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暮色在忧乐沟的屋檐上越积越厚,像块浸了墨的绒布,把整个大院罩得灰蒙蒙的。

檐角的铜铃被山风撞得轻响,声线里裹着股说不清的涩味,像是谁在暗处抽着粗粝的麻绳,每一下都磨得人心头发紧。

那铜铃是光绪年间的物件,铃舌上刻着个“安”字,据说是当年镇压邪祟时挂上去的,风吹过时,响声能驱散不干净的东西。

邱癫子抬头望了一眼,铃身泛着青绿色的锈,像块被岁月啃过的骨头。

邱癫子带着五个娃子站在院当心,青石板被他们踩得发潮,倒映着天上碎云的影子,像幅被揉皱的画。

刘板筋祖孙三人的脚步声刚消失在巷口,那几句呛人的话还在空气里打转,像几颗没爆的炮仗,炸得人耳朵嗡嗡响,余音绕着回廊的柱子打了几个旋,才慢慢消散。

柱子上缠着老葡萄藤,藤上还挂着干瘪的葡萄,紫黑得像颗颗小眼珠,盯着院子里的动静。

邱癫子摸了摸下巴,指腹蹭过胡茬,扎得皮肤发痒。

心里犯嘀咕:这忧乐沟的人,嘴皮子比磨刀石还硬,三言两语就能把人噎得翻白眼。

他见过镇上的王屠户与人争执,那架势恨不得把对方生吞活剥,唾沫星子溅得三尺远,可他不能动气——怀里的《蜂花柬》烫得吓人,黄绸封面下的字迹仿佛在蠕动,那些用朱砂写就的符号,像活过来的虫子,提醒他此行的目的绝不仅是找汪大爷那么简单。

他瞥了眼身边的五个娃子,胖小子还在揉手腕,那片青紫在暮色里泛着诡异的光,像块没捂热的铁,边缘还带着磨盘齿痕的印记,细看竟与祠堂门槛上的刻纹有几分相似——那是陈家祖辈用来镇压邪祟的符咒纹路,邱癫子在《蜂花柬》的附录里见过。

穿补丁褂子的娃子正用树枝在地上画圈,圈里写着“汪”字,被他用脚反复碾着,像是在发泄什么。

“走,找汪大爷去。”邱癫子挥挥手,声音里带着股说不清的韧劲,像老井里的绳子,看着软,实则能吊起千斤水。

他的布鞋踩在青石板上,发出“踏踏”的响,与娃子们的脚步声混在一起,像支不成调的曲子。

大院里的青砖地被踩得“噔噔”响,回声在厢房之间撞来撞去,像是有群看不见的人在跟着走。

两旁的厢房门窗紧闭,门缝里透出昏黄的灯光,像一只只半眯的眼,透着窥探的意味。

东厢房的窗纸上,有人影在晃动,手影像只飞鸟,扑棱棱掠过窗棂,又倏地消失了。

风从穿堂而过,卷起地上的碎纸片和干枯的梧桐叶,打着旋儿撞到廊柱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有人在暗处窃笑,笑声里裹着松烟的味道——那是镇上纸扎铺特有的气息,让人心里发毛。

邱癫子想起纸扎铺的老李头说过,松烟能引魂,忧乐沟的人烧纸,都用这种烟,说是能让祖宗认路。

在方言盛行的故乡,有一种方言叫“喠壳子”。

这词儿邪乎,有点像吹牛,又比吹牛多了几分机锋;像是书面语里的夸张,却比夸张更接地气,带着泥土的腥气和柴火的烟味。

就拿刘板筋说“等得能生个娃”,这就是典型的喠壳子——三分真七分假,把不耐烦的劲儿说得活灵活现,连唾沫星子都带着画面感,让人仿佛能看见产妇临盆的慌乱。

可在这忧乐沟,这些方言似乎被山灵气浸过,每个字都带着钩子,能钓出人心底的恐惧。

邱癫子想起师傅临终前说的话:“方言是活的符咒,能通鬼神,能断阴阳。”

当年他还当是囫囵话,此刻站在这院子里,才算品出点味儿——那些脱口而出的乡音,说不定藏着打开秘密的钥匙,像刘板筋说的“干黄鳝”,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真能惊动阴物的暗号。

