法,还有……”
她翻开绢册最后一页,上面画着幅经络图,图上标注着以莲花形状排列的穴位:“这是‘莲心续命针’,可活死人肉白骨,但需以自身精血为引,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用。”
苏沐晴捧着绢册,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忽然发现每页的角落都有个小小的“婉”字——正是苏婉清的笔迹。
“这是你师祖年轻时抄录的。”柳烟柔声道,“她总说,剑莲宗的弟子不仅要会用剑,更要懂医术。剑是用来守护的,不是用来杀戮的。”她取出个玉盒,里面装着半朵干枯的雪莲,“这是当年没被偷走的雪莲花瓣,或许能让你师祖多撑些时日。”
苏沐晴握紧玉盒,眼眶微红:“多谢柳婆婆。”
六、薪火相承
暮色降临时,莲华山笼罩在金色的余晖中。凌云在演武场练剑,道心剑法的招式已渐渐纯熟,龙吟剑与他的真气愈发契合,剑身上的莲心剑印流转着温润的光芒。
苏沐晴捧着医诀来到场边,看着凌云的剑影在夕阳下舒展,忽然笑道:“你的剑法里,有师祖的影子。”
凌云收剑回身,剑尖挑起片飘落的莲花瓣:“赵掌门说,道心剑法本就是正邪同源,关键在于用剑之人的本心。”他看向药庐的方向,“柳婆婆似乎有话想对你说。”
苏沐晴回到药庐时,柳烟正将一叠银针放入锦盒。见她进来,老妪取出支玉簪——与自己鬓边那支一模一样:“这是剑莲宗传女弟子的‘护心簪’,里面刻着莲心医诀的总纲。”她将玉簪插在苏沐晴鬓边,“你师祖让你下山,不仅是为了追查伪莲教,更是为了……”
“寻找能重振剑莲宗的人。”苏沐晴接口道,忽然明白师祖的良苦用心。
夜空中,北斗七星格外明亮。赵寒站在山巅,望着洛阳城的方向:“残片现世,江湖必乱。凌云这孩子……”
柳烟走到他身边,递过杯热茶:“有龙吟剑护持,有道心剑法傍身,更重要的是,他有颗干净的本心。”她看向演武场相拥的身影,“就像当年的你我。”
凌云将龙吟剑放在石桌上,剑身上的莲心剑印与苏沐晴鬓边的玉簪遥相呼应,散发出淡淡的光晕。他忽然明白,所谓的“前辈遗泽”,不仅是武功秘籍与神兵利器,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信念——守正辟邪,护佑苍生。
夜色渐深,莲华山陷入沉睡,只有演武场的青石上,两道交缠的剑痕在月光下闪烁,像是在诉说着未完的故事。而远方的江湖,正酝酿着更大的风暴,等待着他们去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