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来这种地方除了放松之外,刘晁也有着碰碰运气的意思。
倡馆又叫章台,常是文人聚会的场所。
许多擅长歌舞、音律的女子本身具备一定文化素养,能与文人唱和诗词、探讨乐律,文人也喜欢在此宴饮赋诗。
比如,一些落魄文人或尚未成名的士人可能在此借酒抒怀,若能相遇,倒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这位公子,快快里面请,可有相熟的女乐?若是没有,我这里还可以给公子推荐一二。”
倡母见到刘晁身边带着两位异于常人的护卫,顿时便亲自迎了上来,热情的说道。
“把你们这里最漂亮的女乐,给我家主公叫过来。”
胡车儿见状,直接丢了一金块过去,主动上前说道。
他平日里直接负责锦衣卫和刘晁之间的消息往来,因此平时身上都会带上不少的金钱,用来赏赐。
典韦则更偏向于寸步不离的那种护卫。
二人倒也分工明确。
“哎呀,三位爷,快快里面请,我这就让人将我们这的头牌叫来。”
倡母见胡车儿出手如此大方,顿时大喜过望,不由连忙吩咐人去叫喊。
不一会儿,一个样貌极美的女子,便一脸娇羞的来到刘晁面前。
人物:来莺儿。
身份:洛阳名妓。
紫色词条:教舞授歌:歌舞技艺十分精湛,尤擅乐舞教习,能在短时间内将普通乐人调教成技艺娴熟的表演者。
紫色词条:色艺俱佳:刻意展现舞姿歌喉之时,自身魅力+6,观看者智力随机降低1~5点。
武力:29,智力:79,政治:69,统率:40,魅力:92。
刘晁见状,顿时眼前一亮,没想到竟然还让他遇到了一个紫色词条的名伎。
看着她的两个词条属性,刘晁心中不禁有了为其赎身的冲动。
不是因为看上了此女。
此女虽美,但也就是和甄道一个级别。
他是看向了来莺儿的能力。
自古最赚钱的行业之一,莫过于黄。
建立更为完善的情报网络,肯定离不开烟花之地,因此他早就想涉足这一产业。
不过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才。
今日看到来莺儿,自然就点燃了他的兴趣。
“来莺儿见过公子,公子想听什么曲?只要是你能说的上名字的,奴家都能给你唱上一段。”
来莺儿身姿款款的来到刘晁身边,行了一礼后不由自信地问道。
“呵呵,什么都会?孔雀东南飞,会吗?”
刘晁闻言不由看向此女问道。
“你是说这几日才从蔡府流传出来的那首乐府民歌?”
来莺儿闻言顿时一愣,随即诧异道。
“嗯?你知道?”
刘晁闻言不由一愣。
这孔雀东南飞,自然是他这几日闲来无事,写出来装逼给便宜岳父蔡邕看的。
最终由蔡琰亲自为其赋曲,没想到这么快便传到了这风月之地。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
孔雀东南飞的内容本就是对这个时代封建家长制的批判,对真挚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自然容易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传唱。
“略知一二,不足之处,还望公子能够指点。”
刘晁闻言倒是毫不谦虚,微微点头,随即便见来莺儿开始了演唱。
“光和七年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来莺儿的歌声声情并茂,婉转凄切,动人心魄,她既唱得出诗歌的韵律美感,又能将焦刘二人的悲苦、忠贞融入歌声,情感表达极其深刻。
就连刘晁都听的入迷起来。
相比起此时的蔡琰,见识过世俗险恶的来莺儿唱出这首乐府诗曲显得更加凄婉,让人听后忍不住心生酸楚。
当然,蔡琰的演唱同样动人,但却缺少了几分凄婉,多了几分憧憬。
二人几乎不相上下。
但一名歌女能和三国第一才女,在歌曲上面争锋,已经足见其不凡。
一曲终了,整个章台之地都安静了不少。
刘晁所在并非独立包厢,而是二楼的半独立台阁,歌琴之声自然也都被旁人听了进去。
“好,太好了,倡母,这是哪位女乐吟唱的歌声,如此凄婉动人的诗词,当真是千古之作!”
“千古名篇啊!实在是太好听了!倡母,我要见这位歌伎。”
刘晁对台下的那些夸奖置若罔闻,随即看向来莺儿,认真的问道:
“不错,很好,不知为你赎身,需要多少银钱?”
“啊?公子莫不是在说笑?”
来莺儿闻言顿时一愣,从歌曲的意境之中回过神来,不由问道。
“你看我像是在说笑吗?”
刘晁不置可否,反问道。
“这……恐怕要让公子失望了,奴家虽是清妓,但早已不是清白之身。”
来莺儿闻言不由泪眼婆娑,悲声说道。
“没事,我不介意。”
刘晁闻言不由摆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
不过看到来莺儿俏脸瞬间变红,不由连忙补充解释道:
“姑娘莫要误会,我已有婚事在身,之所以为你赎身,是为了让你替我做事,并非是为了男女之事。”
“真的?”
来莺儿闻言不禁秀眉微蹙,一脸怀疑的看向刘晁。
“哼,你这是什么眼神,我家主公乃是汉室宗亲,鹊山亭侯,不日便要前往雁门担任太守,岂会骗你!?”
胡车儿见状,不由哼声说道。
“什么!你……你就是鹊山亭侯?”
来莺儿显然知道刘晁的名讳,闻言顿时吃惊道。
“不错。”
“奴家为醉春楼名妓,大人若想为我赎身,最少也要五十万钱,而且还要争得这家倡馆背后的主人允许才行。”
来莺儿闻言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希夷,随即一脸期待的看向刘晁说道。
“哦?这家倡所的幕后主人是谁?”
“豫州刺史王允。”
“原来是他,此事应该不难,回去收拾东西,随我离开吧。”
刘晁闻言不由微微点头,随即说道。
他并没有将现在的王允放在眼中。
因为根据锦衣卫的可靠消息,王允因为揭发张让勾结黄巾之事,遭张让诬陷,距离下狱不远。
这个时候,只要他不傻,都不会选择得罪他这个冉冉升起的大汉权贵。
就在刘晁叫来倡母,说明原由,让她前去通知王允之时,隔壁包厢却是突然走出一身着华丽之人。
“等等,在下袁绍,见过这位兄台,有礼了。”
“刘晁。”
“哦?原来是你,呵呵,这位姑娘,我也看上了,出个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