还有一种方言叫“搭白”。

说白了就是插话,却专捡俏皮话、吊儿郎当的话说,像灶台上的火星子,见缝就钻。

忧乐沟人形容这个,有句歇后语:“潲瓜瓢,杷杷长,多远的话都接得到”。

潲瓜瓢是农家舀泔水的瓢,敞口又轻薄,用老葫芦剖成,内壁还留着葫芦籽的印记,像星星点点的眼睛。

扔到水里能漂出半里地,沟里的孩子常拿它当船划,喊着“渡河喽”,在堰塘里晃悠。

用它来比“搭白”,再形象不过——不管正题多严肃,总能插上一嘴,把话头拐到十万八千里,像放牛娃手里的鞭子,看似随意,却能牵住牛鼻子。

可此刻,邱癫子总觉得,这院子里的“搭白”带着股窥探的味儿,像躲在树后的野猫,绿莹莹的眼睛盯着你一举一动,连你眨眼睛的次数都数得清清楚楚。

西厢房的门后,传来压抑的嗤笑声,像被捂住嘴的窃笑,一字一句都钻进邱癫子的耳朵。

更有意思的是“囸白”。

大白天说瞎话,睁眼说瞎话,却多半是为了逗乐,像戏台上的丑角,故意扮鬼脸博人一笑。

就像村里的二傻子,总说自己娶了个仙女,红盖头是天边的彩霞做的,盖头掀开时,仙女的眼泪会变成珍珠,大家听了哈哈一笑,没人当真,反倒觉得他憨得可爱——谁都知道,二傻子的媳妇是难产死的,死时手里还攥着染红的白布。

忧乐沟人懂这个门道,听“囸白”就像看耍把戏,图个热闹,不会较真,心里都揣着明白——有些苦,笑着笑着就熬过去了。

可此刻,刘板筋那句“跑摊匠臭到哪儿”,明明是囸白,却让邱癫子后背发凉,仿佛每字都带着冰碴子,顺着脊梁骨往下滑,冻得他指尖发麻。

他想起《蜂花柬》里说的“恶语如刀,能斩阴阳”,难道刘板筋的囸白,是另一种形式的诅咒?

“囸白”是善意的恶作剧。

外来人不懂,很容易动气,像被踩了尾巴的狗,立马跳起来咬人。

刘板筋敢对邱癫子说,是因为他知道邱癫子是行家,能接住这带着刺的玩笑,不会当真动怒——就像武林高手过招,点到即止,不会伤及性命。

传言邱癫子有个外号叫“邱囸白”。

他说的话,十句里有九句是囸白,今天说自己能点石成金,明天说见过会说话的狐狸,狐狸的尾巴上还挂着铜钱。

时间长了,不管他说啥,人家都当疯话听。

他越一本正经,人家越不信,反倒成了一种“信誉”——不可信度超高的信誉,比当铺的印章还管用。

有次镇上的张寡妇丢了银钗,邱癫子说“在老槐树下的蚂蚁洞里”,大家都笑他疯了,张寡妇半信半疑去挖,还真从蚂蚁洞深处找到了,钗上缠着几根银丝般的蚁丝。

可在这忧乐沟,这信誉像道护身符,又像道催命符,让他陷在这迷雾里,拔不出脚。

你说的是疯话,人家当玩笑听;等你说句正经的,反倒没人信了,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邱癫子摸了摸怀里的《蜂花柬》,柬帖的边角硌着肋骨,像在提醒他:在这里,真话要裹着疯话的外衣,才能被听见。

那是邱癫子第一次见胡豆,也是最后一次。

后来,胡豆和另一个叫微微的女娃,成了忧乐沟最出名的失踪案。

她们像被山雾吞了似的,没留下半点痕迹,连扎头发的红头绳都没掉一根。

有人说她们被山神收去做了侍女,山神喜欢梳辫子的女娃;有人说掉进了月泉底的暗河,那里的水流会把人带到阴间,投胎成鱼。

可沟里失踪的人太多了,多到大家提起这俩女娃,眼神都淡淡的,像说丢了两只鸡鸭。

只有邱癫子记得清楚,胡豆那天辫子上的红头绳,是用三股线拧成的,接头处打了个“吉祥结”——那是刘板筋教她的,说能辟邪。

他每次想起那个结,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下,隐隐作痛,像被线勒住的伤口,总也不好。

进了这么大的院子,找不到人,又分不清东南西北,咋办?

