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队长带着彭世凛,李艳婷在竹林观察竹笋状况。
这时就见几位村民背着竹篓,手持小锄头小心翼翼地挖笋,动作轻缓,只挖成熟的大笋,还特意给小笋留了生长空间。
彭世凛蹲下身,摸了摸笋子坚硬的外壳,又看了看长势喜人的竹林,脸上满是笑意,转头对周大队长说:
“周队,这抗旱措施做得到位,笋子长得这么好,真是没让人失望!”
周大队长打趣道:“所以小彭同志,你就大胆的把这么漂亮的竹笋推销出去,竹笋的质量就由我来保证。”
彭世凛也幽默回复周大队长:“周队您这话一出口,我心里的底气直接满格了!有您这位‘质量守门人’把着关,我后续推销笋子,腰杆都能挺得更直。”
彭世凛向周大队长伸出双手:“周大队长,我们合作愉快!”
周大队长也配合伸手与彭世凛握着说:“小彭同志,我们合作愉快。”
随后两个人哈哈大笑。
而站在一边的李艳婷,也被眼前这两位男人的举动逗笑了,她捂着嘴晃了晃身子,笑着打趣:
“您俩这一握手、哈哈大笑,活像达成了什么天大的合作协议,比谈成百万生意还热闹!
不过有周队保质量、世凛来推销,这笋子肯定能卖爆,到时候可得记得给我算个‘见证官’的功劳呀!”
周大队长&彭世凛:“行!/好的。”
彭世凛看了看手表后,说:“周大队长,已经三点多了,我们赶紧回去吧,摘些龙眼我们就回县城了。”
周大队长:“好的。”
曾奶奶那十几年树龄的龙眼树格外粗壮,枝叶铺展开像一把大伞,伞下满是饱满的龙眼。
每串龙眼都有十几颗,紧紧簇拥在一起,表皮光滑发亮。
风一吹,枝叶带着果串轻轻摇晃,果香伴着风声飘散开,惹得人忍不住想伸手摘下一颗尝尝。
只是树枝都比较高,得爬上树才能摘到。
自从曾奶奶成了孤寡老人,每年这棵龙眼树的果子成熟后,她都会让周大队长摘下来分送给村民吃。
周大队长是爬树高手,只见他手脚并用、稍一借力,转眼就爬到了树上。
周大队长先摘了一颗看似饱满鲜亮的果子,剥开壳放进嘴里试吃。
“小彭,这果子再长十天八天就能完全熟透了。
现在虽说能吃,但果肉还有点偏硬、不够清甜。来,我摘一枝龙眼给你们尝尝!”
周大队长往站在龙眼树下面彭世凛扔下一枝龙眼,彭世凛手疾眼快接住了。
彭世凛选了几颗认为比较熟的龙眼摘下来递给婷婷,自己也摘了一棵吃。
的确如周大队长说的那样,龙眼还没有熟透,还带有淡淡的生涩感、汁水也不够充盈。
这时,李艳婷指着树上问:“周大队长,你往上看,贴在树上的那个昆虫叫什么?”
周大队长按照李艳婷提示,往上眼。
李艳婷继续说:“最粗那树丫,红褐色的长鼻子,翅膀是绿色……看到吗?周大队长。”
“李同志,你说得是这个昆虫吗?”周大队长用手轻轻把它抓住了。
“是的。好美的昆虫。”
周大队长介绍道:“它叫‘龙眼鸡’,最喜欢生长在龙眼树和荔枝树上,以吸取龙眼树或荔枝树的汁液来生存,是害虫。
不过,这龙眼鸡也是孩子们的玩具。我抓只龙眼鸡送给你,小李同志。”
“谢谢你。”
周大队长把抓到那只龙眼鸡后,下到最低那根树丫,然后伸手递下来,彭世凛这个一米八的高个子,伸手就接住这只龙眼鸡。
李艳婷赶紧过去,接过来仔细看这个可爱小昆虫。
她一见到“龙眼鸡”就被萌到了!小家伙的“长鼻子”轻轻翘着,上面的纹路软萌又清晰,展开翅膀是清新的绿配黄,像穿了件精致的花外套。
“这么可爱的小昆虫,怎么会是害虫呢?”李艳婷睁着圆眼睛,满是疑惑地喃喃道。
彭世凛逗着女朋友说:“它就是用这软萌讨喜的外表,专门骗像你这样心软爱萌的少女。这就是人们说的‘表面是小可爱,内里却是坏蛋一个’。”
李艳婷摇摇头,然后对“龙眼鸡”说:“‘龙眼鸡’原来你真是‘披着羊皮的狼’啊!”
这时,周大队长笑着说:“小李同志,这‘龙眼鸡’虽然是害虫,但它可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山野特色菜。”
接着,周大队长就介绍做这菜步骤:
“其实这道野味菜不复杂,先把捉来的龙眼鸡放进清水里泡一会儿,让它吐出脏东西,再掐掉头额和翅膀,洗净沥干。
锅里放少许油,油温五成热时,下几片姜片爆香,接着把处理好的龙眼鸡倒进锅里,中小火慢慢翻炒。等龙眼鸡表皮变得金黄酥脆,加一勺盐、少许胡椒粉调味,再撒把葱花翻匀,就能出锅了。”
周大队长边说边笑着摆手,“不过这菜得凑够量才好吃,等下次你们来,要是能捉到不少,我就做给你们吃。”
不过,周大队长说完后,却不由叹气:“唉!真的要做这道菜,很多配料都配不齐,也很费食用油。”
彭世凛听到周大队长无奈的叹息后,安慰道:“周队,您别往心里去。现在配料不齐、缺食用油只是暂时的,往后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生活物资早晚会充足起来。”
那时候我们抓足够的龙眼鸡,备齐所有调料,热热闹闹地做这道菜尝鲜。”
彭世凛:真的等到物质丰富,生活水平富裕时,大家也就不敢乱吃动物、昆虫了。因为大家都害怕动物身上的病菌和寄生虫。
彭世凛:“周大队长,你就随便摘几枝龙眼给我们带走吧,我们不能辜负曾奶奶的一片心意。我们带走她种的龙眼,她也会满心欢喜的。
“行!我现在就摘几枝龙眼给你们带回县城去。”周大队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