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陆家贵受邀参加了由中央部委牵头组织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陆家贵在发言时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认为,人工智能是继蒸汽革命、电力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驱动力。它不仅是下一个风口,更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综合国力的关键领域!”
参会的许多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我们陆氏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做了一些初步的积累。”陆家贵道,“基于飞讯公司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我们积累了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同时,我们正在贵州省贵阳市建设大型数据中心,未来将提供强大的云计算能力。”
“我建议,由国家牵头,成立人工智能国家级实验室,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互联网企业的资源,进行联合攻关。”
“我们陆氏集团愿意无偿开放用户数据,并提供云计算资源支持,共同进行AI大模型的训练,以尽早取得国际领先级的突破。”
一位中科院院士问道:“陆主席,您认为人工智能未来最重要的应用方向有哪些?”
“方向很多。”陆家贵如数家珍,“比如自然语言处理,让机器真正理解人类语言,可以用于智能客服、机器翻译、甚至文学创作;比如计算机视觉,让机器看懂世界,可以用于安防监控、医疗影像诊断、自动驾驶;还有智能推荐、决策辅助等等。”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更具体的构想:“我们飞讯公司,正在基于海量数据和算法,研发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目标是让它能像真人一样,与用户进行多轮、流畅、有深度的对话,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创作和逻辑推理任务。”
这个构想让在场的专家们都感到兴奋。
虽然概念早已有之,但陆家贵描述的前景和陆氏集团拥有的数据、算力基础,让这个目标显得并非遥不可及。
科技部领导当场表态:“陆主席的建议高瞻远瞩,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部里会认真研究,尽快推动国家级AI实验室的成立,感谢陆氏集团对社会开放数据和技术资源的胸怀!”
研讨会结束后,陆氏集团与清北、中科院等机构的合作迅速展开,大量的研究人员、数据、算力开始向这个未来的“超级项目”汇聚。
陆家贵在集团内部会议上,对周明易、李千授、雷钧、张晓龙、李光南等核心高管强调:“AI是未来几十年的战略制高点。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集中优势资源,抢在所有人前面,做出真正能用的、好用的AI产品!就像我们的盘古系统和比亚迪电车一样,这次,我们还要抢在美国前面!”
有了明确的方向、充足的资金、海量的数据和顶尖的人才,陆氏集团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开始全力冲刺。
六月,夏日炎炎,但来自太平洋彼岸的一则金融消息,却让全球资本市场感到一丝寒意。
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其旗下两只投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基金净值暴跌,濒临清算。
消息传出,美国股市应声下跌,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陆氏大厦48层,陆家贵的办公室内。
全鸿飞和史密斯带着最新的分析报告,神情严肃。
“老板,贝尔斯登基金的崩盘,印证了您之前的判断。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开始从底层资产(房贷违约)向金融机构传导了。”全鸿飞指着图表上的数据,“目前看,这还只是局部风险,美联储可能会介入救助,市场普遍认为危机可控。”
史密斯补充道:“是的,美股各大指数在短暂下跌后,又开始震荡回升,市场认为这只是个别机构风控不力。”
陆家贵冷笑一声:“可控?自欺欺人罢了,这只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金融信息显示屏前,看着上面不断跳动的数字。
“通知下去,陆氏金融对冲基金,以及我们在全球的所有投资组合,开始执行静默撤退计划。”陆家贵下达指令,语气不容置疑,“有序地、分批分次地卖出我们持有的所有美国公司股票,特别是金融股和房地产相关股票,回收所有能动用的美元资金。”
2008年金融危机之下,这些股票大多数都会下跌。即使不下跌的,涨幅也有限,不如收回资金做空股指,带危机过去后再重新买回来。
“老板,现在卖出,可能会错过后续可能的涨幅。”全鸿飞谨慎地提醒。
“不要在意那点蝇头小利!”陆家贵打断他,“我们要的是安全,和接下来做空行动的弹药,执行命令!”
“是!”全鸿飞和史密斯心中一凛,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几个月,陆氏集团庞大的资金,像退潮一般,悄无声息地从美国股市撤离。由于动作分散且隐蔽,并未引起市场大的波动。
时间到了十月,美国股市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竟然再次顽强上涨,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在10月中旬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市场一片乐观,认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陆家贵看着K线图,内心毫无波澜。他知道,这是暴跌前最后的疯狂。
10月下旬开始,随着更多关于次贷违约和金融机构巨额亏损的坏消息传出,美股开始了持续阴跌。
陆家贵不再犹豫,他再次召见全鸿飞和史密斯。
“时机到了。”陆家贵目光锐利,“把我们回收的数百亿美元资金,加上杠杆,分批建立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的空头头寸!记住,要控制节奏,不要引起市场太多人的跟风,影响我们的利润。”
“明白!”全鸿飞和史密斯兴奋地领命而去。跟随老板做空收割,是他们最期待的时刻。
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危机,再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事实证明,老板始终是世界上嗅觉最敏锐的人,不愧为金融之神。
陆氏金融对冲基金开始像潜伏的鳄鱼,悄然潜入浑浊的水下,张开了巨口,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办公室里,陆家贵对章程运道:“通知李千授,集团所有与金融相关的业务板块,收紧现金流,准备过冬。同时,我们在俄罗斯、东南亚的产业,也要做好准备,抛售高泡沫产业,准备资金收割各国股市。等美国这边雷爆了,全球恐慌的时候,就是我们出去捡便宜的时候。”
“是,主席。”章程运记录着指令,对陆家贵的判断深信不疑。