办法多的是,对吧?

又不是迷失在大城市里,钢筋水泥的丛林才让人真的找不到北。

可这忧乐沟的院子,像座迷宫,厢房套着厢房,回廊连着回廊,明明看着是路,走过去却是死胡同,墙头上的爬藤长得比人高,遮住了太阳,让人辨不清方向。

墙角的青苔长得疯,绿油油的能没过脚踝,踩上去滑溜溜的,像踩着一层活物,脚下时不时传来“噗嗤”的轻响,像是从地里冒出的叹息。

邱癫子弯腰摸了摸青苔,指尖沾着黏糊糊的汁液,在指甲缝里留下暗绿色的痕迹,像涂了层毒药。

《蜂花柬》里记载,这种青苔叫“阴地衣”,只生长在阴气重的地方,能吸附人的阳气。

邱癫子朝五个娃子使了个眼色。

胖小子立刻心领神会,清了清嗓子,扯着嗓子喊起刚编的顺口溜:

“汪大娘,辫子长;”

“隔张桌子问邱郎!”

“邱郎本事多,板凳上挤热火;”

“邱郎本事大,汪大娘……”

尾音拖得老长,在院子里荡开,撞在青砖墙上,弹回来,带着回音,像群麻雀在飞,吵得人耳朵疼。

喊到第三句时,胖小子突然打了个喷嚏,声音变了调,像只被踩了的猫,引得其他娃子一阵哄笑。

喊了三遍,西厢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探出几个脑袋,有老有少,眼神里带着好奇,又有点怕生,像受惊的鹿,随时准备缩回窝里。

一个豁牙的老头叼着烟杆,烟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他的目光在邱癫子身上停了停,又飞快移开,像是看见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

邱癫子摆摆手,让娃子们继续喊。

音量越来越大,像要把屋顶掀了,瓦片都跟着打颤,几片松动的瓦掉下来,砸在地上“啪”地碎了,惊得娃子们都闭了嘴。

胖小子趁机喘着粗气,用袖子抹着脸,汗珠在他脸上冲出两道白痕,像只小花猫。

看热闹的人渐渐多起来,有挎着菜篮的妇人,篮子里的茄子还沾着泥,紫黑发亮,像块块紫玉;有扛着锄头的老汉,裤脚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草籽,是鬼针草的种子,像一颗颗小钩子;还有光着屁股的娃子,手里捏着泥巴,鼻涕流到嘴边又吸回去,脸上沾着草叶,像只小泥猴。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回廊下,对着邱癫子一行人指指点点,嘴里叽叽喳喳的,说的都是忧乐沟的方言,叽里呱啦像鸟语,快得像蹦豆子,听不清具体字眼,却能感觉到那股子热闹劲儿,像赶庙会时的嘈杂。

一个穿蓝布衫的汉子突然提高声音,说了句“喠壳子”,周围的人都笑起来,笑声里带着嘲讽,像针一样扎人。

这些人眼神里透着古怪,像看耍猴似的,嘴角挂着笑,却不到眼底,像蒙着层薄冰。

邱癫子心里明白,在这沟里,疯癫是常态,正常人才是异类,会被当成奸细提防。

他越是闹腾,人家越觉得“应该的”,反倒不会起疑心——疯子做疯事,天经地义。

这是他多年闯江湖悟出来的道道——藏在疯癫里的清醒,才最安全,像蛇蜕皮,把真身藏在旧壳里。

喊到第五遍时,东厢房的门猛地开了。

“吱呀”的声响在喧闹中格外刺耳,像琴弦突然绷断。

汪大娘黎杏花气冲冲地跳出来,青布裙摆扫过门槛上的尘土,扬起一阵灰,在夕阳的斜照里,像撒了把金粉,落在她的头发上,闪闪烁烁,像落了层碎星。

邱癫子见过她几次,都是远远地看,在镇上的集市,她挎着篮子买针线,低着头,辫子垂在胸前,像株害羞的含羞草,有人跟她搭话,她只会红着脸摆手,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此刻近了,才发现她皮肤真嫩,像刚剥壳的鸡蛋,带着水汽,脸颊红扑扑的,比胡豆的脸蛋还透着股水润,像是刚喝过米酒,带着点醉人的晕红,那是血气旺盛的样子,不像久居深闺的妇人。

