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军区总医院,院长办公室。
气氛,凝重如铁。
一场关于英雄营长陆战后续治疗方案的专家会诊,已进行到尾声。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陆战营长生命体征平稳,已具备转运条件。我们建议,立即通过军用专机,转运回京城301总医院。”
京城来的权威专家合上报告,以十分肯定的口吻,对着一众部队领导宣读了最终结论。
“301拥有全国最顶尖的康复医疗资源,在那里,病人将得到最科学、最系统的治疗。虽然苏醒希望依旧渺茫,但这是目前唯一的最好办法。”
会议室里,众人下意识地点头,这确实是标准流程下,最无可挑剔的方案。
高建军参谋长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的女人身上。
她像一座安静的孤岛,隔绝了室内所有的焦虑与凝重。
“嫂子,您的意思呢?”
瞬间,所有视线都汇聚成了焦点,投向周苏苏。
她一直静静地听着,眼帘低垂,仿佛在神游物外。
直到此刻,她才缓缓抬起眼,那双清澈得过分的眸子,平静地扫过全场。
“我不同意。”
三个字,不轻不重,没有丝毫情绪起伏,但是瞬间击碎了满室的定论。
“什么?!”李院长第一个失态,以为自己听错了。
周苏苏又重复了一遍,语气平静的说道:“我说,我不同意。我们不回京城。”
“胡闹!”一位专家拍案而起,满脸的不可思议,“小周同志!我们理解你的心情,但这关乎陆战同志的生命!这不是你耍小性子的时候!”
周苏苏的目光迎了上去,没有畏惧,没有愤怒,只有一种纯粹的、理性的审视。
“最好的,就等于最合适的吗?”
她淡淡地反问,一句话,就让那位专家的斥责卡在了喉咙里。
“李院长,我请问各位,”她的视线转向在场所有医学权威,“转去301,用上最好的设备,进行最系统的治疗,能保证他醒过来吗?请给我一个确切的概率。”
“这……”李院长被她问得一滞,“医学没有百分之百的保证……”
“那就是不能。”周苏苏精准地捕捉到核心,“既然同样无法保证,凭什么说,你们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
周苏苏对于他们的方案其实早就知道,不过是基于现有资源的一种“尽人事”的尝试,而非必胜的法门。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李院长气得脸膛发红。
周苏苏却已不再看他。
她站起身,纤细的身影在满屋子身着军装或白大褂的男人中间,显得格外突出,气场却丝毫不弱。
“各位首长,感谢院方和专家们为陆战所做的一切。”她微微颔首,礼数周全,“但是,作为他的妻子,我认为,现在能唤醒他的,不是更冰冷的仪器,也不是更权威的公式。”
“是‘家’。”
“我决定,带他出院。”
“出院?!”高建军参谋长再也坐不住了,猛地站起,“嫂子!这绝对不行!他离不开24小时的医疗监护!万一出事……”
“没有万一。”周苏苏打断他,“我,就是他的24小时监护。他的身体,我会负责。”
她顿了顿说道。
“我们回临安县,回他原来的部队。”
“疯了!”李院长失声叫道,“那里的医疗条件连我们这儿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你这是在拿他的命开玩笑!”
“不。”周苏苏摇了摇头,“我不是在开玩笑,我是在带他……回家。”
她的声音变得很轻,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回到那个有他汗水浸透的训练场。”
“回到那个有他战友们嘶吼着番号的营房。”
“回到那个每天都能听见起床号和熄灯号的地方。”
“我要用他最熟悉的味道、最熟悉的声音、最熟悉的一切,去告诉他的灵魂——你该醒了。”
她抬起头,继续坚定的说道。
“各位首长,我知道,我的决定在医学上无法解释,在你们看来也许是感情用事。但你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我的,一种治疗方案。”
“我相信我的方案。”
“我相信他。”
“我相信,他只是迷路了。而我,要做的,就是去离他灵魂最近的地方,把他带回来。”
整个办公室,死寂一片。
这番话,已经超出了他们对一个普通军嫂的认知。
最终,是高建军参谋长长长地叹了口气,声音艰涩:“嫂子,此事必须请示京城的陆老首长。”
“好。”
周苏苏点头,干脆利落。
“电话给我,我亲自说。”
电话接通。
周苏苏没有丝毫犹豫和铺垫,将自己的决定,用最冷静、最清晰的语言,一字不差地复述给了电话那头,那个在短短几天内仿佛苍老了十岁的男人。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几乎能听到心跳的沉默。
周苏苏能清晰地听到,公公那压抑着惊涛骇浪的呼吸声。
她没有催促,亦没有祈求。
她在陈述一个她认为唯一正确的方案,等待决策者的裁决。
终于。
电话里传来一声苍老而疲惫的叹息,却带着一种卸下千斤重担的释然。
“苏苏……”
陆振国的声音沙哑得像被风沙磨砺过。
“爸在听。”
“爸……信你。”
老人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爸把陆战交给你了。”
他顿了顿,属于老首长的威严与决断,在这一刻尽数回归,对着话筒下达了命令。
“就按苏苏说的办!”
陆振国的一锤定音,让南疆这边所有的质疑声都偃旗息鼓。
在周苏苏的坚持下,一支由顶尖军医和护士组成的特别护送小组,护送着陆战这辆沉睡的战车,和周苏苏母女俩,一同踏上了返回临安县的路。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以惊人的速度从遥远的南疆飞回了京城。
当“英雄营长陆战身负重伤,成植物人”和“其妻周苏苏放弃京城事业,携子伴夫归乡”这两个充满戏剧性冲突的猛料,被某些神通广大的记者捅出来之后,整个京城彻底炸了!
一时间,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所有人都在议论着这个堪称年度传奇的故事。
有惋惜的。
“唉,听说了吗?那个曙光厂的周老板,她男人在边境打仗,成了活死人了!”
“真的假的?太可怜了吧!她还那么年轻,厂子也才刚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