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姜绵!
柳茵茵大喜,连忙撑着身子站起身,奈何腿脚无力,又靠着墙壁滑坐在地。
姜绵快速跑过来,把手中拎着的小布袋交给柳茵茵。
“漂亮姐姐快吃点东西!”
柳茵茵接过,顾不得上说话,连吃了好几根地瓜干后,才觉得像是恢复了点体力。
眼下不是叙旧好时机。
姜绵探出头,没瞧见什么可疑人,带着柳茵茵出了躲避的破旧茅草屋。
两人前脚刚离开,后脚一群人追了过来。
“这里没有!”
“这里也没有!”
“头,怎么办?找不到人,没办法给上面交代!”
“找不到,那就是死了!走!回京复命!”
一群人来的快,走得也快。
躲在暗处的姜绵,小心探出脑袋,瞧着那一伙人离开后,才放心地松口气。
“姐姐,人已经走啦!”
柳茵茵闻言,感动的将小姑娘抱在怀中,久久才平复激动的心。
“谢谢你绵绵!如果你今日不出现,我只怕…早就死在茅草屋里了。”
就算不是饿死,也是被那群人找到。
左右都是死。
姜绵红着小脸,不在意摆摆手。
“漂亮姐姐说那里话啊!你现在能走吗?我带你回我家!”
姜绵拍拍手,站起身带着柳茵茵直奔铺子后院。
彼时姜家依旧在忙碌中,并不知道有人悄悄溜出去,又悄悄溜回来,还拐带了一人回来。
等姜家忙完一上午,又卖了一天的存货后,回到后院震惊地望向正忙碌的女子。
姜川柏率先反应过来,扭头望向坐在屋檐下削地瓜皮的祖孙俩。
“娘,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几个一直在前面忙着卖东西,连带着老爷子也被他们薅过去帮忙了。
后院只有老太太带着小姑娘。
老太太闻言,眨巴眨巴眼,她也不知道咋回事啊!
正忙着呢,一扭头看见小孙女带着一长相漂亮的小妇人站在她身后,若非不是小妇人一身狼狈,她真的会好好审问小孙女的。
她想到刚才小姑娘说的话,欲要脱口的话在舌尖一转,变了意思:“说来是巧了,她是咱家远方亲戚,落难到此处,正好被绵绵碰到了!哎,对了,前几日老三去县城的时候,不是在镇上碰见过吗?”
被指名的姜川云一脸疑惑。
他啥时候碰见亲戚了?自己还忘记了?
想着,他走出来,无视家里人打量的目光,走到那妇人不远处。
仔细一瞧,恍然大悟。
是她啊!
哎不对啊!怎么成了他家亲戚啊!
姜川云不懂,目光落在眼神闪躲的小闺女身上,罢了,等晚上再审问。
“啊!对!是碰见了,那日在镇上碰见了,因着急去县城,便没告知家中,回来一忙也就忘记这事了。”
他是碰见了,也瞧见过小姑娘极力将人带着一起走的模样。
如今一看小妇人模样,应该是遭了很大难。
他不由得想起那日小姑娘的话,心中对小姑娘的能力越发倾佩!
有了姜川云作证,姜家人并未怀疑。
姜家老两口在京中是有亲戚的,至于亲戚远近,他们不知,老爷子老太太从未提及过往。
姜家人得知小妇人姓柳名唤茵茵,柳是柳树的柳后,越发对柳茵茵是自家亲戚的事深信不疑。
毕竟老太太也姓柳,名唤柳念。
柳茵茵留在铺子里帮忙。
下午照例不开张。
吃过午饭,姜家人没闲着,现将地瓜蒸上,再将晒好的地瓜干收起来,等着明日售出。
忙完,姜家二房和三房要回四方村。
姜老太太则是先留下,打算明早起来帮帮忙。
姜绵临走前,专门给大家说了柳茵茵怀孕的事,柳茵茵也借此机会言明夫君在逃难时,为护她被山匪杀死,自己侥幸逃出。
如今,只想带着腹中孩子好好活下去。
柳氏一阵心疼。
柳茵茵按照辈分来算,可是她的长辈,重活不让柳茵茵干,能做都是一些轻巧活。
柳茵茵识文断字,账房先生的活落到了她头上。
没了心事的姜绵,跟着爹娘回到四方村。
好几日未归,村里人不觉得好奇,也没人多嘴问。
姜家住的偏僻,这段时日鲜少外出,村里人都习惯了。
眼下瞧见姜家马车晃晃悠悠进入村里,也只当是天不亮就出去了。
马车经过村中大榕树下,忽有一人冲过来,拦下马车。
“姜家的!你们怎么才回来?今日有人找你们,没寻到你们人,给你们留了一句话,说是带了些东西,在村长家,让你们过去拿!哦还有,她说过几日再来寻你们。”
传话的是郑老太太儿媳妇,姓李。
李婶子说完,眼巴巴地瞧着姜家人,企图透过掀开一角的车帘往里望去,只一眼,车帘被人唰地一下放下。
李婶子尴尬一笑,“那什么…怎么没看见你娘他们啊,还等着跟她说话呢!”
“我娘去县城了,过几日就回来了。多谢嫂子告知,时候不早了,还得回家做饭呢!”
姜川云不失礼貌笑了笑,说完扬起马鞭,车轮再次运转。
没人拦路,姜家人很快到家。
下了马车,叶氏开门,领着小姑娘和林氏进了院子。
两日未归,家中没有什么变化。
叶氏卷起袖子,跟林氏一起钻入厨房忙碌去了。
姜绵没事干,脚步一转,去小菜园,看看自己成果。
菜园里的蔬菜精神抖擞,姜绵挨个浇灌了些灵泉水,水灵灵的菜叶迎风招展,时不时轻颤。
姜绵看着菜园里的蔬菜有些小,直接将空间仓库里的蔬菜拿出来。
晚上是地瓜粥配上大饼,再加上姜绵摘得水灵灵蔬菜。
家中没有肉,只炒了几道蔬菜,都是素的。
“明日你们去镇上送水的时候,记得买点肉回来!”叶氏望着一桌子素菜,生怕委屈小姑娘,忙不迭叮嘱姜川云。
铺子新开张的前一天晚上,姜川柏特意搬了一人高的大木桶去镇上,里面装满了山上灌的泉水。
若是一家人吃水,十天半个月绰绰有余。
谁知,这才开张第二天,满满当当一大桶水,已经要见底了。
明日再不送一桶过去,只怕酸梅汤卖不了几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