“哪些没教养的,跑到这儿来捣乱?不许叫!难听死了!”她叉着腰,手腕上的银镯子滑到小臂,叮当作响,声音清脆,像风铃在摇。

那镯子是老式的蒜头镯,上面刻着缠枝纹,磨损得厉害,却被擦得锃亮,可见有多宝贝。

说是骂人,可语气里没多少火气,反倒有三分嗔怒、三分撒娇、三分兴奋,剩下一分是羞愤,像被风吹得左右摇摆的花,看着娇弱,却有股子韧劲。

眼睛瞪得圆圆的,像两颗黑葡萄,眼尾微微上挑,带着点天然的媚态,却没什么威慑力,反倒显得更俏了,像画上走下来的人——那是邱癫子在镇上的画坊见过的“洛神图”,眉宇间有种说不出的忧愁。

邱癫子心里咯噔一下。

这汪大娘,不对劲。

寻常妇人被人这么指名道姓地喊顺口溜,早抡着扫帚上来了,嘴里骂着“杀千刀的”,哪会是这副模样?

他想起刘板筋的话,想起碗豆胡豆的身世,再看汪大娘这神态,忽然觉得怀里的《蜂花柬》烫得吓人——这柬帖没预警,说明眼前的女人,要么真的无害,像山间的溪水,清澈见底;要么深不可测,像潭死水,底下藏着蛟龙。

“停!”邱癫子喊了一声,五个娃子立马闭了嘴,像被掐住脖子的鹅,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隐约的狗吠,那是麻三的声音,带着股焦躁。

“汪大娘,可算把你喊出来了。你们这地儿可真难找,到底藏在哪个旮旯里啊,快点儿带路,赶紧弄点吃的,吃饱了我好跟你干正事。”他故意说得大大咧咧,像个粗人,眼神却没放松,像鹰盯着兔子,连对方睫毛颤动的频率都记在心里——她眨眼的间隔比常人慢,像是在刻意控制什么。

汪大娘皱起眉头,柳叶眉拧成个疙瘩,像初春刚抽芽的柳条打了个结。

“等等等!邱癫子,你这疯家伙,说的啥呀,我咋听不懂?”她往后退了半步,脚踩在青苔上,微微滑了一下,手不自觉地摸了摸门框,指节泛白,像在抓紧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门框上刻着个模糊的符号,邱癫子认出那是“镇”字的古体,笔画里还残留着朱砂的痕迹,早已褪色成淡红,像干涸的血迹。

“哎呀,没时间细说了,等会儿吃了饭,我边做边跟你讲。”邱癫子往前凑了两步,声音压低了些,却故意让周围的人都能听见,像说书人故意吊胃口。

他看见回廊下的人都竖起了耳朵,像一群等着听戏文的鸽子,脖子伸得老长,生怕漏了一个字。

那个豁牙老头的烟杆停在嘴边,忘了吸,烟锅里的火星快灭了。

“不行,就我一个女人在家,你不说清楚,我可不让你们进门。”汪大娘的声音也低了,像蚊子哼哼,却带着股坚决,像拉满的弓,不肯松半分。

她的目光扫过五个娃子,在胖小子红肿的手腕上停了一瞬,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那是愧疚还是恐惧?

邱癫子分不清。

最后落在邱癫子身上,带着警惕,像只护着巢穴的母鸟,羽毛都炸开了。

邱癫子忽然想起原文里的“胎记”。

世俗的俗文化,到底靠什么承载?

不是书本,不是碑文,就是这些家长里短、闲言碎语,还有身上的印记。

胎记是老天爷盖的章,比任何文书都管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故事,都藏在那片或红或青的印记里。

在这忧乐沟,胎记说不定藏着更大的秘密,是辨认身份的暗号,是打开诅咒的钥匙,是连《蜂花柬》都测不出的天机。

他想起师傅说过,有些胎记是“阴阳印”,能随着阴阳之气变色,阳气盛时发红,阴气重时发青,是人与鬼神沟通的媒介。

难道汪大娘的胎记,就是这样的“阴阳印”?

