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八,天还没亮,桃记门口就停着十辆马车,每辆马车上都堆着裹得严严实实的保温食盒,王小丫和周虎穿着厚厚的棉袄,戴着棉帽,手里拿着软桃给的 “送膳清单”,正最后一次检查食盒:“每个食盒都要缠三层棉絮,暖炉要确保是热的,汤和粥不能混装,大家再检查一遍,别出岔子!”
软桃和萧璟渊站在门口,看着准备出发的队伍,软桃反复叮嘱:“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遇到风雪就找驿站避一避,别赶路太急;到了边关,记得把将士们的反馈记下来,回来告诉我;还有,你们自己也要多穿点,别冻着了。”
“姑娘,您放心!我们一定把暖膳安全送到,把将士们的反馈带回来!” 王小丫用力点头,眼眶有点红 —— 这是她第一次独自承担这么重要的任务,既紧张又激动,她知道,这不仅是送暖膳,更是把桃记的初心和温情,送到边关将士的手里。
萧璟渊递给周虎一把匕首和一张地图:“这匕首防身用,地图上标了沿途的驿站和近路,遇到困难就去驿站找驿丞帮忙,要是联系不上我们,就拿着我的令牌去当地官府求助,别硬扛。”
周虎接过匕首和地图,郑重地说:“王爷,您放心,我们就算拼尽全力,也不会让暖膳出任何问题!”
队伍出发时,天刚蒙蒙亮,寒风卷着雪粒子,打在马车上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音。王小丫坐在第一辆马车上,怀里抱着软桃给的生姜茶,时不时掀开帘子看看后面的马车,确保没有掉队。
走了半天,雪越下越大,鹅毛大雪把路都盖住了,马车在雪地里走得越来越慢,突然,最前面的马车陷进了雪坑,车轮卡在里面,怎么拉都拉不出来。
“大家都下来推车!” 周虎跳下车,率先拿起铲子铲雪,王小丫也跟着跳下来,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盖在保温食盒上,生怕食盒里的暖膳凉了,“食盒不能冻着,咱们快点把车推出来!”
学员们也纷纷下车,有的铲雪,有的推车,雪粒子打在脸上,疼得人睁不开眼,可没人喊冷,也没人喊累。有个学员的手被铲子磨破了,鲜血渗出来,他只是用雪擦了擦,继续铲雪:“别耽误时间,将士们还等着喝热汤呢!”
铲了半个时辰,雪坑终于清理干净了,大家齐心协力,把马车推了出来。王小丫赶紧打开一个食盒,摸了摸里面的汤碗,还是热的,她松了口气,笑着说:“还好没凉,咱们赶紧赶路,争取天黑前到下一个驿站。”
晚上宿在驿站时,大家才发现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有的鞋子里灌满了雪,冻得脚都麻木了。驿站的驿丞看到他们冻得瑟瑟发抖,还抱着一堆保温食盒,好奇地问:“你们这是送什么重要的东西,这么大的雪还赶路?”
“是给边关将士送的暖膳,他们在边关戍边,天寒地冻的,得让他们喝上热乎的汤和粥。” 王小丫一边烤火,一边给驿丞倒了杯生姜茶,“您要是不嫌弃,也尝尝我们做的生姜茶,驱寒效果特别好。”
驿丞尝了一口,赞道:“好茶!你们真是有心了,为了将士们,这么冷的天还跑这么远的路。” 他赶紧让驿站的伙计烧热水,给他们煮了一锅热粥,还拿了几床厚被子,说:“你们辛苦了,今晚就在这儿好好休息,明天再赶路。”
第二天一早,雪停了,队伍继续出发。路上没什么吃的,大家就啃干粮,渴了就喝随身携带的生姜茶,有的学员晕车,吐得厉害,却还是坚持着,没人说要放弃。王小丫看着大家疲惫却坚定的样子,心里满是感动 —— 这就是软桃教他们的 “初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不辜负自己,不辜负别人的信任。
历经三天两夜的奔波,队伍终于抵达边关军营。当王小丫和周虎掀开保温食盒,浓郁的羊肉汤香气飘满军营时,将士们都围了过来,眼里满是惊喜。王小丫给一位冻得手都肿了的将士盛了一碗汤,笑着说:“这汤里加了生姜和当归,驱寒补身,您快趁热喝。”
将士喝了一口汤,暖流从喉咙一直暖到心口,他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这么远的路,还把热汤送到边关,我们心里暖和!”
王小丫看着将士们喝着热汤、露出笑容的样子,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她拿出软桃交代的本子,开始记录将士们的反馈,心里想着:等回去了,一定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姑娘,让她也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