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者”遗迹传递出的信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联盟高层在震惊之余,迅速意识到了其背后可能蕴含的、远超以往任何危机的分量。
“‘静默帷幕’……‘观察者的视线’……‘最终协议’……”林墨在绝密会议上重复着这些充满不祥预感的词汇,眉头紧锁,“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个文明内部的兴衰史,更像是在描述某种……宇宙级别的系统状态与防御机制。”
范因斯坦团队立刻投入了对“织网者”信息的全力破译。结合“协奏基石”的智慧与“记忆方舟”中可能相关的碎片化记载,一个模糊而骇人的图景逐渐浮现:
所谓的“静默帷幕”,并非指某种物理屏障,而是一种作用于宇宙规则层面的、极其宏大的信息隐匿与认知过滤协议。它的作用,是屏蔽或扭曲来自宇宙之外某些特定存在的“观察”,保护宇宙内部文明的自然演化不受外部干预或威胁。而“织网者”文明,很可能就是这套协议的早期设计者、建造者或维护者之一。
“观察者的视线”,则指向了那些被“帷幕”阻挡在外的存在。关于它们的记载少之又少,充满了未知与恐惧。“记忆方舟”中仅有只言片语,暗示它们的存在形式与动机完全无法用宇宙内的逻辑理解,其“观察”行为本身,就可能对宇宙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最终协议”,似乎是“织网者”等古老文明为了应对“帷幕”可能失效的极端情况,而共同设计的一套终极应对方案。但其具体内容、启动条件和所需“钥匙”的完整形态,依旧成谜。联盟获得的,仅仅是第一块“碎片”,一段关于规则拓扑锁的初始编码。
“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一直处于某种……‘被窥视’的状态?”凌霜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她的灵能似乎能隐约感知到那信息背后蕴含的、足以令星辰失色的巨大压力,“而‘静默帷幕’是我们的保护层?现在,这个保护层正在变薄?”
“织网者”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虚妄之潮”在接收到联盟共享的(经过谨慎脱敏的)部分信息后,其回应也罕见地带着一丝凝重的意味:
【确认接收到关联‘宇宙隐匿假说’及‘外部观察者理论’的间接证据。此信息权限等级:终极。】
【‘架构师’协议底层指令之一,即为在‘静默帷幕’失效阈值被触发时,启动文明火种强制播撒与部分规则备份程序。】
【警告:当前‘帷幕’稳定性指数……(数据加密)……处于历史波动区间下沿。任何试图寻找或聚合‘钥匙’的行为,都可能加速‘观察者’的定位进程。】
【建议:极度谨慎。非必要,不介入。】
连“架构师”都为此准备了应急预案!这个消息坐实了危机的真实性,也让联盟的处境变得更加微妙而危险。他们手握第一块“钥匙碎片”,就像一个手持火把的人站在炸药库旁,既可能照亮前路,也可能引爆一切。
---
联盟内部因此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分歧与战略争论。
以吴庸和部分安全至上派为首的一方,主张 “冻结策略” 。
“我们根本不知道对手是谁,有多大!连‘架构师’和那些古老文明都如此忌惮!”吴庸在战略会议上疾声呼吁,“这块‘钥匙碎片’是个烫手山芋!我们应该立刻将其封存,停止一切相关研究,彻底从这条危险的道路上撤离!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联盟自身的安全!”
而以范因斯坦、凌霜以及部分富有冒险精神的科学家和探索者为首的一方,则坚持 “主动策略” 。
“危险不会因为我们闭上眼睛就消失!”范因斯坦据理力争,“‘帷幕’正在衰减是客观事实!‘织网者’将碎片交给我们,或许正是因为我们是当前宇宙中少数具备理解能力和行动力的文明之一!坐视‘帷幕’崩塌,后果可能比寻找‘钥匙’更加灾难性!我们必须理解它,掌握它,才能决定何时、以及是否使用它!”
“启”也通过凌霜表达了它的看法,其意念带着历经沧桑后的沉静:【逃避无法解决根源问题。我因逃避与恐惧而坠入深渊,深知其害。拥有力量而不去理解,与没有力量同样危险。我们需……谨慎前行,而非退缩。】
“协奏基石”的智慧光辉稳定地照耀着争论的双方,它传递出冷静的意念:【风险与机遇并存。完全冻结,等于将命运交由未知。盲目激进,则可能提前引爆危机。需寻找……‘平衡点’。当前要务:提升自身,深化理解,而非立刻寻找其他碎片。】
林墨聆听着激烈的辩论,心中权衡着每一种选择的利弊。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兼顾了谨慎与进取的决定:
“启动‘帷幕守望’计划。此计划为联盟最高机密,权限限定于核心决策层及必要技术团队。”
“计划第一阶段:‘深潜’。集中资源,在不主动向外发送任何探测信号的前提下,全力破译已获得的‘钥匙碎片’,深化对‘静默帷幕’机制、‘观察者’本质以及‘最终协议’原理的理论研究。同时,利用‘基石’的‘脉络预测’和所有可用监测手段,密切监控宇宙规则背景中任何可能与‘帷幕’状态相关的异常波动。”
“计划第二阶段:‘筑墙’。基于研究成果,开始探索构建联盟自身应对‘观察’或规则层面外部冲击的防御理论和技术储备,提升我们的‘韧性’。”
“绝对禁止在未获得最高议会授权的情况下,主动搜寻其他‘钥匙碎片’或与可能知晓此秘密的其他文明进行相关接触。”
这是一个走钢丝般的决策。它承认了危机的存在和联盟的责任,但又极力避免过早地暴露自身或激化矛盾。联盟将如同一个在黑暗森林中发现了篝火即将熄灭的哨兵,他选择先努力理解火种的性质,加固自己的哨所,而不是立刻冲向未知的黑暗去寻找更多的柴火。
---
于是,在对外依旧维持着正常发展与探索的表象下,联盟最核心的力量,悄然转向了对宇宙最深秘密的“深潜”。
“守望前哨”深处建立了更加隐秘的研究设施。“钥匙碎片”那复杂的规则拓扑结构,成为了范因斯坦团队和“协奏基石”日夜钻研的对象。每一次微小的突破,都伴随着对宇宙认知的颠覆和对潜在风险的更深敬畏。
凌霜和“启”则专注于意识与规则层面的感知训练,尝试开发出能更敏锐地捕捉“帷幕”波动或异常“视线”的灵能预警能力。
吴庸的防卫力量,则在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开始进行针对规则层面、信息层面“不可见攻击”的防御演习和理论推演。
联盟如同一棵将根系更深地扎入大地的树木,在风暴可能来临之前,默默地积累着力量与深度。
他们不知道“观察者”究竟是什么,不知道“帷幕”还能支撑多久,也不知道手中这块“钥匙碎片”最终将引向何方。
他们只知道,从接过“织网者”遗泽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无法回头。宇宙的命运,与这个年轻而坚韧的联盟,悄然系上了更加紧密的纽带。
前方的迷雾依旧浓重,但他们已决定,提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