他负手而立,故意挺直了腰板,破旧的长衫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打补丁的短褂,补丁是用不同颜色的布拼的,像幅小小的百家衣。

月光从云缝里漏下来,正好照在他脸上,一半明一半暗,像张阴阳脸,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唉,你们女人就是麻烦,婆婆妈妈,净费些口舌——汪大娘,我跟你明说,我们在那杯杯儿垭口,已和汪大爷谈妥。我带着这几个孩子来给你帮忙,最多三日,我定会竭尽全力,把活儿干得漂亮,满足他的期望。这几日,你得管我们的吃喝起居。”

汪大娘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像块拧干的抹布。

“我实在难以相信,他走前只字未提。你们这般突然到来,凭空多了六张嘴吃饭,我家毫无准备,这不是慢待客人嘛。况且,你们到底要帮我家做何事?这几个小家伙,又该如何安置?”她的声音有点发颤,不是害怕,倒像是激动,或者说,是期待,像等着拆礼物的孩子,既紧张又兴奋,指尖都在微微发抖,捏着围裙的一角,把布都捏皱了。

邱癫子心里冷笑。

来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反应。

他突然提高了音量,像喊山歌似的,声音在院子里炸开:“都说得清清楚楚了,当着汪大爷的面,讲得明明白白,由我来帮你家‘造人’,也就是要我与你同榻而眠,解决你家最大的难题。三日时间,抓紧些,日夜不停,加班加点,不分地点,想做便做,我觉得时间足够了。”

这话一出,院子里像炸了锅,油星子溅进了滚水里。

围观的人“哄”地笑开了,笑声里带着戏谑,却没多少恶意,像看皮影戏时的叫好,带着点起哄的意思。

一个穿花布衫的妇人笑得直不起腰,用手帕捂着嘴,眼里却没笑意,像在演戏。

几个半大的娃子跟着起哄,扯着嗓子喊:“汪大娘,辫子长;隔张桌子问邱郎!邱郎本事多,床上挤热火;邱郎本事大,汪大娘当妈妈……”调子越唱越歪,像跑了调的唢呐,却透着股子快活,把严肃的气氛搅得稀碎。

一个梳羊角辫的女娃突然指着汪大娘,大声说:“她肩上有红印!像朵花!”

汪大娘的脸瞬间变得煞白,像被泼了冷水,她猛地捂住肩膀,眼神里满是惊恐,像被人扒了衣服。

邱癫子的心沉了下去——女娃说的,正是他猜测的胎记。

邱癫子站在笑声里,面不改色,像庙里的泥塑神像,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他知道,在这习惯讲方言的地方,再离奇的事,一场大笑过后,就成了玩笑,没人当真。

正经事能被笑成邪异的玩笑,天大的事也能被笑没了,像石头扔进水里,溅起水花,最后还是会沉底,没人再提起。

这是忧乐沟的生存哲学——用笑声稀释苦难,用玩笑掩盖真相,把眼泪藏在笑声里,咽进肚子里,化成活下去的力气。

汪大娘的脸“唰”地红透了,像泼了胭脂,从脸颊一直蔓延到耳根,连脖子都泛着粉色,像熟透的苹果,看着就让人想咬一口。

她啐了一口,声音里带着羞恼,却没真生气,像被风吹动的花:“尽讲些鬼话!”转身就往屋里走,裙摆扫过门槛时,差点被绊倒,显露出几分慌乱,她的脚步有些踉跄,不像平时那么稳健。

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瞥了邱癫子一眼,那眼神复杂得很,像有话要说,又咽了回去,像幅没画完的画,留着让人猜的空白。

她的目光在邱癫子怀里的《蜂花柬》上停了一瞬,像是认出了什么,瞳孔猛地收缩,随即消失在门后,门“砰”地关上了,震得窗纸都颤了颤。

邱癫子看着她的背影,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

这汪大娘,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她的反应,太刻意,太像演戏,像戏台上演的“贵妃醉酒”,看着醉了,实则清醒得很。

还有汪大爷,明明是孩子的爹,却躲着不见,让他来演这出戏,到底想干什么?

是想借他的疯癫掩盖什么,还是想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

回廊下的人渐渐散了,嘴里还哼着娃子们编的顺口溜,调子古怪,像招魂的曲儿,忽高忽低,在暮色里飘着,缠着人的耳朵。

一个老头走时,故意撞了邱癫子一下,低声说:“月泉今晚涨水,别靠近。”声音像砂纸磨过木头,粗糙得刺耳。

邱癫子挥挥手,让五个娃子跟上,自己则慢悠悠地走在最后,像只老狐狸,看似散漫,却把周围的动静都收在眼里。

他摸了摸怀里的《蜂花柬》,柬帖的封皮凉丝丝的,像是在提醒他——这忧乐沟的水,比他想象的还深,底下藏着的东西,可能比《蜂花柬》记载的任何邪祟都可怕。

进了屋,一股淡淡的脂粉香扑面而来,混合着柴火的烟味,还有点草药的苦味——那是益母草的味道,邱癫子在山里采过,专治妇人病。

很奇特的味道,像山野里的花,看着普通,闻着却让人提神。

汪大娘已经摆好了碗筷,粗瓷碗,边缘有点磕碰,木筷子,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是三朵连在一起的花,像三姐妹。

菜很简单:一盘炒南瓜,切得大块,带着焦边,金黄诱人,是用柴火灶的余温煨熟的,带着股烟火气;一碗咸菜,是萝卜缨子腌的,泛着油光,撒了点辣椒面,红亮开胃;还有一锅玉米糊糊,稠得能插住筷子,表面结了层薄薄的皮,像块琥珀。

热气腾腾的,在昏暗的油灯下,显得格外温馨,像寒冬里的一炉火,让人心里发暖。

“吃吧。”汪大娘低着头,不敢看他,头发垂下来,遮住了半张脸,声音细若蚊蝇,像怕惊扰了什么。

她的手指在颤抖,捏着筷子的手关节发白,像是在用力控制自己。

邱癫子没客气,拿起筷子就扒拉。

玉米糊糊甜丝丝的,带着股焦香,是柴火灶才能烧出的味道,锅底还有层厚厚的锅巴,嚼起来嘎嘣响,混着玉米的清香,在嘴里化开。

他边吃边打量屋里的摆设:墙上贴着泛黄的年画,画的是麒麟送子,麒麟的鳞片都快磨掉了,露出下面的纸基,像老人的皮肤;炕上铺着粗布褥子,是靛蓝染的,洗得发白,叠得整整齐齐,像块豆腐,边角都磨圆了;墙角放着个木箱,是老松木做的,锁是铜的,擦得锃亮,能映出人影,上面还刻着“平安”两个字,笔画很深,像是用凿子凿的,旁边还有个小小的“汪”字,刻得很轻,像是后来加上去的。

一切都透着寻常农家的样子,可越是寻常,邱癫子越觉得不对劲,像平静的湖面下藏着漩涡,看着安全,实则危险。

炕桌的缝隙里,夹着根红头绳,与胡豆辫子上的一模一样,邱癫子用指尖勾出来,绳结还是那个“吉祥结”。

吃到一半,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水里:“汪大娘,你肩上的胎记,是红的吧?像三朵花?”

汪大娘手里的筷子“啪嗒”掉在地上,在寂静的屋里,声音格外刺耳,像琴弦断了。

她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溜圆,瞳孔里映着油灯的火苗,像两团跳动的火,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像见了鬼似的,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只有牙齿打颤的轻响,像秋风里的落叶。

油灯的火苗突然剧烈晃动起来,屋里的影子也跟着扭曲,像张牙舞爪的鬼魅。

? ?一拖再拖,一改再改,再不是本来面目。不管怎样,下一章必须是VIp了,将在今晚20点05分发布,请您们更多地支持!沉舟有礼了!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火影:我春野樱会算命!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法医毒妃凤爷,您家小龙鲛又带崽出逃了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维京:北欧悍妇猎户家的神医小娘子病态!疯批!s级们都爱观察员青丘天狐执念之权谋与邪炁星穹铁道,开局直砸饮月君双绝皇后清妍传寻仙长春宫她总调戏我一些关于渡魂的诡异传说穿越符文之地找老婆从回94年代黑化鸣人的演技派人生四季无常偷窥发现高冷校草的另一面恶魂觉醒后,全宗门哭着求我原谅锦上添香撞鬼实录之灵异科穿书七十年代之我以我手绣我心快穿之我的复仇计划在惊悚世界努力还贷款原神:吹回起点的风林海边和陈心的爱情故事斗极品,勇摘金,重生八零不做娇妻规则怪谈:我本疯批,何惧诡异清纯男朋友,婚后竟然成了魅龙云海修仙家族传你们现代人精神还好吗?替身后她成了霸总白月光重生在末世堡垒里吃香喝辣盗墓之欠债还钱转生约:修仙徒弟家的神女师尊机械战士惜花芷护夏一世穿越之逆袭侯门千金快穿反派辅助系统竟然是恋爱番?打倒系统!亲吻我的小怪物奥特之星我欲修仙,奈何无灵根,点背!神医娇妻:摄政王的心尖宠快穿:抱歉男主,你老婆是我的了转生到仙界后,我创飞了大宗门细腰美人重生后,被禁欲太子狂宠重生后我靠创业征服校霸
天才小说搜藏榜:情陷女上司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末法我混成了茅山老祖黑化鸣人的演技派人生我竟是异界的大反派?征服王:塔尔塔洛斯嫡姐逼我做侧房,重生二嫁上龙床穿书七零,小作精嫁给男主他叔啦中元纪一个逗逼的成长历程贵族学院,少爷们吻了上来元素光魔法师重生末日后小撩精每天都在要贴贴重生之双面厨娘遇冷面秦王魔头郡主的摆烂日常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血色京都坠入仙道从乱葬岗爬出,我嘎嘎杀疯了美强惨上神:娇妻大我两万岁B城爱情霸总前妻带球跑失败了梵极魔尊乱刀砍死!重生回宫嫁首辅,夫家悔哭了综影视景甜甜的穿越之旅侠岚:开局废物的我居然是双属性诸天抽奖:从一人开始光之国盘点之你那眼泪算什么1995,我终结乔丹兽世豆芽菜又强抢兽夫啦!天才的吃瓜修仙日常半个纸人也能干翻全场星辰之约:时光之舟的冒险糖炒年糕大叔溺宠小可怜妃来居上七零,我在城里吃瓜看戏一家三口带厨房穿越六零年代杂言诗集疯批霸总读我心后,被他按墙索吻苍碧大陆诡秘怪谈帝姬她又要暴走了第一邪师归港有雨八零沪市:和冷面军爷的风月官司神秘总裁的心尖宠末世何惧,看我浪翻全球娘要摆烂,娃却要改命精灵世界的德鲁伊一个书名咱这么难搞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综影视:助您梦想成真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凡人虫仙:从废灵根到万蛊之主鬼眼道士我的阴债有点多hp之努力百年终于回到原世界大案要案详情录一年跑了208个龙套后她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暗夜行者:恶系大师之路网游重生无双天下辅警黎明能当销冠的演员才是真巨星四合院:碾碎易中海,绞杀聋老太强汉之墨色如血幕后黑手从校园开始缅北:强迫臣服综武:收徒万倍返还,抄底小龙女穿越到清末民国求生的小孩贝利亚:我家有只会说话的杰顿九皇子被贬,开局召不良帅定天下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仙尊归来扭转乾坤永恒模组:我以灾厄铸神环大夏书圣大衍启元当秦始皇读完凡人修仙传后开始联盟骂我傻,骑士十冠你哭啥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穿越奥特:反附了?可我想回家!血色炊烟:我的佣兵生涯!逆天悟性:我在修仙界证道长生红警系统在都市的称霸之路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市井蛊人重生后,我闯进校花卧室误会,我真的不是天师啊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吞噬星空之元级智能差十岁的豪门姐弟恋咒术回战,混沌迷途带着手机重生1985今天真的不想加班爱如荆棘:重逢后他步步紧逼仙临仙途异源问道甄嬛传之安陵容苟到富贵闲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